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武術

“翻車”的神童背後 我們需要什麼樣的教育?

  • 由 濟南釋出客戶端 發表于 武術
  • 2023-01-06
簡介作為家長我也是希望孩子成為神童,但千萬不要造、不要刻意培養

如何看待現在的神童現象

02:29

“成功做出碩博級基因研究的小學生”“日寫2000首詩的16歲天才少女”……最近,各式各樣的“神童”橫空出世,可惜,各路網友“深扒”後很快發現,一些“神童”並非天賦異稟或者勤學不輟,而是經過了後期人為“加工”。“人造神童”頻頻出現的根源在哪裡?當代家長更傾向於怎樣培養孩子?近日,記者進行了調查和採訪。

市民參事

為了孩子還是害了孩子

“翻車”的神童背後 我們需要什麼樣的教育?

陳某某,一名只有10歲出頭的小學六年級學生,卻以一項碩博水準的基因治癌症研究——《C10orf67在結直腸癌發生發展中的功能與機制研究》,斬獲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三等獎。事情在網路引發討論後,陳某某的研究員父親發聲明稱,“未充分掌握及領會專案報告必須是作者本人撰寫”的要求。

另一位16歲天才少女岑某某的父親還在堅持。這位父親號稱女兒每天能“寫300首詞牌,創作2000首詩,寫15000字小說。”面對鋪天蓋地的質疑,岑父表示“毫無誇大”,還說,再努力點,“一天寫2500首、3000首詩也不一定。”

兩位“神童”的橫空出世,引得爭議與吐槽不斷。對於陳某某的“研究成果”,眾多專家表示“大學生都做不了”;更有網友稱:“這不應該屬於神童的範疇了,應該叫神仙。”“難不成他讀了20多年小學?”岑某某的“每日作詩2000首”更是被大家進行了對比,“曹植來寫一天都要走上14000步。”“傳說中李白寫詩100首還需要斗酒,岑某某一天寫出2000首就是動動手指而已,厲害了。”

對於“人造神童”現象,大家怎麼看?日前,記者發放了調查問卷,截至7月20日,共收回有效問卷370份。94%的調查物件認為最近爆出的神童事件“一眼假”。絕大部分調查物件認為,人造神童現象應堅決制止。

“翻車”的神童背後 我們需要什麼樣的教育?

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有家長表示,“我認為家長可能是出於為孩子好的目的,最終的結果卻是害了孩子。現在孩子被吐槽,也承擔了很大的心理壓力。”“這種造神童的心態最終會害了孩子,可能會讓他們飄飄然,也可能會產生某種不勞而獲的心理。”大家紛紛表示,人造神童看似望子成龍,其實拔苗助長,對孩子百害而無一利。

拔苗助長不如培養獨立人格

從小到大,市民趙雪就是家長眼中“別人家的孩子”。她從小成績優異,保送某985本科,一路攻讀到博士,現在某高校擔任教師。談到對孩子的培養,趙雪的母親說,孩子從小比較自覺,喜歡看書。作為家長的主要責任就是給她買書,並沒有太多幹涉她的學習狀況或興趣愛好。

“翻車”的神童背後 我們需要什麼樣的教育?

從回收的問卷來看,對於孩子的成才之路,絕大多數家長心態都比較放鬆,很少有家長願意按照神童的要求來培養孩子。“孩子真能成為神童我還挺開心的,但不要成為像陳某某這樣的‘人造神童’。”“如果孩子有神童的天賦確實不錯,但是沒有的話我絕對不會刻意培養,更不會搞什麼‘人造’,畢竟造得了一時,造不了一世。”有半數以上家長直接選擇了不希望孩子成為神童,“就想讓他像正常的小朋友一樣,有一個快樂的童年。”

那麼關於孩子的培養,家長最看重的是什麼呢?39%的家長選擇了獨立人格。“希望孩子有獨立成長的能力,這樣以後走向社會,無論遇到什麼困難,他都可以自己處理。”另有31%的家長表示希望孩子做個正直善良的人,“無論何時,人品都是第一位的。”也有部分家長表示比較看重孩子的學習成績。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市民李先生與女兒剛剛結束了小提琴輔導班的課程。李先生說,現在孩子的競爭壓力很大,不但要拼學習,還得拼才藝。如果孩子沒有一兩項才藝,有時可能都會感到自卑。“我只給孩子報了小提琴班,主要是她自己感興趣想要學,她不喜歡的我們絕不勉強。”李先生認為,特長班不宜選擇過多,自己還是希望能儘可能幫孩子減負,使她擁有一個快樂童年。

“翻車”的神童背後 我們需要什麼樣的教育?

