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武術

川端康成獲諾貝爾獎後,為何口吞煤氣自殺?臨死前還對司機說抱歉

  • 由 史海觀復 發表于 武術
  • 2021-08-20
簡介周圍的人們看待川端時並非抱有同情的心理,更有甚者戲謔他為"參加葬禮的名人",認為川端康成是一個會帶來厄運的人

川瑞康成怎麼讀

川端康成獲諾貝爾獎後,為何口吞煤氣自殺?臨死前還對司機說抱歉

也許凡人都是棄兒,因為出生本身,彷彿就是上帝,把你遺棄到這個人世間來的——川端康成。

世界上偉大的成就往往伴隨著悲痛,或是千百次錘鍊而得的鋼鐵,亦或是承受砂礫打磨的珍珠,嬌嫩欲滴的嫩芽背後,是破土而出時的鑽心之苦。草木在苦難之間尚有多重掙扎,更何況思想構造本就複雜的人類呢?

文字是世界上一切交流的橋樑,承載著古往今來人類文明的歷史痕跡。文學在字眼的基礎上融入了

一個時代的縮影

,是社會活動畫面的播放器。創作文學的人必將深入感受生活中的酸甜苦辣,上至兒童般天真燦爛的笑容,下達醜惡之人陰險的嘴臉。將自己的心完全地放入創作海洋中,實現肉體與靈魂的分裂,川端康成或許是那個超脫人世所存在的天才。

川端康成獲諾貝爾獎後,為何口吞煤氣自殺?臨死前還對司機說抱歉

一代文豪的隕落

1972年4月16日,這天註定是世界文學史上一個充滿陰霾的日子。

當天下午兩點左右,川端康成對家人說:"我散步去。"

天色已晚,家人依舊未見川端的蹤影,於是拜託川端康成的助手島守敏慧外出尋找,夜晚九點四十五分,島守到達川端平常所在的工作室。此時的川端康成已平祥地躺在盥洗室裡,口含煤氣管,奄奄一息。

在趕赴醫院的救護車上,司機猛轉方向盤,躲開一輛又一輛在路上行駛的汽車。隱隱約約中,川端康成聽到了一陣陣的鳴笛聲,

"嗚—— 嗚——

“救護車穿越大街小巷,連風都似乎追不上它。

車恰恰好停在了醫院門口,在擔架上,川端呼吸微弱,嘴唇顫動著,頭吃力地歪向司機。湊近一點,司機聽到”……

路這麼擠,辛苦你了。"

這是一位抱有必死念頭的老人留在世間的最後一段聲音。

沒有遺言,川端康成選擇了用一種悄無聲息的方式離開這個他眼中的世界。

榮獲諾貝爾文學不久的他,使用煤氣結束自己的一生。難以想象,對他人抱有敬意,溫文爾雅的一代文豪是有著怎樣的經歷,泰然地走向了死亡,川端康成究竟有何苦衷?

川端康成獲諾貝爾獎後,為何口吞煤氣自殺?臨死前還對司機說抱歉

參加葬禮長大的孩子

川端康成有著極其悲慘的童年。1899年6月11日出生的他,兩歲喪父,四歲喪母。父母雙雙死於肺病後,川端康成與祖父母和姐姐共同生活。好景不長,祖母在川端八歲時病故,十一歲時,親愛的姐姐也不幸夭折。

未待其長大成人,祖父在多年喪失親人的悲痛中撒手人寰。

自此,川端康成形單影隻,由母親孃家的黑田秀太郎收養。

對比其他能夠生活在父母溫暖懷抱下的孩子,川端的成長經歷彷彿是上天故意降臨的懲罰。一次次地面臨親人的離去,無奈與感傷佔據了川端的心扉。周

圍的人們看待川端時並非抱有同情的心理,更有甚者戲謔他為"參加葬禮的名人",

認為川端康成是一個會帶來厄運的人。在飽受他人異樣目光中成長的川端,自小便有著自卑的種子,在漫長的人生道路中,與人交流一直是一種艱難的體驗。

川端康成獲諾貝爾獎後,為何口吞煤氣自殺?臨死前還對司機說抱歉

走向傷痛式的文學生涯

自黑田秀太郎收養後,川端康成開始將自己的經歷逐漸轉為文字記錄。如《十六歲的日記》,將祖父在彌留之際的狀態如實地描繪出來,接著還陸續書寫了《參加葬禮的名人》、《拾骨》等作品,記敘了自己在親人病逝前後的故事。

