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武術

挖個冰窟窿就能捕獲幾十萬斤魚,這裡的冬捕如今已成中國文化遺產

  • 由 蟲蟲媽育兒 發表于 武術
  • 2022-11-28
簡介一到“祭湖·醒網”儀式,這裡原住的契丹、女真等部落民族都會盛裝出席,他們在喇嘛、魚把頭的帶領下舉行盛大的祭祀儀式,充滿了神奇、神秘與神聖

冬天魚為什麼從冰窟窿

再過兩天,吉林查干湖冬季冰雪捕魚就要開始了。這裡的捕魚方式非常奇特,直接在冰面上挖個冰窟窿就能捕魚,而且捕的魚還不是幾條,幾十條,一網就有十五萬斤以上,每年都要捕撈幾十萬魚,捕魚場面非常壯觀有氣魄。

挖個冰窟窿就能捕獲幾十萬斤魚,這裡的冬捕如今已成中國文化遺產

查干湖位於吉林松花江畔的前郭爾羅斯大草原上,總面積有420平方公里,太湖面積五分之一的樣子,是我們國家十大淡水湖之一。這裡盛產鯉魚、鰱魚、胖頭魚,生存魚的種類有60多種。因為一到冬天就結冰,冰層厚度達到50多釐米,湖面茫茫的一層白色,所以查干湖又被稱為查干淖爾,用蒙古翻譯就是:白色的湖。

挖個冰窟窿就能捕獲幾十萬斤魚,這裡的冬捕如今已成中國文化遺產

對這個“白色的湖”,居住在這裡的人們充滿了感恩和期盼之心。曾經,這裡的漁民在查干湖捕魚為生,查干湖給了他們生生不息的天然資源,讓他們得以繁衍生息。所以,每年,冬季開捕的時候,這裡都會舉行盛大的開捕儀式,也就是遊客比較熟悉,也聞名於世界的“祭湖·醒網”儀式。

挖個冰窟窿就能捕獲幾十萬斤魚,這裡的冬捕如今已成中國文化遺產

這個儀式已傳承千年,最鼎盛的時候是遼金時代。據說,這裡還有一個特別的故事:當時遼帝聖達宗喜歡吃“冰魚”,每年臘月,並會到查干湖來狩魚,他帶著家眷在湖上紮營,然後讓僕人將帳篷裡的冰層刮薄,直到可以看到冰面下游動的魚。等到群魚集中,他便命人將冰鑿掉,這時候,魚群便像是打了興奮劑一樣紛紛跳出水面撒歡。

挖個冰窟窿就能捕獲幾十萬斤魚,這裡的冬捕如今已成中國文化遺產

對於很多人來講,北方嚴寒地區鑿冰捕魚並不新鮮。但是在查干湖挖個冰窟窿,卻能捕獲幾十萬斤大魚,這種場面,誰看誰都不會淡定。更何況,這裡還有非常傳統古老的祭祀儀式,場面非常盛大,絲毫不遜於比日本的傳統祭祀活動。

挖個冰窟窿就能捕獲幾十萬斤魚,這裡的冬捕如今已成中國文化遺產

一到“祭湖·醒網”儀式,這裡原住的契丹、女真等部落民族都會盛裝出席,他們在喇嘛、魚把頭的帶領下舉行盛大的祭祀儀式,充滿了神奇、神秘與神聖。歲月更迭,千年不變。

挖個冰窟窿就能捕獲幾十萬斤魚,這裡的冬捕如今已成中國文化遺產

“祭湖·醒網”的祭祀流程大概是這樣的:

首先,當地人會舉行開場“族人表演”、“薩滿舞”、“查瑪舞”、

然後,漁把頭祭祀天地、湖神。喇嘛端遞羊肚、奶乾等祭品,漁把頭點上燭臺,獻上祭品,灑上白酒。

最後,漁把頭打頭魚。經驗豐富的漁把頭,手裡拿著“抄撈子”,頭魚從已經鑿好的冰眼裡撈出。只見他從冰洞裡攪了幾下,使勁往上一提, “開湖頭魚”就上岸了。頭魚寓意著吉祥順利,非常搶手,一般都會拍賣。這幾年來,拍賣最高的是2016年的頭魚。2016年的頭魚重50斤左右,起拍價188888元,成交價858888元 ,讓很多圍觀的遊客都咂舌。

挖個冰窟窿就能捕獲幾十萬斤魚,這裡的冬捕如今已成中國文化遺產

挖個冰窟窿就能捕獲幾十萬斤魚,這裡的冬捕如今已成中國文化遺產

祭祀儀式結束,就要開始拉網捕魚了。這才是重頭戲。很多人在寒風中等待大半天,為的也就是一睹拉網上魚。

真正捕魚的地方,不在祭祀的位置,相距還蠻遠的,一般都是乘坐著馬車前往。

挖個冰窟窿就能捕獲幾十萬斤魚,這裡的冬捕如今已成中國文化遺產

漁民一般都是前天就已經找好群魚集中的地方,確定好下網標誌,到開捕的這一天,他們只要找到標誌後,用冰鑹子鑿開冰層,把網放下去就可以了。50多釐米的冰層一鑿破,湖水就咕嚕咕嚕地往上冒,當入網口被鑿出一個三尺長兩尺寬的長方形時,就可以下網了。

挖個冰窟窿就能捕獲幾十萬斤魚,這裡的冬捕如今已成中國文化遺產

挖個冰窟窿就能捕獲幾十萬斤魚,這裡的冬捕如今已成中國文化遺產

下網時,由於網太長,每隔一定的距離,他們都要使用馬拉絞盤拉動大網,才能將大網逐步下到位,僅下網的過程就需要7-8個小時。拉網也需要很長時間,差不多也是3-5小時,一千米的大網也是相對費勁的。

挖個冰窟窿就能捕獲幾十萬斤魚,這裡的冬捕如今已成中國文化遺產

整個過程大概需要60多人共同完成,還需要馬匹的輔助。漁把頭一聲:“起網了!“馬就拉動絞盤牽引著鋼絲繩轉動,將四五米寬的大網從冰層拉出。網魚一出來,現場就都會出現一個豐收歡樂的場面,這讓圍觀群眾很興奮,跳下冰冷的水裡搶魚。

挖個冰窟窿就能捕獲幾十萬斤魚,這裡的冬捕如今已成中國文化遺產

很多外地遊客都不遠千里,爭相前往觀看捕魚,品嚐湖鮮。

作者:酒叔;書寫一些旅途故事,發現一些旅遊趣事,我眼中的風景,一定與眾不同!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