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足球

QQ二十週年:與青春有關的日子

  • 由 接招 發表于 足球
  • 2022-06-27
簡介當是全球軟體業的老大頹勢已顯,微軟把MSN看成了自己的QQ,目標只有一個:劍指南方的那家公司

為什麼qq頭像變成企鵝2020

QQ今年20歲了。我在2000年申請了第一個QQ號,當時它的同時線上人數剛剛突破10萬大關。

那時大家還叫它OICQ。大學男生宿舍的臥談會主題,始終少不了“今天又認識了幾個網友”這樣的話題。白天躺在宿舍看痞子蔡的《第一次親密接觸》,晚上去網咖通宵聊天,把網路文學當成了《葵花寶典》。

在OICQ之前,中國市場上已經有至少三款同類產品了,小馬哥對自己的產品做了兩個至關重要的微創新:一是在每臺電腦登入,都會看到聯絡人列表,而火遍歐美的ICQ並不具備這個功能,只要換電腦登入,聯絡人列表就消失;另一個就是允許新增陌生人為好友,當時其它幾個產品只能按照賬號加好友,明顯偏熟人社交。

前一個功能,是因為當時中國的年輕人大多沒有自己的電腦,需要在網咖等場所不停換電腦;後一個功能,則徹底打開了QQ的社交關係鏈,這不就是微信+陌陌的混搭嗎?

前年,我在《騰訊在2001年趕上了第一個風口》一文中提到過,2001年是騰訊創業之後趕上的第一個風口:

2000年,中國共有上網計算機350萬臺,而一年之後,達到了850萬臺。2001年,QQ註冊賬號突破1億。顯然,如果一人一臺電腦,根本支撐不起QQ的使用者量。

這個風口就是網咖在大街小巷的遍地開花。2001年,中國網咖數量突然暴增到37萬家,這個數字既是空前的,也是絕後的。也正是這一年,QQ號繼手機號、郵政編碼之後,成為珠三角小老闆們名片上的數字標配。

QQ二十週年:與青春有關的日子

你認識幾件古董?

如果說網咖是那個年代大學生們的“夜店”,那分屬各個院系的機房就是他們的“鐘點房”。在電腦還未填滿宿舍之前,機房是大學生們連線外部花花世界的一個橋樑。手握一張小卡片,戴上鞋套,比網咖要便宜得多。

那時聊天用QQ,發郵件用億郵,玩遊戲上聯眾,混同學圈子就上ChinaRen。影片網站很少,而且開啟之後就有讓整個機房癱瘓的危險。

後來隨著電腦在學生宿舍的普及,學校區域網也起來了。幾乎每臺電腦都是24小時開機,QQ當然也要24小時掛著。早上去上課之前,開啟FlashGet,中午回來動畫片或動作片就都下完了。QQ當年在混亂不堪的宿舍裡就見證了點對點、去中心化、共享經濟。

QQ二十週年:與青春有關的日子

2004年,創業六年的騰訊上市了。此前一年阿里孵化出淘寶,此後一年百度赴美上市。BAT中,阿里和百度都創立於1999年,而QQ在當年正式上線。某種程度上,它們都是一個屬相。

陳天橋也是在1999年創立盛大。2001年他從韓國引入了對中國網際網路具有深遠影響的網遊《傳奇》。QQ的風口是網咖,網咖的風口是《傳奇》。

2005年2月10日,在QQ六週歲生日之際,上海灘老大陳天橋突然在二級市場收購了新浪近20%的股權,大有一統江湖之勢。這是魔都網際網路巨頭第一次叫板帝都巨頭,可能也是唯一一次。

當年5月,微軟宣佈與一家上海公司成立合資公司,正式把親兒子MSN帶入中國。當是全球軟體業的老大頹勢已顯,微軟把MSN看成了自己的QQ,目標只有一個:劍指南方的那家公司。

同樣是在2005年,一個叫龐升東的個人站長在上海成立了一家叫做51。com的社交網站,目標也只有一個:劍指南方的那家公司。

南征和北伐,是2005年上海網際網路公司的主旋律。

MSN率先贏得了上海白領階層的好感,然後在其它一線城市的“五環內人群”中迅速蔓延開來。51則迅速在“五環外人群”中贏得大量使用者。背腹受敵,似乎是當時QQ的險境。

