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足球

天可汗的後裔——唐太宗十四位皇子的人生和最終結局

  • 由 雨沐網路欣惟 發表于 足球
  • 2022-04-08
簡介武德八年(625年),高祖冊立秦王第五子李祐為宜陽王,次年玄武門之變發生,秦王登基稱帝,李祐改封為楚王,貞觀二年(628年)又改封燕王

唐太宗第二子是什麼名字

大唐太宗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天可汗”李世民,是關隴軍事貴族、隴西李氏後裔,西魏柱國、隴西郡公李虎曾孫,北周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侍中、安州總管、唐國公李昞之孫,隋殿內少監、衛尉少卿、太原留守、大唐高祖神堯大聖大光孝皇帝李淵次子,生於隋開皇十七年(598年)十二月,崩於唐貞觀二十三年(649年)五月,年五十二歲。

天可汗的後裔——唐太宗十四位皇子的人生和最終結局

太宗在高祖晉陽起兵時,先後封為敦煌公、秦國公、趙國公,任右領軍大都督、光祿大夫、唐國內史、右元帥,統帥李氏私兵右三軍,攻克長安並進攻隋東都洛陽。

武德元年(618年),隋大丞相、唐王李淵在隋煬帝被弒殺在東都後,廢黜名義上的君主隋恭帝楊侑,代隋稱帝,改國號為大唐,以長子唐王世子李建成為皇太子,次子趙國公李世民為尚書令、右翊衛大將軍,晉封秦王。

此後,秦王或者單獨出兵,或者連同其他宗室大臣一同出兵,歷時九年,先後消滅薛舉、宋金剛、劉武周、王世充、竇建德等割據勢力,基本統一中原。武德四年(621年),秦王消滅王世充、竇建德勢力後,被高祖加封為天策上將、領司徒、陝東道大行臺尚書令,臣子中的位次僅次於皇太子李建成一人而已。

因為秦王的功勞和名聲日盛一日,導致皇太子李建成逐漸提防、猜忌秦王,並聯合高祖第四子齊王李元吉排擠秦王。而高祖為人優柔寡斷、遲遲不能決斷諸子的紛爭,更加使得幾個兒子之間的衝突愈演愈烈,最終導致兄弟兵戎相見。

武德九年(626年)六月初四,秦王在太子和齊王將要對自己動手前搶先下手,在長安皇宮玄武門埋伏下軍隊,趁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上朝時將他們射殺,史稱“玄武門之變”。此後秦王盡誅太子和齊王諸子,以絕後患,並逼迫高祖將軍政大權全部交給自己。

武德九年(626年)六月初七,秦王被冊立為皇太子,高祖在被軟禁的情況下無可奈何下詔說:“自今以後軍國事務,無論大小悉數委任太子處分,然後奏聞皇帝”。

武德九年(626年)八月初九,高祖將皇位禪讓給皇太子,自己黯然退位,改稱太上皇。皇太子登基為帝,改次年為貞觀元年。這就是大唐第二代皇帝,赫赫有名的唐太宗李世民。

天可汗的後裔——唐太宗十四位皇子的人生和最終結局

太宗的文治武功、煊赫功業,這裡就不再詳細加以述說,按照題目內容,下面將他十四位皇子的生平、事蹟、後裔等情況一一加以解讀,以方便廣大讀者瞭解及參詳。

天可汗的後裔——唐太宗十四位皇子的人生和最終結局

李承乾起先被高祖封恆山王,武德七年(624年)改封中山王。武德九年(626年)八月,皇太子李世民登基稱帝后,於十月下詔封時年八歲的嫡長子、中山王李承乾為皇太子,李承乾自此開始了十七年的儲君生涯。

李承乾幼年時品性聰敏、為人惠達,而且對父母仁孝純深,確實是個好孩子。但是成年後因為太宗的過度溺愛、再加上同母弟魏王李泰處處表現過人、自我標榜仁德寬厚、學識優異,奪嫡之心明瞭,因此心中焦慮忌恨,性格轉變為乖戾暴躁,對師長及東宮屬官也不再禮敬有加。太宗又一味縱容放縱李泰的行為,更加刺激了李承乾的畸形心態。同時長孫皇后又在貞觀十年(636年)去世,李承乾因此失去了最有能力關愛和化解他內心不安分因素的親人。

在這種種外部因素的施壓下,感覺儲位岌岌可危的李承乾在貞觀十七年(643年)聯合高祖第七子漢王李元昌、駙馬都尉杜荷(杜如晦之子)、陳國公侯君集等人密謀叛亂,起兵殺李泰後再逼宮,但是事情敗露,李承乾等人全部被擒獲。

和李承乾同謀的諸人:李元昌、杜荷、侯君集等人都被賜死或者誅殺,只有首犯、皇太子李承乾,因為太宗實在是深愛這個長子,不忍也不能對親兒子加刑,所以最後只把李承乾廢為庶人,流放黔州(重慶彭水)安置。

