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足球

伊本·赫爾敦的才華——讀《歷史緒論》札記

  • 由 中東研究文選 發表于 足球
  • 2021-12-23
簡介伊本·赫爾敦的辯證思想還表現在教育學方面,他在《緒論》的第六章裡詳細地論述了知識、科學對社會發展的影響

貝賈亞什麼意思

伊本·赫爾敦(1332~1406)出生在突尼西亞的一個官宦家庭,全名叫阿布·宰德·阿卜杜·拉赫曼·本·穆罕默德·本·赫爾軟,他是中世紀阿拉伯著名的哲學家和社會學家,在伊斯蘭阿拉伯文化史上佔有重要地位。多少年來,伊本·赫爾敦一直是東方學者的研究物件,現代西方學者把伊本·赫爾敦譽為“介於亞里斯多德和馬基雅弗利之間的傑出的社會學家”。

伊本。赫爾敦自幼才華出眾,聰明過人。為了求學,從少年時代起就周遊各地,北非的一些素丹國和伊比利亞半島上的安達魯西亞,都留有他的足跡。他著的《歷史緒論》(以下簡稱《緒論》)一書,堪稱為14~15世紀阿拉伯歷史書的範本。我認為,伊本·赫爾敦和以往歷史學家的明顯區別是他具有唯物主義的思想。他著重研究歷史事件的本質和事實真相,試圖為辨別歷史事件的真偽提供一個可靠的標準。讀過《緒論》的人都有這種感覺。用他自己的話來說:“我們應當研究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我們對這個世界相互關係的瞭解,遠遠超過我們對神的世界和精神世界各種關係的瞭解。因為我們對這個世界可以根據我們的觀察和感覺,來認識許多具體事物,而這些事物都是可以證實的,可以分析它們因果關係的。”

伊本·赫爾敦曾經說過:“歷史是哲學的一部分。”他還說:“歷史不僅是敘述所發生的事情,而且還要加以分析和解釋,找到歷史發展的規律。”這些論述,我們在他以前的史書裡很難看到。因此,我認為他的史學觀點為當時研究歷史指出了正確的方向。

伊本·赫爾敦曾批評過以前的歷史學家對歷史事件不加分析和考證,將古代的神話和傳聞,當作史料寫入史冊。例如馬斯歐迪引述道:“穆薩率領以色列民眾逃出埃及時,有戰士60萬人”。對此,伊本·赫爾敦說:“這個數字太令人吃驚了,當時根本沒有這樣龐大的軍隊。”這說明,他對前人的史料是批判地繼承,從不盲從。

伊本·赫爾敦說:“一切歷史事件,都有其因果聯絡。”他著的《緒論》,每個問題都有標題,章節之間相互連貫,一環扣一環,自成體系。他從世界形成、人類起源談起,寫了山川河流、自然氣候、熱帶、寒帶和溫帶的地理環境對人類性格的形成和發展的影響。他說:“一個國家和民族的歷史,包含著那個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也包含著那個社會的物質和文化關係。”這些都反映出了他的唯物主義觀點。

從《緒論》看,伊本·赫爾敦試圖從宏觀角度寫一部世界史。他從地理寫起,從人類的遊牧生活到農耕及定居生活,從原始部落到建立國家政權機構,從人類社會分工不同到社會上的各行各業,每個行業都有學問和職業道德等,內容包羅永珍。所以他把自己的書名定為《阿拉伯人、外國人和柏柏爾人從古到今的歷史大綱》。

伊本·赫爾敦所以有此宏願,除了他本身的天資外,主要和他周遊列國,博覽群書有關。他的祖先原來是葉門的哈傑爾部族人,後來隨伊斯蘭教的阿拉伯軍團出征,遷到北非,他的同族人在非洲幾個素丹國裡有不少身居要職。他本人,從20歲就開始在突尼西亞素丹的宮廷裡任職,23歲時,任摩洛哥素丹官廷秘書,後來遭人嫉妒而失寵,他便去安達魯西亞,當時的素丹任命他出使外國。此外,伊本·赫爾敦還在貝賈亞、特累姆森、比斯克拉、菲斯等地,為大大小小的君主效力。他當過駐外使節,也任過宰相,出入過各種各樣的官廷。當時的阿拉伯王宮裡,都有或大或小的圖書館,使他有機會博覽群書,特別是一些珍本,他都有幸飽覽,這為他以後的著書立說,積累了豐富的素材。他一生著述豐厚,但都遺失了,儲存下來的僅是歷史書。

