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武術

績溪翬嶺古道:相傳徽州的“徽”字就源於此地

  • 由 鄉野徽州 發表于 武術
  • 2021-10-31
簡介翬嶺關遺址然而當我們在“漱芳亭”小憩片刻,並在山皺間的古道上繼續橫穿半小時,抵達翬嶺頭時,看到的卻是另一番景象——漫道依舊,雄關不存,連當年壘砌關門的石塊都沒找到一片,更別說那尊讓乾隆爺讀字讀半邊的石碑了,不免有些失望

績溪在哪裡?

作者:黃良順

績溪翬嶺古道:相傳徽州的“徽”字就源於此地

漱芳亭

一 細解“翬”字

但凡以生僻字命名的地名總是讓人有種古樸幽深的感覺,古徽州的歷史,往往對映在這些不易辨析的文字上,如歙縣的“歙”、黟縣的“黟”,一個字,足以釣沉悠遠的歷史,一個字,足以喚醒千年的文化。

初見“翬”字,“軍”上兩根“羽毛”,不禁讓我想到京劇裡那些兵頭將帥,頭插羽毛,手持刀槍,策馬揚鞭,威風凜凜。

據《說文》解釋,翬,大飛也,即振翅疾飛之意。又意“揮舞”,古通“揮”字。作為名詞的“翬”,為山雉或為山雉的羽毛,這似乎與我原先臆想中的字意有些千絲萬縷的聯絡。

績溪翬嶺古道:相傳徽州的“徽”字就源於此地

翬字作為一座山嶺的名字,我至今沒有弄清原委。更有趣的是,當地人卻叫翬嶺為“羽嶺”。

徽州十戶之村不廢誦讀,但山野之地,販夫走卒,念字半邊,本也無可厚非,可卻生拉硬拽地找了個高大上的理由。相傳,乾隆南下杭州,溯流新安江至徽州府,看到王安石過翬嶺時寫下的詩句,一時龍心大悅,決定登嶺一遊。當他到達翬嶺腳時,已近傍晚,仰望翬嶺,只見嶺脈逶迤,夕陽空懸,猶如蒼龍出海,翬溪、乳溪似龍鬚飄然,氣勢磅礴,更加激起乾隆爺的遊興。於是他們一行頭頂當空皓月,腳踏青石蹬道,浩浩蕩蕩,步行十里,上至翬嶺頭。

月光下,翬嶺雄關已與山林融為一體,朦朧間,乾隆爺看見一塊石碑,上刻“羽”字,樂道:“羽嶺,此名極妙!”,並隨口高吟:“黃芽白雪神仙府,碧草琪花羽士家;此山本是習仙處,介甫當年有錯差”。其實石碑上刻的是“翬嶺雄關”四個大字,只是夜色青灰,柴草葳蕤,遠看只露出翬字上部。但既然皇帝金口已開,一切也就順其自然了。

績溪翬嶺古道:相傳徽州的“徽”字就源於此地

登高翬嶺

據史料記載,乾隆六下江南,壓根兒沒來過徽州。他老人家九五之尊,錦衣玉食,並非當年在徽州山野裡“打游擊”的老朱皇帝,哪走得了這三尺鳥道,更別說這窮山僻壤的翬嶺。徽州鄉間一些關於乾隆的傳說,也僅僅是一種樸素的皇權思緒而已,在翬嶺腳村,聽說“羽嶺”時,我笑而不語。

二 翬嶺古道

翬嶺腳村距高速公路績溪縣出口不遠,現屬華陽鎮高遷村。

我們駕車下高速往績溪縣城方向前行數百米後,見路邊一巨石上刻有“高遷”二字,猩紅豔麗。旁邊一條水泥村道就是當年至翬嶺腳的古道,只是現在已無丁點古蹟古韻。

據有關史料推測,翬嶺古道或建於唐代,為徽州出境之孔道。宋代加設關隘於嶺頭,名“翬嶺關”,成古徽軍事要塞。明嘉靖十三年(1534),寧國府通判李默主持重建城堞。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洪水沖毀石壁山道,嘉慶十年(1805),朱旺村朱文煥後裔再次重修,費銀五千一百兩。現存古道自績溪華陽鎮翬嶺腳村起,至長安鎮平坑口村,長約8公里,路寬1至2米,近年曾有修復,路況儲存良好。

績溪翬嶺古道:相傳徽州的“徽”字就源於此地

翬嶺古道

出了村莊,古道開始登山拔高。路面寬闊平整,有明顯修復痕跡。現存徽州古道中,損壞最嚴重的都是臨近村莊的路段,上世紀八十年代包產到戶後,剛填飽肚子的農民紛紛大興土木,造屋建房。那些逐漸失去交通功能的古道現在唯一的價值就是這些承載著先人足跡的青石板,它們無一例外地成了某家房子的地基石,或是院子裡、水埠頭的洗衣板,繼續發揮著它們的“餘熱”。

