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足球

超過150公里!國產PL-15如何超越歐美,成全球射程最遠空空導彈?

  • 由 火石視點 發表于 足球
  • 2022-07-30
簡介最重要的是,AIM-120D和霹靂-15都是立足各自隱身戰鬥機需求開發的新型空空導彈,相比之下,無論是歐洲“流星”還是俄羅斯R-77最新型號,在各自隱身戰鬥機發展乏力的情況下,已經逐漸脫離時代,未來先進中距空空導彈的決勝舞臺上,已經只剩下中

j10c屬於幾代機

在2010年之後,圍繞著國產中距空空導彈,存在著兩個比較大的爭議,這兩個爭議都與霹靂-12密切相關。第一個爭議,是對於自用的霹靂-12與出口的SD-10,究竟是兩款導彈還是一款導彈衍生的兩個版本,外界存在不同的觀點。最終,隨著霹靂-12專案設計總師在官方節目中的表態,證實兩者是在同一型號基礎上發展而來,才為爭議畫上了句號。而第二個爭議,則是霹靂-12與霹靂-15,究竟是兩個截然不同的型號,還是有著密切繼承關係的型號。這個爭議也持續了很長時間,最終隨著2021年9月下旬中航工業在航展上公開霹靂-15的效能指標後,才基本水落石出。也正是在這次航展上,霹靂-15用自身過硬的效能指標,確立起與歐洲“流星”、美國AIM-120D,並列為全球最先進中距空空導彈的巔峰地位。

超過150公里!國產PL-15如何超越歐美,成全球射程最遠空空導彈?

掛載霹靂-15的殲-10C

當時的中航工業的展板上,赫然公開了出口型霹靂-15E的具體資料:彈長3。996米,彈徑0。203米,全重210千克。比起霹靂-12彈長3。934米、彈徑0。203米、全重199千克的資料,只有細微差距。很明顯能夠看到,霹靂-15就是在霹靂-12基礎上進行諸多改進,尤其是應用雙脈衝固體火箭發動機技術發展而來。對於外界來說,此次霹靂-15基礎資料的公開,不僅僅意味著霹靂-15這一型號來源被證實,還在於霹靂-15E終於向外界確認了自身的關鍵效能——145千米的有效射程。

超過150公里!國產PL-15如何超越歐美,成全球射程最遠空空導彈?

官方釋出的霹靂-15E基礎資料

作為一款出口型號,霹靂-15E的效能必然會有一定程度的削弱,這是各國在出口先進武器都採取的風險控制措施。中美“蜜月”時期,美國向中國推銷的是效能嚴重縮水的F-16/79戰機;俄羅斯在1991年對我國出口蘇-27SK,以及後來以20億美元出口24架蘇-35SK時,也對兩款戰鬥機作戰軟體進行了調整。由於軍事裝備尤其是先進武器的敏感特性,這其實也是國際軍貿交易時的慣常做法。

既然霹靂-15E有效射程達到145千米,就可以想象國內自用版霹靂-15的有效射程必然更遠,至少也會超過150千米。相比之下,美國AIM-120D經過A、B、C三個型號的迭代改進,有效射程已達到130到135千米左右。歐洲“流星”由於對遠端進攻更為重視,一般認為其射程能達到140千米,但仍然不及霹靂-15。

超過150公里!國產PL-15如何超越歐美,成全球射程最遠空空導彈?

