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足球

金代的漢地統治:相容幷蓄,從混亂到模仿,雜糅遼宋風的地方制度

  • 由 善發歷史說 發表于 足球
  • 2022-04-07
簡介偽齊政權的疆域控制範圍間接傀儡統治在金人佔據汴京俘虜徽、欽二帝的時候,對於中原地區的統治,因為金人暫時還沒力量能在黃河流域建立行之有效的地方制度,於是只好在公元1127年三月立原北宋官員張邦昌為帝,建立了一個附庸國——楚國,又稱“偽楚”政權

蕃漢分治中蕃指什麼

金人的崛起

公元1115年,按照當時的年號,時值北宋政和五年和遼天慶五年,女真人的傑出首領完顏阿骨打起兵稱帝,宣佈建立大金國,建年號為收國。

在東北迅速崛起的金人,很快就於公元1125年滅遼國,他們在佔據了遼國的疆域之後,金人很快又將目光放向南邊的北宋政權。

正如金人自己判斷的一樣,北宋根本就是不堪一擊,於是在1126年十一月,金兵攻破北宋汴京,將宋徽宗和宋欽宗“擄二帝而北上”。金人的野心遠不止華北和汴京,他們的準備徹底滅亡宋朝,不過他們似乎低估了宋人的反擊力量。

於是乎,

經過幾番拉鋸,新的三國對峙關係形成,南宋、金、西夏,代替了過去的北宋、遼、西夏

。而一路蓬勃發展,首次以少數民族佔據廣大中原地區的女真人,他們認為其功業已經遠超他們的前輩契丹人的遼國了。

這時,整個金政權的節奏已經從開拓疆土逐漸轉到了穩定發展。過去契丹人也只是佔據著燕雲和遼東這些傳統漢人地方,可現在在女真人統治之下的地盤,除了過去遼國的舊疆之外,還包括了北方中國的一大塊地盤。

隨之而來的,就是女真統治者該如何管理地方的大問題,

作為北方中國的新興統治者,對於廣大漢人地區,金國統治者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地方管理制度,就顯得尤為必要。

金代的漢地統治:相容幷蓄,從混亂到模仿,雜糅遼宋風的地方制度

金太祖完顏阿骨打

民族特色

女真人崛起於東北,在完顏阿骨打建立金國政權之後,迅速佔據了遼東地區,女真人很快就在新佔領區廢除了遼國建立的“蕃漢分治”制度。

所謂“蕃漢分治”,就是在遼東這些蕃漢雜居的地方,實行一種漢制州縣和蕃制部族制的並存制度,可以說是另外一種意義上的“一國兩制”。

女真人要推翻契丹統治者的所有一切,這個“蕃漢分治”制度肯定必須廢除。

廢除“蕃漢分治”之後,女真人索性在統治區域全面推行女真人的制度“猛安、謀剋制度”,用他們的民族特色制度來替代遼國的舊有制度。

這個“猛安、謀剋制度”,其實是女真人部落形態之下的一種部落組織機制。猛安,就是千夫長;謀克,就是百夫長。

當時完顏阿骨打規定,三百戶為一謀克,十謀克為一猛安。這種制度對於當時處於漁獵生產生活的部落制度,自然是淳樸而實用。可問題是,

當女真人強硬將這套制度推向新佔領區時,對於社會經濟發展水平遠超女真人崛起之地的燕雲、遼東等地區來說,這個根本就是一個落後的制度。

金滅遼後,女真統治者所面臨的地方情況,遠比他們起兵之前的小小部落疆域複雜太多。在他們代替了契丹人,全面佔據了遼國的疆域之後,於是強力推行起“猛安、謀剋制度”。

很快,這項落後的制度,隨即遭到了漢官、各地百姓,甚至是契丹人的激烈反對。

在反對者看來,“猛安、謀剋制度”是落後的,而且的確和社會經濟發展不匹配。開玩笑呀,原本的地方官,瞬間成為鄉長和村長這樣的村寨首領,大家不群起反對才怪了。

於是乎,金國皇帝只好繼續保留漢官制度,並且沿續了遼國原本的舊制度。

說到底,金人所謂的“本朝制度”,不過是落後的部族村寨組織形式,要治理社會經濟發展水平高度發達的地方,就還是必須沿續遼國的舊制度。

金代的漢地統治:相容幷蓄,從混亂到模仿,雜糅遼宋風的地方制度

燕雲地區

樞密院統領漢地

金人雖然繼承了遼代的舊制度,但是也並不是全盤照搬。首當其衝就是遼代的南、北面官的變革,其中南面官制度雖然繼承並改革發展了,但是北面官制度卻完全廢止。

在地方上,由於國家草創,對於漢地州縣的統治,金人設立了“樞密院”的機構進行管理。

這個“樞密院”機構,和遼人的南樞密院機構完全不同,因為金人建立的“樞密院”,屬於管理地方的機構,而且還是兩個。

這兩個樞密院,分別為東樞密院和西樞密院。

東樞密院,首府設立在燕山;西樞密院,首府建立在雲中。分別由當時金國的兩位強人——完顏罕離不和完顏粘罕分別管理,在當時被喚作“東、西朝廷”。

在完顏罕離不死後,完顏粘罕更是直接吞併了東樞密院,控制和管理著廣大的中原地區,他管理的“樞密院”儼然成為實力強大的地方政府。甚至,都已經開始阻礙起金朝皇帝要全力推行的中央集權統治,完顏粘罕也成為了掌握漢地軍政財大權的大權臣。