貞觀十八年(644年)十二月,庶人李承乾在黔州病卒,年二十六,太宗聞訊後廢朝三日,以國公之禮把長子安葬在黔州。

李承乾身後留下了兩個兒子:李象、李厥。開元二十七年(739年),李承乾的孫子、李象的第三子李適之(李琩)任幽州大都督府長史,代理節度觀察,在邊陲建立了功勳。於是李適之上奏皇帝玄宗,請求把祖父李承乾和父親李象歸葬於曾祖父太宗的昭陵。玄宗同意了李適之請求,下詔讓李承乾、李象、李厥等附葬昭陵,並追封伯祖父李承乾為恆山王,賜諡號“愍”,稱恆山慜王。去世八十三年後,李承乾總算恢復了王爵和宗室身份。

二、皇次子、楚王李寬:武德二年(619年),秦王庶次子出生,其生母不明。武德三年(620年),高祖下詔以秦王次子李寬為早夭的叔父、皇五子楚王李智雲(高祖第五子、高祖隋末起兵時在長安被殺,無後,高祖稱帝后追封為楚王)嗣子,並封涼州總管、司徒。

李寬在貞觀初年早夭,已經登基的太宗追封次子為楚王。因為幼年去世,所以李寬事蹟不詳、也沒有子嗣留下,是太宗皇子中,早夭而默默無名的一位。

三、皇三子、吳王李恪:李恪和二兄李寬同生於武德二年(619年),不過和早逝的李寬籍籍無名所不同的是,李恪在後世文學藝術作品中因為他傳奇的身世,一直以來都是被著重描繪的物件,太宗諸子中,李恪的名氣絕對不輸於李承乾、李泰、李治等嫡子。

武德二年(619年),秦王側妃楊氏在長安為秦王李世民生下第三個兒子,取名“李恪”。楊氏不是普通人家的女兒,家世高貴不在李唐皇室之下。楊氏本人是前隋皇家公主,其父就是隋煬帝楊廣。所以李恪本人是具有隋、唐兩代帝王血脈的皇子。

武德三年(620年),高祖封皇孫李恪為長沙王,武德八年改封漢中王。太宗繼位後,李恪先後被晉封漢王、蜀王、吳王。貞觀八年(634年),十六歲的吳王李恪拜授益州大都督,唐朝親王遙領大都督的先例就從李恪開始。

貞觀十七年(643年),太宗第五子齊王李祐謀反事發,並牽扯到皇太子李承乾密謀逼宮案,李承乾因此被廢。太宗先想立第四子魏王李泰(長孫皇后第二子,太宗嫡次子),後來在審問李承乾的時候發覺李泰也有謀儲之心,所以越過李泰,改立第九子(長孫皇后第三子,太宗嫡幼子)晉王李治為皇太子。

天可汗的後裔——唐太宗十四位皇子的人生和最終結局

李治性格仁弱怯懦,所以太宗對他也不是很滿意,曾經對國舅、心腹、朝廷重臣長孫無忌說起過想改立吳王李恪為皇太子。長孫無忌極力勸阻,並向太宗解釋並不是因為自己是李治的舅舅才反對改立,而是因為太子是國家根本,牽一髮動全身,必須保持穩定,國家才能安寧。太宗因此才打消了改立吳王的念頭,並召吳王入朝,諄諄教誨說:“父子雖至親,及其有罪,則天下之法不可私也。漢已立昭帝,燕王旦不服,陰圖不軌,霍光折簡誅之。為人臣子,不可不戒!”吳王稱諾拜服。但是從此後,長孫無忌和吳王李恪因此結怨,相互忌恨。

永徽元年(650年),高宗李治登基後,因為吳王李恪是自己在世最長之兄,所以加授李恪開府儀同三司、司空。永徽二年(651年),拜太子太師。此時輔佐高宗地太尉長孫無忌因為之前易儲時和吳王有舊怨,害怕以後李恪藉機報復,於是時時準備構陷李恪,消除隱患。

永徽四年(653年),太宗之女高陽公主因為想謀取丈夫房遺愛之兄房遺直承襲的梁國公爵位,於是誣告房遺直對自己無禮,高宗命長孫無忌徹查。長孫無忌趁機藉此案打擊宗室貴胄,聲稱房遺愛、高陽公主夫婦暗中策劃作亂,準備謀立高祖第六子荊王李元景,同謀者有荊王李元景、駙馬都尉柴令武(太宗外甥、霍國公柴紹次子)、巴陵公主(唐太宗第七女,柴令武之妻)、武安郡公薛萬徹。為了達成消除吳王的目的,長孫無忌還逼迫房遺愛做偽證,將吳王李恪牽連進謀反案。房遺愛為了活命,於是順從長孫無忌的心意,誣告吳王李恪也參與謀反。高宗既懦弱又想消除吳王對自己的威脅,於是不加分辨,同意了長孫無忌除掉吳王的建議。

天可汗的後裔——唐太宗十四位皇子的人生和最終結局

永徽四年(653年)二月初二,被軟禁的吳王李恪在長安皇宮禁中遇害,年三十四歲。死前,知道是長孫無忌策劃這場冤案的李恪怒罵:“長孫無忌竊弄威權,構害良善。若宗社有靈,當見其 族滅!”

