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武術

40歲農民工張淑寶考證說明了什麼

  • 由 大眾網 發表于 武術
  • 2023-01-06
簡介終身學習需要每個人像張淑寶一樣,踏踏實實去做才可以形成合力,構建起知識輸入、知識框架、場景輸出的終身學習閉環

什麼什麼什麼 始

近日,40歲農民工張淑寶考證的故事,受到網友關注和討論。張淑寶31歲才大專畢業,之後拿到了三所學校的本科文憑,還報考了中國海洋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的研究生。

在評論聲中,有人點贊,表示羨慕、佩服,還有人頻頻發問:“考這些證有什麼用?還不是農民工?”“這些證書有讓他過上更好的生活嗎?”當然,面對好奇與質疑,張淑寶也作出了迴應:“讀書學習是貫穿我從小學到現在,並且一定會延伸到未來直到終老的事情……對於我來說:學習是根,文憑是葉,或者說學習是因,文憑是果,文憑只不過是檢驗我學習效果的一紙證明罷了。況且學無止境,我只會去學習更多的知識,至於陷入考證的迴圈是不存在的。”

如此清醒自知的反饋,蓋過了頻頻的質疑聲。一些看客在酸葡萄心理的驅動下,沒有反思自己,反而在虛擬世界中肆意拍磚,以求一絲絲安慰。實際上,只要靜心看看周邊人,總有那些終身向上、向善的學習者。希望有一天農民工自主學習、考證的新聞,不再成為輿論頭條,意味著大多數人對終身學習這一理念有著最大化的認同。

當下越來越頻繁的技術迭代,對人們的工作、關係、地位、生活方式甚至對自己身份的理解等都產生了重大影響。每個人都必須為轉型做好準備,攥緊終身學習的通行證,以期在個人生存與未來社會暢行無阻。事實也不斷證明,只有用知識、智慧武裝的人生,才有不竭進步的動力,正如張淑寶自述:“我從來沒有覺得低人一等,我憑力氣掙錢,憑本事吃飯,誰也不能瞧不起我,我也不會去仰視別人。”

雖說真正決勝千里的,是一些考試涉及不到的能力,但各種含金量不同的證書,起碼是終身學習征程中一個個路標。以文憑為例,我國擁有本科及以上學歷的人數只佔總人口數的4%,國民整體知識素養的提升還有很大空間。學習這種看似個人化的事情,也關係著整個社會網路的最佳化。一個國家的持續繁榮,須依靠整個民族科學文化素質持續提高。學習改變命運,改變的不僅僅是我們自己的命運。

早在1995年頒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就明確提出了要“建立和完善終身教育體系”,可在終身教育實踐中,各類教育相互溝通、銜接和教育資源共享的程度還不高。好在教學制度一直在改革,學校教育體系的開放性、靈活性也在增強,學習型城市、開放大學建設也初見成效,這一系列舉措正在促進各類教育自覺走向融合,擴大學習者對教育的選擇機會。

而網路視聽技術的發展、付費自習室的火熱,也在呼應著終身學習的熱潮。全新的知識輸出場景平臺,加速知識的拓展和流通,大大降低了獲取知識的門檻。伴隨更多的優質教育資源向大眾開放,提升了教育資源和知識流動的效率,觸達人數成倍增加,教育普惠價值大大釋放。

當然,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終身學習需要每個人像張淑寶一樣,踏踏實實去做才可以形成合力,構建起知識輸入、知識框架、場景輸出的終身學習閉環。(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盧昱 報道)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