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武術

逐匈奴於漠北,封狼居胥——秦漢兵器考證鑑賞(終章)

  • 由 古鐵雅集 發表于 武術
  • 2021-07-16
簡介圖38 東京國立博物館館藏三國環首刀(1)圖39 東京國立博物館館藏三國環首刀(2)圖40-圖43為三國時期銅鎏金刀格環首刀(公元3世紀,通長118公分,陳劉新先生收藏),這是為數不多帶有刀格(刀鐔)的漢代環首刀,而且這把屬於出水品,皮殼狀

鉤鑲盾如何剋制鐵戟

逐匈奴於漠北,封狼居胥——秦漢兵器考證鑑賞(終章)

楚漢戰爭

中,有記載開始使用鐵盾,樊噲在鴻門宴上手裡拿的就是鐵盾。後來在鐵盾的上面再安裝上下兩個利鉤,就成了一種新型的兵器—鉤鑲。這樣一來,既可以用它來鉤推阻擋敵方的兵器,又可用來鉤刺對方,應該說這是對盾牌的改進。考古工作者在河南鶴壁市和洛陽澗西七里河東漢墓葬中,均發現了這種鐵製的鉤鑲。它對付鐵戟特別有效,鐵戟有橫出小枝,鉤鑲鉤住小枝與胡連線處,不僅可以化解戟的攻勢,還使敵戟無法迅速抽回,以利己兵乘機殺出。可見鉤鑲與刀劍配合,是剋制鐵戟的戰術。而隨著戟在漢代退出實戰體系,鉤鑲也完成了自己的歷史使命。圖22-圖25為漢代五龍鉤鑲,製作精良,儲存狀態非常完美(

公元前1世紀,通長88公分,張達先生收藏

)。

逐匈奴於漠北,封狼居胥——秦漢兵器考證鑑賞(終章)

圖22 漢代五龍鉤鑲(1)

逐匈奴於漠北,封狼居胥——秦漢兵器考證鑑賞(終章)

圖23 漢代五龍鉤鑲(2)

逐匈奴於漠北,封狼居胥——秦漢兵器考證鑑賞(終章)

圖24 漢代五龍鉤鑲(3)

逐匈奴於漠北,封狼居胥——秦漢兵器考證鑑賞(終章)

圖25 漢代五龍鉤鑲(4)

逐匈奴於漠北,封狼居胥——秦漢兵器考證鑑賞(終章)

鉤鑲配合環首刀的技擊動作

漢代的武備中,最為赫赫有名的就是環首刀,漢武帝能夠戰勝匈奴,鐵製環首刀功不可沒。在秦帝國最強盛時期,也只能修築長城以抵禦匈奴。而自劉邦開始,持續了300多年的漢匈之戰的結果是,匈奴被迫西遷康居,之後從世界歷史上逐漸消失。

逐匈奴於漠北,封狼居胥——秦漢兵器考證鑑賞(終章)

漢朝武士復原圖(注意手中鉤鑲和環首刀)

根據現代基因學考證,匈奴屬於古代北亞民族和高加索民族的混合人種,世代居住於蒙古大漠。漢王朝剛剛建立之時,匈奴國力極為昌盛,“控弦之士40萬”,可謂是當時的世界第一強國。漢高祖劉邦以三十二萬百戰精兵,與冒頓單于會戰於平城(今山西大同市),結果被匈奴騎兵圍困在白登山七天七夜,後來只能偷偷向冒頓寵愛的小妾行賄,再加上漢軍的主力還在外圍遊弋,冒頓打開了包圍圈,劉邦“引兵遁去”。劉邦本來答應將長公主嫁給冒頓和親,由於呂氏不停哭鬧反對,最後只能在宗親中認了個乾女兒嫁給了冒頓。

漢高祖劉邦的重孫子漢武帝,為了雪恥,舉全國之力,對抗匈奴。先派遣皇家最優秀的特工-張騫,出使西域各國。聯絡了烏孫、月氏等國,並充分了解了整個絲綢之路的水文、地況等情況。之後,不世出的名將衛青、霍去病、李廣,經過了數次大型會戰之後,逐匈奴於漠北,霍去病在蒙古境內狼居胥山築壇祭天,達到了武將的最高榮譽-封狼居胥。

