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武術

「建築界」工地降塵量全省第一,探訪背後的蘇州“秘笈”

  • 由 建築界 發表于 武術
  • 2022-12-18
簡介蘇州市生態環境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依託與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的合作,蘇州在全省首次採用高解析度衛星,對市區7個重點區域周邊5公里範圍內疑似揚塵汙染源開展精確掃描識別,掃描共發現工地、裸土、停車場疑似揚塵汙染區域304個

無塵車間一平米降塵多少克

從地理和經濟上看蘇州在大氣治理上並不佔優勢,為何能在降塵方面“全省第一”?近日,記者走訪了蘇州的工地、餐飲集中區、企業等地,探訪背後的蘇州“秘笈”。

「建築界」工地降塵量全省第一,探訪背後的蘇州“秘笈”

3月4日,在蘇州陽澄湖鎮的空氣監測站點旁,一個白色的小罐子吸引了記者的注意。“測降塵量,就靠這個降塵缸。”蘇州生態環境局大氣處副處長朱健告訴記者,降塵缸以一個月為週期收集空氣中靠重力自然沉降在降塵缸中的顆粒物,然後計量稱重,算出一個地區的降塵量。

2020年,蘇州GDP邁上2萬億元新臺階的同時,在全省率先達到國家環境空氣質量二級標準。在空氣質量的重要指標“降塵量”方面,蘇州更是“一騎絕塵”:從2017年的3。8噸/平方公里·月下降到2020年的1。8噸/平方公里·月,連續多年保持全省最低。今年1月,全省降塵量平均為3。7噸/平方公里·月,而蘇州創下0。9噸/平方公里·月的“新低”,降塵量不到全省均值的四分之一。

既沒有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又面臨著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帶來的內源排放影響,從先天條件來說,蘇州在大氣治理上並不佔優勢。在這樣的背景下,蘇州為何能在降塵方面“全省第一”?近日,記者走訪了蘇州的工地、餐飲集中區、企業等地,探訪背後的蘇州“秘笈”。

 “秘笈一”:精細化管控,讓“氣質”更清新

一條條寬闊的馬路,一側是正常運轉的商業綜合體、企業大樓,另一側則是一個個施工工地。奇怪的是,路上沒有塵土飛揚,空氣十分清新……記者驅車穿行在蘇州高鐵新城採訪,難以想象,這片以蘇州高鐵北站為核心的28。9平方公里的範圍,正處於大規模建設期。

在高鐵新城蘇州陽澄湖景區配套酒店專案工地,記者遇到了專案建設方江蘇省建的揚塵專員許祥春。“我每天都繞著工地至少走一圈,看到有裸土揚塵等問題隨時督促改善,每天步數兩萬步起。”

許祥春告訴記者,為了控制好揚塵,專案圍擋有6米高,每隔2米,就有一個噴淋設施在噴水。不僅如此,他還用上了無人機。“監管揚塵,僅靠兩條腿還不夠,為確保管理無死角,我每天都要用無人機飛兩趟。一旦發現問題,立刻整改。在工地每季度先進部門的績效考核中,揚塵管理佔比25%,做不好的話直接一票否決。”

“2月,高鐵新城的PM2。5平均濃度為29。6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9。1%。”高鐵新城政法和社會管理辦公室生態保護科科長陸一平感慨,成績實屬不易。“相城區實施高標準管控,建議主幹道圍擋不低於4米,同時高強度執法,確保渣土車‘拋灑滴漏’。為了壓實企業責任,每月通報工地揚塵紅灰榜,考核結果納入到企業信用分。”

降塵汙染不僅來源於城市揚塵,也與生活源排放密切相關。其中,餐飲油煙影響較大。

在姑蘇區萬達廣場的“有家酸菜魚”餐飲店的後廚,記者看到,高效一體化的油煙淨化設施正在執行,廚房乾淨明亮。一位廚師笑著說:“之前油煙機效果不好,現在整改後,不僅廚房裡清爽了,噪音也小了,百姓投訴沒了。”

2019年以來,姑蘇區四部門聯手集中開展餐飲服務綜合整治,重點瞄準“上宅下店”。姑蘇區市場監管局蘇錦分局局長趙文進介紹,整治以來,姑蘇區業態調整或換址重新開辦餐飲經營戶2426家,責令限期整改4929家;3400餘戶餐飲商戶安裝或更換了高效一體化的油煙淨化設施。

“姑蘇區是老城區,整治前餐飲油煙投訴非常多,特別是‘上宅下店’的這種。”姑蘇區生態環境局綜合業務科科長陳夏雲坦言,當時壓力很大,但僅靠環保一個部門的力量不夠。後來四部門聯手整治,才有瞭如今的局面,整治前後相比,餐飲行業投訴舉報同比下降62%,PM2。5濃度同比下降19。9%。