購入的蘇-35SK效能有一定縮水

霹靂-15之所以能在導彈射程這一關鍵資料上,壓制AIM-120D和“流星”,最關鍵的在於裝配了雙脈衝固體火箭發動機。這是一種美國軍方在冷戰時期設想的新穎設計,簡單來說,就是將導彈的發動機燃料艙,分隔成一大一小兩個艙室,導彈在發射後,先消耗大艙室的燃料,以保證完成遠距離高空拋射,抵達目標附近後會再次點火,消耗小艙室燃料,以提高導彈飛行速度,達到增加導彈射程的目的。目前,美國已在其裝備的海基標準-3艦空導彈上應用了雙脈衝固體火箭發動機,但這是對直徑、重量指標限制不太嚴苛的艦載導彈。在空空導彈這種對重量、直徑要求異常苛刻的導彈上,應用雙脈衝固體火箭發動機的難度非常高。事實上,霹靂-15是全球第一例,而且也是到目前為止僅有的一例。

超過150公里!國產PL-15如何超越歐美,成全球射程最遠空空導彈?

霹靂-15代表國產空空導彈的最高成就

可以認為,即使僅憑藉雙脈衝固體火箭發動機這一技術,霹靂-15就能穩居最先進中距彈的行列。當然,美國空軍作為目前全球最大的空中力量,其在空空導彈領域的積累非常深厚,AIM-120D作為其裝備的最先進中距彈,雖然沒有應用雙脈衝固體火箭發動機技術,但憑藉多年積累的豐富設計和實戰經驗,及美國航空工業的技術儲備,AIM-120D在導引頭靈敏性、機動效能、過載能力以及響應速度等方面,都有非常突出的表現。

超過150公里!國產PL-15如何超越歐美,成全球射程最遠空空導彈?

發射AIM-120的F-35隱身戰鬥機

至於歐洲“流星”,則開闢了中距空空導彈動力系統的另一路徑,使用的固體衝壓發動機一度被認為將是未來遠端空空導彈的最優方案。畢竟從理論上來說,“流星”空空導彈的總衝,是中國霹靂-15、美國AIM-120D的數倍之多,再加上其無級調節推力的特殊設計,使得“流星”在飛過100千米後,仍然能憑藉充沛的能量,保持較高的速度和過載能力。因此,“流星”在歐洲國家的對外宣傳中,成為完全壓制霹靂-15、AIM-120D的強大裝備,但就實際情況來說,這只是一種巧妙的宣傳技巧。

超過150公里!國產PL-15如何超越歐美,成全球射程最遠空空導彈?

機腹半埋方式搭載4枚“流星”的“颱風”戰鬥機

“流星”使用的固體衝壓發動機,確實賦予其出色的效能,但固體衝壓發動機本身,也有兩個較為尷尬的特性。首先,固體衝壓發動機對導彈飛行過程中的側滑角、攻角變化非常敏感,一旦發生稍大的變化,就會導致衝壓發動機停機。換句話說,“流星”在飛行過程中,很難承受大過載,使得其機動性和靈活性受到一定限制。鑑於其並不是近距格鬥彈,這種缺點倒也還勉強可以接受。“流星”的主要問題集中在第二個特性上,也就是固體衝壓發動機發揮總衝大的優勢,需要一個比較漫長的過程。簡單來說,就是“流星”在發射後,需要先爬升到較高的高度,經過30到50千米的飛行後,才能進入最佳工作狀態,從而獲得充沛的能量,尤其在80千米之後,往往能一直保持超過3。5馬赫的速度。

超過150公里!國產PL-15如何超越歐美,成全球射程最遠空空導彈?

“流星”的發動機優缺點都很明顯

換句話說,當“流星”飛過80,甚至是100千米後,將成為一個極為可怕的“威脅”,歐洲對於“流星”的宣傳,也主要是集中在這一階段。然而,如果將“流星”用來針對30到50千米內的目標,則由於衝壓發動機優勢尚未展現,而導致導彈效能上的尷尬。實際上,這也正是中美俄三國,都曾先後研究此類固體衝壓發動機,最終卻都放棄這條技術路線的根本原因。

因為中美俄都先後開發了隱身戰鬥機專案,大大壓縮了戰鬥機空中交戰距離,對於“流星”這類遠距離才能發揮優勢的型號並不欣賞,而歐洲預計要在2030年之後,才能完成隱身戰鬥機的研發。看得出來,各國在先進中距空空導彈作戰理念和技術應用方面的差距,與各自戰機在隱身等先進技術上的應用水平息息相關。

超過150公里!國產PL-15如何超越歐美,成全球射程最遠空空導彈?

