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足球

每天一縣:重慶市雲陽縣

  • 由 太史慈子義 發表于 足球
  • 2021-12-27
簡介命名經歷:蔈草鄉(1953)-歧陽鄉併入(1992)-蔈草鎮(2012)(29)水口鎮以水口村得名駐地:夜合社群轄1個社群、4個行政村:夜合社群、水口村、老林村、棗子村、佛安村

田雙土念什麼

每天一縣:重慶市雲陽縣

太史慈子義

雲陽縣(500235),取雲安縣、陽口(古縣名)首字得名;一說州城位於雲安鹽場之南及五峰山南麓得名。西漢置朐{月忍}縣,北周改雲安縣(568),北宋改雲安軍(973),元朝改雲陽州(1283),明初改雲陽縣(1373)。

轄4個街道、31個鎮、7個鄉(其中1個民族鄉):青龍街道、雙江街道、人和街道、盤龍街道、雲陽鎮、雲安鎮、鳳鳴鎮、龍角鎮、寶坪鎮、故陵鎮、紅獅鎮、南溪鎮、雙土鎮、桑坪鎮、江口鎮、路陽鎮、農壩鎮、高陽鎮、渠馬鎮、平安鎮、黃石鎮、巴陽鎮、沙市鎮、魚泉鎮、棲霞鎮、雙龍鎮、水口鎮、蔈草鎮、泥溪鎮、養鹿鎮、龍洞鎮、後葉鎮、堰坪鎮、耀靈鎮、大陽鎮、外郎鄉、清水土家族鄉、新津鄉、普安鄉、洞鹿鄉、石門鄉、上壩鄉。

每天一縣:重慶市雲陽縣

(1)雙江街道

因地處長江與澎溪河(又名小江)交匯處、兩面臨江,故此得名

駐地:梨園社群望江大道1501號

轄10個社群、1個村:杏家灣社群、黃金包社群、大雁社群、桂灣社群、梨園社群、稻場社群、外灘社群、蜀光社群、蓮花池社群、東風社群、石雲村。

命名經歷:雙江鎮(清末)-雙江鄉(1942)-與三壩鄉合併為雙江鎮(1992)-分置雙江街道、青龍街道(2006)

(2)青龍街道

因青龍嘴得名

駐地:天鵝社群雲江大道936號

轄13個社群、3個村:青龍嘴社群、磨子嶺社群、柏楊灣社群、民德社群、張家壩社群、天鵝社群、白鶴社群、白雲社群、濱江社群、復興社區、楊沙社群、道灣社群、亮水坪社群、馬沱村、建民村、龍溪村。

命名經歷:青龍街道(2006)

(3)人和街道

以人和社群得名

駐地:立新社群3組

轄4個社群、9個村:立新社群、蓮花社群、人和社群、桃園社群、長河村、龍水村、民治村、民權村、中興村、千峰村、曬經村、鳳嶺村、牌坊村。

命名經歷:人和鄉(1954)-人和鎮(1999)-人和街道(2010)

(4)盤龍街道

因盤石鎮和九龍鄉合併各取一字而得名

駐地:盤石社群中心

轄6個社群、18個村:盤石社群、龍安社群、活龍社群、三龍社群、長安社群、柳橋社群、陽明村、龍水村、四民村、永興村、永安村、石樓村、古桑村、革嶺村、親睦村、革新村、黑馬村、石獅村、青春村、帽合村、雙龍村、金龍村、騰龍村、旺龍村。

命名經歷:永興鄉、革嶺鄉合併為盤龍鎮(1992)-九龍鄉併入(2006)-盤龍街道(2010)

每天一縣:重慶市雲陽縣

(5)雲陽鎮

以其地兩山夾江,四時多雲,而邑當山水之陽,故名雲陽

駐地:廣場社群

轄2個社群、10個行政村:硐村社群、廣場社群、雲硐村、三坪村、古寺村、梅樹村、水庫村、蔬菜村、寶塔村、光華村、民強村、桐盛村。

命名經歷:城關鎮(1949)-雲陽鎮(1981)-毛壩鄉、雲硐鄉併入(2008)

