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足球

母愛是一條緩緩流淌的小溪

  • 由 人民融媒體 發表于 足球
  • 2022-10-06
簡介可見,從一本書到一部電影,井上靖已將他寫作《我母親的手記》的初衷,從記錄自己老邁的母親失去當下記憶開始,慢慢回到少時、幼時,繼而離世的過程,轉而變成了暢銷書作家伊上洪作與母親之間多年的芥蒂,是如何化解的

老年人學小提琴難嗎

本文轉自:瀋陽日報

□吳 玫

電影《記我的母親》是根據日本作家井上靖的私密日記《我母親的手記》改編的。

可是,讀過原著的讀者再去看電影《記我的母親》,一定會大感疑惑:那還是井上靖的《我母親的手記》嗎?

細究起來,說電影《記我的母親》改編自《我母親的手記》的確有些勉強,可它脫胎於井上靖的原著,毫無疑問。同樣的時間地點與人物,甚至同樣的情節脈絡,只是,井上靖記錄患有阿爾茲海默症的母親八十到九十歲日常生活時,他關注的是老年人行為能力退行的過程以及由此帶給家人的困惑和煩惱。電影雖還是以他的母親為主角,但主題完全變了。

《記我的母親》的第一個鏡頭,是一位穿著粗布和服的已不那麼年輕的女人正撫摸著身邊男孩的腦袋,她的眼裡滿是不捨,她的身姿是欲走還留;而男孩呢?突然別過臉來,於是我們看到,他眼裡除了眼淚,還有小孩子的怨憤。

可見,從一本書到一部電影,井上靖已將他寫作《我母親的手記》的初衷,從記錄自己老邁的母親失去當下記憶開始,慢慢回到少時、幼時,繼而離世的過程,轉而變成了暢銷書作家伊上洪作與母親之間多年的芥蒂,是如何化解的。於是,以那個頗具懸念的回憶場景開始後,電影隨即切入伊上洪作父母在伊豆湯之島的家裡。在那裡,伊上洪作正跟母親和姐姐妹妹一起送病入膏肓的父親最後一程。見父親的身體還能拖延一些時日,伊上洪作決定先回東京。去車站的路上,一直跟在伊上洪作身後的母親緊趕幾步將一把剛剛洗乾淨的芥末塞給兒子,卻又嗆聲道,她著急慌忙地跟出來不是為了送他,而是要去感謝本家的熱情款待。樸素的畫面、寥寥數語,就把整部電影的關鍵元素,交代清楚了,亦即這對母子之間有過勃谿。

才開始不到10分鐘,《記我的母親》已將情節推到了高潮處。但我們由《我母親的手記》瞭解到的井上靖,更願意娓娓道來地講故事,“就這樣母親喪失了從七十多歲一直到四十多歲期間的記憶,然而我覺得那些失去的部分並不像是整個被塗黑,反而比較像罩上一層霧氣般朦朧。有些地方霧氣較濃,有些地方較淡,此外在霧氣中還可以隱約看見一些難以清楚辨識的臉孔”,像這樣充滿感情又表達優美的感嘆,井上靖會讓它們重複出現在三個分別以“花·之·下”“月·之·光”和“雪·之·顏”為標題的章節裡,不疾不徐、情感濃郁的敘述,顯然與電影必須時時刻刻呈現衝突頗有扦格,如何來調和電影與原著之間的風格差異?《記我的母親》請出了德國作曲家巴赫。伊上洪作乘上回東京的公共汽車後,原田真人就讓巴赫的《a小調小提琴協奏曲》的第二樂章,陪伴作家由老家到東京自己的家。

德國巴洛克時期作曲家約翰·塞巴斯蒂安·巴赫,一生創作豐贍,直到今天,研究巴赫的專家都不敢肯定他們已經將巴赫的全部作品都羅列在了他的作品目錄裡。據此,說巴赫一生只創作了三部小提琴協奏曲,也只能是暫定狀態。

不過,能肯定的是,已被世人認定為巴赫作品的這三首小提琴協奏曲,每一首都非常動聽,尤其是《a小調小提琴協奏曲》的第二樂章行板,沁人心脾。“都說人聲是世上最美麗的聲音,巴赫用他的方式將他那個時代的人聲用他最擅長的方式儲存了起來。今天,在我們都感到無助、無奈、無望的時候,得以在巴赫的‘記錄’中釋懷”,這是我第一次聽巴赫的這部作品時留下的筆記。

可惜的是,能聽得見巴赫的伊上洪作,卻不能共情母親當年將他送到倉庫奶奶那裡的不得已。

倉庫奶奶,是伊上洪作爺爺的外室。還是個小小孩的伊上洪作因為母親再度懷孕無暇照顧,被送回老家請倉庫奶奶幫忙照顧,到了學齡才被接回家,這就成了伊上洪作放不下的一個心結:一個母親怎麼能將自己的親生兒子扔到另一個女人身邊後就不管不顧了呢?

那一天,狂躁過後的母親與伊上洪作促膝對坐在書房裡,忽然,母親淚眼矇矓地訴說起來:“有件事我一直想跟你講。跟我一起住老家的那個女人,一個奪走我兒子的女人,我每晚每晚都想從那個女人那裡打聽我兒子的下落,可她就是不告訴我。我怎麼做才能在有生之年見到我兒子呢?”一直記恨母親將他丟在老家倉庫奶奶那裡就不管不顧的伊上洪作,這才明白其中的隱秘,而電影覺得渲染至此還不夠濃情,又讓母親念起一首詩來——

雨停了

校園裡出現了很多水塘

太平洋 地中海 日本海

喜望峰 浪橋的影子

可是 我最喜歡的

是不存在地球上的小小的新海峽

和媽媽一起渡過的海峽

伊上洪作眼圈紅了,因為母親唸的正是他少年時寫下的對母親的思念。而當母親邊重複著詩的最後三行邊小心翼翼地展開一張紙時,伊上洪作再也忍不住地失聲痛哭起來,因為那張紙上正記錄著他對母親的思念!寫下那首詩以後的數十年裡,少年已成為著名作家,母親從清爽利落的中年女子變成了認不出眼前這個男人就是她曾經朝思暮想的兒子的阿爾茲海默症患者,但是,歲月帶不走的是一個母親對兒子的愛,以隨身珍藏著兒子少年之作的手跡為證。

直到此刻才意識到母親一直在以她的方式傳遞著母愛的伊上洪作,只能離席而去向隅而泣。這種雖遲到卻終於沒有缺席的對母愛的感知,電影的編劇和導演大概認為唯有巴赫的《a小調小提琴協奏曲》第二樂章,最能代言。我這樣的井上靖的粉絲也這麼認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