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武術

三指定乾坤:最全的入門脈診知識詳細圖解

  • 由 徐小麗LittleLily 發表于 武術
  • 2021-08-14
簡介方便了我們後人學習28脈分脈脈歌及全部脈象動態圖浮脈【體象歌】浮在皮毛,如水漂木

號脈怎麼調理圖解

1脈法概要

《傷寒雜病論》包抱傷寒和雜病兩部分,平脈辨證乃其辨證論治之精髓。《傷寒論》凡22篇,其中《平脈法》,《辨脈法》 兩面篇,著重論述了脈學的理論及實踐;辨六經病各篇,合398條,113方,其中脈證並舉的有135條之多,共敘述了60種脈象(單脈18種,相兼脈42種)。《金匱要略方論》共三卷25篇,包括40多種疾病,載方205首(其中四首隻載方名而未見藥味,不包括後三篇),脈證並舉者有120餘處(論述單脈18種,相兼脈51種)。此書中非脈學專書,但對脈象的論述已基本開成體系,它既不同於《內經》的理論闡述,雙有異於後世諸家之論,具有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之辨治特色。

(1) 以陰陽為辨脈總綱。陰陽學說不但是辨證的總綱,而且也是辨脈之總綱。仲景首先將脈分為陰脈陽脈,然後藉以辨別陰證陽證。如《辨脈法》問曰:“脈有陰陽,何謂也?答曰:凡脈大浮數動滑,此名陽也;脈沉澀弱弦微,此名陰也。凡陰病見陽脈者生,陽病見陰脈者死。”又如“問曰;脈有陽結陰結者,何以別之,答曰;其脈浮而數,能食,不大便者,此為實,名曰陽結也……其脈沉而遲,不能食,身體重,大便反硬,名陰結也”。可見仲景脈法應用陰陽的大體,首先以脈象分陰陽。如浮、大、數、動、滑為陽脈,沉、澀、弱、弦微為陰脈。所謂陽脈,即以脈來有力,較平脈有餘,為太過之脈;所謂陰脈,即脈來無力,較平脈不足,為不及之脈。有餘之脈,多為陽證實證;不足之脈,多為陰證虛證。其次,診脈部位分陰陽,以寸脈為陽,尺脈為陰。寸主上焦,如寸口微,上焦陽不足,無以溫煦肌表,故惡寒;尺脈弱,下焦陰不足,陰虛而發熱,據此可診為陰陽俱不足,而致惡寒發熱(《辨脈法》)。還可以浮沉取法分陰陽,如陽浮而陰弱,辨寸口脈之浮沉,浮取為陽,沉取為陰,陽浮則為衛氣強,故見發熱,陰弱則為營氣虛,陽不斂汗,故汗自出(《傷寒論》第三12條)。總之,陰陽用之於脈法,可分脈象之陰陽、證候之陰陽、取脈部位之陰陽、取法浮沉之陰陽,從而辨別病在表、在裡、在氣、在營、在上、在下等不同情況,故陰陽為脈法之總綱。

(2) 脈與四時相應。四時氣候之變化,對人體生理病理有著一定的影響,脈象也有相應的變化關係,這種天人相應的觀點,是中醫整體觀的內容之一。《內經》對此論述甚為詳盡,在《傷寒雜病論》中,因時辨脈的思想也是有論述。如《平脈法》曰:“春弦秋浮冬沉夏洪”又云:“問曰:二月得毛浮脈,何以處言秋當死?師曰:二月之時肺當濡弱,反得毛浮者,故知秋死。二月肝用事,肝屬木,脈應濡弱,反得毛浮者,是肺脈也,肺屬金,金來克木,故知秋死。他皆仿此。”從而體現 了應時辨脈的特點。

由於中時氣候不同,人體五臟各有當旺之時,故五臟氣血盛衰於脈中亦可察見。四時脈象有微小的變化,這是正常的生理現象。如春主肝,其脈微弦;夏主心,其脈微洪;秋主肺,其脈微毛;冬主腎,其脈微沉。反之,若脈與四時不相應,有太過不及或相剋脈象則為病脈,並可根據脈象以判斷疾病之輕重和預後之吉凶。如春見純弦無胃氣之脈,為太過,是肝之真氣傷,故預後不良,夏脈來微弱,脈去反大,為正氣不足,邪氣反勝,其病在裡。凡此,皆說明五臟正常脈象受四時之氣的影響。因此,無論外感或內傷病對脈象的判斷,理應考慮四時不同氣候對脈象產生的影響。

(3) 脈與體質相關。由於人的體質 素有肥瘦之殊,對脈象也有一定影響,故要因人辨脈。如《平脈法》曰:“脈肥人責浮,瘦人責沉。肥人當沉,今反浮,瘦人當浮,今天反沉,故責之。”又如《金匱要略。中風歷節病脈證並治》篇曰:“盛人脈澀小,短氣,自汗出,歷節痛不可屈伸,此皆飲酒汗出當風所致”。可見人的體質肥瘦和脈有一定關係。肥盛之人,肌肉豐厚,其脈不易顯露,故一般為沉脈;體質 消瘦之人,肌肉淺薄,脈象易於顯露,故一般多為浮脈,此乃正常現象。若肥盛之體,反見浮脈,消瘦之體,反見沉脈,皆屬異常之象。但體質肥盛者,脈雖沉而氣血充盛,其脈當沉而有力,如出現澀小或微澀之脈,亦為氣血不足之象,每易感外邪而發歷節痛。

(4) 脈與證治並舉。《傷寒論》以“辨XX病脈證並治”、《金匱要略》以“XX病脈證並治”為每篇命題,說明仲景診疾論病是以脈、證、治三者相互結合的。原文中包括有病因、症狀、脈象和治法,說明仲景脈法的特點在於平脈辨證,以定治則。如《傷寒論》42條“太陽病,外證未解,脈浮弱者,當以汗解,宜桂枝湯”;51條“脈浮者,病在表,可發汗,宜麻黃湯”等,即論述了桂枝湯和麻黃湯的脈證和治法,又可見兩者脈、證之異。一屬表虛證,一屬表實證,故一以桂枝湯調和營衛,一以麻黃湯解表發汗,從而說明脈象對指導辨證治療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但是有時脈、證、治並非皆在一條原文論述,故需要前後互相參照。如《傷寒論》35條重在論太陽傷寒之證治,而第3條則明確指出“脈陰陽俱緊者,名為傷寒”。《金匱要略》的論述亦與此類同。因此可以說《傷寒雜病論》之脈法是以脈、證、治並舉為特點,其所論脈比《內經》重在理論上的論述有所發展,也與後世脈學論脈有所差異,平脈辨證是其特長。