隱身戰鬥機是歐洲航空工業的一大痛點

美國F-22隱身戰鬥機出現前,由於電子裝置及雷達效能的不斷進步,各國非隱身戰鬥機的交戰距離逐漸拉長。正是在這種情況下,各國開始發展遠距離空空導彈,以求獲得先發制敵的優勢。然而到了21世紀初,F-22A的橫空出世迫使各國也認真思考如何面對隱身戰鬥機的問題。當時,歐洲各國很清醒地認識到,短期內不具有研發隱身戰鬥機的可能,因此不得不面對使用非隱身戰鬥機對抗隱身戰鬥機的局面。最終,歐洲國家在空戰武器方面提出瞭解決方案,也就是在“流星”上應用固體衝壓發動機,儘可能增強100千米外的遠距離攻擊能力。根據當時的分析,在面對隱身戰機時,很難進入到80甚至50千米以內的近距離鏖戰,遠距離交手是唯一獲勝的機會。

超過150公里!國產PL-15如何超越歐美,成全球射程最遠空空導彈?

法制“陣風”戰鬥機也整合了“流星”導彈

從理論上來說,如果空中大型預警機、地面大功率雷達,能保證對隱身戰機140千米左右的有效發現距離,非隱身戰鬥機搭載“流星”,確實具備在地面及空中引導下,對隱身戰鬥機實行遠距離攻擊的可能,這也是歐洲應對隱身戰機威脅的最核心作戰思路。但這種方式有著非常明顯的缺陷,比如說無法用於進攻,只能被動防守,並且在複雜的實戰中實現的難度很大。不過,這已經是歐洲各國在缺乏隱身戰鬥機的情況下,有效應對隱身戰鬥機的最佳方式。

超過150公里!國產PL-15如何超越歐美,成全球射程最遠空空導彈?

即便“陣風”F4型,面對隱身戰鬥機也非常吃力

相比於歐洲國家對“流星”的期待,俄羅斯則走上了另一條截然不同的道路。由於蘇聯時代微電子產業較為落後,使得俄羅斯很早就意識到,不可能在先進中距空空導彈領域追上美國,但比起歐洲各國,俄羅斯面臨的隱身戰機威脅無疑更加嚴峻。因此,俄羅斯效仿蘇聯時代“既然不能小,那就更大”的思維,在21世紀初開啟蘇-57隱身戰鬥機專案的同時,也啟動了S-500遠端防空導彈系統的研發。最終希望蘇-57搭載先進中距空空導彈,在地面雷達及S-500的協助下,實現有效防禦來襲敵方隱身戰鬥機的目標。

超過150公里!國產PL-15如何超越歐美,成全球射程最遠空空導彈?

已完成發射測試的俄羅斯S-500防空系統

這與蘇聯在80年代,為容納新一代體積巨大的固體燃料潛射彈道導彈,而開發體量驚人的“颱風”級戰略核潛艇的思路,本質上是一致的。這種偏防禦性的理念,與歐洲開發“流星”導彈應對隱身戰機,也可以說是異曲同工之妙。只不過,相比於“流星”的順利研發,S-500發展至今不太明朗,即使按照俄方官方說辭,也僅僅是已進入部隊服役,但部分功能尚未達到實戰應用水平。更重要的是,蘇-57目前僅量產4架,相比於俄羅斯廣袤的領空,顯然是杯水車薪。

超過150公里!國產PL-15如何超越歐美,成全球射程最遠空空導彈?