績溪翬嶺古道:相傳徽州的“徽”字就源於此地

路邊石板

古道兩邊是開墾出來的山地,種了油菜,灰綠的葉片稀稀拉拉地耷拉在這片枯黃的泥土上。要是往年,這個季節,油菜葉子早已霜染成醬紅色。像這樣的早晨,葉片上該是覆上一層粉白的霜花,走在路上都能感到一股冷冽的寒氣。而今年持續幾個月的乾旱,這些菜苗似乎忘卻了季節,忘記了生長。

我相信世間萬物因果相生,大自然所賦予的每一滴雨也都是均衡的,上半年下了那麼多雨,下半年遭受幾十年不遇的乾旱也是自然而然的事。九月份以來,整個徽州大地就無有效降雨,山間的小溪小溝早已乾涸,新安江也裸露出沉寂多年的河床,眼前這山坡上的泥土像火燒過似的,路邊的枯草似乎一陣風就能將吹出火花來,甚至我們在古道上輕輕走過,身後都會竄出縷縷煙塵。

績溪翬嶺古道:相傳徽州的“徽”字就源於此地

翬嶺古道

果然,前行不久,見到一片剛被火燒過的山林,過火面積應有幾十畝之廣。這該是前些天的事,地面上的灰燼偶爾還能隨風飄起,不知是哪個路人丟的菸頭,還是風吹來的火星。水火無情啊。

過了山地,古道穿行在一片雷竹林中。雷竹是外來品種,產量高,但並無徽州的燕筍、水筍口感好。或是村民春天採筍需要,古道兩邊的柴草已被清理得乾乾淨淨。從這裡起,古道基本保持了原始狀態,路幅均1。5米以上,路面是就地取材的青石或花崗岩砌成,未細琢,從建築規格看,應屬古代官道,只是鑿砌工藝略顯粗糙了些。

績溪翬嶺古道:相傳徽州的“徽”字就源於此地

翬嶺古道

翬嶺不高,海拔僅774米,登山古道整體較平緩,拔高路段不足一小時行程。此處有一路亭,依山襟路,拱形結構,類似一孔橋洞,名“漱芳亭”,俗稱石卷洞,只是石額已難辨認。在徽州古道的路亭中,大部分為穿心亭或路邊亭,石牆,泥瓦,懸山頂,唯績溪境內的路亭別具一格。這樣的路亭雖造價高昂,但經久耐用,可數百年不圮。

路亭後面的崖石上刻有“山腰餘潤”四個大字,落款“嘉靖二十九年”(1544年),其左右分別刻有“石眼泉”、“止渴”等字。因年代久遠,苔草覆蓋,大部分字跡已難辨認。石刻下有一小水槽,接引清泉流出,供過往行人飲用。只是泉水久無人用,石槽已被樹葉雜草覆蓋,枉費了這一汪清泉。

三 徽州之“徽”

此處登高攬勝,山腳的大徽村遺址一覽無餘。大徽村的消失一直是個歷史之謎,當年那個“千灶萬丁”的古村如今只有田疇間幾處樓房,就連村莊名稱也已不復存在。

早晨我第一眼看見“高遷”這個村名時,總覺得哪兒有些不對勁,或是過於俗氣了吧。大徽村,背靠翬嶺,前接古城,徽溪環繞,高山仰止,取名“高仰”或許更契合這個千年古村的品味。

翬嶺又稱徽嶺,也稱大徽山,大尖山,海拔不高,但在古徽州卻有著特殊的含義。宋宣和三年(1121),宋徽宗改歙州為徽州時,據說其徽字就來自這個翬(徽)嶺以及嶺腳下的大徽村。據說史料上有記載說:“改歙州為徽州以績溪有大徽村及徽嶺、徽溪,故名”,我未找到原本,僅引用而已,不足為據。

績溪翬嶺古道:相傳徽州的“徽”字就源於此地

漱芳亭

持該觀點者認為,自王安石題詩後,翬嶺成了當時的“網紅打卡地”,文人們爭相追捧。大徽村也因其地處徽涇古道要隘,而成古徽州的經濟重鎮。“徽”字古有“美麗”之意,朝廷動議更名歙州,以府治鄰近的績溪山水為參考,取個吉祥美好的字號,也合情合理。何況還有清代休寧人趙繼序的詩為證:

大徽一徑傍山通,度嶺遊行雲氣中;

自有荊公題句後,居然形勝壓江東。

山多峭壁水清流,嶺下村莊景最幽;

