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足球

第五次開始:掌握人類演化的兩個基本規律,從而判斷未來潮流走向

  • 由 楠悅讀 發表于 足球
  • 2022-03-20
簡介所以,我們說更重要的是人類自我組織方式的變化,而第五次開始能給我們帶來的,就是全球化程序下的人類共同體,擁有全球化意識的世界公民,以及未來可能出現的世界政府

格里諾是人文主義思想家嗎

本文字數5417,預計閱讀時間12分鐘。

閱讀使人充實,分享使人愉悅。文章結尾附有思維導圖,幫你梳理文中脈絡精華。歡迎閱讀,你離知識又近一步。

今天分享的書籍是《

第五次開始

》。

羅伯特•L 。凱利(Robert L。 Kelly)國際知名考古學家,曾任美國考古學會會長,美國懷俄明大學人類學系教授,以狩獵-採集者社會為主要研究方向。從1973年開始,凱利教授參加和主持了北美西部和世界各地的考古發掘。長期擔任世界考古學領域的重要刊物《美國古物》主編。2017年,凱利教授入選德國洪堡教授計劃。

《第五次開始》是羅伯特•L 。凱利用半生的探究和思考,為我們找到一個清晰、好懂、有力的認知工具,用“五次開始”可以重新整理我們對過去、現在和未來的認知。正如北京大學歷史學系羅新教授所說:“很少有考古學家如此透徹地關注未來,更少有關注未來的學者如此滿懷樂觀。凱利憑藉自己極其宏觀的歷史視角,在書中梳理清楚了人類誕生600萬年以來的發展脈絡,從中總結出了人類歷史上遇到過的五次轉折,並將之稱為五次“開始”,讓讀者不僅能看到“樹木”這樣的歷史細節,更能發現“森林”這樣的歷史全貌。本書一經面世,就獲得了國際同行們的高度肯定,我國的知名考古學家陳淳、許宏、杭侃等人,也都對本書給出了很高的評價。

第一次是技術的開始,讓人類從動物界中脫穎而出;第二次是文化的開始,讓人類成為真正意義上的人;第三次是農業的開始,開啟了人類的定居時代;第四次是國家的開始,新出現的國家組織塑造了我們所熟知的世界,也帶來了社會不平等、戰爭和貿易。而今天,我們處在第五次開始的程序中,正在迎來一個全球化的新時代。

瞭解這五次開始,能讓我們清楚人類演化的兩個基本規律,分別是“不變”與“變”——“不變”的是驅動人類不斷演化的根本動力,“變”的是人類持續更新的自我組織方式。雖然未來很難預測,但透過這兩個規律,我們就能透過現象看到本質,從而大致判斷出未來的潮流走向。

第五次開始:掌握人類演化的兩個基本規律,從而判斷未來潮流走向

01、驅動人類演化的根本動力

為什麼驅動演化的根本動力是“不變”的?自人類的直接祖先查德沙赫人和圖根原人誕生以來,在600萬年時間裡,人類從生活在樹上的靈長類動物,逐漸演化為會使用工具的原始人類,再到擁有文化、懂得種植和畜牧、建立起國家政權的現代人類。回顧這段歷史,到底是什麼讓我們經歷了這種演化?驅動這些轉變的根本動力是什麼呢?

1、技術的開始

一開始,原始人並沒有使用石器的意圖,古代以狩獵和採集為生的人們,也沒有什麼種地、養牛的想法,但這些事情都發生了,要想弄清楚背後的驅動力,我們還得從古代人類生活的場景中尋找答案。對任何生物來說,生存的第一要務都是有效地獲取食物,躲避天敵。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不同物種選擇了不同的演化路徑。原始人類在面對生存壓力時,逐漸演化出直立行走的能力,直立行走有很多好處,比如可以夠到更高處的食物,更早地發現遠處的危險,等等。同時,這種轉變帶來了一個“副作用”,那就是解放了人類祖先的雙手,手空了出來,就為接下來使用工具提供了可能性。

