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足球

“被MIT錄取後,他最終還是選擇了輟學……”

  • 由 酷扯兒 發表于 足球
  • 2022-06-03
簡介04 有一句話說,“It takes a village to raise a kid”(直譯:撫育一個孩子需要一整個村子) ,其實意思是說:一個人的教育成功優秀與否,需要大的一個整體環境的自然培育,而不是在某個方面被硬灌出來的

皮達拉斯是什麼意思

「來源: |北美留學生 ID:NADaily」

“被MIT錄取後,他最終還是選擇了輟學……”

“被MIT錄取後,他最終還是選擇了輟學……”

本文授權轉載自:北美留學實驗室

ID:gh_28eca2f3a83a

從小就被稱為是天才學霸,

但為何被MIT錄取後還是選擇了輟學?

這個故事還是得先從

Michael

講起。

Michael是我姐姐的孩子,有一些非常天才和特質的一面,從小就表現出來了。很多人說他是華裔學霸,其實是小看他了,即使在學霸中,他也是超級的。

他被三所最優秀的大學,

哈佛、MIT、和斯坦福都錄取了,

最後選擇了MIT。

現在他從MIT輟學了,自己創辦了公司,

和小夥伴們一起在矽谷創業。

在MIT他只念了一年的書,他在

數學、科學、計算機

三個方面都是全美拔尖的,應該說是比較典型的華裔男孩的形象,數學優秀,科學厲害,鋼琴彈得一流。

但其實他後來的蛻變才是我比較震撼的,也是我最想分享給大家的。

“被MIT錄取後,他最終還是選擇了輟學……”

01

當時他在我家住了幾個週末,我們之間有過幾次對話聊天。有時候我們一起開亞裔父母的玩笑,講他們的特點,也算是自嘲吧。

我和他的對話裡提到了一個問題,Michael在高中最後一年到處跑,但是小時候他看起來比較內向,也不太願意和同齡人打交道。

從印象中典型的亞裔孩子的形象,到現在變成到處和人打交道,是什麼使得他變成了現在這樣?

他當時開了一句玩笑說,

這個是他從亞裔教育脫離的一個過程。

他說大多數亞裔家庭有一個問題是

不培養社交能力

一般說來,大家會認為,社交能力大家一提起就是交朋友。其實,社交能力包括很多方面。

一個是專業方面,

社交圈的建立和人交流談判什麼的。

還有一個就是個人成長方面的,

包括交朋友和個人魅力如何,能夠吸引別人和傾聽別人的能力,以及處理朋友間,男女朋友之間的關係,還有家庭之間的關係之類的,這些也是非常重要的。

他認為,這些方面的能力亞裔父母根本不管,

並且亞裔在對付衝突和壓力方面本身比較謹慎,

所以父母一代比較容易忽視social方面的能力。

他認為要設法脫離只有一種單一文化的環境,讓自己的視野變得更開闊。

“被MIT錄取後,他最終還是選擇了輟學……”

我問他這個轉變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是哪個時間段,他開始有了一個巨大的變化?

他的回答我還記得挺清楚,因為我非常有所觸動吧。

他回憶說是大概5年前吧,他成為美國奧林匹克競賽12名優勝者之一的時候,他思考了很長時間,覺得這個頭銜代表什麼呢?是表示他在美國是top12的數學家,還是僅僅只是個頭銜?

最後得出的答案就是

這僅僅只是一個頭銜

他覺得,這些奧數題對真正世界上的問題根本沒用,

孩子們學這些對社會的意義也不太清楚。

他覺得自己學了很多的計算機,數學和科學方面的知識,怎麼用呢?

如果想要用這些去影響別人,得先成為一個領導者。如果想成為領導者需要有很多資源,他說這些他都沒有。

從和Michael的對話中能看出來,

孩子對父母的教養是有很多自己的觀點和想法的。

不僅華裔如此,印度裔家庭據我所知也是如此。

這些二代的孩子都開始逐漸脫離原生家庭的教育,尋找一個自己可以融入更大群體的路,有一種我要去闖蕩一個世界,而這個世界不是我們父母輩熟悉的這種精神。

“被MIT錄取後,他最終還是選擇了輟學……”

02

我們後來和姐姐姐夫也打電話,聊這段時間對Michael的瞭解和他的對話,他們覺得他是最近幾年開始有了點“反叛”,他們夫婦都是普林斯頓大學的博士,教育思想實際上還是比較開放的。

所以在面對自己培養出來的孩子,連大學也不念了,鋪開的路他不去走,走上一條未知的路,他們也是有些思考的,現在也都接受了他的這種改變。

我覺得Michael提到的有些事情是我們亞裔父母經常做的,非常典型,值得思考:

1、亞裔父母愛逼著自己的孩子做自己認為好的事情。

我的孩子今年12歲,已經開始在晚飯桌的對話中抗議不要談論學校和工作上的事情。

晚飯桌上交談的話題可以看出一個家庭真正關心的事情,因為這個時間是很多家庭難得聚在一起的時間。

當然這是另一個話題,晚飯桌上交談是非常值得家庭成員珍惜的,也是教育者研究的話題。

2、亞裔家庭特別謹小慎微,比較服從權威。

比如怎麼可以和老師吃飯得A,快兩次被學校開除之類的,有些家長還表示很後悔帶自己的孩子去聽對話,會被教壞。

Michael自己也說了一句比較“經典”的話,

就是當你make trouble之後,you have to know how to get out of it.

