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足球

阿德勒心理學《被討厭的勇氣》:存在即是意義,你的人生你說了算

  • 由 月沐兮 發表于 足球
  • 2022-01-03
簡介同樣,每個人活在世界上都有一套屬於自己的行為處事標準和看待世界的不同視角,這些是屬於我們認識世界和自我存在的方式,而不應該以此去要求他人

什麼是阿德勒法

文/西貝玦

第一次接觸到阿德勒心理學,真的驚豔到了我,原來生命的一切經歷可以不以原因論作解,他完全摒棄了心理創傷說,提出過往的任何經歷都不能決定個體現在乃至往後的生活,它將決定權全然交到了我們自身的手中——“決定我們自身的不是過去的經歷,而是我們賦予經歷的意義。”

這全然顛覆了弗洛伊德提出的人生經歷的原因論假說,同時也將時下盛行的“不幸的童年要靠一生來治癒”的論斷死死地踩在腳下。這並不是說過往的不幸不會對事件當事人造成任何影響,而決定這所謂影響是正面還是負面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個體賦予事件的意義和態度。

阿德勒提出了令世人“震怒”的目的論,之所以用“震怒”一詞,就在於這一目的論的反常識、反常態和反常理。

從弗洛伊德的原因論來說,人的性格、處事態度、人際關係等各個方面都深受童年經歷的影響,但人一旦試圖要為現在的不幸尋找原因的時候,往往就是在為逃避必須面對的人生課題尋找藉口。

與其說阿德勒的個體心理學是是學習如何被人討厭的哲學,不如說是學習如何做自己的哲學。當今時代的生活工作環境下,人們對生活的不得已充滿著無奈與調侃“有錢才能做自己喜歡的人,而沒錢只能做別人喜歡的人。”體現著人們對自己活得太累,總在滿足他人期待和評價的心酸。

而我今天所要推薦的這本書,它興許不能幫助你如何成為一個有錢人,但它起碼能讓你去認知和學習如何在沒錢的情況下,在所謂的身不由己中,去探索和發現即便不總是試圖讓他人滿意也依舊能夠活得怡然自得的另一種生活的可能。

阿德勒心理學《被討厭的勇氣》:存在即是意義,你的人生你說了算

《被討厭的勇氣》凝聚著“自我啟發之父”阿德勒對於個體存在的價值和意義的莫大智慧,阿德勒可以說是握住了將個體從繁瑣的人際關係中解放出來,重新找尋個體生存價值的鑰匙。而這本書將這種智慧轉為在一個為世俗價值體系所壓迫、在生活的自卑和不幸中苦苦掙扎的青年與一位深明瞭阿德勒心理學大義的哲人的辯論中展開。在這本書面前,你我皆是那個為人際所累、為不能自已煩惱不已卻又對所謂的阿德勒心理學滿懷質疑的青年。我們都厭惡極了雞湯式的說教,卻仍舊想要證明自己苦惱確實是不得已的選擇。那麼如果你果真深深相信如此,這本書確實將會是一門很好的“自我啟發”哲學課。

阿德勒心理學《被討厭的勇氣》:存在即是意義,你的人生你說了算

一、擺脫原因論的束縛,是邁向幸福的第一步

在對自己當前的生活不滿意的時候,我們常常會心生這樣的感慨,如果當初哪件事我們做好了、選對了,現在的生活或許就不一樣了。

而也正是因為過去的事實無法改變,才讓我們迷信現在的不幸也是理所應當。由此更加深信往後路途的更加不幸,亦是難以改變的現實。

阿德勒心理學鼓勵我們擺脫原因論的束縛,真正從現在開始、從此刻開始,朝著自己定下的目標努力前進。而關於過往事實的不可逆,關注點不在於事實本身,而是我們如何去看待已經發生的事實對於我們自身的意義。

如果有人認為自己遭遇了不幸的童年而導致自己無法適應人際,那就說明事實上這個人的內心裡有促使他這樣認為的“目的”。正是因為不想去適應人際,才會歸因於不幸的童年。而不幸的童年不可逆,才導致當事人認為“無法適應人際”的事實不可逆。這種歸因法,看似合理,有因有果,而本質上卻是當事人逃避於某個事實捏造的藉口而已。

尤其是那些假言以命運云云之類的人,看似好像是先有了不幸的遭遇,才有了後來的人生。而事實上尋找這樣的緣由最直接的好處就是可以讓當事人不對自己的人生負責。由此過往的不幸反倒成了當事人利用其逃避自己人生責任的一種“善”,可畢竟即便是承擔自我的人生責任仍舊需要付出莫大的勇氣和毅力。

擺脫原因論的束縛並非讓你否定所經歷的一切過往,而是重新審視過往對於人生的意義。唯有以積極的心態對待過去的經歷,才會有從此刻開始改變並積極對待自己往後生活的勇氣。

阿德勒心理學《被討厭的勇氣》:存在即是意義,你的人生你說了算

二、從虛假的優越感中掙脫出來,人存在著便有價值

你是否常常深陷於競爭的怪圈中走不出來,無論是身處什麼樣的關係中,都會有“優於這個、輸於那個”之類的比較意識?

