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足球

比爾蓋茨、扎克伯格、李嘉誠都在投,這個領域成為下個風口

  • 由 動脈網 發表于 足球
  • 2022-02-19
簡介希爾壽生物基於該自主研發國際創新技術所研發的產品,可以透過在結腸釋放較胃和小腸釋放,將體內釋放的活菌數量提高萬倍以上,充分保證活菌藥物的體內活性,高效治療腸道菌群相關的疑難雜症,為生物藥研發開拓全新道路

皮爾蓋茨自閉嗎

微生態是國際上一個熱門的新領域,是大健康產業重要的發展方向。早在2008年,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便發起了人類微生物組計劃(HMP),成為繼人類基因組計劃(HGP)之後又一大生命科學重大工程,旨在研究人類微生物與人類健康之間的功能性關聯,惠及全人類。

在過去的研究中,科學家逐漸意識到腸道微生物組對人類健康的重大影響。也是對這些微生物組的研究奠定了微生物產業的發展,而與之相關的活菌藥物(活性生物藥)更是吸引來一大批創業者和投資者——比爾蓋茨、扎克伯格、李嘉誠、Salesforce創始人Marc Benioff以及矽谷風險投資家Vinod Khosla等億萬富翁都在投資微生物組初創公司。

目前,微生態領域應用主要分三個方面:創新藥、創新醫療、創新食品。

1、活菌藥物給藥痛點——口服如何保證活菌體內活性

目前,圍繞微生物活菌藥物的研究大多建立在菌株篩選上——從自然界中篩選到具有合適藥理作用的微生物,以此來開發活菌藥物。微生物的篩選主要考察菌株功效和體記憶體活效能兩方面綜合效果,如果活菌藥物在人體內環境的活性得不到保證,那麼即便功效再強的微生物往往也會由於口服後體內活性不佳而導致綜合效果差而被棄用。

但是如何保證活菌藥物在人體內環境的活性,該領域卻鮮有企業涉獵。從目前全球藥品銷售排行前十來看,生物藥已經超過7個,然而其中卻鮮有可以透過口服給藥的生物製劑,臨床上生物藥大多還是透過物理給藥(灌腸等)的方式將其輸送到患者結腸(微生物生存的原生態環境)處。這樣不僅手術風險高,且不能多次實施,患者依從性差。對一些疑難雜症,需要多次、經常性(一年超過三次)實施的患者,無法形成突破性療效。

如果要透過口服方式給藥,那麼活菌藥物如何耐受住胃酸、消化酶以及膽汁,並且保持活性抵達靶器官處,成為活菌藥物藥效的關鍵。希爾壽生物透過數年自主研發,為活菌藥物體內活性的痛點問題找到了解決辦法——口服結腸定位給藥傳遞系統(oral colon-specific drug delivery system,OCDDS)。

2、“口服結腸定位給藥傳遞系統”攻克活菌藥物痛點

透過口服結腸定位給藥傳遞系統(OCDDS)將活菌藥物裝載在自研結腸定位釋藥製劑中,支援患者口服給藥,避免活菌藥物在胃、十二指腸、空腸和迴腸釋放,而是將活菌直接運送到患者結腸部位後釋放,從而發揮其治療作用或其他功效。

結合現代藥物製劑技術設計劑型,OCDDS主要分為時滯型釋藥系統、pH依賴型釋藥系統、酶觸發型釋藥系統、壓力依賴型釋藥系統及前體藥物型釋藥系統,但目前該技術最多還僅能在結腸口或回盲段釋放,尚不能實現在整個結腸釋放。

希爾壽生物基於該自主研發國際創新技術所研發的產品,可以透過在結腸釋放較胃和小腸釋放,將體內釋放的活菌數量提高萬倍以上,充分保證活菌藥物的體內活性,高效治療腸道菌群相關的疑難雜症,為生物藥研發開拓全新道路。

3、中國藥科大學張鈞壽教授帶隊研發,組建希爾壽生物

OCDDS系統正是由中國藥科大學原藥劑室負責人張鈞壽教授為代表的創新制劑專家團隊的重大技術成果轉化而來,張鈞壽教授是中國藥科大學藥劑學博士生導師,原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省藥監局新藥審評專家,多項國家攻關專案課題負責人。其帶隊研發了“結腸定位釋藥系統的研究”專案,作為第一完成人獲得了“教育部科技成果完成者”的證書。

為了推進該技術成果的產業轉化,張鈞壽教授在2014年建立了南京希爾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簡稱:希爾壽生物),企業核心研發成員包括有中國科學院陳洪淵院士、江南大學食品學院崔樹茂研究員、南京大學常州高新技術研究院院長陳強等。