(當你惹了一個麻煩,最重要的是你知道怎麼去解決這個麻煩。)

這個能力我覺得挺不錯的,但是從亞裔家長的角度來說,一般都會比較擔心孩子惹麻煩。

3、喜歡抄別人的,比如別人家的孩子如何優秀,照著打造。

“被MIT錄取後,他最終還是選擇了輟學……”

03

我:Michael你這麼優秀,你父母對你最大的貢獻是什麼?

他:

“讓我在家上學了幾年”

我:那麼你父母做得不夠的地方?

他:

“emotional support”。

(缺少精神和情感上的支援)

我回想起自己16歲的時候,我們全家第一次搬家到北京紫竹院對面的小區,之前我們一直住在五棵松,沒有搬過家。搬完家以後,環境很陌生,誰也不認識。

北京人可能都知道,當時有那種一格一格的小鐵皮信箱,我有一天突然收到一封信,貼著4分錢的郵票,一看是我爸的親筆信。

信的大意是:

我們剛剛搬了家,你已經遠離了你熟悉的朋友和環境,可能還不習慣。彆著急,這是你收到的第一封信,以後你會在這個信箱裡收到越來越多的信。

我已經訂了一些雜誌,很快這個信箱將會成為你和外界溝通和交流的橋樑。有了它你就不會感到寂寞了。

這個信讓我挺感動的,現在都一直記著,也經常談起,去年楊家出版家譜的時候,大哥還收錄了進去。

“被MIT錄取後,他最終還是選擇了輟學……”

當我回想起來這些往事的時候,我知道這就是父母給你的情感上的支援,這個力量可以持續很久,在我成年的時候,我還在享受著一份健康的心理。

就是當時在16歲的時候,我也能感覺到這個情感上支援的力量那麼的大,我至少知道,自己不管做了什麼決定,他們都會和我站在一起。

12年前,美國密執安等幾所大學的教授,對將近3000多人做了一次全國性的調查。

調查發現:

在兒時獲得過父母更多情感方面支援的孩子,在成年甚至老年以後,都比較容易少地發生心理和生理方面的疾病。

這些年可能因為大環境的變遷,我們變得特別重視外面的世界,

重視追趕一些以前沒有的世俗標準。

作為父母,我們特別緊張,看很多養育方面的書,現在網店和書店裡這方面的書也琳琅滿目。

我們心裡生怕孩子養不好,也特別關注別的國家的教育,在微信裡經常可以看到對比中國的學校和家庭教育的文章。

我常常在想,在追逐這些看得見的教育標準的時候,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我們慢慢丟掉了家教中看不見,但是可以產生長遠影響的東西。

在教養孩子的過程中,自己確實需要一些內心的支撐,有一些是可以在自己的原生家庭找到的,家裡做得好的,其實是可以形成價值傳遞給下一代的,而不僅僅是取得世俗羅列的成就。

那孩子們需要的,從外面得不到的,也是這些東西,這個力量是非常強勁的,可以傳承永久一代一代的。我們應該開始重視這種家庭教育的力量。

“被MIT錄取後,他最終還是選擇了輟學……”

04

有一句話說,

“It takes a village to raise a kid”

(直譯:撫育一個孩子需要一整個村子) ,其實意思是說:

一個人的教育成功優秀與否,需要大的一個整體環境的自然培育,而不是在某個方面被硬灌出來的。

這個需要學校、家庭和社會配合的綜合條件,是一個很大的圈子。

有的時候家裡做得好,在學校裡攀比,一下子就不能形成好的習慣,長期養成;有的時候學校做的好的,家裡一下亂了規矩,就不可能有好的良性迴圈。

學校方面,我們的學校教育中很重視求同不求異,不太重視個性化教育,包括求知的慾望和天賦的能力,可能有時候客觀的條件也不允許重視太個性化的教育。

因為都是很大的班上課,老師也少,沒有辦法照顧到每一個孩子的需求。

沒有個性化的教育,導致的結果就是

人和人的差別減少

,大家訓練得都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這種優秀的、創造性的人才就不容易出來。

家庭方面,

華裔家庭強調個性的教養是比較少的。

就舉例我們家。

我們家老大16歲,他有時候就會反問我們:你們老覺得我不尊重父母,你們有沒有注意到我的白人同學,是怎麼和自己父母對話的?他們都是比較平等的那種。

所以,我們有時候就會反思,孩子的爸爸是比較嚴厲的,有時候還有大家長作風,我相信這樣的華裔家長還是挺多的。

舉一個例子,有一次爸爸開車,帶他和兩個印度裔好朋友一起打球,爸爸說他做事情怎麼老是顯得不自信什麼的。

回來後他告訴我說,在他的朋友印象中,他還是挺驕傲的那種人,結果爸爸指責他是不自信的,

“這不是在打翻別人對我的印象嗎?!還當著我好朋友面這樣說我,能不能回家說說就完了”。

我就對他說,你直接和爸爸說,可以告訴你爸爸,不要當著別人的面說。

孩子就照著說了,說完後,第二天回來就笑著又告訴我了,孩子爸爸又帶著他們三個人出去,第一句話就說:“Warren今天不讓我說話,我就不說了。”

這個事情非常搞笑,怎麼和孩子平等對話,好像教都教不會似的。

“被MIT錄取後,他最終還是選擇了輟學……”

這只是日常生活的小事情,在華裔社群,到處可以聽到不尊重孩子意願和個性發展的更嚴重的例子,

好像強壓自己的價值觀給孩子已經成為亞裔父母身上的一個基本特徵。

《華盛頓郵報》不久前報道過一位華裔父親的義舉。

一年多以前,他的兒子在高中畢業典禮結束的當天,被醉酒駕車的另一位同學撞車身亡,一個孩子剛剛綻放人生要上大學展開新生活,作為父親,他的痛苦可想而知。

這位父親卻捐贈了120萬美元給兒子沒能上成的馬里蘭大學,

專門用於研究亞裔移民子女的問題。

報道中有一段父親回憶的和兒子的對話,我看得是眼淚直流。覺得非常值得全段翻譯出來,分享給大家:

Paul想念他的兒子,他說,他曾經反覆想起一個往事。當Calvin上中學的時候,他說他想打職業美式足球。

父子二人都是達拉斯Cowboys的球迷。“兒子,你回去好好學習,”爸爸說:“你不會成為一個美式足球選手的。”兒子追問為什麼。這位父親後來說,他的回答成為他一生最大的遺憾之一。

他說:“你是華人。”兒子哭了。

“當我想起這個事情,我不能原諒自己。”這位父親說:“我即便知道他可能最終不能成為一名美式足球選手,但是當他那麼小的時候,我就那樣打碎了他的夢想……我知道其他的華裔父母對他們的孩子在用同樣的方式。我不想再讓這種情況發生。”

“被MIT錄取後,他最終還是選擇了輟學……”

我相信類似這樣的對話每天在亞裔家庭的飯桌上上演,對追求個人夢想的亞裔孩子是無法彌補的傷害,可能延續一生。

這個父親之所以有此義舉,正是孩子生命換來的覺醒。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很多事情不知不覺地劃過,但是一點一滴的積累形成的傷害可能是非常巨大的。

個性教育,以及站在孩子角度看世界、對孩子的尊重要是再不引起亞裔家庭的重視,現在這個時代就跟不上了,跟不上以後社會的變化,跟不上全球變化的趨勢的改變。

05

哈佛在十幾年以前,就出過一個報告,

說現在都是家長在累垮孩子,都是努力迎合他人的目標。

其實,小孩在閒暇的時候,才能幫助他們真正發現自己的激情和熱情。

我看到的報告有這麼一種說法,非凡成就不是基於對他人成就的模仿,而是基於兩點。

第一點,配合自己獨有的節奏。

第二點是偶然的在自己都沒有意識到的時候,以一種新穎的獨到的方式,抓住了某件時代的精神,產生了不可估量的力量。

從第二點,可以看出來,成功的偶然因素還是挺大的,所以沒有必要盲目的追逐成功。

送一句話給孩子們:

Be different, not just be better.

(成為不一樣的人,而不是成為更優秀的人)

“被MIT錄取後,他最終還是選擇了輟學……”

我把亞裔的這些特點講出來,是覺得確實我們有一些共同的特點。

有的家庭多一些,有的家庭少一些或者沒有,因為這些影響著我們的教育,影響著我們的下一代,還影響著我們自己的生活和事業,我們有時候去強化它們,有時候又特別無意識地展示著它們。

在某個意義上說,

作為在舊的教育方法中被教育的一代,沒有什麼理由認為自己比孩子強。

其實我對整體亞裔或者華人對教育的重視和透過教育來改變一個人,一個國家命運的期待還是挺樂觀的。

現在很多年輕的父母已經在家庭教育中嘗試很多上一代父母沒有嘗試的方式;而且有很多民間教育機構,包括公立學校都在嘗試改變。

當然我們不能說所有的嘗試都能成功,

但是不嘗試肯定不能成功。

-end-

部分圖片來源網路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