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足球

2035年,房子變成“印鈔機”,建築師馬清運揭秘未來居住變革

  • 由 城市觀察員 發表于 足球
  • 2022-04-13
簡介《阿凡達》劇照(圖源:豆瓣)近年來,馬清運也一直在鄉村振興中尋找適合未來人類生存的建築形式,他和團隊在北京市平谷區大華山鎮梯子峪村打造了“桃花塢”專案,在遠離城市喧囂的地方,建一處田園烏托邦,吸引都市中的人們來體驗新興的農村生活

打乒乓球像什麼動物

「來源: |青年建築 ID:i80arch」

2035年,房子變成“印鈔機”,建築師馬清運揭秘未來居住變革

以下文章來源於:鳳凰空間

人類對於未來的暢想從未停歇。

2月11日,湖南衛視《天天向上》全新系列“嚮往的未來生活”首期“未來的居住”開播,國際知名建築師馬清運坐著“時光機”從2035年來到了節目現場,和大家暢談未來人類的居住理念。

我們一起來看一看,馬清運所說的2035年,和你想象中的一樣嗎?

2035年,房子變成“印鈔機”,建築師馬清運揭秘未來居住變革

(圖源:微博@天天向上)

01

肉身住在山水之間,精神成為“阿凡達”

人類未來的居住模式是怎樣的?不少人的想象一定和科幻小說一樣,城市是《賽博朋克2077》那樣,或者是《駭客帝國》中的機械城那樣。

但馬清運說:“2035年的人,大多數居住在鄉村,或者山水之間。”

在馬清運的暢想中,在未來,每個人都會變成兩個人,一個是“物理人”,另一個則是我們的“阿凡達”,在元宇宙的世界中過著賽博朋克的生活。

2035年,房子變成“印鈔機”,建築師馬清運揭秘未來居住變革

(《天天向上》節目截圖)

我們的“阿凡達”過著高科技的生活,或許像《盜夢空間》中的造夢師一樣,憑藉想象力在夢境之中自由地構建空間,又或許像是《駭客帝國》中的架構師一樣,用程式碼建造虛擬的城市……

而現實中,巨大的建築會變成巨大的樹木,讓我們的肉身棲居在自然中。

2035年,房子變成“印鈔機”,建築師馬清運揭秘未來居住變革

《阿凡達》劇照(圖源:豆瓣)

近年來,馬清運也一直在鄉村振興中尋找適合未來人類生存的建築形式,他和團隊在北京市平谷區大華山鎮梯子峪村打造了“桃花塢”專案,在遠離城市喧囂的地方,建一處田園烏托邦,吸引都市中的人們來體驗新興的農村生活。

2035年,房子變成“印鈔機”,建築師馬清運揭秘未來居住變革

綜藝《五十公里桃花塢》 劇照(圖源:豆瓣)

在現實中,我們已經看到了這種趨勢,一方面,一座座新建、改建的鄉村建築讓鄉村生活煥發出獨有的活力;另一方面,建築師們也在思考如何讓車水馬龍的繁華城市迴歸自然,讓冷冰冰的鋼鐵叢林變成生機盎然的叢林。

由博埃裡建築設計事務所建造的第一座垂直森林,現已全部完工,並迎來了它的第一批住戶,專案採用了限價政策,以便讓更多人能享受得起美好的生活。

2035年,房子變成“印鈔機”,建築師馬清運揭秘未來居住變革

(圖源:Stefano Boeri Architetti China)

建築外立面種植了選自當地樹種中的404棵喬木,2408平方米的多年生花草和攀援植物,每年將會吸收城市中的二氧化碳,併產生大量氧氣。

2035年,房子變成“印鈔機”,建築師馬清運揭秘未來居住變革

(圖源:Stefano Boeri Architetti China)

城市與自然並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依存的。如何建立城市之間、城市與自然界之間穩定而又相互作用的關係,如何在發展程序中更大程度地讓人類的生活迴歸自然,是未來建築著重探索的方向。

02

買到就是賺到,未來的房子都是“印鈔機”

迫於環境的壓力,近年來,有機建築、自持續建築、零能源建築紛紛湧現。保溫外牆、外窗遮陽、阻熱玻璃、太陽能等節能技術己經被普遍應用於各類建築中。但光是“零耗能”還不夠,能自己產生能源的“產能建築”也在逐漸進入公眾視野。

