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足球

碧桂園“跨界”搞機器人搞了4年,楊國強還能堅持多久?

  • 由 地產工會 發表于 足球
  • 2022-08-16
簡介除了建築方面,碧桂園還成立了另一個較少人知道的機器人公司——千璽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同樣是碧桂園全資子公司,這一家是做餐飲機器人的,在楊老闆的機器人版圖裡,建築+餐飲就是他目前最主要的兩個發力點

博智林為什麼一直在招人

碧桂園“跨界”搞機器人搞了4年,楊國強還能堅持多久?

說到“越老越妖”四個字,中國老闆也有很多這樣的例子,當然,調侃歸調侃,放在企業家身上,其實也可以算作是壯志未酬,創業心態仍然年輕的一面。

前幾天講了恆大集團的許老闆和他躊躇滿志的“恆馳汽車”,今天來說說另一個地產界的“老小夥”楊國強,順德碧桂園的揸Fit人,和他的“博智林機器人”。

碧桂園“跨界”搞機器人搞了4年,楊國強還能堅持多久?

廣東博智林機器人有限公司——碧桂園的全資子公司。“博”者,博士也,據其公司高管對媒體介紹,“博智林”的意思是寓意“博士成林”,“智”則毫無疑問是象徵“智慧科技”、“智慧機器人”的意思。

據其官方介紹,發展至今,博智林員工總人數超7000人。自2020年起至今,累計新入職2000人(也就是說僅就這一年左右的時間,新增2000多名員工,數量可謂不少。不過,這2000人目前還留在博智林的不知道還有幾個……),共招募了3900多名國內外優秀研發人才,海歸人才超過230人,碩士、博士學歷佔員工總數的24。4%。

碧桂園“跨界”搞機器人搞了4年,楊國強還能堅持多久?

僅這數字看起來,確實要起飛啦!對得起機器人這樣的高階智慧領域。

那麼真實發展情況如何呢?

首先,還是回到主題,說到“越老越妖”,恆大許老闆做汽車,很認真,而且從大方向來說,老而“悟道”。

這邊廂楊老闆,更前衛,他搞機器人,也是高度響應國家號召。

2019年1月的碧桂園集團年會上表示:“在工業4。0時代,科技是未來強大競爭力的源泉,碧桂園要朝著高科技企業的方向去發展。因此,碧桂園要果斷響應國家號召、投入科技興國的洪流”。

碧桂園“跨界”搞機器人搞了4年,楊國強還能堅持多久?

大老闆的眼界到底還是高一些。楊老闆之所以敢踏入機器人這個領域,最主要有三點原因:

一是能把握時代潮流;

二是有錢;

三還是有錢。

公司成立4年,碧桂園分別向博智林投入了的年研發費用分別為:2017年6。93億元、2018年12。24億元、2019年19。73億元,2020年26。49億元,4年總研發費用65。39億元。

65個小目標,真不是個小數目。不過楊老闆曾經吹過的牛逼,那可是在5年內投入800億元搞機器人,距離5年之約還有1年時間,還有700多個小目標的缺口。嗯……目前看來,這個計劃好像不太能實現了……

那麼,碧桂園楊老闆的機器人能否搞成呢?讓我們認真分析一下。其實按照1年搞一個字的速度,“機器人”也搞成1年多了,但是如果按照“碧桂園機器人”6個字,還需要2年時間。

PART 1

初始階段有盲目成分不容否認

就像上面說的,四年時間已過,但是楊老闆豪言的800億並沒有落實,而且根據一些公開的資料來看,業務發展方面,目前也不太好。

據一份科技記者的調查報告顯示,目前博智林機器人對外僅銷售了4單,分別是:

向順德碧桂園鳳桐花園專案交付了9款43臺建築機器人。

向廣東騰越建築工程有限公司交付了4款30臺建築機器人。

向瀋陽騰越建築工程有限公司交付了2款8臺建築機器人。

向安徽騰越建築工程有限公司交付了7款建築機器人。

合共的話,就“成交”了88臺成品機器人。

碧桂園“跨界”搞機器人搞了4年,楊國強還能堅持多久?

