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足球

問路湘江——湖南路橋第四次承建湘江長沙段大橋主橋

  • 由 紅網 發表于 足球
  • 2022-06-25
簡介繼1998年中標猴子石大橋後,已在湘江長沙段修建三座大橋主橋的湖南路橋,時隔22年之後重返湘江長沙段架設主橋

長沙猴子石大橋什麼時候通車的

問路湘江——湖南路橋第四次承建湘江長沙段大橋主橋

山水洲城。

紅網時刻通訊員 蘇美滋 長沙報道

湘江北去,橘子洲頭,萬山紅遍,層林盡染。

站在湘江之畔,詩人筆下的豪情畫卷盡收眼底。而如今,這幅山水畫中更添了數筆濃墨,那就是湘江長沙段上,那一座座氣勢如虹的大橋。

大橋跨江而生,連通著河東與河西的經濟命脈,也與山水洲城相得益彰,成為一道道靚麗的風景線。

大橋背後,凝結著“路橋湘軍”的智慧與汗水。上世紀70年代以來,湖南路橋集團相繼參與橘子洲大橋、銀盆嶺大橋、猴子石大橋的建設,服務於一代代長沙人的過江需求。

近日,湖南路橋收到香爐洲湘江大橋專案中標通知書,即將在湘江長沙段修建第四座湘江大橋,再次為古城長沙的東西兩岸交通助力。

問路湘江——湖南路橋第四次承建湘江長沙段大橋主橋

橘子洲大橋。

開路·一橋飛架

從奮鬥年代走過來的老長沙人,對湘江大橋有著特殊的情愫。

五十年前,長沙還沒有湘江大橋。人們為了過江,往往要排隊兩三公里,等候五一碼頭的輪渡,或者坐上小木筏子,艱難往返於兩岸之間。

一條奔湧的母親河,滋養著長沙古城,卻也阻隔了河東與河西的連線。

1971年9月,修建長沙湘江大橋的工作啟動了。這項承載著沉重責任與使命的工程,受到了全城乃至全國各界的關注。當時還是工程隊的湖南路橋,在接到任務後,即派出骨幹力量參與大橋修建。

“我們現在看到的大橋並不是最初的設計方案。”湖南路橋集團原總工程師、在大橋建設中擔任吊裝工藝設計組組長的上官興表示。最初,長沙湘江大橋的設計方案將大橋大河跨孔的跨徑設計為100米左右。

“一拿到大橋設計我就說,這不可能完成。按照當時湖南的吊裝能力,用纜索吊完橋上構件,主橋橋孔最大跨徑不能超過76米,否則會發生重大事故。”上官興提出修改設計方案,為此,指揮部用軍用直升機從武漢把時任鐵道部大橋工程局局長彭敏接過來,來裁判是否能建更大跨徑的橋。最終,長沙湘江大橋從原來的主河5孔5段吊裝100米,改為3段吊裝8孔76米。

設計方案確定後,為了修建這座橋,長沙幾乎全民上陣,包括“路橋湘軍”在內的勞動者們,採取“人海戰術”肩挑手扛、人抬鋤挖。

根據1972年9月30日《長沙快報》記載,長沙湘江大橋從動工至建成,長沙市機關、部隊和各條戰線,共有900多個單位,80多萬人次,到大橋工地參加了義務勞動。

1972年10月1日,長沙湘江大橋(後更名為橘子洲大橋)隆重舉行通車典禮。短短一年時間,這座全長1250米的雙曲拱橋,便騰躍而起,結束了長沙人千百年來靠擺渡過河的歷史。

至今,它仍然是國內最長的雙曲拱橋,在湘江上創造了用64天時間吊裝1900多件,總重1萬噸的國內紀錄。其2×322米雙跨纜索吊裝的創新,為湖南路橋捧回國家科委首屆科技進步二等獎。