其實這也和我們從小所經受的“賞罰式教育”有關,只有做對了事才能得到獎賞,而做錯了事就會得到懲罰。一旦生活中沒有了獎賞,人們便不會自覺地去做事。

而恰恰也正是因為有了“賞罰分明”的競爭模式,使得我們長久以來養成了競爭和急於去求取別人認同、滿足別人期待的意識,爭相想要去做對的事,做更對更好的事,在與別人的競爭中成為所謂的更優秀的人。否則就會遭受到來自生活方方面面的所謂的懲罰。

按理來說,競爭意識和渴望優越並沒有什麼不對,這會讓我們努力做事,渴求上進,成為更好的人。但前提是,這所謂的競爭當中,大多數人乃至於我們從小接受的教育方式就不是和自己競爭,而是和別人競爭。

一旦將他人視為競爭物件,敵視心態也就相應產生了。而競爭的結果無非兩樣,贏或者輸。人虛幻的優越感大都從與他人的比較中產生,同樣自卑也是。而唯有我們將周圍的人視為夥伴,而不是競爭對手時,我們方能處在一種平靜且無拘無束的狀態當中,才能真誠地感受到和平與愛。

從虛假的優越感中掙脫出來,便可以避免自卑心理的產生。才能夠將周遭的人際調節到一種和諧的狀態。同時與自己相比較而不是與他人,只要在努力和改變,每一天就都會有進步,自信心方能逐步建立起來。

況且人的價值並非從滿足他人的期待和評價中產生,人只要存在著便有價值。例如病危的母親,她躺在病床上即使什麼也不做,但只要她存在著,就能給家人以莫大的安慰。

阿德勒心理學《被討厭的勇氣》:存在即是意義,你的人生你說了算

三、實現課題分離,每個人都對自己負責即可

來自人際最大的煩惱就是我們常常將別人的課題與自己的課題交織在一起。這一點在親子的教育關係上顯示得尤為明顯。

如果家庭當中有一個不愛學習的孩子,他不認真聽課,也不好好寫作業。父母一貫的做法就是耳提面命,要求並強迫孩子必須好好學習。而在這種強迫和壓制下的孩子非但沒有產生愛學習的心理,反而變得更加逆反。

實際上,是否學習、與什麼樣的人交朋友這些都是孩子的課題而並非父母的課題。一旦父母對孩子的課題進行妄加干涉,親子關係就難以避免地陷入僵化和矛盾當中。

父母應該做的並不是打著“為你著想”的旗號,行著自己對孩子的支配的慾望,乃至於以此滿足自己的面子和虛榮。阿德勒心理學主張去讓孩子認識到學習這件事是他自己的課題,而不學習造成的後果應該由他自身來承擔。主張父母應該在瞭解孩子幹什麼的基礎上對其加以守護。比如說在學習這件事上,在讓孩子認識到這是他自己的課題後,一旦他想要學習時,父母隨時準備給予孩子幫助。

如此以來,孩子沒有必須滿足父母期待的必要。同時透過這種方式讓孩子自己認識到真正該對自己人生負責的不是父母,也不是別人,而是他自己。

同樣課題分離也適用於一切的人際關係中,即便是你需要依靠其獲得勞動報酬的上司。即便上司對你亂髮脾氣,你首先應該意識到的是盡力去將自己份內的工作做好,而不應該因為上司對你發了脾氣由此擾亂了自己認真工作的節奏。

畢竟亂髮脾氣、毫不講理是上司自己應該處理好的課題,即便是作為下屬的你也沒有必要去討好、委曲求全。你唯一需要做的,就是在分離了課題之後,將自己的課題處理好即可。

阿德勒心理學《被討厭的勇氣》:存在即是意義,你的人生你說了算

四、擁有被討厭的勇氣,透過他者貢獻獲得歸屬感

我們首先需要認識到的是,每個人都是世界地圖的中心,而非世界的中心。

這句話如何作解?如果我們將自己當作世界的中心,就會變得自負且妄自尊大,免不了以自己的標準來要求和衡量別人的行為方式、性格特點和為人處事。而一旦我們將別人當作世界中心,就會陷入極力滿足和討好別人的怪圈。

每個人都是世界地圖的中心。當我們站在中國的視角來看待世界和站在法國的視角來看待世界皆會得到對世界不同的認知方式。同樣,每個人活在世界上都有一套屬於自己的行為處事標準和看待世界的不同視角,這些是屬於我們認識世界和自我存在的方式,而不應該以此去要求他人。同樣也沒有去迎合他人評價和標準的必要。

擁有被討厭的勇氣,可以讓我們活到自己的世界中來,讓我們的行為符合於我們的認知。但這並不代表著要去主動吸收那些負能量的元素。我仍舊可以做那個道義範圍內的我,當我沒有滿足別人的認知和期待時,沒有必要去焦慮和恐慌,只不過他人呀!也只在站在他的認知裡來評價我而已。

人活在世間,是需要歸屬感的。屬於家庭成員成員,屬於朋友,屬於父母,屬於社會群體中的一員。人活著最大的幸福感來源於付出和貢獻,同時也因為付出和貢獻我們方能找尋到自己的位置。活到自己的世界中來與對他人付出和貢獻並不是一對矛盾體。我仍舊做自己,同時力所能及地為世界、為周遭的存在貢獻著自己的力量,反而更能讓我們深深地感受到幸福。

當然,要深刻地理解阿德勒心理學是需要勇氣和智慧的,世界興許並不完全是我們認知覺得合理就必須一以貫之的樣子。

如同一則短影片所反映的那樣,過去的職場關係中,因為人們習慣了被壓迫和剝削,理所當然認為卑躬屈膝就是職場人面對上司必須有的樣子。而當如今的90後邁入職場,他們不僅沒有被僱傭關係所捆綁,如果認為工作並不能讓自己有價值感和幸福感,越來越多的90後會選擇拍拍屁股走人。戲說起來便是:我把老闆給炒了!

時代在變化,人們的生活水平在提高,在生活和工作追求自身的舒適感和價值感會成為更多人的生活方向,而今時也與往日不同,人們的思想和認知趨於多元化,並更加渴望著自由的聲音能喊得更加嘹亮。

讀《被討厭的勇氣》像是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從形而上的精神領域,人們會離自由越來越近……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