我們無從得知一臺機器人的造價成本是多少,但可以肯定,值不上60多個億,這是完全沒有疑問的。

所以說,楊老闆的豪言壯語確實帶有盲動性。

不過好在現在公司經營情況依然良好,小編在廈門大學有認識的朋友,說去年博智林到廈門招聘的時候,應試情況良好,無論是薪酬還是前景,都是該校學生所看好的。目前公司經營狀況也良好,沒有傳出什麼大的負面傳聞。

PART 2

大方向沒有錯,適應國家“新基建”的號召

楊老闆造機器人,別的先不說,首先方向就把對了。要的是這個——瞅準方面,先幹著再說,不要總想這想那的,萬事開頭難,現在遇到一些挫折,這沒關係,糾正之後繼續前進就是。

在我國,自古以來,這個是亙古不變的道理。就算你在造機器人的過程中,夾帶私貨,順便圈些產業用地,只要不太過分,也是可以的嘛。

碧桂園“跨界”搞機器人搞了4年,楊國強還能堅持多久?

PART 3

資金充足,內部試驗與容錯的機制完善

據碧桂園自己的官方聲稱,其自營樓盤裡,清潔、測量、抹平、貼瓷磚等建築技術活,已經廣泛使用博智林生產的機器人,也就是說,在內部,碧桂園機器正在緊密鑼鼓的投入使用,並且還是批次使用。

除了建築方面,碧桂園還成立了另一個較少人知道的機器人公司——千璽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同樣是碧桂園全資子公司,這一家是做餐飲機器人的,在楊老闆的機器人版圖裡,建築+餐飲就是他目前最主要的兩個發力點。

碧桂園“跨界”搞機器人搞了4年,楊國強還能堅持多久?

而據悉,在千璽機器人集團旗下FOODOM天降美食王國名下的各家餐廳裡,也已經全線使用了碧桂園自產的機器人。

有的人,對於這種“自產自銷”不看好,但小編冷靜的思考了一下,卻又覺得不能一下子看死,至少也有幾個優勢的:

1、宇宙第一大房企旗下的樓盤數量巨大。

在如此大的存量下,完全可以為機器人提供完美的“練兵場”——換言之,這其實也是企業負責任的表現,機器人科技這東西,目前在全球來看,都還是摸索階段,既然如此,碧桂園暫時沒有做出太多成就,實屬可理解。

而在這個前提下,碧桂園能夠在自己的品牌裡廣泛應用自產的機器人產品,不失為一種理智的選擇:既能為自己節省人工成本,又能為自己轉型而作準備。同時,更難能可貴的,可以提供豐富的經驗積累。

碧桂園“跨界”搞機器人搞了4年,楊國強還能堅持多久?

是,道理是這樣沒錯,高科技固然是需要發明的,但是創新其實也來自積累。就像有“棉花革命”之稱的第一次工業革命就是積累的產物。眾所周知,在棉花之前,人們的衣服主要靠麻、絲綢和獸皮為主,可棉花的大量種植,在原材料方面甩開了這些傳統衣料,之後,英國人把棉紡織業的生意做大積累了接近一百年的經驗,終於發展出了蒸汽自動化,從而開啟人類工業世界的第一把鑰匙。

這其中的成功,最主要的還是積累。

因此,就這一點看,我是看好碧桂園的,貌似比做汽車還要更穩。

2、資金非常充足

楊老闆承諾的800億,雖然沒有到位,但是,這筆錢肯定是有的。以碧桂園的賬務實力,完全不用擔心。

只要繼續經營,隨著技術的不斷革新和生產的不斷擴大,只要能產生收益和利益,後續的資金肯定是到位的。

對於包工頭出身的楊老闆來說,幾十年的人生經驗就證明了一件事:只要肯幹就能成功。

所以,碧桂園造機器人,現在是小小瞎搞,但這都是成功路上的小波折。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未來頗為可期。

都別廢話,幹就完了!

你們覺得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