我沒用過51,但自從2005年到北京工作後就用上了MSN,因為你身邊的同事、朋友、社交圈子都在用。QQ一度成了與老同學聯絡的專屬工具。

MSN迎合了剛剛步入社會的大學生渴望新身份、新圈子的內在需求。當時有這麼一句話非常流行:什麼是白領?就是掙得是賣白菜的錢,操得是賣白粉的心。這句話的原始出處肯定不是MSN,但它透過MSN的個性簽名檔傳播開來。

當年對於在一線城市打拼的年輕人來說,白領其實是一種奢侈品,而類似MSN這種貼上白領標籤的產品,很容易讓年輕人沉醉於一種“高仿的生活”之中。那時有人為了捍衛白領的尊嚴每天喝一杯星巴克,也不願意換掉電腦裡的盜版XP。

年輕是QQ崛起的秘籍,也是它成長的煩惱。MSN最火的時候,QQ被認為是學生黨的自留地。低齡、邊緣、不性感,甚至看上去還有一點屌絲,是那個時代MSN陰影之下的QQ使用者畫像。

但QQ在滿足使用者需求的問題上,永遠簡單粗暴。大部分人的MSN賬戶都是透過Hotmail註冊的,想必還有很多人對登入Hotmail郵箱的慘痛經歷記憶猶新。QQ的登入永遠順暢,就像QQ郵箱一樣。至於檔案傳輸速度、群聊體驗,QQ更是秒殺所有友商。

PC網際網路時代,BAT都跟美國網際網路巨頭真刀真槍地幹過。阿里抗擊eBay,百度抗擊谷歌,騰訊抗擊MSN。應該說,電商和搜尋是模式層面的競爭,QQ和MSN則是純產品層面的競爭。網際網路產品沒有灰色地帶,好用就是好用,不好用就是不好用。

QQ始終走的是群眾路線,而且永遠跟年輕人在一起。從70後、到80後、再到90後、甚至95後,QQ至少見證了三代人的成長。MSN、51、校內、開心網、微博乃至微信,無論社交的概念如何進化,誰都沒能幹掉QQ。

對於每一個QQ使用者而言,無論新手機是什麼牌子,它的桌面都有一個位置是留給QQ的。你沒有理由解除安裝它,但總有一個理由留下它。

2001年10月,廣州一家卡通形象包裝公司用30萬人民幣向騰訊購買了企鵝形象的衍生品開發權,並且還開了一家企鵝主題的線下專賣店,包括服裝、玩具和手錶。

之後三年時間裡,這個專賣店迅速開到200家左右。財經作家吳曉波在《騰訊傳》裡寫到,馬化騰一度認為可愛的企鵝形象可以打造成一個類似於米老鼠或Hello Kitty那樣的流行IP。

QQ二十週年:與青春有關的日子

將近20年後,小馬哥的這個夢想正在以另一種方式變成現實。本週,瑞幸咖啡與QQ在上海合作的主題咖啡店“1999 beta”正式開業。顯然,從主題店的名字就可以看出,這是在向QQ20週歲致敬。

據說這家店的特色就是懷舊與創業。裡面會有小馬哥創業初期的辦公桌(復刻版),還有4只不同時代的玻璃鋼企鵝,以及懷舊老物件,QQ頭像牆等。

QQ二十週年:與青春有關的日子

騰訊最新一季財報顯示,QQ的月活使用者依然超過8億。按照過去20年的成長速度,QQ今天的體量如果放到傳統行業,可能就是一家百年老字號。而瑞幸作為一家成立只有兩年的新消費品牌,其發展速度與QQ成立之初如出一轍:不到兩年時間開了2000家線下店。星巴克入華20年,店面數量是3600家。瑞幸相當於其60%的數量比例。沒錯,也是60%。

但瑞幸與QQ之間,有著更本質的相似性:為網際網路而生,為年輕人而生。雖然瑞幸咖啡的線下店增速很快,但訂單主要還是來自線上,所以準確地說是一家網際網路公司。有資料顯示,瑞幸咖啡的核心使用者,主要是年輕白領,這個人群的比例超過50%。

與20年前相比,白領兩個字在中國終於有了實際意義。當年,用著MSN進入社會、踏入職場的70後、80後,揹負的壓力要遠遠大於如今的90後,所以白領對他們而言是一個虛幻的詞。

作為90後的新白領,在消費觀上更加獨立,越貴越好對於他們來說是一種虛榮的表現。追求真實自我、追求好用和價效比,才是硬道理。QQ的崛起不是偶然,瑞幸也不是。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