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武術

突火槍的驚人威力:四百金軍一夜消滅10倍於己的蒙古兵

  • 由 指縫間的歷史 發表于 武術
  • 2021-05-18
簡介五日夜裡,蒲察官奴利用夜色的掩護,帶領部隊接近蒙古軍營,然後點火齊射,450支“飛火槍”同時開火,蒙古軍營頓時火焰連天,當天夜裡,風力較大,火借風勢,很快就成燎原之勢

突火槍怎麼做

文/晚風暮雨

金國滅亡前一年,金哀宗逃到歸德,被蒙古軍包圍。

一天夜裡,幾百名金軍出城夜襲敵營,金軍手持的管狀武器,火焰齊射,蒙古軍營頓時四下起火,火借風勢越燒越大,蒙古兵從睡夢中驚醒,手足無措,數千人被殺死、燒死或掉入河裡淹死,金軍得勝而還。

這次戰鬥中,金軍使用的管狀武器就是大名鼎鼎的“飛火槍”,是在“長竹竿火槍”的基礎上,進一步發展而成的火器。

突火槍的驚人威力:四百金軍一夜消滅10倍於己的蒙古兵

“長竹竿火槍”由南宋初期的著名將領陳規創制,被譽為世界管狀武器的鼻祖。

紹興年間,陳規擔任德安知府時,遭到流寇李橫的圍攻,李橫製造了大型攻城器具,起名為“天橋”,大有一舉攻破德安之勢。

為了對付李橫的“天橋”,陳規命人“以火炮藥造下長竹竿火槍二十餘條,撞槍、鉤鐮各數條,皆用兩人共持一條,準備天橋近城,於戰棚上下使用。”

火槍兵用來攻擊敵人推動“天橋”計程車兵,他們受到攻擊,只能不斷推動“天橋”轉移位置,但是,“天橋”卻卡在了沒有被完全填平的壕溝裡,繩索崩斷,陷入進退兩難的境地。

宋軍趁機用弓矢、火炮等武器攻擊“天橋”附近的敵人,敵人死傷甚重。

突火槍的驚人威力:四百金軍一夜消滅10倍於己的蒙古兵

陳規又趁機“以六十人持火槍自西門出, 焚天橋,以火牛助之,須臾皆盡,橫拔砦而去”,包圍了德安城的安全。

“長竹竿火槍”通常由兩人操作(也有資料稱為三人),一人持槍,一人點火,發射時,噴出火焰,用來焚燒敵人營寨、柵欄、器具等,或者直接對付敵軍士兵,有些類似於今天的火焰噴射器。

由於“長竹竿火槍”威力巨大,所以,逐步在宋軍部隊中推廣,後來,金國在與南宋的戰爭中,繳獲了這種武器。

女真人對“長竹竿火槍”進行改良,製造出體積更小,操作更便捷的“飛火槍”。

“飛火槍”以質地極佳的勒黃紙十六重為筒,“長二尺許,貫以柳炭、鐵滓、磁末、硫黃(硝石)、砒霜之屬, 以繩繫於槍端,軍士各懸小鐵罐藏火,臨陣燒之,焰出槍前丈餘,藥盡而筒不損。”

突火槍的驚人威力:四百金軍一夜消滅10倍於己的蒙古兵

除了發射火藥外,“飛火槍”槍頭尖利,還可以用於刺殺,具有冷兵器的作用,可謂一槍兩用。

由於“飛火槍”取材容易,結構簡單,便於大批次製造,很快就成為金軍士兵的制式武器,有學者認為,這意味著中國古代單兵火槍正式誕生。

金國在與蒙古的戰爭中,節節敗退,到了紹定二年(金天興二年,公元1233年)正月,金哀宗帶領忠孝軍離開首都汴梁,退往歸德。

蒙古軍緊隨其後,將歸德重重包圍,雙方多次激戰,逐漸形成對峙的局面。

突火槍的驚人威力:四百金軍一夜消滅10倍於己的蒙古兵

到了五月,金哀宗為打破僵局,派將領蒲察官奴帶領450名忠孝軍,攜帶“飛火槍”,出城夜襲。

五日夜裡,蒲察官奴利用夜色的掩護,帶領部隊接近蒙古軍營,然後點火齊射,450支“飛火槍”同時開火,蒙古軍營頓時火焰連天,當天夜裡,風力較大,火借風勢,很快就成燎原之勢。

蒙古軍從夢中驚醒,看到沖天大火,紛紛抱頭逃命,史書記載:“溺水死者凡三千五百餘人”,僅慌不擇路掉入河裡淹死的就有3500人,再加上被火燒死和被金軍殺死的,數量更多。

金軍以區區450人,就取得殲滅十倍於己的敵人數量,還能“盡焚其柵而還”,可見,“飛火槍”的威力實在非同小可。

但“飛火槍”並沒能扭轉戰局,也未能挽救金國,第二年,金國就在南宋和蒙古的聯合進攻下滅亡。

突火槍的驚人威力:四百金軍一夜消滅10倍於己的蒙古兵

南宋在“飛火槍”的基礎上,創制出更先進的“突火槍”,不僅能噴火,還能發射子窠(子彈),殺傷力更大,在戰爭中,給蒙古騎兵造成了重大損失。

參考資料:《守城錄註譯》、《宋史·陳規轉》、《金史·蒲察官奴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