(5) 診脈部位多樣。《傷寒雜病論》的脈法,是繼承了《內經》和《難經》之脈法而又有所發展。在《內經》,有遍診法(上中下,天地人)、人迎寸口對比診脈法、少陰診脈法、獨取寸口診脈法等不同,而《傷寒雜病論》則對獨寸口診脈有很大發展,在診脈中佔有絕大部分,並發展了寸尺脈對比診脈法、寸口趺陽對比診脈法以及尺脈趺陽對比診脈法等,也有單獨診趺 陽脈或少陰脈的方法,這以指導臨床實踐具有一定的意義。

2、仲景診脈法歸類

(1)寸口診脈法。獨取寸口診脈法出於《素問。五臟別論》。在《傷寒雜病論》中,凡提到寸口脈或單提脈象者,皆屬於診寸口之脈法。其中不但在脈象上有充分的發揮(如提到20種脈象及50多種兼脈),而且在診脈方法上,亦進一步突出了寸、關、尺三部及浮、中、沉九候取脈法。如〈〈平脈法〉〉曰:“問曰:脈有三部,陰陽相乘,營衛氣血,在人體躬,呼吸出入,上下於中,因息遊布,津液流通,隨時動作,效象形容……脈有三部,尺寸及關,榮衛 流行,不失衡銓……三部不同,病各異端,太過可怪,不及亦然。”此段突出了寸口脈的診法及其意義,反映了五臟六腑、上中下三焦之病變。這種診法取脈方便,頗為實用。

(2)趺陽診脈法。趺陽為足陽明胃脈,在足背衝陽穴處。胃為後天之本,診趺陽脈可以候知脾胃之氣。《傷寒雜病論》中應用趺 陽診脈法者甚多,常見脈象有十三種,即浮、數、浮數、浮芤、浮澀、沉數滑、滑緊、微緊、緊數、微弦、伏、伏澀等。不同脈象,主病各異,如《金匱。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脈證治》曰:“趺 陽脈浮而數,浮即為氣,數即消谷而大堅;氣盛則溲數,溲 數而即堅,堅數相搏,即為消渴”。又如《傷寒論》247條曰:“趺陽脈浮而澀浮則胃氣強,澀則小便數,浮澀相搏,大便則硬,棒脾為約,麻子仁丸主之”。〈〈平脈法〉〉曰:“趺陽脈滑而緊,滑者吸氣實,緊者脾氣強,持實擊強,痛還自傷,以手把刃,坐作瘡也”。以上趺 陽脈的不同表現,直接反映出了脾胃疾患的病理變化。

(3)少陰診脈半。少陰脈指足少陰腎脈,位於太溪穴處。少陰腎為陰陽氣血之本,《問素。三部九候論》中有“下部地,足少陰也”之論。但亦有指手少陰心脈者,其位在神門穴,脈之可候心氣盛衰,《問素。三部九候論》有“中部人,手少陰也”之謂。少陰脈常見有細、緊、沉、滑數、弱澀、浮弱等6種脈象,甚者則現其脈不至。少陰心腎,為人體生命之根,病則精氣虛損,如《金匱。水氣病脈證治》曰:“少陰脈細,男子則小便不利,婦人則經水不通”。又如《平脈法》曰:“少陰脈不至,腎氣微,少精血,奔氣促迫,上入胸膈,宗氣反聚,血結心下,陽氣退下,熱歸陰股,與陰相動,令身不仁,此為屍厥。”可見診少陰脈象,可辨心腎之氣的盛衰。

(4)寸口趺陽診法。寸口主五臟,為脈之大會;趺陽主脾胃,以候中焦。故曰寸口和趺陽脈合診,即可診斷五臟之候,特別是心肺之氣血的有餘與不足和脾胃之氣的強弱。二者合參,更為全面,辨證亦更準確。如《金匱。水氣病脈證並治》曰:“師曰:寸口脈遲而澀,遲則為寒,澀為血不足。趺陽脈微而遲,微則為氣,遲則為寒。寒氣不足,則手足逆冷,……腹滿腸鳴……”。可見心肺俱虛,氣血不足,則寸口脈遲而澀;脾胃氣衰,則趺陽脈微而遲,又感於寒,陽不外達,則手足逆冷,陰寒內盛則腹滿腸鳴,甚者影響膀胱而小便不利。

(5)趺陽少陰診脈法。趺陽主脾胃,少陰主心腎。趺陽與少陰脈對比診脈法,可察後天之本與先天之根的強弱。如《辨脈法》曰:“趺陽脈浮而澀,少陰脈如經者,其病在脾,法當下利。何以知之?若脈浮大者,氣實虛也。今趺陽脈浮而澀,故知脾氣不足,胃氣虛也,以少陰脈弦而浮(一作沉)。才見,此為調脈,故稱如經也。若反滑而數者,故知當屎膿也”。本段說明趺陽脈浮而澀,是脾胃氣虛,故見下利之證,若是浮而大,當為有熱,故應鑑別。同時少陰脈正常,為下焦無病。如果少陰脈出現滑而數之象,為下焦溼熱傷及血絡,故見下利膿血,自非中焦有熱所致。

(6)寸部尺部對比診脈法。寸口脈又分為寸關尺三部,因寸關尺三部脈象所主臟腑不同,故寸部與尺部相對比,對分別臟腑的不同病證,亦具有一定的意義。常見的脈象主病有數種,如寸尺脈平為緩,《辨脈法》曰:“陽脈浮大而濡,陰脈浮大而濡,陰脈與陽脈同等者,名日緩也。”寸為陽尺為陰。寸尺相等,無大無小,脈來和緩,不疾不躁,故為緩脈,即正常之象。又如有寸微尺弱,寸浮數尺澀,寸尺俱浮,寸微尺緊,寸浮尺澀,寸沉尺微,以及寸尺脈獨見等不同的情況,各自反映五臟六腑表裡、寒熱、虛實不同的病變,從而指導著辨證論治。

