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武術

通馬桶一次被收4850元?揭露“天價維修費”騙局→

  • 由 法制現場 發表于 武術
  • 2023-01-29
簡介至於消費者從網際網路服務平臺搜尋馬桶疏通而遇到涉嫌詐騙的情況,崔向前認為如果平臺收取廣告費用,要負起監管責任

如何判斷馬桶堵的原因

近日,上海市公安局成功搗毀一個“以疏通管道為名,推銷高價管道疏通液牟取暴利”的涉嫌詐騙團伙,抓獲犯罪嫌疑人37人,涉案金額超600萬元人民幣。

總檯記者搜尋網際網路投訴平臺發現,全國多地都有類似的詐騙套路。聽起來“簡單可笑”,碰上了“後知後覺”,“天價維修費”背後是怎樣的騙局?這樣的套路又該如何防範呢?趁機倒入多瓶疏通劑,索要高價

警方判斷此案涉嫌刑事犯罪

今年8月上旬,上海市公安局寶山分局祁連派出所接到轄區居民李女士報警稱,網上找來的師傅在疏通管道後一次性收取了4850元維修費,懷疑自己被騙。

民警接報後得知,李女士深夜發現家中馬桶堵塞,於是透過某網站平臺找到一家 “神通公司”,下單了上門疏通管道服務。僅1小時後,維修工就上門號稱“免費檢測”,並迅速給出了兩個解決方案:一是撬開地磚檢修管道;二是使用售價近500元一瓶的專業疏通劑。

“他說讓我去燒點開水,倒進去效果會好一點,等我回來的時候,我看地上有10來瓶(疏通劑)。他說馬桶堵得比較嚴重,必須倒多一點,要四五千塊錢。我說便宜點,他說不行,當時我也就把錢給他了。”李女士講述。

通馬桶一次被收4850元?揭露“天價維修費”騙局→

祁連派出所副所長朱政豪告訴總檯記者,今年以來,此類報警在上海市就有近300起,都是趁當事人不注意,倒入多瓶疏通劑,趁機索要高額疏通費用。

朱政豪介紹,此類“馬桶疏通糾紛”當事人很容易自認倒黴,甚至反映情況後也被當成經濟糾紛。但警方判斷此案涉嫌刑事犯罪,依據是這一犯罪嫌疑團夥有專門的套路和話術,為了牟取高額疏通費,團伙首領還專門開設網店,給疏通劑掛上了虛高的價格。

目前,本案還在進一步審理中。

多地存在類似“馬桶疏通糾紛”

學者:平臺應負起監管責任

總檯記者在投訴平臺上發現,全國多個城市都有此類“馬桶疏通糾紛”。

廣東廣州的張先生反映,他在某網路平臺上搜索到一家“五星評價”的疏通服務,遭遇了相似的套路:燒壺開水一不留神,380元一瓶的疏通劑用了9瓶。

隨後張先生向當地警方報案,被認為是經濟糾紛;向市場監管部門反映,得到的答覆是該店鋪為個人經營,無法提供詳細地址,所以不予受理。張先生在向平臺方投訴後,得到了500元補償。

截至發稿,這一店鋪仍可被搜尋到,平臺也未迴應此類“疏通套路”問題。

治安學者崔向前告訴總檯記者,雖然不同個案需要具體分析,而且還涉及到行政監管部門與公安機關在此類事件中相互銜接的問題。但此類事件又有其特殊性,如果單純從個案看,似乎是民事經濟糾紛,市場監管部門較難查出這背後的問題。

通馬桶一次被收4850元?揭露“天價維修費”騙局→

至於消費者從網際網路服務平臺搜尋馬桶疏通而遇到涉嫌詐騙的情況,崔向前認為如果平臺收取廣告費用,要負起監管責任。“平臺按照電商法應承擔責任,免費的平臺需要盡到一般的審慎監管義務,利潤抽成則應該承擔連帶責任。但是平臺對於這種消費陷阱具體怎麼交易,也無能為力。如果平臺透過客戶投訴大資料分析、警方大資料分析或被市場監管部門提醒,應當對其下架。”

崔向前分析,從已披露的案例來看,涉及“民事”和“刑事”銜接問題,我國《民法典》有民事欺詐的責任條款,《刑法》和《治安管理處罰法》則均有關於詐騙、強迫交易、敲詐勒索的條款,案件需要檢察機關和法院進一步判斷。“當事人如果當場已經發現‘被宰’而又不得不買單,大部分情況應當屬於強迫交易甚至敲詐勒索,以至於暴力威脅,坐地起價,具體要根據案件去分析,這種現象需要治理。”

【來源:中國青年網】

宣告: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絡,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