(6)雲安鎮

因古鹽鎮名雲安廠而得名

駐地:白水社群1組黃角丫

轄5個社群、6個行政村:杉樹林社群、大院壩社群、箭樓社群、演易臺社群、白水社群、毛壩村、銅鼓村、三灣村、大華村、新建村、翠田村。

命名經歷:雲安鎮(1911)-毛壩鄉併入(2008)

(7)鳳鳴鎮

以明代所建鳳鳴書院得名

駐地:鳳凰嶺社群

轄4個社群、20個行政村:鳳凰嶺社群、院莊社群、鳳橋社群、裡市社群、黃龍村、馬嶺村、陽鳳村、清江村、農建村、馬軒村、平頂村、民主村、福祿村、玉帶村、錦屏村、桂泉村、太地村、黎明村、長城村、上游村、雙桂村、五同村、陳園村、梧桐村。

命名經歷:鳳鳴鄉(1942)-與鳳橋鄉、裡市鄉合併為鳳鳴鎮(1992)-析置裡市鄉(1995)-析置鳳橋鄉(1998)-裡市鄉、院莊鄉、鳳橋鄉併入(2006)

(8)龍角鎮

因境內有五條像龍的山,傳說是五龍捧聖之地,人稱龍角,故名

駐地:五龍社群

轄1個社群、11個行政村:五龍社群、張家村、高家村、永富村、長沙村、欄坪村、泉水村、楊寨村、新立村、龍堰村、軍家村、木甫村。

命名經歷:龍角鄉(1951)-龍角鎮(1992)

(9)故陵鎮

古名古林、古林沱,因諧音,以故陵沱得名

駐地:故陵社群

轄1個社群、7個行政村:故陵社群、紅椿村、高坪村、橋亭村、雙店村、蘭草村、寶興村、紅坪村。

命名經歷:高坪鄉(1953)-與堰坪鄉合併為故陵鎮(1992)-析置堰坪鄉(1995)

(10)紅獅鎮

因駐地有一石頭形似獅子而得名

駐地:詠梧社群2組

轄1個社群、9個行政村:詠梧社群、中坪村、梅柏村、保健村、臨江村、寶豐村、永福村、向陽村、水田村、石寶村。

命名經歷:紅獅鄉(1953)-與雙梅鄉合併為紅獅鎮(1992)

(11)路陽鎮

因境內四周高,中部低,眾水歸壩,故壩溼漉,加上壩闊向陽,人稱漉陽壩,後演化成路陽壩

駐地:龍王橋社群

轄1個社群、4個行政村:龍王橋社群、文武村、迎瑞村、中和村、南海村。

駐地:路陽鄉(1911)-與文龍鄉合併為路陽鎮(1992)-析置文龍鄉(1998)

每天一縣:重慶市雲陽縣

(12)農壩鎮

由黃農鄉和謝家壩各取一字而得名

駐地:窄口子

轄2個社群、5個行政村:農壩社群、龍堰社群、紅梁村、幸福村、水竹村、雲山村、雲峰村。

命名經歷:農壩鄉(1956)-農壩鎮(1992)

(13)渠馬鎮

因澎溪彎曲,沿途有3個碼頭,原名曲碼河,後演化為今名

駐地:將軍梁社群

轄1個社群、11個行政村:將軍梁社群、土巖村、龍勝村、大梁村、白嶺村、惠龍村、紅河村、天嶺村、白銀村、柴林村、渠富村、促進村。

命名經歷:渠馬鄉(1953)-與雙水鄉合併為渠馬鎮(1992)-析置雙水鄉(1995)

