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武術

走進初心地·(1971—1980)廣漢金魚公社③丨這座陳列館,用實物見證廣漢農村“敢為天下先”

  • 由 西部文明播報 發表于 武術
  • 2022-11-29
簡介金魚鎮上岺村“稻香公園”內,建設中的“土地改革陳列館”(餘如波 攝)川觀資訊 餘如波 宋開文 德陽觀察 周玉琴萬縣日報社1950年翻印的《土地改革法》、上世紀50年代的中江縣土地房產所有證、1963年的廣漢縣金魚合作社社員證和同一年的“合作

廣漢西部花千骨好看嗎

走進初心地·(1971—1980)廣漢金魚公社③丨這座陳列館,用實物見證廣漢農村“敢為天下先”

金魚鎮上岺村“稻香公園”內,建設中的“土地改革陳列館”(餘如波 攝)

川觀資訊 餘如波 宋開文 德陽觀察 周玉琴

萬縣日報社1950年翻印的《土地改革法》、上世紀50年代的中江縣土地房產所有證、1963年的廣漢縣金魚合作社社員證和同一年的“合作社股票”,還有數不清的糧票、油票、肉票、老照片、舊報紙……這些上了年月的老物件,統統被廣漢市金魚鎮綜治辦工作人員羅偉精心珍藏在一個資料夾裡。

再過不久,它們將統一“搬進”金魚鎮上岺村“稻香公園”的土地改革陳列館。目前,這棟二層小樓已完成主體建設,正在進行內部裝修。

土地改革陳列館建成後,將透過文字、圖片、影片、實物等載體,詳細介紹世界土地演變簡史、文明起源與土地的關係、土地發展時間軸,以及歷代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土地制度的演變和土地制度改革取得的重大成果。

為此,去年以來,羅偉一直在忙碌。

“土地制度是非常專業的學問,光靠我們自己很難把握。”據他介紹,陳列館一樓的內容涵蓋全球幾大古文明不同時期的土地制度,其中的資訊跨度從原始社會直至1949年。展陳大綱和內容的設計,便委託四川大學相關專業學者牽頭負責。

走進初心地·(1971—1980)廣漢金魚公社③丨這座陳列館,用實物見證廣漢農村“敢為天下先”

上世紀50年代的中江縣土地房產所有證(餘如波 攝)

更具“親切感”的部分即實物展示在二樓,重點呈現1949年尤其是上世紀70年代以來,廣漢在農村領域“敢為天下先”的一系列探索。

“應該放哪些實物,一開始我們心裡也沒數。”羅偉說,川大學者製作了一份“資料蒐集及注意事項”,詳細說明整理方法、主要流程、蒐集原則等資訊,並根據陳列館展陳大綱列出資料蒐集清單,供相關工作人員“按圖索驥”。

走進初心地·(1971—1980)廣漢金魚公社③丨這座陳列館,用實物見證廣漢農村“敢為天下先”

1963年的廣漢縣金魚合作社社員證(餘如波 攝)

有了這份指南,思路清晰了許多,“淘寶”成了羅偉的一部分日常工作。他時常到成都、德陽的收藏愛好者和居民家中,為陳列館搜尋符合主題的實物展品,還不斷透過網路物色合適的“寶貝”。“有一次看到一整套上世紀80年代的生活器具,桌椅板凳、鍋碗瓢盆什麼都有,很想買下來,可惜因為各種原因沒能實現。”

走進初心地·(1971—1980)廣漢金魚公社③丨這座陳列館,用實物見證廣漢農村“敢為天下先”

1963年的廣漢縣金魚公社合作社股票(餘如波 攝)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羅偉等人已蒐集了200多件實物。“很多東西,年輕一代從來沒見過,它們不一定珍貴,但今天的日常生活中已經消失了。”

走進初心地·(1971—1980)廣漢金魚公社③丨這座陳列館,用實物見證廣漢農村“敢為天下先”

萬縣日報社1950年翻印的《土地改革法》(餘如波 攝)

“用有限的力量,儘量做出一個精品陳列。”羅偉說,經過一定的篩選後,其中不少實物將亮相土地改革陳列館,供村民、遊客開眼界、受教育。“展品是一個視窗,不光展現土地制度的變化,更反映歷史和民眾的生活狀況。”

走進初心地·(1971—1980)廣漢金魚公社①丨一場被“逼”出來的農村改革

走進初心地·(1971—1980)廣漢金魚公社②丨稻麥香裡逛公園!40餘載改革 掀開農旅融合“新篇”

本文來自四川日報-川觀資訊,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資訊公共平臺提供資訊釋出及傳播服務。

作者/來源:全國黨媒資訊公共平臺

走進初心地·(1971—1980)廣漢金魚公社③丨這座陳列館,用實物見證廣漢農村“敢為天下先”

宣告:版權歸原創所有,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本網聯絡,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