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足球

風暴眼中的東耶路撒冷居民:戰爭停歇,三代祖宅依然“生死未卜”

  • 由 縱相新聞 發表于 足球
  • 2022-02-28
簡介定居點擴張計劃據半島電視臺引用“耶路撒冷巴勒斯坦人權民間聯盟”主任奧德稱,以色列計劃在謝赫賈拉驅逐巴勒斯坦居民後,在此地建立255個單元的猶太人定居點

耶路撒冷住的什麼人

東方網·縱相新聞記者 程靖

近一個月以來,巴勒斯坦人的遭遇牽動著整個國際社會。

5月初,東耶路撒冷謝赫賈拉(Sheikh Jarrah)街區幾戶居民收到以色列法院的驅逐令從而引發騷亂,最終演變成巴勒斯坦加沙地帶哈馬斯武裝與以色列為期11天的交戰,造成數千人傷亡後,哈馬斯與以色列在5月20日均宣佈停火。

炮火暫息並不意味著警報解除——作為此次衝突的導火索,東耶路撒冷巴勒斯坦居民被驅逐的命運尚未可知。

作為驅逐計劃涉及的兩個主要街區,謝赫賈拉與西爾萬(Silvan)的數十個家庭的驅逐案件正處於不同的法庭審理階段。

迫於輿論壓力,以色列各級法院近期推遲了驅逐案件的審理和裁決,但在巴勒斯坦人看來,東耶路撒冷的“猶太化”和巴勒斯坦人的“被驅逐”終將會繼續,何時到來只是時間問題。

風暴眼中的東耶路撒冷居民:戰爭停歇,三代祖宅依然“生死未卜”

(圖說:謝赫賈拉街區的猶太人定居者揮舞以色列國旗,與房屋前的巴勒斯坦示威者對峙。圖/AFP)

“他們希望阿拉伯人離開耶路撒冷”

生活在東耶路撒冷謝赫賈拉街區的陶菲克·賈烏尼是此次被“逼遷”的巴勒斯坦居民之一。

他對縱相新聞記者說,他家祖輩生活在耶路撒冷的卡塔蒙(現以色列實際控制下西耶路撒冷的“德國區”),距離謝赫賈拉僅有10分鐘車程。

1948年戰爭爆發後,他的爺爺一家人匆忙逃離,留下了全部家當,前往約旦河西岸的傑里科避難。等回到耶路撒冷時,家園已經被以色列人佔領。

“我們家來到謝赫賈拉的時候,是作為難民來的。”陶菲克說。

1948年的第一次中東戰爭造成約70萬巴勒斯坦人失去家園。1956年,彼時控制約旦河西岸的約旦政府與聯合國近東巴勒斯坦難民救濟工程處(UNRWA)達成協議,在謝赫賈拉地區安置了28個巴勒斯坦家庭,陶菲克的爺爺一家就是其中之一。

“這所房子造起來後,我爺爺一直住在這裡。我爸爸在這裡出生,我已經是第三代人了。”陶菲克說,“現在以色列人要的是我們家整棟房子。”

風暴眼中的東耶路撒冷居民:戰爭停歇,三代祖宅依然“生死未卜”

(圖說:謝赫賈拉街區的一戶巴勒斯坦家庭在2009年被驅逐,一戶猶太人家庭住了進來。2021年5月4日晚,該猶太人定居者在與守衛房屋的以色列警察交談。圖/Oren Ziv)

今年4月底,以色列最高法院透過一項裁決要求驅逐謝赫賈拉地區的4戶人家,陶菲克家便是其中之一。驅逐令原本將於5月2日下發,但迫於巴勒斯坦人示威與國際社會的輿論壓力,以色列法院決定延遲30天下發驅逐令。據以色列《國土報》報道,有3戶謝赫賈拉居民就驅逐裁決上訴地方法院失敗後,已繼續上訴至以色列最高法院,等待最後的審判。

“現在我和我父母住在一起。五年前,我們家重新裝修了一次。我已經訂婚了,原本計劃著結婚以後和妻子住在這裡。”陶菲克說,東耶路撒冷房價很高,即使租房也非常貴,一般家庭很難負擔得起。

陶菲克認為,“逼遷”是以色列人的一種策略——由於耶路撒冷的高房價,巴勒斯坦人若真正離開,只能搬去生活成本較低的約旦河西岸地區,“但如果我們被趕走,以色列政府把我們的房子分配給猶太人作為定居點,猶太人是不用付房租的。”

陶菲克說,“猶太人不想在謝赫賈拉看到阿拉伯人,他們希望阿拉伯人離開耶路撒冷。”

對於自家房子的命運,陶菲克還不知道怎麼辦。“生活在這樣的種族隔離下,實在是太糟糕了。”他對記者說。

陶菲克一家的遭遇並非個例。莫娜和哥哥穆罕默德·庫爾德一家也屬於此次被“逼遷”的謝赫賈拉居民,兩人近期多次在媒體上發聲。

接受VICE採訪時,莫娜展示了自家已有部分被“佔領”的房屋。她告訴記者,她的祖母1948年從海法(現以色列海法)逃難,後在東耶路撒冷定居。2000年時,莫娜的父親結婚,在祖母的老屋邊擴建了一間屋子居住,但建好後沒有住進去一天。

