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武術

原生態的八極拳

  • 由 談武說藝 發表于 武術
  • 2022-12-29
簡介由於傳承的歷史原因,八極拳能夠保留住傳統的支派,也屬鳳毛麟角,而這其中,以李書文、霍殿閣為代表人物的羅疃八極一系,是迄今為止,世人可以觀賞到的、核心技術沒有丟失、訓練體系完整、風格特徵原汁原味的八極拳,是基本保持了原貌、原生態的傳統武術

八極拳有幾個門派

我們把原生態借鑑到社會科學領域,更多的是形容某種文化的形式,如原生態民歌,而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統武術,從原汁原味角度講,也是一種原生態文化形式。

令人惋惜的是,由於社會環境的變遷,我們現今看到的許多武術,一般都經過現代人大量的“藝術加工”,基本上脫胎換骨成“現代武術”了,失去了原汁原味的自然風貌,從原生態層面來講,不應屬於我們要討論的傳統武術範疇。

很多原本優秀的拳種,也已經有其形無其神,演變成現代武術、表演武術,只剩下名字和傳說,是原生態的複製品、贗品,稍好一些的,也是近代仿製品,高仿已不多見,真品成了稀有,原生態就更加彌足珍貴。

原生態的自然,具有質樸無華、簡單實用、穩重大方、通俗易懂、寓意深刻等幾方面特徵。對於那些華麗多彩、眼花繚亂、浮誇急躁、晦澀難懂、高深莫測的東西,往往都是出於某種利益目的,人為加工出來的,已不是自然生態。

八極拳是我國傳統優秀拳種之一,已有三百多年有序傳承的歷史,至今而言,其最大的價值就是原生態。

由於傳承的歷史原因,八極拳能夠保留住傳統的支派,也屬鳳毛麟角,而這其中,以李書文、霍殿閣為代表人物的羅疃八極一系,是迄今為止,世人可以觀賞到的、核心技術沒有丟失、訓練體系完整、風格特徵原汁原味的八極拳,是基本保持了原貌、原生態的傳統武術。作為依附人體傳承的特有文化形式,自然生態的保留,不能不說得益於李書文、霍殿閣師徒二人做出的傑出貢獻。

李書文對八極拳最大的貢獻,是吸收各門派的武術精華,融入八極拳,並把其八極化,取劈掛與八極相得益彰,而有拳諺“八極加劈掛,神鬼都害怕”流傳於世;和太極大師“鼻子李”李瑞東換藝金剛八式,形成八極拳獨特的八個單式;和少林寺當家老禪師交換易筋經,遛穴、悠檔、撐捶、迎面掌成為親傳弟子們每日必練之內容等,不一一列舉。

李書文的拿來主義,具有辯證法的哲學思維,他根本不是簡單的拿來一趟拳而已,而是揣摩其優勢特點,去粗取精,充分融合到八極拳裡,按照八極的技術要求去練習,形成八極拳的特有招式練法。就像大樹汲取自然環境的營養一樣,在武術的大土壤裡,獲取養分,根深葉茂的茁壯成長。

這種揚棄的做法,符合生態法則的自然規律,不僅豐富和完善了八極的內容,也建立起八極拳嚴謹的訓練體系,是保證八極拳完整傳承的根本所在,李書文把八極拳發展到一個新的高度,鑄造了八極拳的輝煌。

霍殿閣藝高至帝王師,技藝可謂爐火純青。霍氏叔侄傳八極拳於東北,在中國武術史上,卻又寫下濃重的一筆。霍氏八極拳傳播範圍波及東三省,因此長春被稱為八極拳的第二個“故鄉”,霍氏八極拳技藝純真,保持傳統,在現今可謂鳳毛麟角。

霍殿閣不僅完全繼承了神槍李的衣缽,而且根據豐富的實戰經驗,創編了八趟應手拳,在原來六大開基礎上,加上朝陽手和霸王折韁兩個技擊招式,形成八大開散手體系,又從高老道吸收刁球和掌板的練功方法,完成了功力訓練的搭建。至此,形成了包含基本功訓練方法、技術訓練方法、功力訓練方法、內功修煉方法的完整訓練體系,並由其侄霍慶雲、其子霍青鋒、霍青山開門授徒,傳承至今。

李書文、霍殿閣的二人的貢獻,對原汁原味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沒有李書文的拿來,八極拳的生命厚度不足,沒有霍殿閣的體系,八極拳的生命支撐不夠,拿來與體系二者的有機結合,為八極拳注入強勁的原生態生命力,才有今日,讓後人們去領略八極拳自然之風采。

原生態的八極拳

神槍李書文

原生態的八極拳

皇帝武師霍殿閣

原生態的八極拳

溥儀侍衛霍慶雲

原生態的八極拳

《知行文武藝》一書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