想象一下,住進一座“產能建築”,我們不用再為用電用水買單,建築生產的能源用不完還能賣出去,讓房子變成“印鈔機”,住上幾年就能回本。

這一期《天天向上》還請到了2021中國國際太陽能十項全能競賽的代表,幾位來自中國礦業大學、重慶大學、東南大學的同學,展示了他們設計的幾座能賺錢的房子。

來自中國礦業大學的學生設計的房子,集成了光電、光熱、地熱三種能源形式,打了一個100米深的井,實現了跨季節儲能,儲存夏天多餘的太陽能,居住在這座房子中完全不需要交電費。

2035年,房子變成“印鈔機”,建築師馬清運揭秘未來居住變革

(《天天向上》節目截圖)

來自重慶大學的學生設計的房子,斜面是光伏板,看起來像是玻璃幕牆,晴天是藍色的,陰天是黑色的,造型美觀靈活,還特別設計了閣樓和陽光房,包住了中間的客廳,使得客廳跟外界的熱量交換減少,達到了冬暖夏涼的效果。光伏板每天的發電量是正常用電量的2~3倍,多出的電可以回輸到國家電網去賣錢。

2035年,房子變成“印鈔機”,建築師馬清運揭秘未來居住變革

(《天天向上》節目截圖)

2035年,房子變成“印鈔機”,建築師馬清運揭秘未來居住變革

(《天天向上》節目截圖)

來自東南大學的學生設計了一個由20個曲面組成的造型奇特的房子,雖然看起來複雜,但只需要一套模板就能在工廠裡完成所有部件的預製。房屋白天收集太陽能,晚上收集風能,年產電量至少五萬千瓦時,每年光是賣電就能賣出一萬多元。

2035年,房子變成“印鈔機”,建築師馬清運揭秘未來居住變革

(《天天向上》節目截圖)

這樣能產能的建築已經有不少了。比如由Snhetta事務所設計的Brattrkaia能源大樓,它的外立面和屋頂裝有3000平方米的太陽能電池板,大樓每天產生的電量,是整棟樓用電量的兩倍,多餘的電能通過當地的微電網,給周邊社群、電力公交、新能源汽車和輪船使用,或是儲存起來到冬天再用。

2035年,房子變成“印鈔機”,建築師馬清運揭秘未來居住變革

Brattrkaia能源大樓(圖源:Archdaily,攝影:Ivar Kvaal)

位於科羅拉多州戈爾登的美國國家可再生能源實驗室,採用了一系列先進技術來最佳化建築的能耗:促進自然冷卻和通風的門窗;太陽能風扇有助於釋放辦公室環境中的熱量;資料中心的廢熱可以被收集起來,並在冬季重新利用,還能輸出到園區的其他地方供別的建築使用。

2035年,房子變成“印鈔機”,建築師馬清運揭秘未來居住變革

美國國家可再生能源實驗室(圖源:Archdaily,攝影:Bill Timmerman)

“產能建築”的關鍵技術有以下幾種:在屋面、牆體及社群內採用太陽能光伏與光熱技術;在社群內部採用水地源熱泵系統和微電網系統;在能源管理方面採用區域分佈綜合能源智慧管控與運維技術等。

提高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是建築由能源“消費者”變身“生產者”的關鍵。

03

重塑鄰里,“群居”才是美好的未來

在《天天向上》中,馬清運還分享了為自己設計的“一人宅”。

“一人宅”在鄉村中,只有兩個房間,一個餐廳,一個臥室,吃飯的時候和朋友一起吃,睡覺時和書一起睡。

這個住宅設計擊中了全場年輕朋友們的心。

2035年,房子變成“印鈔機”,建築師馬清運揭秘未來居住變革

(《天天向上》節目截圖)

2035年,房子變成“印鈔機”,建築師馬清運揭秘未來居住變革

(《天天向上》節目截圖)

馬清運不希望這個“一人宅”是孤零零的房子,他希望在未來的鄉村裡,一個又一個“一人宅”能連成一片。

雖然現在的年輕人喜歡獨居的多一些,但在未來,無論是從節省能源的角度、居住靈活性的角度,還是從人的情感需求的角度,“群居”都是最佳的解決方案。

在圓桌派第四季中,梁文道也認為,在現代更流行的應該是共居,大家生活在一個共同的空間裡,不孤獨,但是又不被過分親密的關係捆綁。

2035年,房子變成“印鈔機”,建築師馬清運揭秘未來居住變革

(《圓桌派》節目截圖)