孤獨抑鬱伴隨著川端康成的一生,這也成就了專屬於他的文學特色

。在他的作品中,死亡的表現屢見不鮮。川端對死亡的理解與世人不大相同,在他的認知裡,死亡是一種富含表現力的藝術形式,有一種富有美感的意境。

川端康成獲諾貝爾獎後,為何口吞煤氣自殺?臨死前還對司機說抱歉

不俗的文學才能與求學之路

1906年,七歲的川端康成進入大阪府三島郡豐川普通小學進行學習,當時的他體弱多病,經常不能按時完成課業。

但這並不能掩飾川端康成過人的文學才華

。1912年3月,川端順利畢業,同年4月以第一名的成績考入大阪府立茨木中學。在中學二年級時,年僅14歲的川端康成立志成為一名優秀的作家。

在校期間,他開始嘗試創作新體詩、短歌、俳句等各型別文學作品,並裝訂成冊。其中題名為《滴雨穿石》的作文在機緣巧合下得以保留。1915年,川端康成開始了宿舍生活。

擁有了更多自主時間後川端利用良好的校園條件進行大量的閱讀,博覽群書。

他不侷限於讀書的種類,從白樺派到谷崎潤一郎、上司小劍,大多日本著名作家的文章川端都有所涉獵。在國外文學方面,契科夫、斯特林裡堡等人的風格更受其喜愛。

川端康成獲諾貝爾獎後,為何口吞煤氣自殺?臨死前還對司機說抱歉

1916年4月,成為宿舍長的川端康成與同室的小竺原墜入愛河。

同時川端開始向當地的週刊投稿,發表了《淡雪之夜》、《紫色的茶碗》、《電報》等短文。之後1917年3月,川端中學畢業後趕赴東京投考第一高等學校,暫居在表兄田中巖太郎家中。經朋友介紹交識了芥川龍之介、久米正雄等極具影響的新興作家。

1918年10月末,他初次前往伊豆旅行,邂逅了一群巡舞藝人。

此後十年,川端幾乎每年都前往伊豆湯島度過一段時光,這為他後期創作《伊豆的舞女》提供了豐富的素材。

1919年,結識金東光,在受其父親的影響下,川端康成對心靈學產生了興趣。1920年,結束了第一高等學校學習生涯的川端康成順利進入了日本東京帝國大學文學系,自此求學之路上達高峰。

數年積累,終就夢想

在大學畢業後,川端康成全身心地投入寫作行業之中。

1925年,與在伊豆結識的松林秀子結為夫妻

。由此,作家之路逐漸步入正軌,此後的幾十年裡,川端創作了大量膾炙人口的作品,其中《伊豆的舞女》便是他的成名之作。

1968年,川端康成的代表作中篇小說《

雪國》和《千紙鶴》、《古都》

一起榮獲諾貝爾文學獎。他成為了第一位獲此殊榮的日本人,繼泰戈爾與施姆爾·約瑟夫·阿格農後獲得該獎項的第三位亞洲人。屬於川端康成的文化時代就此到來。

川端康成獲諾貝爾獎後,為何口吞煤氣自殺?臨死前還對司機說抱歉

文學底蘊的不斷豐滿

透過品讀他的作品不難看出,即使偏向於書寫悲慘與傷痛類的文字,川端處於人生不同時期的文筆控制能力依舊是有很大區分度的。

在前期求學階段,川端大多作品是屬於將生活完全展露在書本之中的型別。

當初入人世,歷經失戀苦楚,體會到社會對於婦女和底層人民的偏見與歧視時,川端作品風格無疑偏向對無法擺脫悲慘命運這一類人的同情。他期望著用溫柔的文字去減輕部分人民的痛苦,但這時川端的詞句還是稍顯稚嫩的,對人物形象的刻畫也過於片面。

轉折點來自於二戰,

在戰爭的洗禮下,人性的光輝顯得尤為可貴。川端康成的著筆明顯更具力道,話語中的意義彷彿能夠淨化心靈,給予讀者一種優美的悲情感。內容深刻卻能不著痕跡,浪漫而飽含哀傷。

世人對於川端康成的自殺眾說紛紜,未知的思想永遠有著無窮的奧秘等待探索。

在我個人看來,逝者心中,一定有著對這個世界的獨特理解。至於最終走向世俗印象中所謂的極端,是川端多年隱藏的一顆種子長大了。

川端康成獲諾貝爾獎後,為何口吞煤氣自殺?臨死前還對司機說抱歉

死因猜測

1、

自小養成的憂鬱性格。

在川端得知自己榮獲諾貝爾文學獎時的第一反應竟是驚慌失措,對妻子說道:“不得了,我們到什麼地方躲起來吧!”

頂級的世界榮譽,給川端帶來的只是厭拒。

在上文中曾提到,即使是生命的最後一刻,川端依然為自己給搶救人員帶來的麻煩感到抱歉。

2、 他是這樣描寫守著祖父所度過的一段時光:“

少年的我長時間盯視著祖父的臉,不免會感受到一種無以名狀的寂寞情緒

。”川端康成的童年不幸造就了他堅強的外殼和脆弱的內心,用一生去治癒少年的他依舊沉沒在了無盡的心魔中。

川端康成獲諾貝爾獎後,為何口吞煤氣自殺?臨死前還對司機說抱歉

3、時代的血腥壓抑著情感的釋放。

川端康成所處的年代似乎預示著戰爭時期裡每一個人的悲傷。二戰時的硝煙一直充斥著川端的鼻腔,無奈是現實的寫照。在那段時間裡,川端試著接受佛教裡的虛無思想,透過相信輪迴與世事本就無常來坦然地面對死亡。但這不乏包含著一定的避世心理。

4、"師友"的自盡。

在晚年,川端視為自己文學上最理想的接班人三島由紀夫切腹自盡。無論是何緣由,都給川端帶來了成倍的悲涼。

川端康成獲諾貝爾獎後,為何口吞煤氣自殺?臨死前還對司機說抱歉

結語

川端康成最後身處暮年,被疾病纏身,邁入了無盡的想象世界之中而無法自拔。他的無力感讓這個光芒與厄運共存的軀體停止掙扎。或許在閱盡千般滋味,看透百種人生後,無言的死就是最好的活。

文/史海觀復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