其中,陳洪淵院士還兼任美國化學會士,是南京大學化學化工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長期從事生命分析化學研究,在仿生催化、化學生物學、奈米和超分子電化學、微全分析系統、藥物體內微量代謝物的研究等領域取得了一系列創新成果;崔樹茂研究員主持過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項,參與自然基金重點專案等國家級專案3項,主持產業化專案10餘項,主要從事益生菌高密度培養、凍幹配方與工藝、微膠囊製劑等產業化技術的分析檢測研究。

希爾壽生物自成立以來(其前身成立於2000年),二十多年一直從事國際創新藥的研發,已有國際重大創新成果進入創新醫療和微生態治未病及微生態醫養領域應用,已獲及正在申請多項專利。基於自主研發的OCDDS系統,希爾壽生物計劃將多個重磅國際創新藥品種推進到中美雙報。

4、從口服胰島素到腫瘤輔助治療的技術應用

目前,全球胰島素市場規模已超過350億美元,佔據糖尿病治療的半壁江山。全球每11位成人中就有1位糖尿病患者,患病人數達4。25億人,中國患病人數達1。14億人,發病率達到10。4%。

然而目前胰島素主要還是以注射類為主,而口服胰島素因服用方便、副作用小、藥物依從性好等優勢被眾多糖尿病患者青睞,早在1992年就有人開始研究口服胰島素,但因研發技術存在困難以及人體對胰島素的消化吸收問題複雜,多年來市場上一直沒出現能用於口服的胰島素。

希爾壽生物基於獨創的OCDDS可以保護胰島素免受到胃酸、酶降解,採用胰島素作為API(活性成分),裝載在結腸定位釋藥製劑中,保障胰島素在口服後能安全地透過胃和小腸,到結腸釋放,保持其生物活性。此外,希爾壽生物採用奈米技術將胰島素製成納米制劑,以及採用不含抑肽酶的促吸技術,大幅提高胰島素的口服生物利用度。

胰高血糖素樣肽-1(GLP-1)是近年來治療糖尿病研究的熱點之一,具有很多優勢。目前以注射劑為主,口服制劑僅諾和諾德的口服索馬魯肽一個品種獲得上市。由於糖尿病需要長期經常性給藥,口服制劑較注射製劑優勢巨大。

希爾壽生物聯合創始人張昊表示,索馬魯肽本身的口服生物利用度極低,只能皮下注射。為了實現口服生物利用度的提高,諾和諾德採用促吸劑,但其口服片劑是在胃內崩解,不僅易被酶降解,而且增加不良反應率。GLP-1主要由結腸部位的L-細胞分泌,更加適合在結腸釋放,

希爾壽生物將OCDDS技術應用於口服GLP-1類似物新藥,有望獲得更佳療效,成本更低,安全性更佳

5、結腸靶向腸菌移植已完成6例臨床治療

腸道菌群與人體健康息息相關,透過腸菌移植治療多種疑難雜症是一項創新療法,已經在全球給幾十萬人應用。“基於微生物體內活性的痛點,目前臨床基本採用透過腸鏡、結腸鏡等手術方案,而採用現有口服技術的口服腸菌移植,因效果相差大,所以很少採用。”希爾壽生物創始人張昊表示,“手術方案一年最多隻能施治3次,因此對應多種疑難雜症無法長期持續施治,臨床效果有限。”

希爾壽生物基於自研國際獨創技術,已經成功在江蘇省中西醫結合醫院、江蘇省第二中醫院開展了國際獨創的結腸靶向腸菌移植,

目前已經治療的6名患者,有效率達100%

。公司也將進一步推廣,應用於治療炎症性腸病、便秘腹瀉、腫瘤免疫治療、腫瘤康復(治療放化療引起的腹瀉)、肝病、自閉症、帕金森、阿爾茲海默症、抑鬱症、免疫系統疾病、過敏、紅斑狼瘡、骨質疏鬆等疾病的臨床治療。

基於OCDDS系統,希爾壽生物還佈局了三大板塊的應用業務。希爾壽生物董事長張昊介紹,這三部分分別是:

微生物藥物研發、結腸靶向腸菌移植醫療服務、益生菌類及短鏈脂肪酸等食品級應用開發

。其中,微生物藥物適應症不限於克羅恩病、阿茲海默、腫瘤(輔助治療)等;結腸靶向腸菌移植已經在公立三甲醫院展開臨床應用;而食品級應用公司也已經與江蘇省中醫院展開了課題研究及臨床推廣,用於治未病。

而相應地,為了加速公司微生物藥物的臨床研發與腸道菌群移植服務的商業應用,希爾壽生物也啟動了新一輪的融資,對該公司感興趣的投資機構可以聯絡我們。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