蘇-57仍未進入穩定量產階段

相比於歐洲、俄羅斯在面對隱身戰鬥機時的被動防禦思想,中國在技術水平更低的情況下,是唯一採取“以攻對攻”的國家。無論是早期開發的殲-10A與霹靂-12,還是後來發展的殲-20與霹靂-15的組合,都很鮮明地展現出比拼F-22A和AIM-120的思路。而最終,霹靂-15憑藉冠絕全球的雙脈衝固體火箭發動機技術,達到了與AIM-120D不分高下的程度。殲-20也受益於國內航空工業技術大爆發,綜合性能達到了與F-22A相當的高度。

超過150公里!國產PL-15如何超越歐美,成全球射程最遠空空導彈?

超遠端空空導彈的鼻祖AIM-54“不死鳥”

就目前來說,美國AIM-120D在導引頭靈敏度、可靠性、實戰經驗等方面具備優勢,而霹靂-15則憑藉雙脈衝固體火箭發動機技術,射程明顯超出。在隱身戰鬥機使用內部彈艙搭載這兩款先進導彈的情況下,如果不考慮地面雷達的介入,完全能夠在遠距離從容獵殺非隱身戰鬥機。而如果是兩款隱身戰鬥機,各自攜帶兩種先進空空導彈交戰,由於雙方均具備低可探測能力,因此作戰距離有可能迅速縮小至80,甚至是50千米。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使用“流星”導彈,那無疑是非常尷尬。

超過150公里!國產PL-15如何超越歐美,成全球射程最遠空空導彈?

隱身戰鬥機低可探測性嚴重壓縮了對手發現距離

美國早在1997年,就針對隱身戰鬥機的需求,提出了“雙射程導彈”(AADRM)的概念,也就是說,希望在將原本用於近距格鬥的AIM-9X和用於遠端作戰的AIM-120進行有機統一,以在AIM-120C、D上,實現同時用於中近距離格鬥和遠距離攻擊的目標。這一構想的最根本原因,當然是由於隱身戰鬥機極為尷尬的內部彈艙容積,尤其是對於F-35、殲-35這種沒有側彈倉的中型隱身戰鬥機更是如此,統一近距格鬥彈與中距彈,對提高彈藥裝載能力至關重要。即使對於殲-20、F-22A這種重型機,也能極大地增強導彈搭載靈活性,而這一點,在霹靂-15身上表現的最明顯。

超過150公里!國產PL-15如何超越歐美,成全球射程最遠空空導彈?

彈倉容量不足是F-35面臨的棘手問題

霹靂-15的雙脈衝固體火箭發動機,不僅能夠有效延長導彈射程,而且在50千米內的中近距離交戰中,也能憑藉兩次無間隔點火,賦予導彈更強的機動性和過載能力,從而在中近距離面對AIM-120D時,獲得一定的優勢。最重要的是,AIM-120D和霹靂-15都是立足各自隱身戰鬥機需求開發的新型空空導彈,相比之下,無論是歐洲“流星”還是俄羅斯R-77最新型號,在各自隱身戰鬥機發展乏力的情況下,已經逐漸脫離時代,未來先進中距空空導彈的決勝舞臺上,已經只剩下中國和美國。

超過150公里!國產PL-15如何超越歐美,成全球射程最遠空空導彈?

霹靂-15E與FC-31的搭配令人遐想

在2019年前後,就爆出了美國空軍正在開發新一代AIM-260遠端空空導彈的訊息,外界普遍認為這種導彈已達到了第五代技術標準。國內也曾有觀點認為,國產霹靂-15是在第四代霹靂-12的基礎上,步入第五代範疇的先進型號,明顯超過了第四代AIM-120D。但事實上,即使是按照對霹靂-15代數劃分最有利的中國標準,霹靂-15也只能說是採用部分第五代技術的第四代巔峰型號,距離美國AIM-260這種真正的第五代空空導彈,還有非常明顯的差距。舉個例子,假如說霹靂-12地位類似國產殲-10A,霹靂-15則是在其基礎上發展的殲-10C,效能、作戰範圍及戰鬥力有了極大飛躍,但距離徹底脫胎換骨的殲-20隱身戰鬥機,仍然有不可逾越的天塹。

超過150公里!國產PL-15如何超越歐美,成全球射程最遠空空導彈?