目前發現的最早的石器化石,出現在大約330萬年前,對石器工具的使用,為古人類的生存提供了很多便利。他們可以用石器從動物身上切割肉類,製造用於挖掘植物根莖的工具,或者加工簡單的石制武器,用來狩獵小型動物。在工具的幫助下,一部分古人類能從環境中獲取更多的能量,戰勝不使用工具的鄰居們,最終掌握技術的古人類取代了其他古人類。這個過程,正是作者所宣稱的第一次開始,也就是技術的開始。

這個過程中的邏輯並不複雜:自然資源是有限的,而物種都有不斷繁衍增殖的傾向,人口增殖會讓生存競爭變得更加激烈,這樣一來,能更好地適應生存環境的人群,就能從進化中脫穎而出。在人類的第一次開始中,競爭加劇的結果,就是技術在古人類群體中全面普及。所以,可以從中得出結論:驅動人類第一次開始的根本動力,是人口增殖帶來的競爭加劇。

第五次開始:掌握人類演化的兩個基本規律,從而判斷未來潮流走向

2、文化的開始

大約20萬年前到5萬年前,古人類逐漸演化出更復雜的神經系統,開始使用語言和符號,最終形成了人類獨有的文化能力,這標誌著人類社會的第二次開始。文化可以創造社會集體,讓共享同一套世界觀的人走到一起,透過這種方式,社會個體間的合作成本就能大大降低,從而實現共贏。就這樣,在人口增殖的壓力下,擁有文化的古人類群體,就會自然地戰勝缺少文化能力的對手。

3、農業的開始

到一萬多年以前,又一次轉折出現了。近東地區出現了栽培的大麥和小麥,中國華北地區出現了粟,華南和東南亞出現了水稻,墨西哥出現了玉米和南瓜,全球各地陸續開啟了種植農作物的程序。與此同時,狗、牛、綿羊、山羊、豬和馬這些動物也陸續被馴化,農業出現在世界各地,標誌著第三次開始的到來。

農業出現之前,古人類一直過著狩獵採集的生活,誰也沒想著有朝一日會成為農民。雖然有些古代人類可能出於偶然,發現野生的原始作物能結下可供食用的種子,但原始作物的產量一般極低,比如,原始玉米的個頭可能比你的小拇指還小,所以並不能成為人們食譜中的主要選擇,但這時候外部環境發生了改變。

在過去的幾萬年時間裡,具有文化能力的人類陸續散佈到全世界,他們走出非洲,先後到達歐洲、亞洲、北美洲和南美洲,並且以越來越快的速度佔領每一片可供生存的土地。人口越來越多,可自然資源是有限的,當沒有新的土地可供遷徙時,人們就會發現,不管走到哪裡都有其他人生存。因為貿然進入別人的領地具有很高風險,所以,定居在一個地方就成為古人類最合理的選擇。

一旦定居,當地的獵物和可供採集的果實遲早會被消耗完,這就意味著原來的狩獵採集生活方式無法繼續維持。在人口持續增殖的壓力下,古人類就不得不提升農作物在食譜中的份額,就這樣,農業開始生根發芽。從大約一萬年前開始,世界各地逐漸從狩獵採集社會轉變為農業社會。

4、國家的開始

人口增值導致農業的發展,農業的發展反過來又讓人口進一步增加。越來越多的農業人口,先是聚整合小的部落和酋邦,後來最富庶的農業地區,比如兩河流域和古埃及地區,最先出現了一種新的社會組織形式——國家,這是人類的第四次開始。

相比於其他的人類組織,國家有能力統籌開展更加宏大的公共專案,比如在乾旱地帶實施灌溉工程,在山地區域削山填溝開闢耕地等等,這些專案都提升了土地的承載能力,使人口繼續保持增長勢頭。同時,國家更強大的社會組織能力,也帶來了社會分工的細化、科學技術的進步,以及經濟、文化、交通的持續發展。相比之下,酋邦和部落在國家這種組織形式面前顯得格外脆弱,最終都被國家所取代。