金代的漢地統治:相容幷蓄,從混亂到模仿,雜糅遼宋風的地方制度

偽齊政權的疆域控制範圍

間接傀儡統治

在金人佔據汴京俘虜徽、欽二帝的時候,對於中原地區的統治,因為金人暫時還沒力量能在黃河流域建立行之有效的地方制度,於是只好在公元1127年三月立原北宋官員張邦昌為帝,建立了一個附庸國——楚國,又稱“偽楚”政權,以此實現金人對中原地區的間接統治。

由於

在燕雲地區的“東、西樞密院”存在著相互競爭的內鬥情況,雙方都不願意看到對方在原屬北宋的新佔領區擴充套件勢力,於是都反對金軍在黃河流域實行直接統治,轉而支援建立傀儡政權實行間接統治。

於是,傀儡政權楚國被建立了起來,等楚國倒臺之後,金人又改立另外一位北宋舊官員劉豫為帝,建立了又一傀儡附庸政權——齊國,史稱“偽齊”政權。

而且,金人還將黃河以南和陝西地區,全部交給了“偽齊”政權。“偽齊”政權成為了橫在金、宋之間的一股勢力。

金代的漢地統治:相容幷蓄,從混亂到模仿,雜糅遼宋風的地方制度

金國的疆域地圖

過渡時期的行臺尚書省

公元1137年,正是金熙宗完顏亶在位的天會十五年。這一年,

完顏

在收拾掉完顏粘罕之後,就迅速廢除了偽齊政權,並將原來偽齊政權統治管理的地盤,全部交到了在汴京新成立的行臺尚書省管理。

不過,新成立的行臺尚書省制度,很快又催生了另外一位權臣出現。金國另外一位強人完顏兀朮兼領行臺尚書,又擔任都元帥,控制著中原漢地。這下子,完顏兀朮軍政大權一把抓,儼然成為了新的地方實權派。

於是,

行臺尚書省制度並無法徹底解決削弱地方加強中央集權的問題,為加強中央集權而實行的制度改革呼之欲出。

金代的漢地統治:相容幷蓄,從混亂到模仿,雜糅遼宋風的地方制度

金熙宗完顏亶

天眷官制改革下的地方制度

公元1139年,金熙宗完顏亶天眷二年,完顏亶推行新官制改革,從中央到地方,大力推行漢官之制。

隨著改革的推進,金國在全國的地方制度上,實行路、州府、縣三級制度,並逐漸形成了十九個路、一百七十九個京府州、六百八十三個縣的疆域規模。

金代的漢地統治:相容幷蓄,從混亂到模仿,雜糅遼宋風的地方制度

金中都地圖

京和都

首先在地方上,金沿襲遼制,並逐漸形成金代七京。

其中,在傳統漢地的“京”,包括有中都大興府(今北京)、南京開封府、東京遼陽府以及西京大同府。

由於當時中都成為了事實上的首都,因此中都大興府的規格明顯高於其他“京”。大興府設立府尹一人,品級為正三品,併兼任所在中都路這一級機構的兵馬都總管府事,權力很大,位置很重要。

至於其餘各“京”,府尹則由諸京留守兼職擔任,雖然品級都是正三品,但是實際權力卻遠遜於大興府府尹。更重要的是,為了制約各京留守,朝廷還另外設立了一名除了品級低一級之外,但是其他權力卻和留守相當同知留守事、同知府尹兼領兵馬都總管的官員,專門用來剋制各京留守。其下屬官,還有副留守、留守判官等官員。

受到北宋的影響,金代在地方上也設定了“路”這一級地方機構,而且“路”這一級機構,並不是尋常的地方行政機構,反而多為一種軍事性質的機構。

每路設立兵馬都總管府,執掌本路軍事,其下還有同知都總管、副都總管、總管判官等職務。而且,兵馬都總管府,大多由路所在地的首府長官兼任,稱為府尹,屬於正三品官員。

和宋朝的路級機構一樣,金代的路,還設有轉運司和提刑司,設立轉運使和按察使,分別執掌一路的錢糧財稅和刑獄監察事宜。

不過,在公元1208年時,又改由按察使兼任轉運使。

州府

兼任總管府的府,設立都總管,而其餘的府則被稱為散府,散府同樣設立了府尹、同知、少尹、府判官、府推官等官員,散府府尹的品級,一樣也是正三品。

州,則分為節度州、防禦州和刺史州三等級

。顧名思義,節度州,長官為節度使,兼領民政,品級從正三品。防禦州,長官為防禦使,品級為從四品。刺史州,長官為刺史,品級為正五品。州的屬官,主要有副使、同知、判官、知法、司獄、司侯、司判等。

無論是路還州府,都有一個很大特點,那就是都以軍政合一統管為特點的制度。這和宋朝的地方制度有很大不同,反倒是和遼國的制度非常相似,而遼國的漢制,其實很大程度就是沿用了唐制。

縣,為最基礎的地方行政機構,設有縣令作為一縣長官。通常為正七品和從七品。其下的屬官主要有縣丞、主簿和縣尉。

金代的縣,受到宋朝的影響,根據每個縣的戶口多寡、近畿緊次,主要分為七個等級

,分別為赤縣、劇縣、次劇縣、京縣、上縣、中縣、下縣七個等級。在縣之下,還設立有鎮、城、堡、寨等。

綜述

金代在漢地實行的地方行政制度,其發展歷程,經歷了從混亂到模仿的過程,也曾強行推動過落後的“猛安、謀剋制度”去取代舊制度,也還曾經設立了傀儡附庸國進行間接統治。

但是最終

金人仍然還是採取了相容幷蓄,並按照自己實際,雜糅了遼宋風的地方制度體系,加強了中央集權,從此也徹底解決了統治廣大漢地的大問題。

參考資料:

1、《遼史》;

2、《金史》;

3、《歷代職官表》;

4、《中國疆域沿革史》。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