李恪死後,四個兒子李仁、李瑋、李琨、李璄都被廢為庶人,流放嶺南。顯慶四年(659年),長孫無忌為中書令許敬宗誣告(高宗暗中支援),削爵流放黔州,後來在流放地自縊而死,子孫都奪官流放嶺南。顯慶五年(659年),長孫無忌死後,高宗恢復李恪宗室身份,追封鬱林王,但是沒有把他的兒子們從嶺南召回。直到光宅元年(684年),高宗已經去世,李恪的兒子們才得以赦免,其長子李仁降等承襲父親的爵位,封鬱林縣男。

武則天神龍元年(705年)二月,中宗李顯復辟大唐。李恪長子李千里(李仁改名)被封為成王。第二年,李恪之孫、李琨次子李祗被封為“嗣吳王”,李恪也被歸還吳王封爵、追贈司空、以親王禮重新安葬。至此,冤死五十三年的李恪被徹底平反昭雪。

四、皇四子、魏王(濮王)李泰:李泰是太宗和長孫皇后第二子,也是太宗嫡次子,生於武德三年(620年)。因為是秦王嫡子,所以高祖在李泰出生當年即冊封他為宜都王。武德四年(621年),李泰以秦王嫡次子的身份,越過“郡王”級別,直接被高祖冊立為親王,封號衛王,出繼高祖第四子、早逝的衛王李玄霸為嗣子。這對於秦王李世民和衛王李泰來說,都是莫大的榮譽。(同樣是出繼,太宗次子李寬出繼楚王李智雲時,沒有直接封楚王,還是太宗登基後,才追封早夭的李寬為楚王,嫡庶之分可見一斑。)

天可汗的後裔——唐太宗十四位皇子的人生和最終結局

貞觀二年(628年),九歲的李泰改封越王,同時兼領二十二州,對比三哥李恪的兼領八州,差距不是一般大。貞觀八年(634年),李泰領左武候大將軍,兼雍州牧。雍州即京兆府,也就是大唐王都長安所在,所以李泰實際上是兼領西京長安。

貞觀十年(636年),十七歲的越王李泰徙封為魏王,太宗捨不得愛子離開自己去封地相州(河南安陽),讓李泰久居長安,甚至還想李泰搬進皇宮武德殿居住,愛護之心,毫無掩飾。如此種種逾越禮制的寵愛,太宗對李泰還有很多很多例子,史料記載:“其寵異如此矣!”

貞觀十五年(641年),由魏王李泰主編的《括地誌》完成,太宗非常高興,將這部著作收藏進了皇家的藏書秘府中,又大肆賞賜李泰,甚至超過了皇太子李承乾的規格。也正是因此,李承乾和李泰兄弟之間隔閡越來越深,彼此忌恨,李泰依仗太宗的溺愛有了奪嫡之心,李承乾在李泰逼迫下為了維護皇太子地位最終鋌而走險準備逼宮,結果事敗被廢。

李泰在種種錯覺下,以為只要把李承乾拉下皇太子之位自己就成為新儲君,於是加緊在太宗面前邀寵,說如果自己即位,將來會殺了兒子傳給九弟李治(同母弟)。又暗中威脅李治,說他和李承乾的同謀漢王李元昌親近,李元昌有罪,那麼李治也要反省,搞得李治精神恍惚,失魂落魄,在太宗面前痛哭不已。

這些事情最終使得太宗醒悟,覺得如果立李泰為皇太子的話,那麼李承乾、李治兄弟將來恐怕凶多吉少,於是打消了立李泰為皇太子的主意,改立李治為皇太子。同時,為了向後世子孫表明皇位不是能用謀劃來奪取的,太宗毅然廢黜了李泰,降爵為東萊王,後改封順陽王,安置在均州(湖北丹江口)。

貞觀二十一年(647年),心中還是掛念李泰的太宗不能抑制思子之心,重新冊立李泰為濮王,還就此事對大臣們解釋說:“濮王文詞美麗,豈非才士,朕為社稷之計,斷割恩寵,遣其居外者,兩相安全。而朕心中實念濮王,卿等所知。”太宗對李泰的關愛,溢於言表。