第五次開始:掌握人類演化的兩個基本規律,從而判斷未來潮流走向

02、人類社會一直處於變化中

作者說,世界萬物皆不可能永恆,人類社會也並非靜態。作者為什麼要強調“變”呢?這是因為他發現,我們很多人經常會不自覺地用靜態視角看待歷史。比方,在眾多描述未來的科幻電影中,未來世界雖然技術更加發達,但貧富分化越來越嚴重,環境汙染依然難以得到治理,戰爭和恐怖主義依舊肆虐,好像今天解決不了的問題,未來依然解決不了,社會的變化充其量是技術層面的進步,社會的本質依舊不會發生改變。

所以,雖然我們都知道世界是變化的,但一旦涉及人類的歷史,我們就很容易陷入一種靜態的視角。這是為什麼呢?主要原因還是看待歷史的方式不夠宏觀,我們學習瞭解的歷史,大多是國家這種組織形式誕生之後的政治社會史,不管是三皇五帝,還是唐宋明清,不管是中國歷史,還是外國曆史,都發生在第四次開始,也就是國家出現之後,所以,很容易把從過去三五千年的歷史中總結出來的規律,當作永恆不變的規律。

這有點像我們在一片森林裡發現了一棵松樹,特別仔細地研究了它的生長規律,發現松樹會結出松果,然後就此得出結論,認為這片森林裡的所有樹木肯定都會結出松果。但很顯然,這種觀點只看到區域性的細節,而忽視了歷史整體的動態變化。

比如,我們談起“國家”這個概念時,總會有一種感覺,認為國家就應該存在於地球之上,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民族和邊界,每個國家也都享有神聖不可侵犯的主權。這些說法我相信大部分人都會認同,但問題在於,國家的存在真的是自古如此且理所應當的嗎?

作者告訴我們,相比於人類的全部歷史,國家只是一種剛剛出現的新興發明而已。不管是舊石器時代的狩獵採集者,還是新石器時代的農民,聽到“國家”這個概念,肯定都會覺得莫名其妙。而且,我們今天的“主權國家”概念其實更年輕,它只能追溯到1648年歐洲簽訂《威斯特伐利亞和約》時期,在此之前,國家和主權的概念並不像今天這樣具體而神聖。

所以,如果我們能跳脫出人類近幾千年的短暫歷史,用考古學的宏觀視角審視人類發展,就能不再拘泥於“樹木”的細節,而能捕捉到“森林”的全貌。作者透過回顧人類600萬年以來的歷史,提出了他的觀點,認為世界萬物皆不可能永恆,人類社會一直都處在變化之中。

在1。5萬年前,幾乎所有人都依靠狩獵和採集為生,從5000年前開始,農民逐漸佔據了人類的絕大多數。而今天,狩獵採集者幾乎已經不復存在,農民的數量也大幅下降,全人類裡只有很小一部分人直接投身於食物生產。我們今天的複雜技術和社會組織方式,是石器時代的古人類們完全無法想象的,既然如此,我們又有什麼理由去認為人類社會是靜態的呢?

這裡需要強調的是,當我們說人類社會是動態而非靜態的,更多地是在說人類的自我組織方式,或者說人與人之間的相處模式在不斷變化,而不是單純地強調技術的動態進步。因為自從人類學會使用工具之後,技術其實一直都在不斷進步,但決定人類發展的關鍵因素不是技術,而是人類的自我組織方式。

比如,好比真正能決定人類命運的,不是製造原子彈的技術有多高,而是人類對待其他群體的態度,以及由此決定的使用原子彈的方式。在作者看來,人類社會之所以是動態的,關鍵在於人類的自我組織方式在不斷變化。

第五次開始:掌握人類演化的兩個基本規律,從而判斷未來潮流走向

03、正確地勾勒未來圖景

因為置身在一個特定的歷史階段中,往往是看不到全景的,所以用宏觀視角看待今天和未來其實並不容易。所以作者建議,我們可以以考古學的視角,用對待史前史的方式對待今天和未來。這樣我們就能發現,從公元1500年以來,人類其實已經進入第五次開始的程序之中。

作者對“第五次開始”的定義是:歐洲殖民運動、工業革命、資本主義和全球化的開始。那什麼是考古學的視角呢?

