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足球

德國,裸露在外的工業心臟

  • 由 地球知識局 發表于 足球
  • 2022-09-16
簡介此時推出新薩爾紋章具有更濃厚的法蘭西共和國特色:盾徽是由法國國旗色(藍白紅)“構成的十字架圖案,盾徽上方的拱橋象徵了薩爾蘭是溝通德國與法國之間的橋樑”已經只剩純粹的法蘭西元素英國和薩爾本土元素都不見了(圖:《德意志之鷹——紋章中的德國史》,

華沙是哪個國家的首都啊

德國,裸露在外的工業心臟

提起德國的工業區,人們往往會首先想到魯爾區。事實上,位於萊茵河西岸的

薩爾蘭

,也是一個重要的工業區。著名的弗爾克林鋼鐵廠,入選了世界文化遺產名錄。薩爾蘭以其獨特的地理區位,在德國的政治、經濟舞臺上扮演著十分特殊的角色。

弗爾克林根鋼鐵廠作為一處工業遺址

代表了德國鋼鐵工業的黃金時期

(圖:Wiki)▼

德國,裸露在外的工業心臟

位於德國西南部薩爾蘭州的面積只有約2600平方千米,與德國萊茵蘭-普法爾茨邦、法國、盧森堡、比利時接壤,是德國除不來梅、漢堡和柏林三個城市州外最小的州,但卻是德國政壇的重要風向標。在歷史上,薩爾地區曾被

德法兩國

反覆爭奪,

戰略位置

十分重要。

整個薩爾蘭州的面積僅比北京密雲區大了一些▼

德國,裸露在外的工業心臟

薩爾雖小,干係甚大

薩爾蘭(Saarland,薩爾地區的德語名字)恰好卡在與盧森堡和法國洛林地區之間,是一塊位於

萊茵河西岸

的膏腴之地。如果法國人在奪取阿爾薩斯-洛林之後再佔下薩爾蘭,就有機會沿摩澤爾河北上,實現將萊茵河作為天然疆界的夢想。

德國,裸露在外的工業心臟

如果德意志人能佔據薩爾蘭,就能多一座屏障拱衛萊茵河西岸的橋頭堡:攻可刺向阿爾薩斯-洛林兩地的結合部(二戰中德軍即如此解決掉薩爾蘭正面的馬奇諾防線);守可充當吸引法軍進攻的“鐵砧”(在一戰的“施裡芬計劃”和二戰的“黃色方案”中薩爾蘭均被分配了這樣的任務),為其他戰線上的德軍制造突破和包抄法軍主力的機會。

正因為如此,薩爾蘭成為了法蘭西人與德意志人之間爭奪的一個焦點,僅近代以來就在二者之間易手了

十餘次

不論是一戰還是二戰

薩爾蘭永遠都是德法之爭的最前線

(圖:wiki)▼

德國,裸露在外的工業心臟

在進入有文字記載的歷史之前,居住在薩爾蘭的是凱爾特蠻族(編者按:更具體地說是凱爾特高盧人支系)。公元前1世紀,羅馬人征服該地並將之併入貝爾吉行省(Belgica)——比利時(Belgium)的名稱正由此省而來。

羅馬共和國時期,今天的薩爾州居住著貝爾蓋高盧人▼

德國,裸露在外的工業心臟

西羅馬帝國崩潰之後,薩爾蘭相繼成為

法蘭克王國和神聖羅馬帝國

的一部分。在封建時代,即使這麼一塊小地方也分屬於眾多互不隸屬的諸侯,其中最重要的是德意志諸侯薩爾布呂肯伯爵,其治所正是今日薩爾州的首府薩爾布呂肯。其他統治過薩爾部分地區的領主,還有特里爾大主教(特里爾是馬克思的故鄉)、洛林公爵等等。

神聖羅馬帝國採取獨特的“選帝侯”制度

特里爾主教正是其中一位“選帝侯”

彼時的薩爾州屬於特里爾主教的封地

(圖:壹圖網)▼

德國,裸露在外的工業心臟

反覆易手

進入近代,法蘭西率先成為歐洲大陸上的霸主。三十年戰爭期間,黎塞留公爵於1635年讓波旁王朝的軍隊首次開進了薩爾蘭。“太陽王”路易十四又分別在1676年和1679年派兵入侵薩爾蘭,將領土推進到了薩爾河邊(薩爾河匯入摩澤爾河,摩澤爾河匯入萊茵河),並於1680年在河畔建立了拱衛邊境的城市薩爾路易斯,還在三年後將“太陽”紋章作為該市市徽。