貞觀二十三年(649年),太宗駕崩,皇太子李治即位,即高宗皇帝。高宗對於同母兄李泰倍加優待,厚賜無數。李泰在鈞州的生活可以說是悠遊無慮的。

永徽三年(652年)十二月,濮王李泰薨逝,年三十三。高宗聞訃後輟朝三日,追贈兄長為太尉、雍州牧,下詔在均州為李泰修造陵園,吩咐“務從優厚”,並命李泰長子李欣襲爵嗣濮王。李泰、李欣、李欣弟李徽、李欣子嗣濮王李嶠,及其他李泰後裔都安葬在均州鄖鄉縣馬檀山陵園,這也是唯一位於陝西以外的李唐皇族墓地。

五、皇五子、齊王李祐:李祐,是太宗第五子,生年不詳,生母陰氏,為隋左翊衛將軍、西京留守陰世師之女。

陰世師於大業十三年(617年)奉代王楊侑(隋恭帝)守長安,抵禦從晉陽起兵的唐國公李淵。李淵起兵後,陰世師抓捕並殺害了留居長安的李淵第五子李智雲,又把唐國公家族祖墳都掘開破壞。所以李淵攻破長安後,以抗拒義兵的名義處死了陰世師,把他的家屬都充入宮庭為奴婢。陰家和李家可以說集國仇家恨於一體。

陰世師之女陰氏頗有姿色,被秦王李世民看中,奏請高祖後納入府中,成為秦王侍妾。陰妃受寵於秦王,在武德年間生下秦王第五子李祐,同時,其弟陰弘智也被赦免,授為秦王府洗馬。

武德九年(626年),秦王發動“玄武門之變”殺死皇太子李建成、齊王李元吉,逼迫高祖禪位於己,即唐太宗。陰弘智因在政變中向秦王揭發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昆明池陰謀有功,被授予吏部侍郎、御史中丞官位,其姐陰氏在太宗登基後也被冊封為德妃,位次只在長孫皇后之下,等同貴妃韋氏,高於吳王李恪之母楊妃。陰弘智在貞觀初期,權勢赫赫,在姐姐陰德妃及太宗的照顧下,榮寵之極,幾乎和太宗正牌國舅長孫無忌相抗衡。

天可汗的後裔——唐太宗十四位皇子的人生和最終結局

武德八年(625年),高祖冊立秦王第五子李祐為宜陽王,次年玄武門之變發生,秦王登基稱帝,李祐改封為楚王,貞觀二年(628年)又改封燕王。貞觀十年(635年),李祐改封齊王,兼都督齊、青、萊、密等五州諸軍事,兼齊州刺史。因為患病的緣故,李祐沒有前往齊州赴任。

貞觀十五年(641年),李祐赴齊州封地就國,太宗為了李祐能夠更好的在封地處理政務,特命其舅父御史中丞陰弘智兼任齊王長史,輔佐外甥。

陰弘智雖然位極人臣,但是一直沒有忘記當年李唐皇室誅滅自己家族之事(同時選擇性忘記了自己家殺害李淵幼子和發掘李氏祖墳的事),所以數十年間沒有中斷向李唐復仇的願望。外甥李祐在長安養病時,陰弘智就開始不懷好意地挑唆他和父親及其他兄弟之間的關係:“大王兄弟既多且壯,陛下千秋萬歲之後,大王宜以壯士以自衛,方得報安全。”李祐在舅舅的影響下,逐漸開始驕奢跋扈行事,多結交奸邪之人。

貞觀十五年(641年),李祐就國後,齊王長史權萬紀(陰弘智是兼齊王長史)對李祐管教很嚴,多次向太宗告狀述說齊王劣跡,導致太宗下詔斥責李祐,李祐因此深恨權萬紀。而陰弘智在期間推波助瀾,慫恿李祐和太宗對抗。當時皇太子李承乾已經失去太宗信任,儲君之位即將不保,所以陰弘智謀劃讓李祐奪嫡(也有故意為之,讓李唐內訌的意思)。

貞觀十七年(643年),齊王長史權萬紀處置並收押了陰謀暗殺自己的齊王親信昝君謨、梁猛彪,還向朝廷上奏,太宗命刑部尚書劉德威前往齊州查驗,結果屬實。於是太宗要求齊王與權萬紀返京說明情況。權萬紀奉詔先行,李祐非常恐懼,於是在陰弘智指使下,派陰弘智的妻兄燕弘亮等人追上並殺害了權萬紀。陰弘智勸外甥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在齊州起兵謀反。

貞觀十七年(643年)三月,李祐徵發齊州十五歲以上的男子為私兵,佈置官署,大封親信,打出了直接作亂的旗號。太宗聞報後大怒,詔令兵部尚書李勣、刑部尚書劉德威率軍討伐逆子叛賊。