(14)寶坪鎮

因有喬包坪,包習稱為寶,故得名

駐地:朝陽社群新集圩

轄2個社群、12個行政村:朝陽社群、水磨社群、桂坪村、地坪村、富強村、江南村、鳳凰村、永高村、紅電村、棗樹村、梅灘村、大石村、雙壩村、荷花村。

命名經歷:朝陽鄉(1930)-寶坪鄉(1984)-與水磨鄉、雙壩鄉合併為寶坪鎮(1992)-析置水磨鄉(1995)-水磨鄉併入(2006)

(15)南溪鎮

因有南溪河得名

駐地:水市社群

轄5個社群、29個行政村:水市社群、南溪社群、長洪社群、新陽社群、衛星社群、花果村、金銀村、水市村、天河村、火脈村、青雲村、方家村、桂溪村、青印村、吉仙村、鹽渠村、紅巖村、拱橋村、大吉村、西林村、福橋村、蒲山村、西雲村、新陽村、塔棚村、南木村、黃高村、鹽東村、富家村、石渠村、青山村、貓兒梁村、宏實村、平安村。

命名經歷:南溪鄉(1939)-南溪鎮(1992)-長洪鎮、新陽鄉、富家鄉、青山鄉及塔棚鄉部分併入(2006)

(16)雙土鎮

因境內小場鎮“月寶石”土地廟供有兩個土地菩薩而得名

駐地:雙土社群7組

轄1個社群、10個行政村:雙土社群、長保村、保證村、楓樹村、土垣村、坪東村、營鶴村、五臺村、古佛村、無量村、吉星村。

命名經歷:保證鄉、無量鄉、塔棚鄉合併為雙土鎮(1993)

(17)桑坪鎮

因有桑坪壩得名,早年壩內遍長馬桑樹

駐地:桑坪社群桑坪壩

轄2個社群、8個行政村:桑坪社群、塘壪社群、大樹村、木南村、泰合村、長坪村、興梨村、咸池村、團壩村、百柳村。

命名經歷:桑坪鄉(1930)-與團壩鄉合併為桑坪鎮(1992)-析置團壩鄉(1998)-團壩鄉併入(2006)

每天一縣:重慶市雲陽縣

(18)江口鎮

以地處團灘河與湯溪河匯合口得名

駐地:江口濱河社群

轄6個社群、30個行政村:勝元社群、濱河社群、和平社群、向家坪社群、帆水社群、千丘社群、五星村、九龍村、泥灣村、金子村、新裡村、團灘村、三灣村、新華村、雙龍村、沙溪村、火地村、皂坪村、小水村、田埡村、上元村、四季村、蓼葉村、沈家村、慈竹村、黃土村、旺盛村、大面村、六坪村、西牛村、龍王村、佛桂村、東方村、雙義村、馬樂村、柏坪村。

命名經歷:江口鄉(1941)-江口鎮(1985)-團灘鄉併入(1992)-盛堡鎮、千丘鄉、帆水鄉、向陽鄉併入(2006)

(19)高陽鎮

以高陽壩得名

駐地:高新街社群

轄2個社群、15個行政村:榮華街社群、高新街社群、梨樹村、小安村、樂公村、鹿頭村、青樹村、團結村、皇城村、光明村、桂林村、白元村、明衝村、團堡村、建全村、金惠村、海壩村。

命名經歷:高陽鄉(1949)-與健全鄉合併為高陽鎮(1992)

(20)平安鎮

以平安社群得名

駐地:平安社群平安街56號

轄3個社群、15個行政村:平安社群、白龍社群、龍塘社群、紅關村、忠誠村、雙平村、前面村、牛門村、民安村、黃木村、七一村、雙花村、五湖村、山花村、同德村、聯高村、太合村、向陽村。

命名經歷:關市、白龍、龍塘3鄉合併為平安鎮(2006)