山海圖經供乙覽,歙州從此易徽州。

績溪翬嶺古道:相傳徽州的“徽”字就源於此地

翬嶺古道

甚至有人認為宋徽宗的徽字也出自翬嶺,源自徽州。

當然並無史料記載。

據《說文》解釋,“徽”字本義有二:名詞指琴上的三根弦,引為文人撫琴;動詞指束縛、捆綁之意。宋徽宗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書畫家、古玩玉石鑑賞家,自創書法“瘦金體”、花鳥畫“院體”,如今“宋體”的鼻祖。但與他藝術成就垂名青史不同的是,他卻把皇帝這個主責主業幹得臭名昭著,忠奸不分,排斥忠臣,重用奸佞,導致“靖康之難”,最後把自己的老命也斷送在異國他鄉。以“徽”字總結其一生,恰如其分。

績溪翬嶺古道:相傳徽州的“徽”字就源於此地

宋徽宗的“瘦金體”

同樣,宋徽宗花了九牛二虎之力,剿滅“山賊”方臘,平定歙州,怎麼會給歙州人“好臉色”看呢?命名“徽”字,該是“捆”住這個山蠻之地,別再添亂,壞了他寫字作畫的雅興。只是讓這位藝術家皇帝趙佶同志萬萬沒想到的是,他被擄北上金國,受辱九年,屈死異國後,當年他捆在徽州人身上的這根“繩索”卻也把他自己綁在北宋那段屈辱的歷史上。

績溪翬嶺古道:相傳徽州的“徽”字就源於此地

宋徽宗的花鳥畫

四 翬嶺雄關

徽州的“徽”字是否源於眼前這座翬嶺,或是一個永遠無法解開的歷史之謎。

當然,歷史本來就沒有真相。很多所謂的歷史真相,只是後人一廂情願的臆想而已,甚至是統治者的某種需要,和歷史本身無關。

當年那個車馬喧囂的大徽村,如今也只留下麒麟街(當地人叫“麒麟幹”)這個地名,維繫著翬嶺在績溪人心中的特殊地位。

翬嶺距績溪縣城西北四公里,東北走向,俗稱績溪的“靠背山”,古代堪輿術稱之為“來龍山”。翬嶺是績溪“嶺南”、“嶺北”的分界嶺,也是徽州生活習俗的分水嶺,更是古時徽州抵禦北犯來敵的重要關隘。

績溪翬嶺古道:相傳徽州的“徽”字就源於此地

翬嶺關遺址

然而當我們在“漱芳亭”小憩片刻,並在山皺間的古道上繼續橫穿半小時,抵達翬嶺頭時,看到的卻是另一番景象——漫道依舊,雄關不存,連當年壘砌關門的石塊都沒找到一片,更別說那尊讓乾隆爺讀字讀半邊的石碑了,不免有些失望。

此處位於兩座山峰之間,呈V字型,其間連線著一段四五十米長的山脊。山脊之上有明顯夯土成牆的痕跡,不知古時是否還有石砌的城堞。城牆中部是一小截豁口,與兩邊城牆有三四米高差,古道在此透過。

翬嶺關兩邊山體南緩北陡,易守難攻,在冷兵器時代,足以抵禦北犯來敵。清康熙年間,靖南王耿精忠與吳三桂合兵入贛反清,攻入績溪時,這裡曾是兩軍爭奪的主戰場。清咸豐十年(1860),太平軍攻下涇縣、旌德,徽州守將張芾調命江長貴駐守翬嶺。然江長貴部剛從婺源趕到歙縣,太平軍已攻下翬嶺,守嶺清軍全部潰散,績溪縣城很快淪陷。好在張芾親督官兵於徽城外的萬年橋頭,擊潰來敵,乘勝收復績溪縣城,太平軍又從翬嶺逃離績溪……

績溪翬嶺古道:相傳徽州的“徽”字就源於此地

翬嶺關遺址

遠去了刀光劍影,當年的焦土如今已長滿灌木,歷史的號角聲似乎化作翬嶺上瀟瀟寒風,傾述著這裡曾經的風雲歲月。站在翬嶺關口,嶺南嶺北層巒疊嶂,山嶺溪谷波瀾起伏,如大江之水滔滔不絕,此刻或許才能意會到績溪人所說的“翬嶺滔滔”的意象。

翬嶺北坡之下不遠處有一排廢棄的工房,此處古為尼姑庵,當年開發大徽山林場時將破敗不堪的菴舍拆除後建了這排平房。在這裡“接受貧下中農再㪍育”的是一批上海“知青”。

其下是成片的竹林,古道在林間迂迴而下。路面比南坡精緻許多,都是清一色鑿刻平整的青石板。

績溪翬嶺古道:相傳徽州的“徽”字就源於此地

當年的知青點

績溪翬嶺古道:相傳徽州的“徽”字就源於此地

誰能猜到哪位是作者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