李勣大軍尚未到達齊州,青、淄等州官民已經不聽從謀反的李祐教令,不理睬他的檄文。李祐這才驚慌失措,想逃到豆子岡(今山東惠民)避禍。而城中的齊州兵曹杜行敏忠於大唐,計劃捉拿李祐,齊州兵士大多願意跟從。貞觀十七年(643年)三月三十,杜行敏彙集軍士,鑿開齊王府圍牆入內,大呼捉拿叛賊。李祐和陰弘智、燕弘亮等人不得脫身,便躲到殿內。杜行敏率人包圍大殿,大聲說:“大王昔為帝子,今乃國賊,不速降,立為煨燼矣。”李祐等人害怕被燒死,只能投降,從殿內出來。齊州之亂不過一月即告平息。

之後李祐和同黨被押送到長安,太宗命朝廷依法論罪。貞觀十七年(643年)四月初六,李祐被廢黜王爵,以“謀反”論罪,當日賜死於長安太極宮內省中,時年大約二十出頭,十月十五,以國公之禮安葬於長安高陽原,因李祐無子,死後齊國被廢除。李祐的同黨、舅父陰弘智等四十餘人一併誅殺,其餘齊州被脅迫官民一律不咎。因為李祐的牽連,他的生母陰德妃也被降為嬪位,不久後就鬱鬱而終,陰氏家族在二十五年後還是覆滅於李唐皇室。

六、皇六子、蜀王李愔:李愔和吳王李恪同母,為隋煬帝之女楊妃所生,也是身負兩代皇室血脈。李愔大約出生於武德末年,於貞觀五年(631年)封為梁王,貞觀十年(636年)改封蜀王,並授益州都督(四川成都)。

李愔品行低劣,遠不及其同母兄李恪,行事又奢侈驕縱、遊獵無度,很不被太宗所喜。在對李愔多次規勸都不見其改正後,太宗把李愔的封邑及國官削去一半,貶為虢州刺史。但李愔在虢州不思悔改,又因毆打地方官員而被彈劾,太宗怒極而下詔斥責李愔:“禽獸調伏,可以馴擾於人;鐵石鐫煉,可為方圓之器。至如汝者,曾不如禽獸鐵石乎!”罵這個不爭氣的兒子禽獸不如。

天可汗的後裔——唐太宗十四位皇子的人生和最終結局

貞觀二十三年(649年),太宗駕崩,高宗李治即位,加封兄長李愔食邑實封一千戶。但是李愔依舊驕橫跋扈,不改其行,高宗對這個兄長失望之極,把他貶到黃州(湖北黃岡)當刺史,後來甚至還對大臣們說:“歷觀古來諸王,若能動遵禮度,則慶流子孫;違越條章,則誅不旋踵。愔為法司所劾,朕實恥之!”不恥於和李愔做兄弟了。

永徽四年(653年),李愔同母親兄吳王李恪被長孫無忌陷害,牽連到\“房遺愛謀反案“中,從而被殺,李愔也被連坐廢為庶人,流放巴州(重慶)。顯慶五年(659年)長孫無忌獲罪自殺後,李愔被赦免,改封為涪陵王,但再也沒有回到長安或者封地黃州。乾封二年(667年),涪陵王李愔在巴州去世,時年大約四十餘歲。

咸亨元年(670年),高宗恢復了六哥李愔的官爵、封地,追贈他為益州大都督,遷葬於昭陵,賜諡號“悼”。李愔有三子,長子廣都王李疇,次子江陵王李瑾,三子嗣蜀王李璠。

七、皇七子、蔣王李惲:李惲生母王氏是太宗後宮普通宮人,沒有名號,李惲的生年不詳,大約在武德末年。

貞觀五年(631年),太宗冊立李惲為郯王,貞觀十年(636年),改封為蔣王,授安州都督。因為李惲生母地位低下,所以他在太宗諸子中也相對無名,整個貞觀一朝都沒有多少事蹟,無論好壞。

天可汗的後裔——唐太宗十四位皇子的人生和最終結局

貞觀二十三年(649年)太宗駕崩,即位的高宗李治加七哥蔣王李惲食邑實封一千戶以示優待。永徽三年(652年),李惲改任梁州都督,後來又改任遂州、相州刺史。

上元元年(674年),李惲改任箕州(山西左權)刺史。箕州錄事參軍張君徹在武皇后(武則天)一黨的支援下,上奏誣告蔣王有謀反之事,。高宗於是派使者赴箕州調查。當時李唐皇族在武后的壓制下多有獲罪乃至身亡,李惲惶遽不安,為了避免被朝廷使者羞辱加害,於是主動自盡。高宗得知李惲自殺後大驚,窮追實情,武后於是授意親信大臣追究張君徹之罪,將其處斬以告慰蔣王。高宗追贈李惲為司空、荊州大都督,陪葬於昭陵。李惲自殺時,大約五十出頭。