法荷戰爭期間,路易十四河領軍渡過萊茵河

並重創荷蘭,由此獲得了“大帝”的稱號

(圖:wiki)▼

德國,裸露在外的工業心臟

然而法蘭西人與德意志人圍繞薩爾蘭的爭奪還遠未結束。

1689年,屢敗於路易十四的歐洲大陸國家(奧地利、勃蘭登堡、薩克森等德意志邦國加上荷蘭)組成了

奧格斯堡同盟

,後又加上英國組成了“大同盟”,與法國展開了為期九年的“

大同盟戰爭

”。

在沒有絕對勝利者的情況下,精疲力竭的交戰雙方於1697年簽訂《里斯維克和約》,法國如約退出了薩爾蘭。

大同盟的主力,英荷聯軍由威廉三世率領

(太陽王的死敵——奧蘭治親王威廉三世,圖:wiki)▼

德國,裸露在外的工業心臟

1734年,路易十五再次入侵薩爾蘭。

最終,徹底吞併薩爾蘭的並非任何一位法國國王,而是法國大革命時期的革命軍。1792年,整個薩爾蘭都被併入新成立的

法蘭西共和國

它的領土包括現今法國領土的全部

以及神聖羅馬帝國位於萊茵河西岸的土地▼

德國,裸露在外的工業心臟

拿破崙徹底失敗之後,在滑鐵盧戰役中發揮了關鍵作用的普魯士依據《維也納條約》分得了薩爾蘭一大部分,這片區域的命運從此與身世相近的阿爾薩斯-洛林地區徹底分別開來。在工業革命的浪潮中,薩爾蘭由於煤炭資源豐富,迅速發展成為煤炭與鋼鐵工業中心。

位於薩爾蘭的弗爾克林根鋼鐵冶煉廠

如今被列為了聯合國世界文化遺產

(很像電影取景地呢,圖:Flickr)▼

德國,裸露在外的工業心臟

德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慘敗之後,法國不但要奪回在普法戰爭失去的阿爾薩斯-洛林,還想趁勢奪取薩爾蘭。這成為了《凡爾賽條約》令德國人感到喪權辱國的一個重要部分:按照該條約,薩爾蘭將從德國剝離,由國際聯盟託管15年,其最終歸屬將由託管結束之後的公民投票決定。

《凡爾賽條約》簽訂現場(圖:Flickr)▼

德國,裸露在外的工業心臟

一戰後德國版圖變化 ▼

德國,裸露在外的工業心臟

實際上,薩爾蘭此後一直受到法國控制,成為了一個獨立的行政區域。林純潔在《德意志之鷹——紋章中的德國史》一書中指出,此時薩爾地區新設計的紋章著重彰顯了本地的城市聯合並繼承了來自路易十四的法國元素:

左上部分,火車車輪上插著兩個鐵錘,底為黑色,是城市

聖英貝特

的市徽,象徵了此地發達的鋼鐵業;

右上部分,白底紅玫瑰是

聖約翰市

的市徽;

左下部分,金色的太陽與藍色的雲,底為白色,是太陽王路易十四授予

薩爾路易斯

的市徽;

右下部分,藍底白獅是

薩爾布呂肯

的市徽”

(編者按:通常在討論盾徽的左右時是以紋章本身的相對方位為準,而不是觀察者,此處採用的是觀察者視角的左右來描述,下文亦同)

聖約翰 (Sankt Johann)已與Saarbrücken, Malstatt-Burbach 合併成為現在新的薩爾布呂肯市

其紅玫瑰元素或與英國蘭開斯特家族有關

(圖:《德意志之鷹——紋章中的德國史》,經編輯)▼

德國,裸露在外的工業心臟

1933年,納粹黨統治了德國,大批左翼人士逃往薩爾蘭,可大家眼看15年限期將至而憂心忡忡。此時,一位生於斯長於斯,而又畢業於莫斯科國際列寧學校的22歲青年

埃裡希·昂納克

,參與領導了薩爾蘭反對併入德意志帝國的活動。

埃裡希·昂納克入獄照

(圖:壹圖網)▼

德國,裸露在外的工業心臟

但這依然是一個屬於民族主義的時代,在1935年舉行全民公決中,90。8%的薩爾居民要求迴歸德國。昂納克則在同年被捕入獄,直到蘇軍1945年4月攻入柏林時才得以逃脫。

薩爾保護領

納粹德國戰敗後,法國作為“被解放的戰勝國”再次佔領了薩爾蘭(1939年德軍閃擊波蘭時,法軍也曾象徵性地佔領過薩爾蘭的幾個村莊)。

按照法國主導制定的1947年《薩爾憲法》,薩爾蘭將脫離德國,作為一個使用法國法郎的“薩爾保護領”實現政治自治。

此時推出

新薩爾紋章

具有更濃厚的法蘭西共和國特色:

盾徽是由法國國旗色(藍白紅)“構成的十字架圖案,盾徽上方的拱橋象徵了薩爾蘭是

溝通德國與法國之間的橋樑

已經只剩純粹的法蘭西元素

英國和薩爾本土元素都不見了

(圖:《德意志之鷹——紋章中的德國史》,經編輯)▼

德國,裸露在外的工業心臟

薩爾保護領以及二戰後被盟軍佔領的德國▼

德國,裸露在外的工業心臟

1953年,作為“準國家”的“

薩爾保護領

”也派出了自己的“國家足球隊”戴著上面這個紋章參加了1954年伯爾尼世界盃的預選賽,還恰巧與

聯邦德國隊

分在一組,只可惜未能出線。

薩爾隊在對陣挪威的客場比賽中先以0比2落後

其後在以10人應戰的局面下以3比2反敗為勝!

