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武術

趣說泉州划拳文化

  • 由 閩南厝邊事 發表于 武術
  • 2021-09-01
簡介泉州各地的酒拳不僅在形式上豐富多樣,猜法上更是各異其趣,大家常把“酒場上無分大小”這句話掛在嘴邊,捉對廝殺時,贏者也都很寬容大度,允許欠酒(即第一次輸拳不必馬上喝酒,可以等輸足兩次後再一次性喝完),也可以讓別人替喝,這種寬鬆的拳法規則也體現

閩南拳怎麼劃

都說有泉州人的地方就有酒 有酒的地方必有拳,喝酒划拳早已經是泉州人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吆三喝四的猜拳聲,其熱鬧程度,不僅在福建,既便在同屬閩南地區的廈門漳州等地,與泉州相比也要遜色許多。與泉州人交往需要學會三件事“閩南話、喝酒和猜拳”,可見泉州人與酒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絡。

泉州各地的酒拳不僅在形式上豐富多樣,猜法上更是各異其趣,大家常把“酒場上無分大小”這句話掛在嘴邊,捉對廝殺時,贏者也都很寬容大度,允許欠酒(即第一次輸拳不必馬上喝酒,可以等輸足兩次後再一次性喝完),也可以讓別人替喝,這種寬鬆的拳法規則也體現了市區人根深蒂固的佛家和中庸思想,朱熹曾說“此地古稱佛國,滿街都是聖人”,不論是佛教教義還是儒家思想,崇尚的都是一個“和”字,市區人歷經千年的思想洗禮,“和”文化已經深入骨髓,即便在酒桌上亦是如此。

在石獅,人們喝酒時,常說“石獅拳——現走(清)”。這就是石獅人猜拳的規定,不能欠酒,輸一次喝一次,充分體現出石獅、晉江一帶“討海人”喝酒時的豪爽性格。但同為“海腳人”,相對含蓄的惠安人在猜拳時就規定“不能出五”,“不能禁音(即每猜一拳都要報出數來)”,小小細節當中無不折射著各個地區獨特的文化個性。

泉州不同地方人喝酒也體現了不一樣的性格:晉江人喝酒喜歡說 你劃我喝,石獅人喜歡說我劃你喝,泉州市區人又喜歡打通關,一個個划過去,南安人喜歡單打獨鬥,喝到一方掛彩(吐)為止,第二天起來又是哥兩好,而浮橋紫帽那邊的人又喜歡誇自己:泉州南門外,能喝又能劃(閩南語)。各地不一樣的喝酒秉性,無不透露著泉州人海洋般的胸懷。

#FormatImgID_1#

泉州人的“海量”全省聞名,尤以喝啤酒為甚。根據啤酒行業的統計,泉州啤酒銷量佔到所有酒類的80%,泉州人每年喝掉的啤酒量,相當於3個多清源山天湖的容量,其中,僅夏天一個季節,啤酒銷量就佔了全年的一半以上。

趣說泉州划拳文化

然而,泉州人並不都是好杯中物的癮君子,在酒場上叱吒風雲的大部分人在家裡並不喝酒。喝酒對大家來講是一種應酬,是一種社交活動,是一種聯絡感情的好辦法,也是一種瞭解對方的好方式。

劃酒拳不僅盛行於鄉村地區,在泉州的古街小巷當中亦是深受歡迎。泉州文史界專家龔書群先生在《酒擂臺》一文中提及,在上個世紀40年代,泉州中山路一帶還曾擺過熱鬧的酒擂臺。這種酒擂臺一般都擺在酒家門口,上面坐著擂臺主,還有兩個副手,他們既是划拳高手,又是酒中豪傑。臺上放著幾甕酒,每甕20斤。無論何人都可以上臺挑戰,但是上臺後就要先喝上三碗酒,然後與臺上副手開始划拳,如果能連戰皆捷,也就是泉州人所說的“打通關”,就可以把整甕酒抬走,在那個年代,這種豪氣沖天的打擂形式就是最受歡迎的街頭娛樂。

趣說泉州划拳文化

清源山上的猜拳石

如果說,划拳規則體現的是泉州人的文化個性,那麼泉州酒拳的各種拳語蘊藏著的則就是泉州地區豐厚的文化底蘊了。古時,中原人有六藝之說,即禮、樂、射、御、書、數,而閩南人卻只有三藝,即打拳、喝酒、唱曲,其中喝酒排在第二。古人已把喝酒當成必須具備的三藝之一,經過數代傳承下來,因此喝酒在泉州是閩南文化的一種體現。而划拳也是自古就有,又稱為“豁拳”、“猜拳”,古人稱為“投壺”、“猜枚”或“拇戰”,是一種飲酒時助興的遊戲。對酒者雙方同時出拳伸指喊數,喊中兩人伸指之和者為勝,敗者則罰酒。划拳遊戲,遠在唐代就有文字記載,唐人皇甫崧寫的《手摯酒令》及《類說》中寫“抬手令”,均有生動記敘。如此算來,划拳最少有千年歷史了。 明人袁福徵的《拇戰語》,還收錄各種划拳令數,代代相傳,且因地方習俗不同而流派紛繁,形式迥異,發展到今天更是創新種種。 泉州人雖劃的是閩南拳,又稱泉州拳,但其卻不是閩南人自創。泉州拳中的“五魁首”、“三星高照”、“四季發財”等酒令中,所說的都是國語。從這點看,划拳應是中原漢人遷徙而來時帶來的。

附:泉州划拳規則

1、雙方用手指出拳,嘴裡同時喊出數字(喊的數字必須大於等於自己出的指數),兩人所出指數之合等於你喊的數字則為贏拳。

2、特點:拳拳不離拇指,即出拳時,必須出拇指,否則算錯拳,就得領酒了。惠安拳則規矩較多,如不能出五和喊五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