李惲共十七子,死後由次子李煒襲爵,為嗣蔣王。蔣王李惲也是太宗諸子中,後裔最多的一支。

八、皇八子、越王李貞:貞觀二年(627年),太宗的賢妃燕氏誕育第八子,取名“李貞”。貞觀五年(631年),五歲的李貞被冊立為漢王,貞觀七年(633年)任徐州都督。貞觀十年(636年),先封原王,然後馬上改封越王,授揚州都督。貞觀十七年(643年)轉任相州刺史。貞觀十八年(644年),齊王李祐作亂被平定,其母陰德妃受牽連被降為嬪位,李貞生母賢妃燕氏升為德妃。

貞觀二十三年(649年)太宗駕崩,高宗李治即位,越王李貞以皇帝兄弟的緣故,被加食邑實封千戶。

李貞品行好學,又喜歡習武,騎射俱佳;治理封國能力很強,在太宗諸子中算得上比較優秀突出。但李貞也有喜歡聽阿諛奉承之言、貶退直言屬官的缺點,還曾經縱容越王府僕役欺侮封地官民百姓,可以說身上的優點缺點都很突出。

天可汗的後裔——唐太宗十四位皇子的人生和最終結局

高宗在位時,十分倚重八哥越王李貞,授予其左衛大將軍之職、綿、蔡州等刺史,是李唐皇族在地方上的實力派。永淳二年(683年),高宗駕崩後,皇太子李顯繼位,即唐中宗,李貞因為是皇帝在世唯一伯父,所以被授予太子太傅,但朝廷實權被皇太后武氏(武則天)所掌握。

嗣聖元年(684年),皇太后廢黜中宗,改立高宗第八子(武后第四子)豫王李旦為皇帝,李貞因此被轉授豫州刺史。武后掌握大權後,提拔重用武氏家族,李唐皇族開始懷疑武后想要謀奪大唐社稷,於是相互聯絡,一起謀劃共同反抗武后統治,恢復李唐社稷。其中越王李貞和其子琅琊王李衝是主要策劃者。

垂拱四年(688年)八月,琅琊王李衝率先在博州(山東聊城)起兵,討伐武氏,但是李唐諸王因為準備不充分,都沒有響應李衝,只有越王李貞起兵呼應自己的兒子。武太后命左金吾將軍丘神勣為清平道行軍大總管討伐李衝,大軍還沒有到達博州,李衝已經在當地武水、莘縣兩地的官軍夾攻下失敗,退回博州後被百姓所殺。武太后將李貞、李衝在皇族名冊中除名,改姓虺氏。

李貞沒有得到李衝失敗的訊息,按原計劃從豫州出兵,很快佔領了上蔡,此時武太后任命的中軍大總管麴崇裕、後軍大總管岑長倩已經率軍前來討伐。麴崇裕等軍到達豫州城外後,李貞派遣幼子李規及女婿裴守德出戰,大敗而回。李貞惶恐不已,關閉城門死守。麴崇裕率軍隊直抵城下,準備攻城,而城中軍民都沒有鬥志。李貞見大勢已去,於是退回府邸服毒自殺,同時李規、裴守德也都自殺,妻子一同自縊。麴崇裕進城後斬李貞、李規父子及裴守德之首,傳首東都。李貞父子起兵不到半個月就被平定,全家也都被殺害。

神龍元年(705年),中宗復位,大唐社稷恢復,李貞、李衝父子死於社稷之事被重新提起,中宗於是恢復了李貞的姓名和族籍。開元五年(716年),玄宗將李貞、李衝等人重新改葬,追上李貞諡號為“敬”,以高宗子許王李素節之子李琳為嗣越王。

天可汗的後裔——唐太宗十四位皇子的人生和最終結局

高宗的平生事蹟,在歷代帝王傳記中都有詳述,更因為他的第二任皇后武則天的事蹟,使得高宗在後世名聲大顯。同時高宗時期的大唐也是整個唐朝最為光耀恢弘的時期,所以高宗可以說是站在大唐最頂峰的皇帝,如果要描繪高宗的生平,不是短短几百字就可以寫完的。如此,在本篇中,高宗的一生經歷就略過不表,將來有機會,專門開一篇文章,敘說高宗李治的故事。

十、皇十子、紀王李慎:李慎,是太宗第四子,生於貞觀二年(628年),和高宗李治同年出生,生母是太宗後宮中位次僅低於皇后的貴妃韋氏。

貞觀五年(631年),時年三歲的李慎被封為申王,貞觀十年(636年)改封紀王。貞觀十七年(643年),十六歲的李慎被任命為襄州刺史(湖北襄陽),出外就國。在封國襄州,年輕的李慎兢兢業業、用心宣撫地方,以善於政事而聞名,襄州的百姓們感激紀王的善政,所以給他立碑,稱頌紀念。李慎也是太宗諸子中口碑最好的一位。

貞觀二十三年(649年)太宗駕崩,皇太子李治繼位,即高宗皇帝。高宗加封李慎食邑實封千戶,並額外對他其賜以詔書,加以勉勵慰勞,這種殊榮是李慎其他兄弟都沒有享受到的。