街頭採訪

關於孩子的培養話題,記者進行了街頭採訪:

市民王峰:

“人造神童”的新聞我關注了一下,感覺主要是噱頭,孩子這麼小不可能取得這些成績。可能是因為家長虛榮心比較強,或者想要博眼球。作為家長我也是希望孩子成為神童,但千萬不要造、不要刻意培養。我對孩子的培養主要是以學習為主、特長為輔。現在剛帶孩子練完鼓,特長培養主要看她的興趣,選擇她喜歡的、能堅持住的。

市民盧青:

我認為還是要按照孩子自身的成長過程慢慢來培養,過度開發對孩子不利。我也希望孩子成才,但不想給孩子過多的壓力。我認為這些“人造神童”的家長可能也是想著為孩子好,但是他們太著急、太功利了。關於培養孩子,我認為性格、品質是最重要的,能使孩子在面對困難、壓力的時候保持正向的心態。

 市民趙輝:

看了“人造神童”的新聞我覺得不真實,可能家長想出名、想有點選率吧。我不希望孩子成為神童,順其自然比較好一些。孩子年齡太小了,什麼年齡該做什麼事,不能拔苗助長。我認為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適應環境的能力是最重要的。

市民趙先生:

我是孩子們的運動教練,幾乎每天都在跟孩子打交道。我不看好把孩子培養成神童,我認為孩子在12歲以前就應該多釋放天性,給孩子一個完美的童年,培養他們的興趣,也沒必要給孩子報太多輔導班。小學3年級之前讓他們適當地玩耍、放鬆不是什麼壞事。

頻頻“造神”根在教育

為何會頻頻發生“人造神童”事件?在接受調查時,62%的調查物件認為主要是家長的原因,家長虛榮心作祟,或是用自以為對孩子好的方式來操作。“現在家長的攀比心太嚴重了,親戚在一起聚會,必備的話題就是炫孩子。”也有部分家長認為社會也有責任,神童背後涉及某種利益的獲得,相關制度存在漏洞。

“翻車”的神童背後 我們需要什麼樣的教育?

陳某某的“論文”研究如此“精深”,在小學組也只能獲得三等獎,一、二等獎更不乏超出小學生認知能力的高深之作。有網友忍不住把往屆獲獎名單也一起翻出,結果就有意外發現。在上屆大賽小學組三等獎名單中,有兩名小學生因研究茶多酚抗腫瘤而獲獎。

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為什麼誕生了如此多的“神作”?不少人認為,是因為這項賽事的獎項直接與升學掛鉤。有媒體報道稱,這一賽事10年前就和中高考加分、保送掛鉤。而在今年,這項賽事的“加分功能”已被教育部暫停了,或許下屆大賽的參賽作品質量就會出現“斷崖式下跌”……

對於這種現象,雲南省社會科學院副研究員蘭文華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說,“孩子若有奇思妙想要大力鼓勵,創造條件保持他們對科學的興趣。但若是為升學加分或鋪就便捷通道,甚至不惜利用規則漏洞挑戰社會誠信底線,就要認真反思教育評價機制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組委會在宣告中表示,將以此為契機進一步完善大賽評審規則與程式,強化監管機制,更好地引導和規範青少年參與科技創新實踐活動。

“翻車”的神童背後 我們需要什麼樣的教育?