(7)診尺脈法。單診尺脈多候下焦疾病,特別是對腎及妊娠等的病理反映,有著重要的參考意義。如《金匱。婦人妊娠病脈證並治》篇有對尺脈小弱的論述;“婦人得平脈,陰脈小弱,其人渴不能食,無寒熱,名妊娠,桂枝湯主之”。育齡婦女,身無大病,但見嘔吐,不欲飲食,無寒熱見症,為妊娠惡阻,即所謂“身有病而無邪脈。”只見尺脈小弱為婦人胎氣始成,經血養胎,胎氣未盛之故,宜以桂枝湯化氣調營,使脾胃和,胎氣自安。妊娠多見滑數之脈,此處尺脈弱,乃妊娠惡阻之徵。

(8)尺脈趺陽診脈法。尺脈主下焦,主候腎;趺 陽主中焦,候脾胃。故以尺脈與趺陽對比,可診斷脾胃及緊的疾患。如《金匱。黃疸病脈證並治》篇曰:“尺脈浮則傷腎,趺陽脈緊則傷脾風寒相搏,食谷即眩,谷氣不消,胃中苦濁。濁氣下流,小便不通,陰破其寒,熱流膀胱,身體盡黃,名曰黃疸”。尺脈浮為腎虛有熱;趺 陽脈緊為寒盛傷脾,脾溼內停,溼熱相搏,則為黃疸。

(9)診關脈法。關脈主中焦脾胃病有一定的參考價值。如《傷寒論》154條曰:“心下痞,按之濡,其脈關上浮者,大黃黃連瀉心湯主之”。關脈以候脾胃,浮脈又主陽熱,故法以清熱主治。又如《金匱。胸痺心痛短氣病脈證治》篇曰:“胸痺之病,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氣,寸口脈沉而遲,關上小緊數,瓜蔞薤白白酒湯主之”。寸口脈沉而遲為胸陽不振,痰飲上乘;關上脈小緊並見,為中焦痰飲積聚,故為胸陽閉阻。治以宣痺通陽,瓜蔞薤白白酒湯為宜。總之,《傷寒雜病論》診脈法,理論充實,診法多種緊密結合實踐,內容十分豐富。但限於篇幅,本文僅作概要論述,對其脈法的診治機理,尚有待進一步探討。

都說中醫把脈很玄乎,其實只要你瞭解中醫把脈的原理,中醫把脈是為了獲取什麼資訊,你就不會有這樣的困惑。

中醫號脈從古代一直被沿用傳承至現在,足以可見它的強大生命力和科學性。中醫自古便有號脈這一絕學。望,聞,問,切始終以普遍應用的技巧,尤其是切脈,這是一個非常具有神奇性的技巧,真正厲害的中醫,一號脈身體什麼毛病都知道。

中醫號脈其實就是醫生用手指觸按病人的動脈搏動,以探查脈象,從而瞭解病情的一種診斷方法。其實中醫把脈最關鍵不是為了診斷出一個西醫病名,而是幫助辯證知道治療和用藥。

三指定乾坤:最全的入門脈診知識詳細圖解

健康人的脈

要了生病的脈象,首先得了解健康人的脈是怎樣的。

健康人的脈象稱為正常脈象。一般是不浮不沉,不大不小,不強不弱,不快不慢,均勻和緩,節律整齊,又稱為平脈或緩脈。平脈至數清楚,一息(即一呼一吸)之間四至五次,相當於72~80次,節律、強弱一致。

三指定乾坤:最全的入門脈診知識詳細圖解

脈象受體內外因素的影響而發生生理的或暫時的變化,也屬正常。如年齡越小,脈跳越快,嬰兒脈急數,每分鐘120~140次;五、六歲兒童常為一息六至,每分鐘90~110次;青壯年體強,脈多有力;年老人體弱,脈來較弱;成年人女性較成年男性脈細弱而略快;瘦人脈較浮,胖人脈多沉;重體力勞動,劇烈運動長途步行,飲酒飽餐,情緒激動,脈多快而有力,飢餓時則脈較弱。

1、大小:

管察氣:大氣旺,小氣虛。

2、快慢:

管察精:快精虛,慢精足。

三指定乾坤:最全的入門脈診知識詳細圖解

3、硬軟:

管察火:硬火多,軟火少。

4、浮沉:

管表裡:[亦可說陰陽]浮表症,沉裡症。

5、勻亂:

管察安危:勻則生命及心臟平安,亂則生命及心臟危險。

三指定乾坤:最全的入門脈診知識詳細圖解

常見的異常脈象:

浮脈

是脈動顯現部位表淺的一種脈,輕取即得,重按反而變弱。一般情況下,提示病邪在表。脈浮而有力者為表實,浮而無力者為表虛。

沉脈

是脈動顯現部位較深的一種脈,輕取不得,重按始見。通常主裡證,沉而有力者為裡實證,沉而無力者為裡虛證。

遲脈

脈來較慢,每分鐘60次以下。多主寒證,因寒可使血流速度減慢。遲而有力者為冷積實證,遲而無力者為陽虛證。

數脈

脈來較快,每分鐘90次以上,來去急促。多主熱證,因熱可使血流速度加速,數而有力者為實熱證,數而無力者為虛熱證。

三指定乾坤:最全的入門脈診知識詳細圖解

細脈

又稱小脈,脈如細線,軟弱少力,但應指尚明顯。是溼證與虛證之象。因溼邪阻滯脈道或氣血虛而不能充盈脈道所致。

洪脈

脈體闊大,充實有力,來盛去衰,狀如洪水。大多主邪熱亢盛的實證。

弦脈

脈形端直,如按琴絃。常見於有肝膽病、痰飲證、疼痛證的患者。

滑脈

脈來流(滑)利,如盤走珠。是實熱證、痰飲證、傷食證,或妊娠的脈象。

澀脈

脈來艱澀不暢,如輕刀刮竹。為氣滯證、瘀血證、精血虧少證之徵象。

虛脈

三部脈舉按皆無力,隱隱蠕動於指下,為一切無力脈之總稱。是虛證之象,主要為氣虛或氣血兩虛證。

實脈

三部脈舉按皆有力,脈來盛而堅實,為一切有力脈的總稱。是實證之象,提示邪氣實而正氣不虛。

三指定乾坤:最全的入門脈診知識詳細圖解

號脈方法:

早期的切脈方法比較複雜,要切按頭頸、手、足等多處部位的脈動。以後逐漸簡化為只切按手腕部的脈搏,稱為“寸口”診法。在這短短寸許長的脈動部位上,古代醫家做足了文章。他們將腕橫紋向上約一寸長的這段脈動分成了三“寸、關、尺”三部。

左右手的寸、關、尺部位分屬不同的臟腑,認為可以反映相應臟腑的病變。其中右寸反映肺的情況,右關反映脾胃,右尺反映腎(命門);左寸反映心,左關反映肝,左尺反映腎與膀胱。

仔細觀察,大家可以發現:遠端的寸部對應的是人體最上部的心、肺(上焦,呼吸與迴圈系統);中間的關部,對應肝、脾胃(中焦,消化系統);近端的尺部對應腎、膀胱(下焦,泌尿生殖系統)。如此,小小的“寸口”,卻儼然成為人體五臟六腑的全息視窗。

僅此還不夠,在切脈的時候,還要用三種不同的指力去按壓脈搏,輕輕用力按在面板上為“浮取”;中等度用力按至肌肉為“中取”;重用力按至筋骨為“沉取”。寸、關、尺三部,每一部有浮、中、沉三候,合稱為“三部九候”。不同手法取到的脈,臨床意義不同。通常,脈浮於外者,病位淺,沉於裡者病位深。

切脈時還有許多講究。首先,要求安靜,包括外環境的安靜與醫患兩者心神的安靜。患者在診脈前要休息片刻,待安靜後方可診脈。醫者切脈前一定要靜心,調整呼吸,並將注意力完全集中於指下,細心切按一分鐘以上。診脈時患者取坐位或仰臥位,手臂與心臟保持在同一水平位,手腕舒展,掌心向上。

其次,切按時醫者用三指定位,即先以中指定好關部,再根據患者身高調整三個手指的疏密。若患者身材高大,布指宜疏;矮小者,布指宜密,小兒則用一指(拇指)診脈,不分三部。

學習診脈,必須先了解正常的脈象。正常脈稱為“平脈”、“常脈”。每分鐘跳動70—80次左右,節律規則,脈型不粗不細,不浮不沉,不剛不弱。但正常脈象常隨季節、年齡、性別、體質等會有差異。如春、夏、秋季的脈大多偏浮,而且搏動有力;冬季的脈多沉伏於裡。年齡越小脈搏越快,青壯年脈多強而有力,老年人的脈較弱;身材高大的人脈多長,矮小的人脈較短,瘦人脈多浮,胖人脈多沉;飽食後及情緒激動時脈多快而有力,飢餓時脈多軟弱。如果發現相反脈象,如冬天脈浮、胖人脈浮、瘦人脈沉等,提示脈象異常。

三指定乾坤:最全的入門脈診知識詳細圖解

實用舉例

如肝硬化的脈:快,小,硬,沉,[兩關獨居中]。套入脈理,則為精虧,氣虛,火多,裡即病在內臟,兩關微浮一些,為氣火位於肝胃,[我又把它戲為黃豆脈,一切癌症艾滋病白血病均為黃豆脈],你叫我看病,不用你出聲,我一看脈就能說出你有什麼病,好玩吧?

比如感冒的脈:大,浮,硬,快,套入脈理,為氣旺,病表[表即軀體感冒屬表症]火多,精虧,看到這樣的脈,你說你肚疼,那你在說謊,一摸你的脈,你體內隱藏的病,便無處躲藏,現形畢露,好玩吧?只要你到了這種水平,心情就愉快了。

