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足球

鐵索連馬就能所向無敵?《水滸傳》中的呼延灼連環馬真的存在?

  • 由 史橋拾遺 發表于 足球
  • 2022-05-31
簡介而《水滸傳》中以《宋史》所載的柺子馬戰法和甲騎具裝重騎兵為原型,再加以創造改編而成的呼延灼連環馬,更加誇張荒唐,可謂是小說家言,不可較真

水滸傳誰擺下連環馬

鐵索連馬就能所向無敵?《水滸傳》中的呼延灼連環馬真的存在?

《水滸傳》中,梁山大戰連環馬是其中篇幅較長的一段,劇情跌宕起伏,梁山眾人先敗後勝,從第五十五回“高太尉大興三路兵,呼延灼擺佈連環馬“一直寫到第五十七回”徐寧教使鉤鐮槍,宋江大破連環馬“。

鐵索連馬就能所向無敵?《水滸傳》中的呼延灼連環馬真的存在?

▲宋廷以呼延灼為將,大擺連環馬,梁山眾人不敵,只得請擅用鉤鐮槍的徐寧上山應對,這才挽回敗局。

呼延灼的連環馬之所以讓梁山眾人束手無策,書中是這樣解釋的:”為何不能全勝?卻被呼延灼陣裡都是連環馬官軍。馬帶馬甲,人披鐵鎧。馬帶甲,只露得四蹄懸地;人披鎧,只露著一對眼睛。宋江陣上雖有甲馬,只是紅纓面具,銅鈴雉尾而已。”

鐵索連馬就能所向無敵?《水滸傳》中的呼延灼連環馬真的存在?

▲書中對連環馬的描述,和歷史上的甲騎具裝很相似,都是人穿重甲,馬披馬鎧的重騎兵形制。

呼延灼手下皆是“人披鎧,馬帶甲”的精銳重騎兵,而梁山方面,卻是輕裝騎兵,故而在戰力上有所不及。此外,呼延灼還採取“教三千匹馬軍做一排擺著,每三十匹一連,卻把鐵環連鎖,但遇敵軍,遠用箭射,近則使槍直衝入去,三千連環馬軍分作一百隊鎖定”;“每一隊三十匹馬一齊跑發,不容你不向前走”的連環馬戰法,在戰場上所向披靡,衝殺得梁山人馬潰不成軍。

鐵索連馬就能所向無敵?《水滸傳》中的呼延灼連環馬真的存在?

▲”那連環馬軍,漫山遍野,橫衝直撞將來。前面五隊軍馬望見,便亂跑了,策立不定;後面大隊人馬,攔當不住,各自逃生。宋江飛馬慌忙便走,十將擁護而行。“——《水滸傳》

作為一本小說,《水滸傳》的時代背景為北宋,然而成書時期卻在明朝,故全書虛實相間,既有宋代法律禁止私自宰牛,但牛仍然常被私自屠宰,送上餐桌的真實現象,也有在白銀並未成為流通貨幣的北宋時期,水滸好漢卻經常以銀子付賬的歷史錯漏。

鐵索連馬就能所向無敵?《水滸傳》中的呼延灼連環馬真的存在?

▲《水滸傳》中,梁山好漢使用的武器多種多樣,共有三十餘種,像飛叉、套索此類的奇特武器都有歷史原型。

既然如此,那麼書中在戰場上大顯神威的連環馬,是作者的想象,還是真有其事呢?其實依據常理,馬匹之間如果真像連環馬一樣用鐵索連鎖,不僅會大大降低騎兵部隊的機動性,還會因為訓練不足、馬匹受傷等意外因素而導致陣型大亂,所以,利用連環馬衝陣是一種很失敗的戰法。

但是,歷史上還是有利用鐵索連鎖馬匹,來組成防禦陣勢的例子。《資治通鑑》中載,慕容恪為對付武悼天王冉閔,曾”擇鮮卑善射者五千人,以鐵鎖連其馬,為方陳而前“,以此戰法大破冉閔軍,並生擒冉閔。

鐵索連馬就能所向無敵?《水滸傳》中的呼延灼連環馬真的存在?

▲慕容恪,十六國十大名將之一,《廣名將傳》中贊曰:“前燕慕容恪,深沉有略。皝授以兵,從徵參酌。使鎮遼東,寇不敢作。”

慕容恪的戰法,是選擇善射者,“以鐵鎖連其馬,為方陳而前”,和水滸書中的連環馬相近,但從中亦可看出,此種連環馬戰陣,因非用於衝陣,而是以此為防禦陣勢,便於射手射擊,同時透過鐵鎖相連的方陣來阻礙對方騎兵的突進。

鐵索連馬就能所向無敵?《水滸傳》中的呼延灼連環馬真的存在?

▲冉閔勇力過人,諡號武悼天王,《晉書》中載:(冉閔)身長八尺,善謀策,勇力絕人。“

除慕容恪外,與連環馬戰法相似的還有宋朝時金軍的鐵浮圖、柺子馬。《宋史·岳飛傳》中載:“初,兀朮有勁軍,皆重鎧,貫以韋索,三人為聯,號柺子馬,官軍不能當。是役也,以萬五千騎來。飛誡步卒:以麻札刀,入陣勿仰視,第砍馬足。柺子馬相連,一馬僕,二馬不能行。官軍奮擊,遂大敗之。”

這場大勝,就是後世著名的郾城之役,而此戰經過,活脫脫就是水滸書中的大破連環馬,而且,甲騎具裝的鐵浮圖、柺子馬,可以說就是呼延灼連環馬的原型。但是,金軍的柺子馬僅是”三人為聯“,在一定程度上增強了衝擊力,又不至於機動力大損,比起水滸中不切實際的”每三十匹一連“戰法要好得多。

鐵索連馬就能所向無敵?《水滸傳》中的呼延灼連環馬真的存在?

▲“甲騎具裝”即人甲和馬甲的合稱,是古代重灌騎兵的防護裝具。《宋史·儀衛志》:“甲騎,人鎧也;具裝,馬鎧也。”

不過,就連”三人為聯“亦是真實性待考,乾隆皇帝在《御批通鑑輯覽》中就曾言到:“北人使馬,唯以控縱便捷為主,若三馬聯絡,馬力既有參差,勢必此前彼卻;而三人相連,或勇怯不齊,勇者且為怯者所累,此理之易明者。柺子馬之說,《金史》本紀、兵志及兀朮等傳皆不載,唯見於《宋史》之《岳飛傳》、《劉錡傳》,本不足為確據。況兀朮戰陣素嫻,必知得進則進、得退則退之道,豈肯羈絆已馬受制於人?此或彼時列隊齊進,所向披靡,宋人見其勢不可當,遂從而妄加之名爾。”

乾隆帝作為滿人,雖有貶低前朝漢人政權的可能性,但是所言亦不無道理,”三人為聯“的戰法的確有所缺漏,不足以應用於戰場之上。而《水滸傳》中以《宋史》所載的柺子馬戰法和甲騎具裝重騎兵為原型,再加以創造改編而成的呼延灼連環馬,更加誇張荒唐,可謂是小說家言,不可較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