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足球

認知偏差理論:生活中那些讓人啼笑皆非的“達克效應”

  • 由 李家和 發表于 足球
  • 2022-07-15
簡介每一個人,包括作者,都會陷入到達克效應之中,因為知識沒有一個人是全面的,總有自己不知道的東西

達克是什麼

達克效應曲線

認知偏差理論:生活中那些讓人啼笑皆非的“達克效應”

前言

如果我們把“知識”看做是被關在“書”的監獄裡的智慧,那麼就需要我們開啟這些監獄將智慧解救,“它”將忠誠地陪伴你前行,當你需要“它”的時候智慧才會反過來解救你。

也許閱讀能力是被少數人掌握著的技巧,也許我們的閱讀能力還有待提高,參加讀書會也許是一件可以透過交流了解讀書樂趣,掌握學習技巧的好去處。

那些掌握閱讀能力的人,會一直沉浸在裡面一個勁的讀,而那些沒有體會到閱讀樂趣的人,沒有感受到閱讀帶來快樂的人,永遠被關在這本書之外。

想和誰做朋友,就需要和誰多打交道,好比你會用心、用情、用愛陪伴戀人,多些理解,多些時間,把書當做你的戀人或者情人豈不樂哉!

戀人也許會揹你而去,但你在書中學到的知識和智慧會陪伴你前行,這是極具價效比的得到與純粹樂趣。

認知偏差理論:生活中那些讓人啼笑皆非的“達克效應”

瞭解“達克效應曲線”之前,首先我們先要知道什麼是達克效應?

先講幾個故事讓我們瞭解一下什麼是達克效應。

達克效應(D-K-effect)也叫:全稱為鄧寧-克魯格效應(Dunning-Kruger effect)

起源

1995年4月19日,美國一個名叫惠勒的賊在光天化日之下,持槍搶劫了匹茲堡的兩家銀行。由於他沒戴任何面具,警察在調出監控之後,沒過多久就找上了惠勒的門,並將其成功抓捕。

惠勒在被抓時仍然一臉困惑:“你們怎麼找到我的?我明明在臉上抹了隱形液啊!”

警察被他氣樂了:“什麼隱形液?”

惠勒一臉認真:“檸檬汁啊!”

這就是犯罪史上最笨的賊之一——惠勒,他沒有妄想症,也沒吸毒。後來根據負責本案的警官調查,惠勒得知檸檬汁在紙上寫字之後可以隱形,於是他想,把檸檬汁抹在臉上一樣可以達到讓攝像頭拍不到的“隱形效果”。

這個笨到如此境地的賊成功引起了康奈爾大學心理學教授大衛·鄧寧的注意,他和他的研究生賈斯汀·克魯格做了一系列實驗來驗證自己的想法,那就是:最缺乏知識和技能的人反而最無法認知自己的這種缺陷。

認知偏差理論:生活中那些讓人啼笑皆非的“達克效應”

聽到這裡,忍不住笑出了聲,怎麼會有如此笨的人啊!

但是,作者下來的這段話卻讓我笑不出來了“人們可能會驚訝,哪有這麼蠢的人?但兩位學者在1999年的論文中說得很明白:想尋找一個達克式的無知者,最好的辦法就是去照鏡子。”

怎麼會是這個樣子的呢?難道我們每一個人,身上都有達克效應存在嗎?或許是吧,只是我們自己不願意承認而已。畢竟我們只是在我們理解的、學習的範圍之內,感覺像有一點兒知識,對我們不瞭解的那些專業,那些方面,或許我們在別人眼中也是一樣的“愚蠢”。

認知偏差理論:生活中那些讓人啼笑皆非的“達克效應”

達克效應裡隱藏著另外一個效應:五分之一效應

什麼是五分之一效應?

首先舉兩個案例:

案例1:孫中山詐騙

“我給你說,我是孫中山,當年死了的那個是我的替身,現在我回來了,要打回這片江山,你贊助我,我封你做海陸空三軍大元帥,而且我們國民政府在美國存著億萬的錢,你贊助我,回頭還能加倍還回來……”

這話能居然騙到人……

但是真的騙到了……

騙了55萬……

認知偏差理論:生活中那些讓人啼笑皆非的“達克效應”

案例2:昌平公主詐騙

“愛新覺羅氏三公主——昌平公主”。現年49歲的公主成立了一家公司,全國各地尋找投資人,頻頻帶投資人飛往四川及貴州,到深山的軍事管理區看金庫,因為那裡封存著愛新覺羅家族遺留下的1750億元的資產,為了使資產解凍,先後有6人共投資572萬元用於解凍這筆資產……

啥也不說了,昌平公主……昌平!!!!你說長平公主都ok,昌平公主!!!……我家住門頭溝我是不是叫門頭溝公主?朝陽區公主,西城區公主,還有遠在四川的武侯區公主,紛紛上線……

這也能騙500萬……

以上都是真實詐騙成功案例。

認知偏差理論:生活中那些讓人啼笑皆非的“達克效應”

就用這樣簡單的手法詐騙上百萬甚至幾千萬。

為什麼這麼拙劣的手段能夠讓人自願被騙?

《達克效應》告訴我們,當說我是“孫中山”你還願意跟我聊天,你就是我的“目標客戶”。

所以不難理解,那些冒充中國移動、中國電信、銀行、保險等客服給你打電話的都是海外口音,南方或者奇怪的口音,他就不用普通話,用普通話和你聊了半個多小時,結果被你識破了,多浪費時間,第一句聽到你是個聰明人,掛掉!那些明明操著南方或奇怪口音的人如果你願意和他聊天,就說明 你 就是 被騙的目標物件,就這麼簡單的一個道理。

達克效應衍生出一個效應就是“五分之一效應”。

五分之一效應就是:不管多麼離譜的事情,這世界上總有五分之一的人相信。也就是你在這個社會上無論講任何離譜的話,都有五分之一的人會相信。

認知偏差理論:生活中那些讓人啼笑皆非的“達克效應”

斯爾皮伯格在拍攝《侏羅紀公園》結束後,拿了一把半自動槍,擺了一個姿勢,站在一隻影片故事情節被槍打死的道具暴龍的身邊,他的朋友拍了一張照片,發到網上,配圖示題是:“人類發現的最後一隻恐龍被你給殺了,你這個混蛋!”這個開玩笑的網路社交圖片,馬上就引來了大量的人來聲討這個“殺死暴龍的人。”

你有沒有愛心……?

你再有錢也不能殺死暴龍啊……?

等等……

當你說再怎麼離譜的事,總有百分之五的人會相信,這就是“達克效應”

想知道達克效應的範本,最好的方法就是回家照鏡子。

為什麼?

每一個人,包括作者,都會陷入到達克效應之中,因為知識沒有一個人是全面的,總有自己不知道的東西。

深層次的說,我們的原始祖先在不知道真相的時候,家族中的長者或者有權利的頭人,總結過往積累的經驗,為了讓後代不再犯錯,會用神話故事或者編造的善意謊言向子孫後代灌輸所謂的經驗,週而復始,大腦皮層對長者,權威、產生的信之,聽之,隨之的潛意識一代一代印在了大腦基因的元認知上了。

認知偏差理論:生活中那些讓人啼笑皆非的“達克效應”

當你看了一本書之後,發現原來還有這件事我不知道,原來還有這樣的知識和道理,原來這是謬論……。而在我不知道這件事的時候,我根本就不知道從書本上獲取知識,應該讀什麼書,根本就沒覺得這本書的重要。

這就是今天要學習“達克效應曲線”的原因和使命。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