天可汗的後裔——唐太宗十四位皇子的人生和最終結局

此後在高宗在位時,李慎先後被被任命為左衛大將軍、荊州都督(湖北荊州)、邢州刺史(河北邢臺)、澤州刺史,顯慶五年(660年)再任荊州都督。因為李慎好文學、喜歡觀察星象,才華突出,在李唐皇族中和同樣才華橫溢的八哥越王李貞齊名,所以被當時的人們稱為“紀、越”。這也為他日後的命運埋下伏筆。

弘道元年(683年)十二月,高宗駕崩,武皇后扶立皇太子李顯即位,自己則臨朝稱制。時任安州都督(湖北安陸)的李慎因為是皇帝親叔父而被任命為太子太保,次年再加官太子太師,同時改任貝州刺史(河北邢臺清河縣)。

垂拱四年(688年),越王李貞和其子琅琊王李衝起兵武,意欲恢復李唐神器,事前曾發檄文給李慎,約其一同出兵,李慎認為起兵時機還不成熟,沒有參與其事。但李貞兵敗自殺後,因為是李貞的親兄弟,有曾經有““紀、越”並稱的舊事,所以李慎還是被牽連下獄,審訊後按律被判處死罪。不過臨刑前武太后赦免了李慎的死罪,但廢為庶人,流放嶺南,還被剝奪李姓,改姓“虺”。

永昌元年(689年)李慎被流放到嶺南,走到半路的時候,接到朝廷詔令,轉流巴州(重慶),時年六十二歲的李慎經不起長途跋涉,在前往巴州途中於蒲州去世,年長的幾個兒子在流放途中遇害,幼子李珹和其他家屬流放嶺南。

神龍元年(705年),中宗重新登位,恢復大唐,李慎也因此被追復原有官爵,復李姓。中宗下詔蒲州官員尋訪到李慎的葬地,加以祭祀,再遷葬昭陵。李慎的幼子李誠被從嶺南召回,冊立為嗣紀王,承襲李慎世序傳承。

十一、皇十一子、江王李囂:太宗第十一子李囂和第八子越王李貞同母,都是賢妃燕氏(後來晉封德妃)所出。貞觀五年(631年),李囂被太宗冊立為江王,不過在貞觀六年(632年)李囂就夭折了,年齡不詳,估計只有兩三歲而已。

李囂夭折後,太宗追諡其號為“殤”,稱“江殤王”,因為沒有後嗣和承繼子,所以他死後的封國江國被廢除。李囂匆匆而來、又匆匆而去,沒有在這個世界上留下什麼特別的痕跡。

十二、皇十二子、代王李簡:太宗第十二子李簡出生於貞觀初年,和其他兄弟不一樣的是,他的生母不詳,史書沒有任何記載。而李簡在貞觀五年(631年)被太宗冊立為代王后不久就夭折了,年齡也不詳,應該比李囂夭折時更小,估計兩歲左右。李簡除了留下個名字在史書上,其他的就再沒有記載了。

十三、皇十三子、趙王李福:貞觀八年(634年),太宗第十三子出生,生母楊氏也是前隋宗室,封號是貴妃(但是不能確定是生前加封還是去世後追贈)。

天可汗的後裔——唐太宗十四位皇子的人生和最終結局

貞觀十八年(644年),李福遷任秦州都督,實封八百戶。貞觀二十三年(649年)太宗駕崩,皇太子李治繼位後,加授李福為右衛大將軍,命其宿衛長安宮城。永徽二年(651年),李福才被外放為梁州都督。

李福一生行事低調、甚至可以說籍籍無名,幾乎見不到他在史書上有什麼事蹟記載,因此他也得以平安生活,安安穩穩當了二十年太平親王。咸亨元年(670年)九月十三,三十七歲的李福在梁州去世,高宗得報後追贈其為司空、荊州都督,陪葬昭陵。趙王李福是太宗十四個皇子中,除了高宗李治之外,活到成年並真正意義上得以善終的唯一一人。

李福只有一個獨子李穆,年少時就去世,被追封建平王。神龍元年(705年),中宗恢復大唐後,以太宗第七子蔣王李惲的孫子李思順為嗣趙王,承襲李福後世祭祀。

十四、皇十四子、曹王李明:李明的生母十分特殊,是原齊王李元吉的正妃楊氏。楊氏是前隋宗室、觀王楊雄的侄孫女,出身高貴,所以被高祖冊立為齊王正妃。

武德九年(626年),秦王發動玄武門之變,殺死皇太子李建成、齊王李元吉,軟禁了高祖,在血腥中奪取了大唐政權,登基成為新皇帝,即唐太宗。為了消除後患,太宗將李元吉諸子都處死,而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妻妾和女兒因為沒有威脅則被養育在皇宮中。其中李元吉的正妃楊氏因相貌美麗而被太宗納入後宮,但是沒有名份,其名號一直是李元吉正妃。

