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足球

准入門檻放寬 外資銀行迎發展新空間

  • 由 金融界 發表于 足球
  • 2022-04-16
簡介蘇寧金融研究院特約研究員何南野在接受《中國產經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總體而言,《徵求意見稿》放寬了外資銀行進駐國內市場的各項限制,簡化了審批程序,有利於積極吸引外資銀行在我國設立分支行,提升我國銀行業服務主體的多樣化水平,短期來看是加劇了

外資銀行好進嗎

作者:韓鵬栓

近日,中國銀保監會起草了《中國銀保監會外資銀行行政許可事項實施辦法(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徵求意見稿》),持續推進銀行業對外開放,推進簡政放權,加強外資銀行監管。

蘇寧金融研究院特約研究員何南野在接受《中國產經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總體而言,《徵求意見稿》放寬了外資銀行進駐國內市場的各項限制,簡化了審批程序,有利於積極吸引外資銀行在我國設立分支行,提升我國銀行業服務主體的多樣化水平,短期來看是加劇了行業的競爭,但從長遠來看,對銀行業發展是利好,透過中資銀行和外資銀行的協作及優勢互補,將推動我國銀行業整體競爭力的提升。”

放寬准入

近年來,我國針對金融業對外開放的相關政策密集落地,具體看來,涉及外資銀行、保險、證券、基金以及期貨等行業的多項市場準入開放和業務範圍擴大。其中,涉及外資銀行的相關政策修改就有多項。具體看來,此次釋出的《徵求意見稿》共7章、146條。主要修訂有以下三方面:一是持續推進銀行業對外開放措施依法落地。《徵求意見稿》與《外資銀行管理條例》銜接,就外國銀行可以在中國境內同時設立分行和外資法人銀行,取消外國銀行來華設立營業性機構需滿足的總資產要求,取消中外合資銀行中方唯一或主要股東必須是金融機構等措施進一步明確操作細節。二是持續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最佳化營商環境。《徵求意見稿》將外資銀行部分任職資格核准和分行開業審批的層級進一步下放或調整;取消管理型支行行長任職資格核准審批;縮短兩級審批事項的審批時限;縮減部分許可事項的材料要求。三是進一步強化外資銀行的監督管理。按照中外一致原則,《徵求意見稿》在相關許可章節中,相應增加了股權管理及反洗錢和反恐怖融資審查的要求,進一步加強了對外資銀行的監管。對此,何南野分析指出,過往設定限制的主要原因,一是防止過度競爭,二是充分防範風險,因此對外資行規模及股東情況都施加了限制,由此大幅減少了可在華從事銀行業的機構數量。其中,取消外資銀行的投資和經營限制,是金融業外商投資便利化的一環。蘇寧金融研究院高階研究員陶金向《中國產經新聞》記者指出:“從中長期外部經貿和資本流動環境看,中國面臨的形勢趨於嚴峻。但決策層似乎意識到,越是面臨外部承壓,越是要對外開放,並提供公平和中性的市場競爭環境。外資銀行在華投資便利化將促進銀行業的充分競爭,為實體經濟提供更優質和低價的金融服務,為實體企業融資成本的降低提供更牢固的金融市場基礎。”整體來看,本次《徵求意見稿》如果能最終落地,將使得外資銀行迎來一個大的發展紅利期。何南野表示,一是取消了總資產等規模的要求,使得符合條件的可在華開立外資銀行的機構數量大為增加,預計接下來在華外資銀行申請數量將會有明顯提升。二是對股東沒有硬性要求,外資可以100%控股,有利於加大外資銀行參與我國銀行業的積極性,有利於外資銀行股東加大資源投入和自主經營性的充分發揮,並將境外的發展成果與經驗應用到我國市場,提升我國銀行業的國際化水平和競爭力。

事實上,隨著我國金融業對外開放政策的不斷落實,為外資銀行進一步深耕中國市場提供了絕佳機遇。匯豐銀行(中國)有限公司行長兼行政總裁廖宜建曾表示,過去幾年,金融業的改革開放步伐不斷提速,一系列密集的金融業開放舉措陸續落地實施,外資金融機構進入中國市場的步伐和節奏也更加積極。與此同時,資本市場的開放也在持續推進。中國加快金融業對外開放的種種引進來的舉措,為國際投資者和發行人提供了巨大的發展空間。

多元化發展

記者梳理發現,自央行行長易綱在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上公佈11項將在年內落地的金融開放措施,明確釋放金融對外開放進一步擴大的訊號以來,相關監管部門的配套舉措一直在持續加碼。當前,我國新一輪金融對外開放舉措穩步推進,其總體原則是實施內外資一致原則,包括此前的取消外資入股中資金融機構股比限制、擴大外資銀行業務範圍、放寬外資銀行設立機構條件等。值得注意的是,隨著我國金融業對外開放逐步推進,對國內銀行業會產生哪些影響?有專家表示,外資銀行將穩步推進業務佈局,不會太激進。不少外資銀行自身比較注重風險管控和投資回報,短期內不會大規模進軍中國市場。事實上,外資銀行進入中國市場後會帶來一定程度的競爭,不僅可促進我國金融機構進步,同時也能與我國金融機構形成優勢互補,從而促進我國金融市場多元化的發展。對此,何南野分析稱,首先,促進我國銀行業的競爭,透過外部力量助推國內大中小型商業銀行不斷改善業務結構,加強創新,提升核心競爭力。對行業整體而言,將加速優勝劣汰效應,提高銀行資源配置的效率。其次,外資行的不斷進入,其先進的金融產品、管理模式和發展經驗也將快速應用於國內銀行業,境內中資行可透過與外資行的共同協作,相互學習、優勢互補,共同提升為實體經濟服務的能力和水平。此外,銀行業對外開放,將吸引更多高素質的人才加入到我國銀行業的建設當中,有利於夯實我國銀行業發展的人才基礎。陶金認為,在中性競爭環境下,外資的進入將增加我國銀行業競爭程度,有利於降低銀行業牌照資源帶來的極高壟斷水平。因為原有外資銀行設立分行或經營機構並不需要監管給予牌照,這樣一方面直接提升銀行業競爭程度,另一方面也將在未來持續補充新進入者。不過在短期內,外資銀行除了在資本市場業務方面發展較快外,傳統信貸等業務的發展仍然較為落後,暫時不會對國內銀行構成較大競爭壓力,行業競爭性仍有待提升。陶金補充道。在此背景下,未來如何進一步促進我國銀行業健康發展。何南野建議,一是境內大中型中資銀行應加強核心競爭力的提升,加強創新,實現業務收入的多元化發展,以有效應對外資行的挑戰。二是合作遠遠大於競爭,境內中資行應加強與外資行的合作,透過相互學習、優勢互補,提升為個人客戶企業客戶服務的能力和水平。三是在簡政放權之下,加強對外資行股權管理、反洗錢、資金出入境、外資行貸款資金流向等問題的重點監管,以充分防範系統性風險。陶金認為,應繼續最佳化營商環境,構建中性競爭市場,進一步減少外資進入顧慮;繼續提高外資銀行的在華投資便利性,繼續以開放促改革;同時加強對外資銀行進行針對性監管,引導外資銀行完善宏觀審慎管理、響應央行監管和貨幣政策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