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武術

為了防止聊天資訊洩漏,BCM通訊做了這個社交產品

  • 由 36氪 發表于 武術
  • 2021-07-02
簡介CUBE 目前還處於概念版,基於 BCM-IM 產品之上,構建一個小程式生態,有點類似於微信和微信小程式的關係,袁振南表示微信和微信小程式這種遊戲模式會越來越成為主流,獨立的遊戲 APP 對使用者來說不是很方便,也不是所有使用者都有

怎麼雙向清除聊天記錄

編者按:本文來自36氪戰略合作區塊鏈媒體“Odaily星球日報”(公眾號ID:o-daily,APP下載)

文 | 茶涼

編輯 | 盧曉明

區塊鏈通訊專案 BCM 於 2018 年年末完成來自高瓴、晨興、君聯、貝塔斯曼等風投機構的投資。BCM 通訊主攻 “區塊鏈 + 極致隱私安全” 社交,主要面向對通訊安全有較強需求的使用者,執行剛滿 1 年。Odaily星球日報就此採訪了專案聯合創始人。

BCM 認為,從全球範圍看,即時通訊領域群雄割據,每天僅微信上的使用者就貢獻了 35 億條資訊,不但沒有收穫任何收益,而且還飽受私隱侵害,各種廣告和垃圾資訊屢禁不止。打著保護隱私旗號的 Telegram,被網友爆出在 VIVO NEX 手機上偷偷調起攝像頭,竊取使用者影像。

“IM 這個市場一直以來被驗證成功的都是單一維度的熟人關係,人與人之間的熟人關係因為現在的 IM 軟體反而不斷被強化,我們所說的最熟悉的陌生人需求一直被忽略了,很難跳出這個圈子,也很難建立人與人的多層次的人際關係,特別當用戶有隱私需求的前提下更是如此。”BCM 聯合創始人袁振南對 Odaily 星球日報表示。

袁振南是 BCM 通訊聯合創始人。2007 年創立脫兔 P2P 下載軟體,三年間總下載量超過 3500 萬,獲金山和快車 flashget 投資。後進軍智慧路由領域,開發 WIT-FII 智路由。2015 年,與富士康公司戰略合作,成功推出私有云儲存裝置 WIT-FLEX。

BCM 通訊設計的社交產品 BCM-IM 不需要使用者繫結手機號碼,使用者使用時可以隨機生成一對金鑰,私鑰由使用者自己保管,可以在 BCM-IM 上進行備份,但一旦丟失私鑰,連 BCM-IM 運營方也沒辦法幫你找回。

無人能刪除使用者的賬號,因為賬號在區塊鏈上。值得注意的一點是,BCM-IM 只將使用者的賬號記錄在了區塊鏈上,使用者之間的聊天內容並不會記錄在區塊鏈上。

“點對點、群聊資訊都進行加密,無人能夠破解,包括 BCM-IM 本身。”袁振南表示到。

使用者之間的聊天內容不會上鍊,而且 BCM 後臺也沒有任何記錄,雖然保障了使用者的隱私,但是也帶來了一些不便,一旦使用者賬號丟失,聊天記錄就會丟失,使用者就得重新申請一個賬戶,再次告訴別人你是誰。

“對使用者來說,這的確不太方便,沒辦法,目前不可能做到又方便又安全,方便和隱私安全永遠是相互矛盾的。”袁振南解釋道。

市場上目前的加密軟體或平臺絕大多數都是中心化的,使用者資料與通訊資料可篡改和刪除。加密方法不敢公開,因為存在被破解的可能。

BCM-IM 的通訊加密方法在白皮書中已經公開,在當前可論證的加密方法中未曾被破解。

BCM-IM 的通訊使用雙棘輪加密演算法,每一次傳送訊息的金鑰都不一樣,就算中間有訊息被捕獲破譯,也無法用同樣的金鑰破譯其他資訊。

Odaily 星球日報記者親自體驗了一把 BCM-IM 的功能。使用者可以加密聊天內容,聊天內容在規定時間內可以自動銷燬,一鍵銷燬雙方之前的聊天記錄,也可定時雙向刪除聊天資訊。BCM-IM 還瀏覽海外網站,可以一邊聊天一邊觀看海外影片廣播。

為了防止聊天資訊洩漏,BCM通訊做了這個社交產品

海外使用者對隱私保護要求更為看重。用袁振南的話說,BCM-IM對標的是Telegram一類的社交產品,但區塊鏈+隱私社交這一搭配自區塊鏈興起之初就屢見不鮮,而且至今為止,尚未跑出很成功的產品和案例,用行內人的話來說,“區塊鏈隱私社交,依然任重而道遠”。

更重要的是,目前的社交網路仍舊被行業巨頭壟斷著,國外有Facebook、Twitter,中國有微信、微博,社交產品更加離不開產品的體驗和獲客,對於已經習慣了這些主打便捷性的社交產品的中國人來說,BCM-IM會迅速獲得使用者流量,在社交產品市場中佔據一定的市場份額嗎?

“產品是需要放到應用場景裡才能說其需求的先後的,如果拋開了對隱私和安全的需求,單純談論便捷,這些使用者恐怕不是我們首選的使用者群,當然這些使用者到我們IM上吐槽一些自己公司領導風流情史和圖片影片真相,就算被發現也找不到證據,這確實是我們產品能做到的。”袁振南迴應到。

生態故事:微信+小程式

BCM 通訊有一個 “ABC” 金字塔結構,包括了“A”——底層 AME 區塊鏈、中間層“B”——BCM-IM(Blockchain Messenger)和頂層“C”——CUBE 遊戲平臺。CUBE 目前還處於概念版,基於 BCM-IM 產品之上,構建一個小程式生態,有點類似於微信和微信小程式的關係,袁振南表示微信和微信小程式這種遊戲模式會越來越成為主流,獨立的遊戲 APP 對使用者來說不是很方便,也不是所有使用者都有。CUBE 透過獎勵機制將使用者和遊戲開發方聯絡起來,使用者使用這個軟體會獲得一些 token 獎勵,然後把 token 作為遊戲開發方的鼓勵,和 BCM 通訊互利共贏。

為了聯動這三層生態,建立了一套 CFE 的雙層經濟模型,實現了兩種 token(ABIT 和 ABC)各自的經濟閉環。ABIT 是一種代幣,在交易過程中使用,ABIT 在使用者 BCM-IM 的錢包裡可見,使用者聊天會消耗 ABIT,後期即將開發的 CUBE 遊戲平臺也需要 ABIT 才可以玩;ABC 是 AME 區塊鏈給節點礦工的獎勵,礦工會參與 ACP 共識記賬。ABC 可以兌換成 ABIT 使用,但 ABIT 無法兌換回 ABC,這樣可以保障 ABC 的價值,激勵礦工參與共識記賬,防止 ABC 的價值波動對生態產生的影響。

為了防止聊天資訊洩漏,BCM通訊做了這個社交產品

袁振南還說到,“雙層代幣,單向流動的經濟模式,可以最大限度的保證 AME 內部生態的良好運轉。”

使用者是吸引開發者的基礎,開發者開發的應用帶來更多的使用者。總體來說,BCM 的策略是,透過 BCM-IM應用吸引使用者,然後透過使用者量吸引開發者開發“小程式”,跟微信生態思路類似。只怕社交永遠不是一個容易的賽道。

目前,BCM-IM 仍在內測階段,相關的生態故事更是需要更長時間來搭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