風暴眼中的東耶路撒冷居民:戰爭停歇,三代祖宅依然“生死未卜”

(圖說:謝赫賈拉居民莫娜·庫爾德表示,她家增建的房屋被以色列政府徵用。圖/VICE)

“以色列法官指控我爸爸‘未經允許擅自建房’,他們把屋子封了,然後透過一項裁決,允許猶太人住進來。”莫娜說,“這間屋子是我爸媽辛苦工作存錢才造好的。沒錯,它是‘違建’的,還收到過兩次拆除令,但為什麼我們巴勒斯坦人不能住進去,猶太人卻可以?”

住進莫娜家增建小屋的是美國籍猶太人雅各布·福奇,他已在此居住十餘年,也與莫娜一家人“周旋”多年。

一條莫娜與雅各布對質的影片在社交媒體上流傳,影片中莫娜質問雅各布:“你為什麼要偷我們家的房子?”雅各布:“如果我搬走了,你們也回不來,你們衝我大喊大叫有什麼意義?”

風暴眼中的東耶路撒冷居民:戰爭停歇,三代祖宅依然“生死未卜”

(圖說:社交媒體流傳的莫娜與雅各布對質影片。)

風暴眼中的東耶路撒冷居民:戰爭停歇,三代祖宅依然“生死未卜”

(圖說:美國猶太人雅各布·福奇站在莫娜家建造的小屋(現其住所)前接受採訪。圖/VICE)

據VICE報道,雅各布為一家美國公司所僱傭,公司為雅各布分配了住所,該房屋在以色列現行法律下為該公司所有。接受採訪時,雅各布說:“我有權住在這裡,是因為房屋主人希望我住在這裡。主人希望猶太人住在這裡,我被他選擇了。這很重要,萬一以後達成了任何和平協議,這片地區不能丟掉(給阿拉伯人)。”

錯綜複雜的戰爭遺產

西北大學中東研究所副教授王晉對縱相新聞表示,謝赫賈拉的土地歸屬問題在巴以地區並非個案,其背後是對東耶路撒冷歷史的判定,而在此問題上,以色列人與巴勒斯坦人持有兩種完全相反的立場。

“耶路撒冷巴勒斯坦人權民間聯盟(CCPRJ)”指出,謝赫賈拉的巴勒斯坦民房是在約旦託管時期所建(1951-1967年),當時由約旦政府提供土地、聯合國近東救濟工程處承擔開銷,巴勒斯坦難民與約旦住建部簽訂合同,前者向後者支付了一筆“象徵性”款項,並在此地居住三年後放棄難民身份以換取房屋所有權。

但在1967年的第三次中東戰爭後,以色列佔領包括耶路撒冷全部地區在內的約旦河西岸,對於居住在謝赫賈拉的巴勒斯坦人,以色列政府拒絕了他們進行房屋登記的申請。

陶菲克說,他的家人早在1972年就收到過以色列法院有關土地歸屬權的起訴,而他們向法院提交的所有材料,包括來自約旦政府和聯合國的房屋所有權證明均被認為“無效”。陶菲克一家繼續居住在祖屋中,後來在2014年、2018年和2021年分別收到來自以色列的驅逐裁決。

風暴眼中的東耶路撒冷居民:戰爭停歇,三代祖宅依然“生死未卜”

(圖說:謝赫賈拉一戶巴勒斯坦人家外牆寫著:“我們絕不離開。”圖/Osama Eid)

據土耳其安納多盧通訊社引用的另一名居民賽貝格的說法,他也曾在1972年收到了來自以色列議會委員會的檔案,指控他“霸佔土地”,稱他的住宅所在的土地“早在1885年便歸猶太人所有”。

事實上,從19世紀末以來,巴勒斯坦地區實際控制權已多次“易主”:上文提及的1885年時,巴勒斯坦處於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統治之下;1917年一戰結束後,英國接過了巴勒斯坦的委任統治權;1947年,英國將巴勒斯坦移交聯合國管轄。

1948年第一次中東戰爭爆發後,以色列佔領了巴勒斯坦77%的土地,以及耶路撒冷的大部分地區,約旦和埃及則分別佔領了原本在“兩國方案”中要劃分給巴勒斯坦的其他領土;而1967年第三次中東戰爭爆發後,以色列再次佔領了約旦和埃及控制的巴領土,包括耶路撒冷的全部地區。

王晉指出,對於東耶路撒冷問題,以色列猶太人傾向於主張英國委任統治時期(1917-1948年)政策和檔案的合法性,而巴勒斯坦人認為合法的1948年至1967年間約旦統治時期的政策,在以色列人看來屬於臨時性質。雙方倚重不同時期的法律,意味著雙方對歷史截然不同的解讀。