“秘笈二”:源頭治理,地方責任再壓實

除了城市揚塵和生活源排放外,降塵汙染與工業揚塵和排放同樣密切相關。

華潤電力(常熟)有限公司為裝機容量1950MW的燃煤火電廠,走進華潤電力(常熟)有限公司,一個巨大的封閉煤場出現在記者眼前。“以前我們是露天煤場,雖然也配備了擋風抑塵網和噴淋裝置,但一起風,揚塵在所難免。為抑制揚塵,公司投資8186萬元建設封閉煤棚,於去年底完成主體工程建設。”企業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現在企業實現煤場堆煤100%抑塵,減少煤粉塵排放93噸,大大降低無組織煤塵對周邊環境的影響。

國際經驗表明,根本解決汙染問題,70%靠產業結構調整,30%透過末端治理。要想降低降塵量,不僅要降低工業揚塵,更要從源頭上減少工業排放。

走進蘇州東吳熱電有限公司廠區,一根高聳入雲的大煙囪巍然矗立。大煙囪吐出的“白霧”,是水蒸氣。雖然熱電廠使用的是燃煤機組,但排放已達到天然氣機組的標準。這一切,都歸功於該公司的鍋爐煙氣超低排放專案。公司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改造後,大氣汙染物排放資料進一步最佳化,氮氧化物、煙塵及二氧化硫的排放量,較改造前每年可減少排放約56。5噸、8噸、16。5噸。

“近年來,蘇州持續推動工業汙染深度減排。”蘇州市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指揮部辦公室專職副主任、生態環境局副局長蔣勐介紹,圍繞顆粒物與VOCs協同減排,累計排定實施大氣汙染防治工程專案超2萬項,數量全省第一,煙粉塵減排量超2。6萬噸。全市共排定實施VOCs治理專案超5000家,累計整治淘汰燃煤鍋爐4400餘臺,其中淘汰10-35蒸噸/小時燃煤鍋爐超400臺,大幅降低了燃煤汙染貢獻,秋冬季大氣環境質量明顯改善。

產業結構持續最佳化、大氣汙染防治工程專案不斷推進的同時,蘇州市在壓實地方責任上再出“硬招”。

“我們是一竿子插到底,在全市94個鄉鎮(街道)佈設1套環境空氣質量監測裝置,同時設定1個降塵罐用於監測降塵指標,每兩週媒體通報94個鄉鎮(街道)細顆粒物空氣質量排名,壓實地方責任。”朱健告訴記者,不僅如此,蘇州還創新出臺鄉鎮(街道)空氣質量排名補償指導意見,空氣質量排名靠後鄉鎮(街道)每月需繳納懲罰性資金,累計發放補償金600多萬,屬地治氣責任明顯壓實。

“秘笈三”:科技支撐,精確瞄準目標

要打贏“降塵量”這場戰役,首要任務是瞄準目標,有的放矢。

在我省大氣監測中,VOCs走航、顆粒物走航等已不稀奇,但是積塵走航卻並不常見。姑蘇區對全區主次幹道每月開展2次積塵走航監測,並根據走航結果,針對性加大積塵突高區域沖洗保潔力度和建築工地跑冒滴漏執法力度。

蘇州市姑蘇生態環境局局長丁逸新介紹,區域整體的平均塵負荷,已從第1次走航監測的0。67克/平方米下降到最近的0。29克/平方米,特別是重點超標路段改善明顯,平均塵負荷最大下降63。2%。目前,蘇州已在全市10個版塊實現了積塵走航全覆蓋,並定期通報。

2020年,蘇州市與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正式開展為期三年的大氣環境質量最佳化提升戰略合作,建立政府、環境規劃院為主導,地區部門為成員,中國環科院、北大、清華、上海環科院等科研院所為技術支撐的工作專班,進一步強化對本地汙染源的分析研究,透過為期一年的高時空解析度顆粒物、VOCs源解析和汙染清單調查,基本摸清了包括揚塵在內的本地汙染狀況,明確了治理方向。

據初步統計,蘇州全市共有在建工地1萬個以上,面廣量大,如何精準管控工地揚塵汙染情況?

蘇州市生態環境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依託與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的合作,蘇州在全省首次採用高解析度衛星,對市區7個重點區域周邊5公里範圍內疑似揚塵汙染源開展精確掃描識別,掃描共發現工地、裸土、停車場疑似揚塵汙染區域304個。針對這304個區域,蘇州對發現的疑似汙染源逐一開展排查,304個問題點源均按要求完成整治,城市整體揚塵控制水平得到明顯提升。

針對柴油運輸車輛的尾氣汙染,蘇州也在嘗試破冰。

“如果一個單位國三和國四的柴油運輸車太多,那麼將取消其重汙染天氣應急管控停限產豁免資格。”蘇州市生態環境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蘇州與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合作,在全省首創了一套柴油車門禁監控平臺,針對電力、鋼鐵以及大型運輸單位等用車大戶,要求進出車輛中必須有較大比例是國五柴油車,這套系統不僅能覆蓋蘇州拍照的車輛,也可以監管外地車輛,該系統3月底前將在首批重點企業試運營。

以上就是建築界新聞頻道為您帶來的“工地降塵量全省第一,探訪背後的蘇州‘秘笈’”的內容,建築界新聞頻道也將持續關注更多熱點的新聞,歡迎關注我們,關注建築界行業熱點新聞~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