該橋還獲1980年第一屆國家優質工程設計金質獎、交通部1970年度國家優秀設計專案獎。“雙曲拱橋溫度應力的設計方法”“雙曲拱橋連拱簡化計算方法”“雙跨連續纜索無支架吊裝”等三項成果獲1978年湖南省首屆科學大會獎。

問路湘江——湖南路橋第四次承建湘江長沙段大橋主橋

銀盆嶺大橋。

問路湘江——湖南路橋第四次承建湘江長沙段大橋主橋

猴子石大橋。

拓路·湘江之戀

長沙第一座湘江大橋,承載著一代人的集體記憶,也開啟了湖南路橋為長沙人民修建湘江大橋的歷史。

在此後幾十年中,湖南路橋與湘江大橋之間,續寫了一段又一段深厚的情緣。

1990年12月31日,在歷時三年的艱苦奮戰後,由湖南路橋承建的長沙湘江北大橋(後更名為銀盆嶺大橋)竣工通車。

這座全長3616。66米、橋面淨寬25米的斜拉橋,如同一張潔白的豎琴,屹立在湘江之上。其最大跨徑210米為當時國內同類型橋樑之最、亞洲第三。

大橋施工中,進行了10餘項科技研究,達到1980年代國際水平。它也是湖南省當時最長、最寬、跨徑最大、設計最新並具有現代化造型藝術的一座特大型橋樑。

1998年,歷經兩建兩停的猴子石大橋重新啟動建設,湖南路橋擔當重任。2000年10月,猴子石大橋竣工通車。它全長1386米,橋面寬27米,橋型為5跨V型斜撐連續梁及11跨頂推連續梁。

而其5跨V型斜撐連續梁橋,是國內公路橋樑首次採用的結構形式,亦是我國首次採用三角形穩定性施工的大型橋樑,是國內最大跨徑的V型斜撐連續梁公路橋。先後獲湖南省優秀設計一等獎和其他省市科技獎。

一座座湘江大橋,見證著城市的發展和變遷,為繁忙的過江交通注入新的活力。

而“路橋湘軍”與湘江大橋的故事,也隨著每一根拱肋吊裝嵌入城市的歷史,順著每一次圍堰沉底深入城市的骨髓,與這片土地血脈相連,互融共生。

問路湘江——湖南路橋第四次承建湘江長沙段大橋主橋

香爐洲大橋效果圖。

前路·以橋為饋

江天暮雪,長橋臥波。

古往今來間,江水共大橋一色,傳統與現代齊鳴。而此地此橋,也銘刻著湖南路橋人對一方水土的深沉熱愛。

在湘江長沙段修建湘江大橋,是五十年前擺在老路橋人面前的重大命題,也是多年來,“路橋湘軍”深懷於心的美好夙願。

2020年12月,湖南路橋中標香爐洲湘江大橋。繼1998年中標猴子石大橋後,已在湘江長沙段修建三座大橋主橋的湖南路橋,時隔22年之後重返湘江長沙段架設主橋。

據瞭解,香爐洲大橋專案東起丁字灣街道楓林路,西至大澤湖街道銀杉路,規劃主線長約3。8公里,標準橫斷面寬34。5米,設計為雙向六車道、時速60公里的城市主幹道路。主橋最大跨徑300米,為單塔斜拉橋,中標合同額19。5億元。

香爐洲大橋建成後,將助力望城邁入“湘江時代”,形成一江兩岸比翼齊飛、河東河西聯動協調的城市發展格局。

一座座湘江大橋,不僅是三湘四水中,又一張賞心悅目的名片,更是湖南路橋人對初心與使命的詮釋踐行。

問路湘江,以橋為饋。“路橋湘軍”與湘江大橋的故事仍在延續,而湖南路橋人也將全力以赴,繼續以擔當詮釋初心,以實幹踐行使命,用汗水澆灌腳下這片熱土,為城市的發展貢獻“路橋湘軍”力量。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