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武術

“忄”古稱馬樁勢,它有哪些化勢,以及左右兩旁如何變化

  • 由 黃簡講書法 發表于 武術
  • 2021-05-10
簡介顧盼勢和馬樁勢,其實是一個兩開半的豎筆勢變化,一共三筆,來回交叉,由兩旁先寫還是後寫來區分

左右馬是什麼字

黃簡講書法(筆勢篇)25——橫豎的複合筆勢5:馬樁勢

1、馬樁勢

好,橫豎複合筆勢講得差不多了。今天給各位介紹一個馬樁勢。

1。1什麼是馬樁勢?

“忄”古稱馬樁勢,它有哪些化勢,以及左右兩旁如何變化

首先要知道什麼是馬樁?現在城市中幾乎沒有騎馬的了,我小時候還看見過。要是你騎馬去朋友家,到了門口馬怎麼辦?那就要有個地方拴馬,所以住宅門口就有這東西,拴馬樁。有木的,也有石頭的,有簡單,有複雜的,講究點的上面還有雕刻動物或者花紋,放在門口好看點。

1。2“心”字的演變

接下來講講一個常用字“心”,最早甲骨文是這樣的,後來篆字寫成這樣,到隸書中用作偏旁時,從圓線條變成了直線條,也就是從轉變成了折,稱為豎心旁。

“忄”古稱馬樁勢,它有哪些化勢,以及左右兩旁如何變化

你看《曹全碑》的豎心旁就是這樣寫的,“心”也會出現在一個字的下面,像就“慕”字這樣。

隸書的豎心旁有很多寫法,總的來說就是慢慢簡化,到真書中,就成了這個樣子,因為它的樣子跟拴馬樁差不多,所以叫馬樁勢。

這是王羲之寫的“懷”字。

“忄”古稱馬樁勢,它有哪些化勢,以及左右兩旁如何變化

左邊豎心旁,在書法中,就稱為馬樁勢。就文字角度而言,豎心旁只能用在左邊,但在書法中,馬樁勢可以用於任何地方,馬樁勢未必一定要表示豎心旁,它還可以代表其他筆畫,我等一下會給大家說明。

戈守智《漢溪書法通解》說:“馬樁之法,先作兩點相向之勢,後作中豎。”“相向”就是相對,他說的這個順序是對的。更仔細地說,是先左點(其實是一個小豎),後右點,最後是中間一豎。簡言之,就是先左右,後中間,這就是馬樁勢。

有時候寫得急,右面這一豎就縮小為一點,像王羲之這個馬樁勢就是這樣。

“忄”古稱馬樁勢,它有哪些化勢,以及左右兩旁如何變化

智永《真草千字文》中也有這樣縮小右面一豎的例子,不但如此,而且中間聯絡左右兩豎的虛筆寫實了。

“忄”古稱馬樁勢,它有哪些化勢,以及左右兩旁如何變化

這也是常見的變化,類似於這樣的馬樁。

文徵明《遊虎丘詩》這個草書“精”字,

“忄”古稱馬樁勢,它有哪些化勢,以及左右兩旁如何變化

左邊本來是“米”,他先寫了一個馬樁勢,和通常寫“米”字的筆順不同。所以說,馬樁勢未必是表示豎心旁的。

又如這個“生”字,

“忄”古稱馬樁勢,它有哪些化勢,以及左右兩旁如何變化

也是起筆先寫了一個馬樁勢。

所以《陰符經》中這個“性”字,

“忄”古稱馬樁勢,它有哪些化勢,以及左右兩旁如何變化

左邊是豎心旁,當然是馬樁勢。但右面還有一個馬樁勢,左右兩個馬樁勢的形狀不同。這個字是兩馬樁,加上一個奮筆勢。

1。3豎筆勢、顧盼勢和馬樁勢

我幫大家提點一下:如果我們寫三個豎筆,三筆順次排列寫來,這是豎筆勢。

“忄”古稱馬樁勢,它有哪些化勢,以及左右兩旁如何變化

如果先寫中間,然後寫左右兩邊,這是顧盼勢。如果先寫左右兩邊,後寫中間,這就是馬樁勢。這三根直線,哪一根長哪一根短是無所謂的,那怕縮短到三點,或者其中一根或兩根縮短,名稱不變。

舉例來說,王羲之《蘭亭序》中的“崇”字,

“忄”古稱馬樁勢,它有哪些化勢,以及左右兩旁如何變化

上面有個“山”字,這是順次寫的,就是豎筆勢,用了三開。

傳為張旭的《古詩四貼》這個“山”字,也是豎筆勢,不過只有兩開半。

“忄”古稱馬樁勢,它有哪些化勢,以及左右兩旁如何變化

王羲之《初月帖》這個“山”字,是先寫中間一豎,然後左右兩邊,所以是顧盼勢。王羲之經常用這種寫法,看起來有點像個“小”字。在王羲之之前,西晉的索靖也是這樣寫,更早有三國的皇象,他的風格就比較平整了。有沒有用馬樁勢寫“山”字的呢?也有。

王羲之《蘭亭序》中的“歲”字,

“忄”古稱馬樁勢,它有哪些化勢,以及左右兩旁如何變化

上面是“山”,他是先寫左右兩豎,後寫中間一豎。這個馬樁勢,只是中間一豎縮短了。如果我把它拉長,大家就看得很清楚了。

連同22課講到豎筆勢抬筆的寫法,“山”字我已經介紹了四種寫法。

“忄”古稱馬樁勢,它有哪些化勢,以及左右兩旁如何變化

草字頭講了八種寫法,這些平時要多留心。

馬樁勢還有其他用法,你看這個“悟”字,

“忄”古稱馬樁勢,它有哪些化勢,以及左右兩旁如何變化

它左邊是馬樁勢,下面有一個拖筆可以不計。你看好,如果中間聯絡左右的那個虛筆加粗,變成實筆,這不就是一個“巾”字嗎?