微觀點

為了“分”丟了“誠”,不值當

教師 吳燕

作為一名教師,我能理解家長的焦慮。2020年,高考報考人數達到了1071萬,想在高考的競爭中脫穎而出順利被國內名校錄取,真的很難。

所以除了學生本身的刻苦努力,很多家長也在想辦法、抄近道。有的家長選擇了一種錯誤的方式,利用自身的科研成果來為孩子加分。青創賽的初衷是為了改變單一的應試教育模式,培養青少年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可事實上,理想很豐滿,現實被打臉,很多時候並沒有起到這樣的效果。

雖然現在學生面臨的升學壓力很大,我還是希望他們能儘可能地實現全面成長。我會給他們講人品的重要性,看他們太累了也會偶爾把他們“趕”出教室運動一下。我不會只關注成績好的學生,而對擅長音體美的學生視而不見。我會鼓勵這些孩子,並不是每個人以後都要做科研,但是如果你的文化課成績能稍微提高一下,對以後藝術深造也是有幫助的。

為了“分”丟了“誠”,不值當

家長 尹霞

我在新聞上看到過一個真正的神童,至今記憶猶新。

有個孩子2歲識千字,4歲學完初中課程,13歲考上大學,17歲被中科院錄取。但他20歲那年,他被中科院勸退了,理由是除了讀書,什麼都不會,連與人交流的能力都沒有。他的母親在得知兒子被勸退時,破口大罵。

然而造成孩子悲劇人生的人,正是他的母親。母親遺憾自己沒上過大學,於是把全部的希望都寄託在天才兒子身上,為此甚至不惜辭掉工作,成為一個陪讀媽媽。從小學到大學,孩子的生活裡只有學習,其他的事情全部是母親料理的,而孩子也在這樣的環境下,學習成績一路飛昇,卻失去其他能力。

相比成為神童,我覺得孩子的自理能力、適應社會能力、獨立思考能力是更重要的。所以家長沒必要刻意去打造神童,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優勢,有自己的光彩。只要把孩子的優勢發掘出來,稍加打磨就可以了。真的沒有必要去追求“沒有最好,只有更好”。

記者手記

有些能力比成為神童更重要

在一個相對成熟的社會,但凡有些基本常識,人們都很難相信一日作詩2000首,或者小學生研究基因治癌症的故事。然而,“人造神童”為何依舊頻頻挑戰著公眾智商?

據媒體報道,“天才少女”岑某某的父親名下擁有3家公司,岑某某履歷表中提到的某些等品牌,都是其父親名下的幾個保健產品。其實所謂“神童”人設也是一種引流手段,“天才少女”也是“帶貨”神器,為不明真相的家長傳遞出一種“我的孩子這麼優秀,你也可以”的感覺,進而把產品變現。

所以岑某某的父親總是大肆宣揚著自己的女兒,讓更多人知曉這位“代言人”。相比岑某某父親的高調、張揚,陳某某的父親本想選擇低調,卻被網友意外曝光。利用父母的研究成果來為子女搶佔獎項,毫無疑問,是對教育公平的衝擊。普通家庭孩子奮鬥多少年才能獲得的成果,別人家娃在家長的助攻下分分鐘搞定。家長利用自身掌握的科研資源、學術權力為子女鍍金,實質是濫用學術權力和公共資源。

家長的初心是為了孩子,可是如此操作真的有益於孩子成長嗎?拔苗助長、公然造假,讓孩子少走彎路、多走捷徑,實際上違背了孩子的成長規律,甚至會滋生孩子的惰性,滋生浮誇風氣。於孩子而言,不利於良好品行的塑造;對社會而言,更是破壞教育公平。

怎樣才能杜絕“人造神童”現象?當前,“人造神童”成本低、回報高,單憑道德譴責震懾力低。哪怕岑某某被網友“群嘲”,也不妨礙她的家人繼續炒作、引流、帶貨;那些沒有像陳某某一樣被網友注意的獲獎“神童”,依然在安享獎項帶來的種種利益。

如果炮製“神童”總是這樣低成本、高回報,那麼“人造神童”現象永遠不會結束。教育管理等相關部門應該對此重視起來,調查背後存在的問題,從根源上斷絕各種“人造神童”的操作機會,真正維護良好的教育環境。 記者 劉陽 趙曉明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