(21)黃石鎮

早年為集,集鎮中心有一塊大黃石板,取名黃石板街

駐地:黃石社群黃石板

轄3個社群、4個行政村:黃石社群、平安寨社群、中灣社群、楊柳村、老屋村、鐵爐村、迎新村。

命名經歷:黃石鄉(1942)-與水口鄉合併為黃石鎮(1992)-析置水口鄉(1998)

(22)巴陽鎮

因境內有巴陽峽而得名

駐地:陽坪村8組榕樹路45號

轄1個社群、7個行政村:巴陽社群、官塘村、雙峰村、巴陽村、望豐村、永利村、天山村、陽坪村。

命名經歷:竹陽鄉(1952)-巴陽鄉(1984)-與蓮花鄉合併為巴陽鎮(1992)

(23)沙市鎮

因湯溪流經此,灣大水漩成沱,泥沙聚集,故名沙沱子;後因山區物資在此集散興市,改名沙市

駐地:湯溪源社群5組

轄1個社群、8個行政村:湯溪源社群、新樓村、龍池村、興家村、新橋村、秀家村、富柿村、上坪村、復埡村。

命名經歷:沙市鄉(1953)-與上坪鄉合併為沙市鎮(1992)

每天一縣:重慶市雲陽縣

(24)魚泉鎮

因境內有一泉水洞,漲水季節,魚不斷湧出而得名

駐地:魚泉社群

轄1個社群、12個行政村:魚泉社群、馬槽村、燕子村、龍灣村、白果村、花樓村、建坪村、鹿鳴村、望鹿村、茨菇村、八一村、木瓜村、三星村。

命名經歷:鹿鳴鄉、馬槽鄉合併為魚泉鎮(1992)

(25)棲霞鎮

因境內有道觀棲霞宮而得名

駐地:小丫口社群

轄1個社群、6個行政村:小丫口社群、棲霞村、吉平村、古城村、紅龍村、小山村、福星村。

命名經歷:棲霞鄉(1930)-棲霞鎮(2009)

(26)雙龍鎮

取雙水鄉與文龍鄉各一字而得

駐地:雙河社群

轄2個社群、7個行政村:雙河社群、文龍社群、永豐村、玉龍村、沿溪村、長興村、六合村、三堂村、竹坪村。

命名經歷:雙水鄉(1984)-與文龍鄉合併為雙龍鄉(2006)-雙龍鎮(2009)

(27)泥溪鎮

駐泥溪口而得名

駐地:泥溪社群

轄2個社群、8個行政村:泥溪社群、桐林社群、魚鱗村、協合村、石蛋村、長柏村、聯坪村、樅林村、勝利村、石缸村。

命名經歷:太平鄉(1947)-泥溪鄉(1984)-桐林鄉併入(1992)-泥溪鎮(2012)

(28)蔈草鎮

相傳何姓族人遷居蔈草鎮境域,於屋側鑿井,井中長出一種漂亮的野草,人稱蔈草,故此得名

駐地:蔈草社群

轄2個社群、8個行政村:蔈草社群、長嶺社群、石筍村、雙竹村、雙豐村、生田村、西陽村、歧柳村、興坪村、豐樂村。

命名經歷:蔈草鄉(1953)-歧陽鄉併入(1992)-蔈草鎮(2012)

(29)水口鎮

以水口村得名

駐地:夜合社群

轄1個社群、4個行政村:夜合社群、水口村、老林村、棗子村、佛安村。

命名經歷:水口鄉(1953)-水口鎮(2012)

每天一縣:重慶市雲陽縣

(30)養鹿鎮

以養鹿社群得名

駐地:養鹿社群二組

轄1個社群、8個行政村:養鹿社群、桐林村、同發村、大同村、寶寨村、青槓村、小寨村、中山村、新禾村。

命名經歷:養鹿鄉(1938)-養鹿鎮(2012)

(31)堰坪鎮

因境內有條古堰,堰邊有一平坎,因而得名

駐地:百福社群

轄1個社群、5個行政村:百福社群、堰坪村、曲溪村、高銀村、高新村、中升村。

命名經歷:堰坪鄉(1953)-堰坪鎮(2012)

