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武術

中國古代冷兵器——鉤鑲

  • 由 中華冷兵器 發表于 武術
  • 2021-09-10
簡介鉤鑲一般通長(包括上鉤、下鉤和中間的鑲部)在60— 70釐米左右

漢代鉤鑲是有什麼歷史嗎

| 冷兵器 | 俠文化 | 人文 |

縱覽中華上下五千年, 探索中華冷兵器之謎,迴歸古代冷兵器時代,解密流傳百世的名刀名劍,第一冷兵器自媒體

鉤鑲是一種漢代常見的、鉤、盾結合的複合兵器。此種兵器兼具防、鉤、推三種功用,一般配合環首刀使用:戰鬥時一般用左手的鉤鑲將敵方長兵器鉤住(對戟頭橫出的小枝特別有效),同時右手環首刀揮向敵面門。有的武俠小說中將它描述為護手鉤類的兵器,則純屬無稽之談了。

歷史文獻中有關鉤鑲的記載不多。難見全貌。不過其實物在考古發掘中有多次發現。另外。在漢代畫像石、磚中亦有不少鉤鑲和使用鉤鑲的圖形.資料尚屬豐富。

中國古代冷兵器——鉤鑲

鉤鑲整體呈弓型。兩頭各有一個向外的彎鉤,兩個彎鉤一般上鉤長於下鉤。鉤為圓柱形的長鐵鋌,都稍向後彎。上鉤頂端為銳尖;下鉤末端有的為小球狀。有的則為銳尖形:兩鉤中間連線一小型鐵鑲(盾牌)後的把手,把手前面為一塊圓角長方形薄鐵板製成的鑲。用圓蓋釘固定於鉤架上。有的鑲則呈上寬下窄的犁形狀。鑲前面上部的正中位置有一突出的長柱形尖錐。尖錐的頂端有的作小球狀。有的則作銳尖形。鉤鑲一般通長(包括上鉤、下鉤和中間的鑲部)在60— 70釐米左右。

中國古代冷兵器——鉤鑲

中國古代冷兵器——鉤鑲

鉤鑲的作用是:鑲用以推擋和擊刺,主要起盾的作用;鉤用以鉤束對方兵刃,以利於自己的兵刃殺出。它的作用較單純防禦的盾要積極。所以漢代劉熙《釋名·釋兵》說:“鉤鑲,兩頭曰鉤,中央曰鑲,或推鑲,或鉤引,用之宜也。”鉤鑲通常與刀、劍等兵器配合使用。左手持鉤鑲擋鉤敵人的兵器,右手持刀、劍砍刺敵人。鉤鑲創制於漢代,當時盛行鐵戟,而鉤鑲對抵抗戟的進攻較為有效。因戟有橫出的小枝,被勾束後,很難迅速抽回,持鉤鑲者即可乘機砍刺對手。漢晉以後,戟逐漸退出戰場變為儀仗用器,鉤鑲也隨之衰微以至絕跡。此外,在印度也有型別形狀和作用的兵器,叫做羊角盾,鉤鑲和羊角盾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漢代的鐵鉤鑲,由河北定縣博物館提供,在定縣中山穆王墓出土。

中國古代冷兵器——鉤鑲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