我們從遠古時期開始,就是群居動物,各種心理都被打上了群居生活的烙印,一旦孤零零一個人,這種孤獨就如同警報,提醒我們迴歸群體。

誰都無法完全一個人生活,從層出不窮的“抱團養老”的新聞中,我們就可以感受到這一點。

全球的建築師都在思考共享社群,讓更多的陌生人住在一起,並且相互融合,而未來的居住形式,也一定會是這個樣子。

柯布西耶的馬賽公寓,是對共享居住形式最早的嘗試。馬賽公寓可以容納337戶人家,有多達23種不同的戶型,可以滿足不同家庭型別的需求,樓內有電梯、服務空間、商店、餐廳、健身房、託兒所、屋頂游泳池等可以共享的空間。

2035年,房子變成“印鈔機”,建築師馬清運揭秘未來居住變革

馬賽公寓(圖源:Archdaily)

福建土樓是中國歷史上共享住宅的典範之一。萬科的廉租房萬匯土樓公社,則嘗試用土樓這種傳統建築形式,建造一個陌生人之間能友好相處的理想王國。萬匯土樓公舍內的居室空間雖小,但功能完整,社群設有食堂、商店、圖書室、乒乓球室、籃球場、小旅店等,豐富的公共空間,為社群帶來特別溫馨的人際交往氛圍。

2035年,房子變成“印鈔機”,建築師馬清運揭秘未來居住變革

萬科土樓公社(圖源:urbanus都市實踐)

今年剛剛獲得2022德國DAM建築獎的專案,也是類似的理念,這個專案是位於慕尼黑的一個“大城市合作社”(Kooperative Grostadt)。建築可容納近100人居住,配備有洗衣房、自助餐廳、圖書館和活動場所,輕質隔牆和門可以由居民自己搭建,使得房間可以根據需求增減或是與鄰居共享。

2035年,房子變成“印鈔機”,建築師馬清運揭秘未來居住變革

“大城市合作社”(圖源:Archdaily)

在日本,近些年越發趨近於“無緣社會”,越來越多的人獨自一人生活,身邊沒有親戚朋友,老年人的“孤獨死”現象愈演愈烈,成為備受關注的社會問題。

針對此現象,建築師西澤立衛設計了“森山邸”(Moriyama House),業主是獨居的中年“宅男”森山先生。房屋採用彼此相鄰而又各自獨立的佈局,營造出半共享的居住模式。

2035年,房子變成“印鈔機”,建築師馬清運揭秘未來居住變革

森山邸(圖源:Archdaily)

西澤立衛構想出由一個個“單元”組成的“集合體”,他以字母A—I的順序為這些單元編號,比如作為起居空間的“C”單元,作為洗漱間的“D”單元。另外5個單元具有更復雜完整的功能,就像一個獨立的小公寓,每個小公寓都有自己的小花園,森山先生可以把這5個迷你小公寓租出去,以維持自己的生活。

2035年,房子變成“印鈔機”,建築師馬清運揭秘未來居住變革

森山邸(圖源:Archdaily)

當租客們到這裡生活、工作之後,這幾個立方體一般的小房子就演變為一種新型的社交網路,森山先生也開始願意走出房間去和租客們交流,他的獨居生活就這樣被建築重塑了。

森山邸的設計,更像是一次對新型人際關係的探索。

2035年,房子變成“印鈔機”,建築師馬清運揭秘未來居住變革

森山邸(圖源:Archdaily)

因生活所迫而選擇獨居的人們,可以透過住宅的設計與他人建立一種美好的“弱連線”共生關係,這不正是大家夢想中的“烏托邦”嗎?

結語

2035年,房子變成“印鈔機”,建築師馬清運揭秘未來居住變革

(圖源:unsplash)

未來的住宅會變成什麼樣?這便是觀念超前的建築師們交出的答卷。

而更美好的未來,更強大的力量,來源於地球上每一位公民對於美好生活不懈追求的信仰。

歡迎點贊+在看,在評論區留下你對未來居住空間的想象,讓我們一起見證未來!

END

80萬建築師在關注

資訊 | 專訪 | 遊學 | 招聘 | 文創

魏一鳴,Archlady,Julia,雪亮,飯困,慧琪,鄭利江

2035年,房子變成“印鈔機”,建築師馬清運揭秘未來居住變革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