環首刀最初是做為騎兵的劈砍武器來取代原本的漢劍,漢劍由於雙面開刃而不利於馬上作戰、不利於劈砍、易折斷,這在對匈奴騎兵的近身戰鬥中非常不利。而環首刀單面開刃、厚脊,在當時而言是最利於砍殺的兵器,加上弓弩鐵戟的長短程配合,大大加強了漢騎兵的攻擊力。匈奴人冶鐵技術低下,而漢代環首刀使用了摺疊鍛打等複雜的鋼鐵鍛造,這就使得環首刀和強弩一樣,成為了漢軍獨步天下的利器。

逐匈奴於漠北,封狼居胥——秦漢兵器考證鑑賞(終章)

環首刀在西漢開始普及使用、徹底取代長劍是在東漢末年。三國時期,士兵幾乎人手一把環首刀,環首刀成為了衡量軍力的重要指標,《太平御覽蒲元傳》中提到,三國時的諸葛亮曾命“蒲元”這個人造刀,蒲元在斜谷開工,為了造出好刀,還特地指定要使用蜀江江水來為刀刃淬火,所造的三千口刀非常精良,被稱為“神刀”。南朝梁陶弘景在《古今刀劍錄》中描述,孫權在黃武五年(公元226年)造劍十口、刀萬口,從這可看出,劍在這時已成為玩賞用兵器,而刀則為實戰的兵器。

《古今刀劍錄》中還有記載:“關羽為先主所重,不惜身命。自採都山鐵為二刀,銘曰‘萬人’。及羽敗,羽惜刀,投之水中。”這裡所說的刀,也就是環首直刀,

圖26-圖29為國家博物館館藏的一把東漢環首鐵刀(

公元2世紀

),該刀長79。8公分,刀脊有銘文54字,為“永壽二年二月濯龍造廿灌百辟長三尺四寸把刀堂工劉滿鍛工虞廣削厲待詔王甫金錯待詔灌宜領濯龍別監堂衡監作口妙北主”字樣,刀柄有銘文6字,為“濯龍持作百辟”字樣,此刀為現存漢代鋼鐵刀劍中銘文最多的一件。

逐匈奴於漠北,封狼居胥——秦漢兵器考證鑑賞(終章)

圖26 國家博物館館藏東漢環首鐵刀(1)

逐匈奴於漠北,封狼居胥——秦漢兵器考證鑑賞(終章)

圖27 國家博物館館藏東漢環首鐵刀(2)

逐匈奴於漠北,封狼居胥——秦漢兵器考證鑑賞(終章)

圖28 國家博物館館藏東漢環首鐵刀(3)

逐匈奴於漠北,封狼居胥——秦漢兵器考證鑑賞(終章)

圖29 國家博物館館藏東漢環首鐵刀(4)

銘文中的濯龍即濯龍宮,濯龍宮所造刀劍專供皇帝使用,因此此刀應為漢桓帝隨身佩刀,現存漢代刀劍中,以此刀的使用者地位最高。

圖30-圖33為漢代內弧寬槽環首刀(

公元1世紀,通長93公分,正武刀劍博物館收藏

),內弧刀可以把刀和身體旋轉的動能充分作用在被斬物體上,所以這種內弧刀劈砍出去的力量更大。

逐匈奴於漠北,封狼居胥——秦漢兵器考證鑑賞(終章)

圖30 漢代內弧寬槽環首刀(1)

逐匈奴於漠北,封狼居胥——秦漢兵器考證鑑賞(終章)

圖31 漢代內弧寬槽環首刀(2)

逐匈奴於漠北,封狼居胥——秦漢兵器考證鑑賞(終章)

圖33 漢代內弧寬槽環首刀(3)

逐匈奴於漠北,封狼居胥——秦漢兵器考證鑑賞(終章)

圖34 漢代內弧寬槽環首刀(4)

圖34-圖37為東漢時期環首鐵刀(

公元2世紀,通長112公分,劉在濤先生收藏

),從圖中可以看出,日本太刀的小切先就是自漢代環首刀演變而來。

逐匈奴於漠北,封狼居胥——秦漢兵器考證鑑賞(終章)

圖34 東漢環首鐵刀(1)

逐匈奴於漠北,封狼居胥——秦漢兵器考證鑑賞(終章)

圖35 東漢環首鐵刀(2)

逐匈奴於漠北,封狼居胥——秦漢兵器考證鑑賞(終章)

圖36 東漢環首鐵刀(3)