霹靂-15部分指標優於AIM-120D

事實上,面對美國開發AIM-260的動作,國內也並非沒有新的空空導彈專案。在2018年前後,外界曾發現殲-16掛載一枚全新的大型空空導彈起飛,有資料將其稱為“霹靂-21”,並認為是國內正在發展的新一代遠端空空導彈。就僅有的資料來看,這款新型遠端空空導彈,並沒有出現類似“流星”衝壓發動機特有的進氣口等,也沒有應用雙脈衝固體火箭發動機技術,仍是一款單艙室固體火箭發動機導彈。此外,這款“光桿”導彈長度估計超過5。5米,比霹靂-15多出至少1。5米,無論如何也不可能被殲-20的內部彈艙容納,因此也不可能是國內開發的第五代空空導彈。

超過150公里!國產PL-15如何超越歐美,成全球射程最遠空空導彈?

大型“光桿”空空導彈的驚鴻一瞥

在殲-20逐漸成為空軍核心裝備的情況下,新一代空空導彈無法相容殲-20,是絕對不可能出現的情形。目前比較認可的觀點是,這款體型極長的導彈,很有可能是一款射程超過300千米的超遠端武器,用途主要是打擊對手處於後方的預警機、加油機等關鍵機型。在具體作戰方式上,透過由殲-16掛載,由己方預警機或前出的殲-20探測、確定目標位置,並引導殲-16發射的導彈進行“越肩”攻擊。早在1999年,美國及其盟友就曾採取“A射B導”的模式,使用AIM-120擊落南聯盟米格-29戰機。

超過150公里!國產PL-15如何超越歐美,成全球射程最遠空空導彈?

規劃中的AIM-260(下)與AIM-120對比圖

然而,當時美國是在空中力量遠超南聯盟空軍的情況下,才達成這種作戰效果。殲-16搭載的超遠端空空導彈,在面對勢均力敵的空中力量時,能發揮出怎樣的作用,仍然值得商榷。此外,距離這種大型導彈現身已過去4年,憑藉在此期間的技術進步,至今仍未發現這種導彈列裝等新的資訊,也讓人對其頗為疑惑。關於這種神秘導彈的種種迷霧,也許只有日後官方真正公開時才能揭開。

超過150公里!國產PL-15如何超越歐美,成全球射程最遠空空導彈?

殲-16已經搭載霹靂-15和霹靂-10

儘管官方至今尚未公佈第五代先進空空導彈專案的進度,但從相關專業人員或明或暗的訊息來看,國內確實已立項了相關型號。霹靂-12設計總師在接受採訪時,對第五代先進空空特點的描述,就包括網路化制導、全方位立體攻擊、複合模式制導、多工和雙射程等特點。至於動力系統,外界普遍認為將是無級調節固體火箭發動機,至於在中近距離表現較為勉強的衝壓發動機,仍然不被隱身戰鬥機所喜愛。

超過150公里!國產PL-15如何超越歐美,成全球射程最遠空空導彈?

未來殲-20與新一代空空導彈的組合更令人期待

無論是近年來名聲鵲起的歐洲“流星”,還是十幾年前曾大量引進的俄製R-77,實際上都已退出全球最先進空空導彈的競爭行列。國產霹靂-15與AIM-120D,綜合性能雖然並沒有明顯超越“流星”,但更加適應隱身空戰時代的作戰思路,也就意味著兩者的實際表現將遠超“流星”。未來第五代中距空空導彈的比拼角逐,才是真正讓人嚮往和專注的領域。而這,也將是中國第一次在先進空空導彈領域達成與美國勢均力敵的態勢。請為中國先進空空導彈邁向嶄新未來鼓掌喝彩。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