李時珍脈決總結了中醫常見的脈象和主病,不得不感謝古人的智慧。方便了我們後人學習

28脈分脈脈歌及全部脈象動態圖

浮脈

三指定乾坤:最全的入門脈診知識詳細圖解

【體象歌】浮在皮毛,如水漂木;舉之有餘,按之不足。

【主病歌】浮脈為陽,其病在表。寸浮傷風,頭疼鼻塞;左關浮者,風在中焦;右關浮者,風痰在膈;尺脈得之,下焦風客,小便不利,大便秘澀。

【兼脈歌】無力表虛,有力表實。浮緊風寒,浮遲中風;浮數風熱,浮緩風溼。浮芤失血,浮短氣病;浮洪虛熱,浮虛暑憊;浮澀血傷,浮濡氣敗。

沉脈

三指定乾坤:最全的入門脈診知識詳細圖解

【體象歌】沉行筋骨,如水投石;按之有餘,舉之不足。

【主病歌】沉脈為陰,其病在裡。寸沉短氣,胸痛引脅;或為痰飲。或水與血。關主中寒,因而痛結;或為滿悶,吞酸筋急。尺主背痛,亦主腰膝;陰下溼癢。淋濁痢洩。

【兼脈歌】無力裡虛,有力裡實。沉遲痼冷,沉數內熱;沉滑痰飲,沉澀血結;沉弱虛衰,沉牢堅積;沉緊冷疼,沉緩寒溼。

遲脈

三指定乾坤:最全的入門脈診知識詳細圖解

【體象歌】遲脈屬陰,象為不及;往來遲慢,三至一息。

【主病歌】 遲脈主髒,其病為寒。寸遲上寒,心痛停凝;關遲中寒,癥結攣筋;尺遲火衰,溲便不禁,或病腰足,疝痛牽陰。

【兼脈歌】 有力積冷,無力虛寒。浮遲表冷,沉遲裡寒;遲澀血少,遲緩溼寒;遲滑脹滿,遲微難安。

數脈

三指定乾坤:最全的入門脈診知識詳細圖解

【體象歌】數脈屬陽,象為太過;一息六至,往來越度。

【主病歌】 數脈主腑,其病為熱。寸數喘咳,口瘡肺;關數胃熱,邪火上攻;尺數相火,遺濁淋癃。

【兼脈歌】 有力實火,無力虛火。浮數表熱,沉數里熱。陽數君火,陰數相火。右數火亢,左數陰戕。

滑脈

三指定乾坤:最全的入門脈診知識詳細圖解

【體象歌】滑脈替替,往來流利;盤珠之形,荷露之義。

【主病歌】 滑脈為陽,多主痰涎。寸滑咳嗽。胸滿吐逆;關滑胃熱,壅氣傷食;尺滑病淋,或為痢積,男子溺血,婦人經鬱。

【兼脈歌】浮滑風痰,沉滑痰食。滑數痰火,滑短氣塞。滑而浮大,尿則陰痛。滑而浮散,中風癱瘓。滑而沖和,娠孕可決。

澀脈

三指定乾坤:最全的入門脈診知識詳細圖解

【體象歌】澀脈蹇滯,如刀刮竹;遲細而短,三象懼足。

【主病歌】澀為血少,亦主精傷。寸澀心痛,或為怔忡。關澀陰虛,因而中熱;右關土虛,左關脅脹。尺澀遺淋,血利可決;孕為胎病,無孕血竭。

【兼脈歌】 澀而堅大,為有實熱;澀而虛軟,虛火炎灼。

虛脈

三指定乾坤:最全的入門脈診知識詳細圖解

【體象歌】虛合四形,浮大遲軟;及乎尋按,幾不可見。

【主病歌】虛主血虛。又主傷暑。左寸心虧,驚悸怔忡;右寸肺虧,自汗氣怯。左關肝傷,血不營筋;右關脾寒,食不消化。左尺水衰,腰膝痿痺;右尺火衰,寒證蜂起。

實脈

三指定乾坤:最全的入門脈診知識詳細圖解

【體象歌】實脈有力,長大而堅;應指愊愊,三候皆然。

【主病歌】血實脈實,火熱壅結。左寸心勞,舌強氣湧;右寸肺病,嘔逆咽疼。左關見實,肝火脅痛;右關見實,中滿氣疼。左尺見之,便閉腹疼;右尺見之,相火亢逆。

【兼脈歌】 實而且緊,寒積稽留。實而且滑,痰凝為祟。

長脈

三指定乾坤:最全的入門脈診知識詳細圖解

【體象歌】長脈迢迢,首尾俱端;直上直下,如循長竿。

【主病歌】長主有餘,氣逆火盛。左寸見長,君火為病;右寸見長,滿逆為定。左關見長,木實之殃;右關見長,土鬱脹悶。左尺見之,奔豚衝兢;右尺見長,相火專令。

短脈

三指定乾坤:最全的入門脈診知識詳細圖解

【體象歌】短脈澀小,首尾俱俯;中間突起,不能滿部。

【主病歌】短主不及,為氣虛證。短居主寸,心神不定;短見右寸,肺虛頭痛。短在左關,肝氣有傷;短在右關,膈間為殃。左尺短時,少腹必疼;右尺短時,真火不隆。

洪脈

三指定乾坤:最全的入門脈診知識詳細圖解

【體象歌】洪脈極大,狀如洪水;來盛去表,滔滔滿指。

【主病歌】洪為盛滿,氣壅火亢。左寸洪大。心煩舌破;右寸洪大,胸滿氣逆。左關見洪,肝木太過;右關見洪,脾土脹熱。左尺洪兮,水枯便難;右尺洪兮,龍火燔灼。

微脈

三指定乾坤:最全的入門脈診知識詳細圖解

【體象歌]微脈極細,而又極軟;似有若無,欲絕非絕。

【主病歌】 微脈模糊,氣血大衰。左寸驚怯,右寸氣促。左關寒攣。右關胃冷。左尺得微,髓竭精枯;右尺得微,陽衰命絕。

細脈

三指定乾坤:最全的入門脈診知識詳細圖解

【體象歌】細直而軟,累累縈縈;狀如絲線,較顯於微。

【主病歌】細主氣衰,諸虛勞損。細居左寸,怔忡不寐;細在右寸,嘔吐氣怯。細入左關,肝陰枯竭;細入右關,胃虛脹滿。左尺若細,洩痢遺精;右尺若細,下元冷憊。

濡脈

三指定乾坤:最全的入門脈診知識詳細圖解

【體象歌】濡脈細軟,見於浮分;舉之乃見,按之即空。

【主病歌】濡主陰虛,髓絕精傷。左寸見濡,健忘驚悸;右寸見濡,腠虛自汗。左關逢之,血不營筋;右關逢之,脾虛溼浸。左尺得濡,精血枯損;右尺得之,火敗命乖。

弱脈

三指定乾坤:最全的入門脈診知識詳細圖解

【體象歌】弱脈細小,見於沉分;舉之則無,按之乃得。

【主病歌】弱為陽陷,真氣衰弱。左寸心虛,驚悸健忘;右寸肺虛,自汗短氣。左關木枯,必苦攣急;右關土寒,水谷之痾。左尺弱形,涸流可徵;右尺弱見,陽陷可驗。

緊脈

三指定乾坤:最全的入門脈診知識詳細圖解

【體象歌】緊脈有力,左右彈指;如絞轉索,如切緊繩。

【主病歌】緊主寒邪,又主諸痛。左寸逢緊,心滿急痛;右寸逢緊,傷寒喘嗽。左關人迎,浮緊傷寒;右關氣口,沉緊傷食。左尺見之,臍下痛極;右尺見之,奔豚疝疾。

緩脈

三指定乾坤:最全的入門脈診知識詳細圖解

【體象歌】緩脈四至,來往和勻;微風輕颭,初春楊柳。

【主病兼脈歌】緩為胃氣,不主於病;取其兼見,方可斷證。浮緩風傷,沉緩寒溼。緩大風虛,緩細溼痺。緩澀脾薄,緩弱氣虛。右寸浮緩,風邪所居;左寸澀緩,少陰血虛。左關浮緩,肝風內鼓;右關沉緩。士弱溼侵。左尺緩澀,精宮不及;右尺緩細,真陽衰極。