舉例來說,

“忄”古稱馬樁勢,它有哪些化勢,以及左右兩旁如何變化

這個“帝”字的下面就是“巾”,這就可以認為是馬樁勢,左右兩豎的中間連筆現在寫實了。

1。4馬樁化勢

接下來講講馬樁化勢,從剛才的介紹中,

“忄”古稱馬樁勢,它有哪些化勢,以及左右兩旁如何變化

我們知道,馬樁勢的樣子大致就是這樣兩種。其實是一種,因為第二種的右面一豎是縮小為一個點。實際上,左中右三筆,哪一筆都可以伸長縮短的。

在魏晉抄經中,馬樁勢有這奇怪的寫法,他是先寫了一個十字,然後補上一個小豎。

“忄”古稱馬樁勢,它有哪些化勢,以及左右兩旁如何變化

其實這個小豎應該是先寫的,現在變成了後寫,並且移動了位置,所以這可以看做作是馬樁勢的倒筆書。

日本有個名稱,叫做“立心腳”,意思是把“心”字立起來寫了,好像“恭”字的下面。

“忄”古稱馬樁勢,它有哪些化勢,以及左右兩旁如何變化

但中國沒有這個名稱,為什麼呢?你想,既然豎心旁可以省一點,那麼放在字下面的“心”字,當然也可以同樣處理,同樣對待,這不是很公平嗎?

所以在中國書法作品中,智永寫的“恭”字下面的“心”用三點,唐朝歐陽詢、柳公權省了一點,或者說下面用了顧盼勢。書法是手寫體,真書不是寫正體字,在書法中,像智永這樣的寫法,或歐陽詢、柳公權的這樣,都是可以的,二者在書法中往往是通用的。

又如“錄”字,

“忄”古稱馬樁勢,它有哪些化勢,以及左右兩旁如何變化

最後有這樣一個筆勢,但鍾繇寫起來,也把它簡化為顧盼勢。

又如“雨”字頭,

“忄”古稱馬樁勢,它有哪些化勢,以及左右兩旁如何變化

中間是一豎加四點,菱米勢。但各家發揮時,很不相同。這麼多形狀怎麼辦?每樣取一個名字嗎?當然不是,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特徵,

就是先寫中間一豎,然後左右兩邊。從這個特徵出發,可以全部歸之於顧盼勢,或顧盼化勢。

“忄”古稱馬樁勢,它有哪些化勢,以及左右兩旁如何變化

簡言之:

·

先寫中間一豎、後寫左右兩旁是顧盼勢。

·

先寫左右兩旁、後寫中間一豎是馬樁勢。

·

所謂兩旁,可以擴大為兩部分。

每個部分本來是一小豎、或一點,如果擴充為兩點,這就是顧盼或馬樁的化勢。剛才我們看到,古代書法作品中兩點和一點是通用的。

2、橫豎複合筆勢小結

橫豎複合筆勢講了五堂課,大致講完了。我們來回顧一下,講了哪些筆勢。最基本的是奮筆勢和豎筆勢,這兩個是張旭“五勢”的內容,只要善用抬筆功能,就可以變出各種形狀。

“忄”古稱馬樁勢,它有哪些化勢,以及左右兩旁如何變化

曲尺勢和犁梁勢,其實只是奮筆勢一開。

如果橫豎交叉,就會形成十字,畫十字和撥鐙法有關,撥鐙法是四個動作,其中第三個就是抬筆。要注意十字有正、反十字,順時針轉是正十字,反時針轉是反十字,它們也是一開,只是用了抬筆。

如果豎筆一開加奮筆一開,就可以寫出鐵圍勢,鐵圍勢也可以寫成弧線。

挑土勢和玉函勢都是一開半,玉函只抬筆一次,挑土就要抬筆兩次。

石楯勢和蟠龍勢,都是兩開半,石楯勢是奮筆勢兩開半,抬筆一次,蟠龍勢是豎筆勢兩開半,抬筆兩次。

顧盼勢和馬樁勢,其實是一個兩開半的豎筆勢變化,一共三筆,來回交叉,由兩旁先寫還是後寫來區分。

最後橫爻勢,往往用於草字頭,它由一個反十字加一個正十字組成。

在這張表上,奮筆勢和豎筆勢是張旭提出的,這是橫豎複合筆勢的基礎,其他的專稱都是後代補充的,只是奮筆勢和豎筆勢的變化。

下堂課我將開始講解鉤趯的複合筆勢。謝謝各位。

本節要點:

· 馬樁勢。

· 馬樁化勢:左右兩旁的變化。

· 橫豎複合筆畫的小結。

複習思考:

“忄”古稱馬樁勢,它有哪些化勢,以及左右兩旁如何變化

· 這堂課講到“山”字四種寫法,你看虞世南《孔子廟堂碑》這個“山”字,是不是第五種?他怎樣取勢?

·

“忄”古稱馬樁勢,它有哪些化勢,以及左右兩旁如何變化

· 智永怎樣寫這個“制”字?有沒有用到馬樁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