(32)龍洞鎮

境內有一石洞,傳說其中有龍,因而得名

駐地:大麥沱社群

轄1個社群、8個行政村:大麥沱社群、桂花村、朝陽村、壩上村、龍升村、金道村、雲奉村、高建村、龍槽村。

命名經歷:龍洞鄉(1930)-龍洞鎮(2012)

(33)後葉鎮

因境內後葉溝而得名

駐地:後葉社群

轄1個社群、6個行政村:後葉社群、杉灣村、吉慶村、平進村、鳳鳴村、良民村、清順村。

命名經歷:後葉鄉(1953)-後葉鎮(2012)

(34)耀靈鎮

因背靠岐耀山而得名

駐地:大興社群

轄1個社群、3個行政村:大興社群、柏木村、鳴鳳村、協力村。

命名經歷:耀靈鄉(1944)-耀靈鎮(2015)

(35)大陽鎮

因境內有大陽河而得名

駐地:慶霞社群

轄1個社群、6個行政村:慶霞社群、黃陵村、雞鳴村、民富村、紫藤村、大樹村、大陽村。

命名經歷:大陽鄉(1953)-併入石門鄉(1992)-復置大陽鄉(1995)-大陽鎮(2015)

每天一縣:重慶市雲陽縣

(36)外郎鄉

因清朝中期,有一淩姓舉人考取功名,任員外郎一職,後世將其故居更名為外郎,沿用而得

駐地:金竹溝社群金竹路399號

轄1個社群、4個行政村:金竹溝社群、外郎村、大花村、五龍村、五峰村。

命名經歷:外郎鄉(1951)-併入院莊鄉(1992)-復置外郎鄉(1995)

(37)新津鄉

以新津村得名

駐地:新津村4組新津移民集鎮

轄1個社群、7個行政村:和平社群、太勝村、作坊村、永河村、紫荊村、五間村、新津村、石松村。

命名經歷:和平公社(1961)-新津公社(1981)-新津鄉(1984)

(38)普安鄉

因境內普安橋而得名

駐地:馬安社群

轄1個社群、10個行政村:馬安社群、豐河村、郎家村、老君村、回龍村、三臺村、回營村、共和村、姚坪村、佛手村、雙門村。

命名經歷:普安鄉(1953)-併入新津鄉(1992)-復置普安鄉(1995)

(39)洞鹿鄉

因傳說山上有一鹿下山飲水,墜入爛泥池中凍死,故名凍鹿,後改為洞鹿

駐地:洞鹿社群椅子灣

轄1個社群、4個行政村:洞鹿社群、青康村、雙河村、三元村、三池村。

命名經歷:洞鹿鄉(1953)

(40)石門鄉

駐地石門社群王氏人家均有一石門框而得名

駐地:王家坳

轄1個社群、3個行政村:石門社群、廣益村、興柳村、清溪村。

命名經歷:石門鄉(1953)

(41)上壩鄉

因境內高山上有一曠野大壩而得名

駐地:石樑社群2組

轄1個社群、5個行政村:石樑社群、生基村、治安村、藥場村、東陽村、龍鳳村。

命名經歷:東陽鄉(1952)-上壩鄉(1984)-紅旗鄉併入(1994)

(42)清水鄉

因康熙年間,劉氏家族到該地安居,建有三眼四季清澈的水塘,故此得名

駐地:鋼廠村火埠塘

轄14個行政村:磁溪村、大堰村、龍洞村、清水村、寶臺村、火埠村、竹臺村、鋼廠村、鹽壩村、桐麻村、歧山村、廟壪村、建興村、七里村。

命名經歷:清水鄉(1984)-併入雲峰鄉(1992)-復置清水鄉(1998)-清水土家族鄉(2002)-雲峰鄉併入(2006)

每天一縣:重慶市雲陽縣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