弦脈

三指定乾坤:最全的入門脈診知識詳細圖解

【體象歌】弦如琴絃,輕虛而滑;端直以長,指下挺然。

【主病歌】弦為肝風,主痛主瘧,主痰主飲。弦在左寸,心中必痛;弦在右寸,胸及頭疼。左關弦兮,痰瘧癥瘕;右關弦兮,胃寒膈痛。左尺逢弦。飲在下焦;右尺逢弦,足攣疝痛。

【兼脈歌】 浮弦支飲,沉弦懸飲。弦數多熱,弦遲多寒。弦大主虛,弦細拘急。陽弦頭痛,陰弦腹痛。單絃飲癖,雙弦寒痼。

動脈

三指定乾坤:最全的入門脈診知識詳細圖解

【體象歌】動無頭尾,其動如豆;厥厥動搖,必兼滑數。

【主病歌】動脈主痛,亦主於驚。左寸得動,驚悸可斷;右寸得動,自汗無疑。左關若動,驚及拘攣;右關若動,心脾疼痛。左尺見之,亡精為病;右尺見之,龍火奮迅。

促脈

三指定乾坤:最全的入門脈診知識詳細圖解

【體象歌】促為急促,數時一止;如趨而蹶,進則必死。

【主病歌】促因火亢,亦由物停。左寸見促,心火炎炎;右寸見促,肺鳴咯咯。促見左關,血滯為殃;促居右關,脾宮食滯。左尺逢之,遺滑堪憂;右尺逢之,灼熱為災。

結脈

三指定乾坤:最全的入門脈診知識詳細圖解

【體象歌】結為凝結,緩時一止;徐行而怠,頗得其旨。

【主病歌】結屬陰寒,亦由凝積。左寸心寒,疼痛可決;右寸肺虛,氣寒凝結;左關結見,疝瘕必現;右關結形,痰滯食停。左尺結兮,痿躄之痾;右尺結兮,陰寒為楚。

代脈

三指定乾坤:最全的入門脈診知識詳細圖解

【體象歌】代為禪代,止有常數;不能自還,良久復動。

【主病歌】代主髒衰,危惡之候。脾土敗壞,吐利為咎;中寒不食,腹疼難救。兩動一止,三四日死;四動一止,六七日死。次第推求,不失經旨。

革脈

三指定乾坤:最全的入門脈診知識詳細圖解

【體象歌】革大弦急,浮取即得;按之乃空,渾如鼓革。

【主病歌】革主表寒,亦屬中虛。左寸之革,心血虛痛;右寸之革,金衰氣壅。左關遇之,疝瘕為祟;右關遇之,土虛為疼。左尺診革,精空可必;右尺診革,殞命為憂。女人得之,半產漏下。

牢脈

三指定乾坤:最全的入門脈診知識詳細圖解

【體象歌】牢在沉分,大而弦實;浮中二候,了不可得。

【主病歌】牢主堅積。病在於內。左寸之牢,伏梁為病;右寸之牢,息賁可定。左關見牢,肝家血積;右關見牢,陰寒痞癖。左尺牢形,奔豚為患;右尺牢形,疝瘕痛甚。

散脈

三指定乾坤:最全的入門脈診知識詳細圖解

【體象歌】散脈浮亂,有表無裡;中候漸空,按則絕矣。

【主病歌】散為本傷,見則危殆。左寸之散,怔忡不寐;右寸之散,自汗淋漓。左關之散,當有溢飲;右關之散,脹滿蠱疾。居於左尺,北方水竭;右尺得之,陽消命絕。

芤脈

三指定乾坤:最全的入門脈診知識詳細圖解

【體象歌】芤乃草名,絕類慈蔥;浮沉俱有,中候獨空。

【主病歌】芤脈中空,故主失血。左寸呈芤,心主喪血;右寸呈芤。相搏陰傷。芤入左關,肝血不藏;芤現右關,脾血不攝。左尺如芤,便紅為咎;右尺如芤,火炎精漏。

伏脈

三指定乾坤:最全的入門脈診知識詳細圖解

【體象歌】伏為隱伏,更下於沉;推筋著骨,始得其形。

【主病歌】伏脈為陰,受病入深。伏犯左寸,血鬱之證;伏居右寸,氣鬱之痾。左關值伏,肝血在腹;右關值伏,寒凝水谷。左尺伏見,疝瘕可驗;右尺伏藏,少火消亡。

疾脈

三指定乾坤:最全的入門脈診知識詳細圖解

【體象歌】疾為急疾,數之至極;七至八至,脈流薄疾。

【主病歌】疾為陽極,陰氣欲竭;脈號離經,虛魂將絕;漸進漸疾,且多殞滅。左寸居疾,勿戢自焚;右寸居疾,金被火乘。左關疾也,肝陰已絕;右關疾也,脾陰消竭。左尺疾兮,涸轍難濡;右尺疾兮。赫曦過極。