比如,考察海洋中沉船的數量,橫跨大陸之間的貿易流動,以及不同人種跨越不同地區的交流活動,在公元1500年之後都明顯增加。與此同時,全球性的戰爭開始出現,西班牙戰艦的殘骸不僅出現在西班牙海岸附近,還出現在加勒比海、南美海岸線、關島和菲律賓;新的跡象還出現在太空中,從20世紀開始,人類在太空中留下了大量的活動痕跡,不僅有衛星和飛船,還有數不清的太空垃圾。

這些新的跡象都表明一次新的開始出現了。和前四次開始一樣,第五次開始的根本動力依然是人口增殖。公元1850年,全球人口有史以來第一次突破10億,到今天,全世界人口已經逼近80億。人口的迅速增加,為第五次開始提供了巨大的驅動力,直到今天全球人口依然保持增長態勢,根據聯合國估算,到2070年人類總數將突破100億。

在人口增殖的驅動下,人類已經進入第五次開始的程序中,那這次開始會給我們帶來一個什麼樣的未來呢?未來的真正挑戰來自人類的自我組織方式。未來人類的自我組織方式會有什麼不同嗎?

丹麥有句諺語:“別預測,尤其別預測未來。”作者很認同這句話,因為預測未來常常會犯錯。所以,作者並沒給我們描繪出一幅未來的具體場景,而是在人類歷史的基礎上,勾勒出了未來大致的潮流走向。這個走向隱藏在三項程序之中,分別是:資本主義對廉價勞動力的追求、軍備競賽和人類文化的全球化。

1、資本主義對廉價勞動力的追求

資本主義始終追求利潤的最大化,而勞動力是生產者的最大成本之一,所以資本家會努力降低勞動成本來獲得最大收益。方法之一就是提升技術水平,用更先進的裝置提高生產效率,方法之二是把生產鏈轉移到更廉價的勞動力市場,比如從歐美轉移到中國、印度,乃至其他發展中國家。這個轉移程序走到哪裡,哪裡就會被捲入全球化的浪潮之中,就這樣,資本主義對廉價勞動力的追求,無形中大大推動了全球化的發展。

2、軍備競賽

自從國家誕生以來,軍備競賽就已經隨之出現,你有一支矛,我就得有一塊盾,你有了飛機大炮,我就得有核武器,軍備競賽不僅製造出了威力越來越大的武器,而且,還讓各國的軍事實力開始呈螺旋式上升,比如今天美國最先進的B-2轟炸機,單架飛機的造價就超過8億美元,這讓先進的武器裝備幾乎成為一種消耗不起的奢侈品。因為軍備競賽讓武器的威力和成本都大大增加,所以,各國在使用武力時反倒更加謹慎。

第五次開始:掌握人類演化的兩個基本規律,從而判斷未來潮流走向

3、文化的全球化

全球通訊和貿易技術的發展,讓文化的跨國傳播變得極其簡單便捷,文化的全球化程序不可避免地影響著我們每一個人。文化上跨越國界、超越本土的新一代已經崛起,反過來又助力了越來越不可阻擋的文化全球化程序。

資本主義、軍備競賽和文化全球化結合起來的結果,就是大大推動了全球化的程序,這一程序造就了未來的世界公民。這些公民並不產生於任何特定群體,而是全球人類透過教育、藝術、貿易、戰爭和宗教持續互動的結果。

所以,我們說更重要的是人類自我組織方式的變化,而第五次開始能給我們帶來的,就是全球化程序下的人類共同體,擁有全球化意識的世界公民,以及未來可能出現的世界政府。面對第五次開始,作者抱有非常樂觀的心態,他認為第五次開始會和前四次大不相同,因為我們不斷地從歷史中學習,而且今天的人類已經擁有了空前的改造世界的能力,這些都讓人類的未來充滿希望。

第五次開始:掌握人類演化的兩個基本規律,從而判斷未來潮流走向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