天可汗的後裔——唐太宗十四位皇子的人生和最終結局

貞觀十年(636年),長孫皇后去世。大約在貞觀十六年(642年)前後,巢剌王(李元吉在貞觀時期的封號)妃楊氏在皇宮中為太宗生下第十四子,也是最小的兒子。當時太宗沒有皇后,而楊氏極受寵愛,所以太宗有了立楊氏為皇后的念頭,幸而被魏徵諫言“陛下不可以辰贏自累”才得以醒悟,放棄了這個念頭。(辰嬴是春秋時秦穆公之女,先是晉懷公的夫人,後又嫁給懷公伯父晉文公。)

貞觀二十一年,去世(公元647年),李明生母巢剌王妃楊氏去世,沒有被允許陪葬昭陵。同年,五歲的李明被太宗冊封為曹王,授曹州刺史,實封一千戶。對比李明的諸兄在冊立為王時實封八百戶的待遇,可以看出太宗對這個小兒子的寵溺和關愛之心。

貞觀二十三年(649年),太宗駕崩,皇太子李治繼位,即高宗皇帝。顯慶四年(659年),李明年滿十八(虛歲),被皇兄高宗授命為為梁州都督,兼虢、蔡、蘇三州刺史。同年,高宗出於緩和宗室矛盾、同時掩飾太宗納弟媳為妃的失德之事,將幼弟曹王李明過繼給叔父巢剌王李元吉為嗣子,承襲李元吉的宗祀。從此,李明就成為生母楊氏前夫巢剌王李元吉宗法上的兒子。

李明在地方上經常不遵循法度,任意妄為,曹王長史孔禎時常勸諫他,告誡李明不要因為專橫跋扈而被朝廷追究,因此失去爵位。李明梗著脖子強辯:“寡人天子之弟,何得失爵!”孔禎再次誠懇勸導:“恩寵不可恃,大王不奉行國命,恐今之榮位,非大王所保,獨不見淮南之事乎!”李明還是不聽。

李明在地方上為官的過程中沒有特別值得稱道的事情,同時也沒有什麼大的惡行,只不過普普通通一個宗王而已,人生歷程相對簡單,如果他像十三哥趙王李福在三十七歲時就去世,那也算是善終了。但是李明沒有早亡,又和高宗第六子、皇太子李賢(第二任皇太子)交好,平常多有書信往來,由此身不由己地捲入了後來的政治鳳波中。

永隆元年(680年),皇太子李賢因之前代替高宗監國、頗有政績,和生母武皇后產生了權力分配上的利益衝突,遭到武皇后猜忌和提防。為了獨攬大權,武皇后不惜向親子下手,派人誣告揭發皇太子陰謀作亂,在東宮暗中私藏數百具鎧甲,準備謀反。

天可汗的後裔——唐太宗十四位皇子的人生和最終結局

李賢倒臺後,他的親近之臣都被貶斥流放,曹王李明也因為與廢太子李賢交好,被安上通謀的罪名,降爵為零陵王,流放到黔州(重慶彭水)安置。在前往黔州的路上,李明才後悔地說:“吾愧不用孔長史言,乃及於此!”

永淳元年(682年)七月,在武皇后的授意下,黔州都督謝祐逼迫流放在此的零陵王李明自殺。此時的唐高宗已病勢沉重、不能視事,得知李明被武皇后逼死也無從追究,只將黔州官署的官吏全部罷免,厚葬李明於黔州。近三十年後,景雲元年(710年),在時任皇帝睿宗的主持下,李明靈柩返回長安,陪葬昭陵,追加諡號“恭”,稱“曹恭王”。

李明有四個兒子,其中長子南州別駕、零陵郡王李俊,次子黎國公李傑都在武則天當政時期被殺害,其餘子孫也散落在民間。神龍元年(705年),中宗復大唐社稷,李傑的兒子李胤被尋找到,中宗冊立其為嗣曹王。之後李明第三子李備從南州歸來,中宗改封李備為嗣曹王、衛尉少卿。開元十二年(734年),李備為國盡忠後,李胤再一次受封嗣曹王,授銀青光祿大夫、右武衛將軍。曹王李明的宗祀得以保持不滅,直至唐末。

以上,就是唐太宗十四個皇子的漫漫人生歷程和跌宕起伏的命運走向,太宗文治武功、光耀後世,更以“天可汗”稱號震鑠古今,實在是一代英主。但是他的皇子們差他實在是太多太多,即使高宗本人,也不能和太宗相提並論。諸皇子大多命運多舛,得以善終者寥寥無幾,和光耀千秋的貞觀之治相比較,太宗諸皇子的作為和名聲過於黯淡了(高宗勉強除外),命運也多以悲劇為終,這是太宗身後的莫大遺憾,也是李唐皇室難以彌補的創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