鑑別和對比

為了方便鑑別和對比,瞭解各種相似脈象的區別,對比圖方便大家學習

三指定乾坤:最全的入門脈診知識詳細圖解

三指定乾坤:最全的入門脈診知識詳細圖解

三指定乾坤:最全的入門脈診知識詳細圖解

三指定乾坤:最全的入門脈診知識詳細圖解

三指定乾坤:最全的入門脈診知識詳細圖解

中醫脈象口訣歌

長脈

左寸脈長心火盛,心煩失眠並多夢。

左關脈長肝氣逆,胸肋脹滿帶呃逆。

左尺脈長奔豚證,少腹攻衝常作痛。

右寸脈長滿逆定,肅肺降氣法宜用。

右關脈長土鬱病,呃逆嘔吐胃脹痛。

右尺脈長腎氣強,根固柢深體健壯。

短脈

左寸脈短心氣虧,心悸氣短不得眠。

左關脈短肝氣鬱,胸肋滿悶善太息。

左尺脈短小腹痛,月經淋漓是漏證。

右寸脈短肺氣虛,咳嗽氣短精神疲。

右關脈短胃氣痞,胃脘滿悶常噯氣。

右尺脈短真陽衰,精滑夢遺火不實。

四字捷要脈訣

脈理精微人不測,七表八里難分別。

我非歧黃非和意,獨持四字捷要訣。

四字為脈之大綱,浮沉遲數為關節。

浮主表而數主熱,沉主裡而遲主寒。

更看有力與無力,虛實之間定分別。

表裡寒熱與虛實,四字抱著六家訣。

浮而有力則為風,無力氣虛是本宗。

沉而有力則為積,無力氣逆或上壅。

遲而有力痛難禁,無力寒痰在胸中。

數而有力則當熱,無力血虛瘡瘍痛。

1、七表脈:浮、芤、滑、實、弦、緊。

八里脈:微、沉、緩、濇、遲、伏、濡、弱。

2、脈理精要

脈理細如毫髮,得精微者有幾家,明其大意也就罷;浮沉遲數四個字,虛實寒熱緊對答,七表八里不論他,此四者,辨析分明,用藥餌,庶乎不差。

3、浮脈

聽我把浮脈學,輕輕的就摸著;浮字之中分遲數,浮遲表寒何用講,浮數往往假熱多,浮而無力大虛火,浮而有力風寒搏,把浮字牢牢記著。

4、沉脈

將沉字,說與你,重重的按至底;沉中亦寓遲數理,沉遲裡邊寒如冰,沉數內熱不需提,沉而無力知是氣,沉而有力定是積,把沉字,切切記之。

5、脈分部位

學看脈,要部位分明,寸關尺左右相同,五臟六腑配合定,左心胞絡肝膽腎,右肺膻中脾胃命,腎與膀胱表裡應,命門脈緊對三焦功,大小腸兩寸分並。臨診脈,貴沉靜;勿斜視,勿妄聽,澄心靜慮驗脈症,病在某髒,在某腑,虛當補,實當攻,寒宜溫,熱宜清;分清了虛實寒熱,庶不愧當醫之名。

6、看脈息至

診脈時,穩呼吸,以己息,侯彼息,察其間斷與接續。一息四至平和脈,再加一至亦是吉;六數七熱為急脈,***十至將死期。當醫人要陰陽分,浮數陽,沉遲陰,關前關後陰陽論,陰中有陽,陽中陰,陰極似陽,陽極陰,其間最足把人混,當醫人,陰陽不分,無怪乎,治死活人。

7、左寸浮脈(心)

左寸浮,心火虛,不能生土;土困兮,金必敗,咳嗽痰吐,怔忡悸,盜自汗,歸脾為主,去木香,易白芍,五味斂補;養心湯,補心丹,二方酌處。

歸脾湯詩曰:

參術龍芪神,遠歸香棗仁,

甘草須用炙,水煎姜棗引。

養心湯詩:

參芪神茯苓,棗柏歸川芎,

半草志桂味,血足心自寧。

補心丹詩:

人元參苓歸 地天麥門冬,

遠味棗柏仁,內中有桔梗。

又詩:

補心加石菖(一書為石膏),開竅效更良,

蜜丸硃砂衣,引用燈草湯,

去了五味子,加草和中堂。

8、左寸沉脈(心)

左寸沉,心火實,實則亢害,移熱於,小腸中,便閉赤澀,或淋濁,或口糜,疼難忍耐,導赤散合逍遙,一劑清泰,若不然,瀉心湯,亦可使得。

導赤散詩:

生地木通甘草稍,還有竹葉清上焦,

數味清涼降實火,南方丙丁自然消。

逍遙散詩:

逍遙古人不自得,苓術芍藥與歸柴。

生地薄荷同煎服,山梔丹皮外加味。

瀉心湯詩:

瀉心湯中芩連黃,三味能瀉實火強,

大黃必須酒蒸用,至於芩連也無妨。

9、左寸脈遲(心)

左寸遲,心經寒,抽愵冷顫,面色青,小便白,毛骨悚然,喜熱飲,惡涼水,烈火不煖,真武湯,理中湯,附桂難免,不大寒,養榮湯,可保安痊。

理中湯真武湯詩:

術參姜棗名理中,苓術芍附名真武,返本回陽賴桂子。

養榮湯詩:

參苓芪術草陳皮,歸桂芍地遠五味。

此方無呼不能補,溫經去寒大有益。

10、左寸數脈(心)

左寸數,心經熱,熱即是火,心屬火,數屬火,火中加火,或赤腫,或癢瘍,無非火爍,歸脾湯善能瀉,火中之火,六味湯加歸芍,漸漸消卻。

六味湯詩:

地黃山萸苓丹澤,加入歸芍滋陰來。

陰生陽降自然裡,何怕脈數見火災。

11、左關浮脈(肝)

左關浮,肝經虛,木中無火,木無火,不生心,心血立涸,血枯稿,不管筋,筋攣腳弱,或結核,或瘰癧,肝氣不和,只須用,七味飲,一方安妥。

七味飲詩:

六味加桂名七味,辛以潤之此方類,

水能生木木自強,何慮肝經浮脈潰。

12、左關沉脈(肝)

左關沉,肝經實,鬱而不伸;胸脅痛,胃脘疼,二目赤昏,怒傷肝,不榮筋,久則崩淋;每食後,吞酸味,如醋浸心,數般病,逍遙散,加入左金。

左金逍遙散詩:

茱萸炒連即左金,逍遙見前不在伸。

疏發肝膽兩經火,風以散之此方真,

加米一撮治噤痢。

13、左關遲脈(肝)

左關遲,肝經寒,冰裡藏炭;不是熱,用涼藥,不得正權;渾身顫,二目閉,兩手搦拳;腰又弓,腳又軟,筋急拘攣;右歸飲,八味飲,二方任揀。

詩:

六味八味差不多,只差桂附兩班藥。

八味無有甘枸杞,左歸無有苓丹澤。

14、左關數脈(肝)

左關數,肝經熱,火又增火;上爍金,中凌脾,痰涎形削;君不明,亂賊臣,助紂為虐;向北方,求救兵,剿滅賊;大劑子,六味湯,重加歸芍。

15、左尺浮脈(腎)

左尺浮,腎經虛,虛則水泛;水泛兮,土不撮,浮而為痰;理中湯,加白蔻,木香制半;亦有那,命門衰,不能配簡。即當用,八味飲,斂補而逐痰。

16、左尺沉脈(腎)

左尺沉,腎經實,實則水聚;水不流,其餘髒,何以濟滋;二目赤,唇口糜,鼻無潤滯;面板燥,咽嚨幹,二便且閉;四物湯,右歸飲,重加六味。

17、左尺遲脈(腎)