逐匈奴於漠北,封狼居胥——秦漢兵器考證鑑賞(終章)

圖37 東漢環首鐵刀(4)

漢代之後

,鐵兵器全面取代了青銅兵器,之後出現了摺疊鍛打、百鍊精鋼,中國正式從青銅時代進入了黑鐵時代。由於鐵兵器易鏽蝕、儲存難度大,現存的鐵兵器精品非常稀少,在日本博物館、韓國博物館殘留的漢唐鐵兵器均被視為國寶。

目前存世的製作最為精良並基本被證實為中國三國時代製造的環刀實物,是收藏在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的一把帶有銘文的單龍紋環首大刀(

圖38-圖39,公元3世紀

)。此刀裝飾異常華美,環首鐵質飾銀,環首內龍頭銅鑄鎏金。柄箍純銀質,木柄纏繞銀線。更為難得的是此刀刀背上鏨有十六字銘文“不畏也*令此刀主富貴高遷財物多也”,不加掩飾地表現了此刀主人的志向和心願。

逐匈奴於漠北,封狼居胥——秦漢兵器考證鑑賞(終章)

圖38 東京國立博物館館藏三國環首刀(1)

逐匈奴於漠北,封狼居胥——秦漢兵器考證鑑賞(終章)

圖39 東京國立博物館館藏三國環首刀(2)

圖40-圖43為三國時期銅鎏金刀格環首刀(

公元3世紀,通長118公分,陳劉新先生收藏

),這是為數不多帶有刀格(刀鐔)的漢代環首刀,而且這把屬於出水品,皮殼狀態極佳。

逐匈奴於漠北,封狼居胥——秦漢兵器考證鑑賞(終章)

圖40 三國鎏金刀格環首刀(1)

逐匈奴於漠北,封狼居胥——秦漢兵器考證鑑賞(終章)

圖41 三國鎏金刀格環首刀(2)

逐匈奴於漠北,封狼居胥——秦漢兵器考證鑑賞(終章)

圖42 三國鎏金刀格環首刀(3)

逐匈奴於漠北,封狼居胥——秦漢兵器考證鑑賞(終章)

圖43 三國鎏金刀格環首刀(4)

圖44-圖47為三國時期銘文環首刀(

公元3世紀,通長127公分,劉在濤先生收藏

),此刀除刃體狀態上佳外,更為難得的是,其背部具有陰刻銘文,共計11字:“軍議史董尋刀長五尺二寸”,是魏國司徒軍議掾(yuàn,佐助、副職)董尋的佩刀。三國時期,魏蜀的環首刀均長於吳國,因為吳國地處江南,以水戰為主,所以佩刀多為短制。

逐匈奴於漠北,封狼居胥——秦漢兵器考證鑑賞(終章)

圖44 三國銘文環首刀(1)

逐匈奴於漠北,封狼居胥——秦漢兵器考證鑑賞(終章)

圖45 三國銘文環首刀(2)

逐匈奴於漠北,封狼居胥——秦漢兵器考證鑑賞(終章)

圖46 三國銘文環首刀(3)

逐匈奴於漠北,封狼居胥——秦漢兵器考證鑑賞(終章)

圖47 三國銘文環首刀(4)

圖48-圖51為三國時期錯金環首刀(

公元3世紀,143公分,秦川先生收藏

),這把環首刀長度達到143公分,和目前已知出土最長的146公分環首刀,僅差3公分。刀環有殘餘的貼金紋飾,刀柄部還有殘餘的木柄。

逐匈奴於漠北,封狼居胥——秦漢兵器考證鑑賞(終章)

圖48 三國錯金環首刀(1)

逐匈奴於漠北,封狼居胥——秦漢兵器考證鑑賞(終章)

圖49 三國錯金環首刀(2)

逐匈奴於漠北,封狼居胥——秦漢兵器考證鑑賞(終章)

圖50 三國錯金環首刀(3)

逐匈奴於漠北,封狼居胥——秦漢兵器考證鑑賞(終章)

逐匈奴於漠北,封狼居胥——秦漢兵器考證鑑賞(終章)

秦漢鐵兵器的發展,是人類文明的一次飛躍。被漢帝國驅逐的匈奴遷移到南俄羅斯一帶,壓迫哥特人等遊牧民族西遷,最終導致了羅馬帝國的陷落,這就是鐵兵器發展所帶來的蝴蝶效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