(來源:Youtube)▼

德國,裸露在外的工業心臟

這支薩爾蘭足球隊的實力究竟如何?它曾在1950年(5比3)和1951年(5比2)兩度大勝後來的闖入1954年世界盃八強的瑞士隊。在世界盃預選賽中也僅輸給過後來創造“伯爾尼奇蹟”的世界冠軍聯邦德國隊。

這是薩爾足球代表隊參加的唯一一次重大賽事

其球員、教練和工作人員在其後均有被納入西德隊

參與到1958年世界盃的衛冕之路中(圖:壹圖網)▼

德國,裸露在外的工業心臟

從法國人的角度看,最好的結果當然是吞併薩爾蘭,實在不行,也必須將薩爾蘭“歐洲化”。總之就要在方方面面讓薩爾蘭與德國切割。

薩爾居民主要信仰天主教,並一直被教廷劃歸特里爾大主教管轄。於是法國就極力向梵蒂岡申請,要教廷單獨設立一個“薩爾主教區”,後因特里爾大主教的激烈反對而作罷。

由於特里爾教區曾經是選帝侯,掌握有非常大的實權

特里爾主教自然不能容忍有人割裂薩爾邦,另立山頭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圖:shutterstock)▼

德國,裸露在外的工業心臟

然而,二戰後的歐洲並非由法國話事。為了與蘇東陣營對抗,讓本方的德國人心甘情願地加入“自由世界”的統一戰線,美國不得不在薩爾問題上考慮聯邦德國的想法。

在美國的多輪斡旋後,德法雙方在促進歐洲一體化的大前提下達成妥協,讓薩爾居民舉行公投。那時德國已經被納粹黨禍害得名聲掃地,聯邦德國同意這個方案其實是一場巨大的賭博,已在1935年上過一次“賊船”的薩爾人會改變心意嗎?

1935年的公投,薩爾公民依然一心向德

(圖:壹圖網)▼

德國,裸露在外的工業心臟

1955年10月23日,66。7%的薩爾居民在全民公決中要求迴歸德國。於是,薩爾蘭於1957年1月1日成為了聯邦德國的第十個州。同時,聯邦德國也同意給予法國可觀的經濟補償。

正式迴歸後的薩爾蘭啟用了沿用至今新的州徽:

“左上部分是藍底白獅,象徵

薩爾布呂肯伯爵

右上部分是白底紅十字,象徵

特里爾大主教

左下部分是紅色斜樑上的三隻殘缺的白鷹(沒有嘴和爪),底為黃色,象徵

洛林公爵

右下部分是戴著王冠、吐著紅舌的金獅,底為黑色,象徵普

法爾茨—茨威布呂肯公爵

這四個圖案分別象徵統治過薩爾蘭的四位領主”,具有鮮明的德意志色彩。

薩爾布呂肯州徽各個組成部分的拆解及其淵源

(圖:《德意志之鷹——紋章中的德國史》,經編輯)▼

德國,裸露在外的工業心臟

薩爾主權問題的解決搬掉了德法和解一塊絆腳石,為日後的

歐洲一體化

鋪平了道路。

在薩爾蘭迴歸聯邦德國的次年(1958年),在鐵幕的另一側,

薩爾青年昂納克

以46歲的年紀進入了民主德國統一社會黨政治局,並在三年後組織了柏林牆的修建。1971年他成為了另一半德國的掌舵人,繼而推動兩德相互承認,並於1987年訪問聯邦德國時重返故鄉薩爾,最後也以複雜的心情見證了德國的重新統一。

柏林牆上的這幅《兄弟之吻》

埃裡希·昂納克 (右) 與勃列日涅夫 (左)

(圖:壹圖網)▼

德國,裸露在外的工業心臟

今天,美麗的薩爾蘭已成為包括

德、盧、法、比

四國領土的歐洲大區(Great Region)的核心地帶,是一塊多民族、多文化交匯之地。

這個昔日僅次於魯爾區的德國第二大煤鋼重工業區已少見鋼鐵廠冒出的滾滾濃煙,轉而形成了以汽車及汽配工業和服務業為支柱產業。

堅持許久的產業轉了,執政許久的政黨變了

薩爾蘭能像曾經選擇德國一樣選擇未來嗎?

(圖:壹圖網)▼

德國,裸露在外的工業心臟

作者致謝:

感謝

林純潔

老師

同意本人在文中直接引用其專著

《德意志之鷹——紋章中的德國史》

中的材料。

參考文獻:

1。林純潔,《德意志之鷹——紋章中的德國史》,浙江大學出版社

2。https://en。wikipedia。org/wiki/Saarland

3。https://de。wikipedia。org/wiki/Saarland

4。https://en。wikipedia。org/wiki/Saarland_national_football_team

5。https://en。wikipedia。org/wiki/1954_FIFA_World_Cup_qualification

*本文內容為作者提供,不代表地球知識局立場

封面:shutterstock

END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