左尺遲,腎經寒,寒則水凝;水凝了,遇寒冬,必凍成冰;穿厚衣,近烈火,難止寒冷;四肢厥,兩唇青,小腹絞痛;用姜附,上肉桂,加入湯中。

詩曰:

寒則凝滯熱流通,大凡醫家無不明,

太陽一照冰霜解,不過二八與理中。

三指定乾坤:最全的入門脈診知識詳細圖解

18、左尺數脈(腎)

左尺數,數為熱,熱則水沸;水沸了,必橫流,誰可遏阻;上湧痰,下滑精,曷其危篤;益氣湯,知柏丸,清水補土;服二方,兼能養,其庶幾乎。

19、右寸浮脈(肺)

右寸浮,肺氣虛,不能固表;不制木,不生水,反被火燎;空咳嗽,盜自汗,黃芪湯妙;木勢盛,水勢弱,惟肺可保;即速進,生金飲,兩家和好。

詩曰:

黃芪湯中歸術芪,遠志棗仁補骨脂,

生金飲內有丹皮,參術歸芍麥草地。

黃芪湯:當歸、白朮、黃芪、遠志。

生金飲:黨參、白朮、當歸、白芍、生地、麥冬、丹皮、甘草。

20、右寸沉脈(肺)

右寸沉,肺氣實,內熱表寒;嗽聲沉,咽微幹,見飯懶餐;氣不散,胸腹滿,膨脹難堪;輕四君,重益氣,二方可揀;平肺散,生脈散,瀉白三散。

詩曰:

參苓青陳知味天,即是人參平肺散,

生脈散中參麥味,瀉白桑骨二皮甘,

參苓術草四君子,益氣歸芪升柴兼。

21、右寸遲脈(肺)

右寸遲,肺經寒,寒難尅木;木過旺,反爍金,更凌脾土;脾土衰,不生金,金愈受苦;外不衛,表更松,賊風易入;也須將,生金飲,連進數付。

詩曰:

金生水亦生,水生木火平,

金旺木受制,不敢向脾凌。

生金飲子有丹皮,參術歸芍麥草地。

22、右寸數脈(肺)

右寸數,肺氣熱,清肅冷啜;伐肝木,肝難藏,痰嗽動血;鼻孔幹,毛皮燥,大腸枯結;驅其子,來勸母,怒氣可雪;甘露飲,清金飲,二方當啜。

甘露飲清金飲詩:

天降甘露潤萬物,地氣不生天氣無。

二地二冬苓殼草,枇杷茵陳共石斛,

麥味湯中增枯芩,清金滋水病悉除。

甘露飲:生地、熟地、天冬、麥冬、茯苓、枳殼、甘草、枇杷葉、茵陳、石斛。

清金飲:甘露飲加黃芩。

23、右關浮脈(脾)

右關浮,脾氣虛,難以消食;胃難納,脾不磨,定成積滯;善治者,枳術丸,補消兼施;不得已,備急丹,中病即止;總不若,參苓散,無窮利益。

詩曰:

枳術只兩樣,備急姜豆黃,

參苓白朮散,藥味要說詳,

扁蓮藥苡砂,參術健脾強,

還有苓甘桔,加陳引棗姜。

枳術丸:枳殼、白朮。

備急丹:姜、巴豆、大黃。

參苓白朮散

24、右關沉脈(脾)

右關沉,脾經實,實則為鬱;土即鬱,不化食,久則作溼;溼盛了,變痰涎,嘔吐不已;二陳湯,六君子,斯症妙劑;山楂肉,宿砂仁,效過神曲。

二陳湯六君子湯詩:

陳半苓草名二陳,再加參術即六君,

山楂神曲善消導,溫經和胃宿砂仁。

(任意一方加入山楂、神曲、宿砂仁)

25、右關遲脈(脾)

右關遲,脾經寒,胃中寒;不能食,食不化,行不仍然;腹中疼,四肢涼,二目不閃;觀其形,聞其聲,病勢危險;只須用,理中湯,一服保痊。詩曰:脾胃位乎中,湯名號理中,中寒並此證,故以中投中。

26、右關數脈(脾)

右關數,脾經熱,熱即火也;火生土,土所悅,不許過烈;過烈了,脾難統,必致失血;血妄行,循喉走,誰可攔阻;歸脾湯,加梔丹,多服可也。

詩曰:

歸脾引血血歸脾,血不歸脾必用之,

他症木香易白芍,惟有血虛木香宜。

27、右尺浮脈(命門)

右尺浮,浮為虛,命火衰;有火名,無火實,是火不烈;卻反能,炎上焦,火及作害;炎上症,非一條,不能悉;養腎水,配相關,夫婦相得;詩曰:虛火炎病,引火歸本經。或問用何藥,八味細變通。

28、右尺沉脈(命門)

右尺沉,命火實,不得發越;如溼草,覆蓋著,似乎將滅;卻內蒸,成便毒,小便溺血;撿一方,又滋水,又清火,又將毒瀉;必須用,都氣飲,重重加澤瀉,瀉去毒可矣。

29、右尺遲脈(命門)

右尺遲,命門寒,陽氣將散;若陽絕,能救活,必是神仙;謹言遲,一纖陽,幸而未斷;想一個,妙法兒,救其危顛;反本湯,重參附,廻陽氣轉。

反本湯詩:

反本廻陽參附姜,麥味陳草肉桂強,

臘茶姜棗同煎服,入蜜二匙潤五臟,

無脈加入豬膽汁,嘔者姜妙半夏良。

反本湯:黨參、附子、炮姜、麥冬、五味子、陳皮、甘草、肉桂、臘茶,姜棗蜜引。

30、右尺數脈(命門)

右尺數,命門熱,陽氣太旺;右命門,與胞絡,同是為相;君主弱,臣相強,撥亂疆場;助君火,滅相火,國自安康;或八味,或養榮,正復邪亡。理谷不併行,邪正難兩立,滿座皆君子,小人無地容。

右部既已又寫完,肺脾命門脈乃全;

雖是按經著煎丸,學者務必要互看;

歷舉數方立本宗,不貴熟來貴變通;

果能運用方寸地,神明變化用無窮。

本頭條號有很多內容只對粉絲開放,如有需要,請加關注[作揖]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