不過,巴勒斯坦人一直不相信以色列法院會作出對他們有利的判決。反對猶太人定居點擴張的以色列組織“現在就和平”稱,在聲索財產問題上,以色列法律對猶太人和阿拉伯人實行的是“雙重標準”。1970年生效的以色列“法律和行政事務法”規定猶太人可以聲索1948年失去的東耶路撒冷財產,但這項法律不允許巴勒斯坦人同樣聲索財產。

風暴眼中的東耶路撒冷居民:戰爭停歇,三代祖宅依然“生死未卜”

(圖說:2017年的東耶路撒冷西爾萬街區。圖/Reuters)

安納多盧通訊社引用賽貝格的話稱,上世紀80年代被委派幫助24戶巴勒斯坦人打官司的一名以色列律師,甚至在未告知他們的情況下,於1991年私自簽署了移交房產權的協議,把巴勒斯坦人的房屋所有權變成了“租住權”,此後如果巴勒斯坦人不交房租,他們就可能被驅逐。

據聯合國人道事務協調廳(OCHA)2020年釋出的報告,東耶路撒冷共有218戶巴勒斯坦家庭收到過房屋所有權起訴,大部分由猶太人定居者組織發起,包括424名兒童在內的970人有被驅逐的風險。而佔東耶路撒冷40%人口的巴勒斯坦人,只能在15%的土地上蓋房。另據以色列人權組織B’Tselem指出,生活在耶路撒冷的巴勒斯坦人想要獲取建房許可,多數會遭到拒絕。

定居點擴張計劃

據半島電視臺引用“耶路撒冷巴勒斯坦人權民間聯盟”主任奧德稱,以色列計劃在謝赫賈拉驅逐巴勒斯坦居民後,在此地建立255個單元的猶太人定居點。儘管東耶路撒冷為巴勒斯坦權力機構管轄,如今有約20萬以色列公民在軍方和警察的保護下居住在東耶路撒冷,其中最大的定居點有4。4萬名居民。

猶太人定居點問題是巴以和談的一大障礙。1967年起,以色列開始在東耶路撒冷和約旦河西岸興建猶太人定居點。定居點的建設通常“以點帶面”,不僅佔用了巴勒斯坦土地,還將巴勒斯坦村莊分割成一個個“碎片”,使巴勒斯坦人的出行和地區聯絡日益困難。定居點不斷擴張的同時,巴勒斯坦人的生存空間也日益縮小。

風暴眼中的東耶路撒冷居民:戰爭停歇,三代祖宅依然“生死未卜”

(圖說:東耶路撒冷的一處猶太人定居點。圖/AFP)

巴方一直堅持,除非以方完全停止猶太人定居點建設,否則拒絕恢復和談。國際社會普遍認為建設猶太人定居點和吞併行為都屬非法,並對中東實現和平構成威脅,但以色列的定居點建設活動從未停止過,反而有愈演愈烈的趨勢。

奧德說,2020年東耶路撒冷新建了約4500個猶太人定居點單元,超越了往年紀錄;同年有170座巴勒斯坦人的建築(包括105座住房)被拆除,使得385人失去家園,謝赫賈拉只是最新的例子。

今年以來,謝赫賈拉問題點燃了新一輪衝突。5月7日和10日,以色列警察與聲援謝赫賈拉的巴勒斯坦民眾在耶路撒冷老城聖殿山爆發嚴重衝突,引發加沙地帶巴武裝組織與以色列交火。雙方於20日晚各自宣佈達成停火協議,但衝突已在加沙地帶和以色列南部造成數千人傷亡。

風暴眼中的東耶路撒冷居民:戰爭停歇,三代祖宅依然“生死未卜”

(圖說:5月17日,巴勒斯坦加沙地帶遭到空襲。圖/AFP)

分析人士指出,儘管戰火暫歇,但停火能持續多久、雙方下一次大規模軍事衝突又將何時發生,目前有待觀察。由於巴以之間並未達成協定,多重矛盾仍在,以色列政治評論員凱倫·塞頓表示,“相同的故事仍會上演,不同的唯有在戰爭中遇難者的名字。”

王晉指出,對於謝赫賈拉的土地歸屬問題,巴以雙方都有各自的立場,討論空間更是完全隔絕。“謝赫賈拉未來可能再次成為衝突的導火索。關鍵在於,這種矛盾是否會被哈馬斯或以色列極右翼等第三方所利用。如果雙方沒能管控好這種矛盾,很可能會再次升級成大規模的劇烈衝突。”

5月27日,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張軍作為安理會輪值主席主持召開安理會中東巴勒斯坦問題公開會。代表中方發言時,張軍表示,中方支援巴以雙方在“兩國方案”基礎上儘快重啟和談,早日建立以1967年邊界為基礎、以東耶路撒冷為首都、擁有完全主權、獨立的巴勒斯坦國。呼籲國際社會各方堅持和平正義,秉持公道良知,踐行真正的多邊主義,共同為巴勒斯坦問題的公正、持久解決發揮應有作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