1382年,伊本·赫爾敦來到埃及,受到馬穆魯克朝的新國王賽菲丁·柏爾古科的賞識。任命他為埃及馬立克學派的大法官,併兼任愛資哈爾大學教授。1401年,蒙古大軍席捲中亞地區時,伊本·赫爾敦曾跟隨國王出征,他任埃及國王的使臣,前去和蒙古軍談判,被蒙古人扣留,直到雙方議和罷兵,才把他釋放出來。

從《緒論》一書裡,我們能清楚地看到伊本·赫爾敦偉大的創新學說一一社會學。這本書是世界上第一部試圖系統地探討社會發展規律的不朽著作。英國著名的經濟史學家湯因比對伊本·赫爾敦的社會學觀點作過高度評價,他說:“毫無疑伺,這是一項最偉大的工作,這種工作在伊本·赫爾敦之前的任何時候,任何地方都無人創造過。”

伊本·赫爾敦的學說,含有樸素的辯證思想,因為他能從社會上各種人所處的地位來研究人們在社會上的作用。他稱自己的“這門學科……有它自己的目標,那就是人類社會。有它自己的課題,即在自然世界中迴圈往復的社會變化”。他的辯證思想,在《緒論》裡比比皆是。例如他說:“統治者(或掌握政權的人)不能經商。因為眾所周知,經商的目的為了賺錢,統治者做生意,社會就要變壞了,或者會有許多壞事出現。”因為經商是為了獲利。

伊本·赫爾敦的辯證思想還表現在教育學方面,他在《緒論》的第六章裡詳細地論述了知識、科學對社會發展的影響。從歷史上舉例,指出穆斯林社會,只要重視知識、文化和教育事業,就會興旺發達,反之,則走向衰落。他反覆強調教育的重要性。他說:“教育是一種社會現象,教育是隨著國家經濟建設的發展而發展的。”

伊本·赫爾敦不惜筆墨,闡述正確的教育方法,他從人類認識世上事物的規律來談此事,認為對兒童和青少年的教育方法應當是由淺入深、由表及裡、由感性到理性。要先傳授給青少年“概括性和規律性的知識”,“方法要形象化,語言要生動活潑,特別是數學,多給兒童做形象化的練習題”等,讓學生透過直觀或模仿的方式,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習慣。

伊本·赫爾敦還批評當時伊斯蘭國家中的一些不正確的教育方法。他說:“學習材料太深奧,兒童不解其義,苦燥無味就不能引起兒童學習的興趣,得不到語言上和文學上的裨益。”他還諄諄告誡父母、教師和教育家,對兒童既不能嬌生慣養,也不能冷酷無情。伊本·赫爾敦認為:“打孩子不能超過三下”(原文是三鞭子),主要應向孩子說明錯誤。他認為:“長期受壓抑的兒童,會滋生說謊、懶惰、孤獨和騙人的不良習慣。”社會環境是兒童健康成長的土壤、空氣和陽光。他的這些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至今仍然值得稱道。

總之,在伊本·赫爾敦的《緒論》裡,充滿了唯物主義的辯證觀點,受到歷代東西方學者的重視。早在16世紀,奧斯曼帝國強盛時代,《緒論》就開始用土耳其文出版了。18世紀末,《緒論》被譯為法文和英文出版。到20世紀60年代,《緒論》被譯為日文出版。伊本·赫爾敦的功績是偉大的,他的才華被世人稱頌。一位法國史學家評價伊本·赫爾敦時說:“由於他(伊本·赫爾敦),歷史將不再是事件和年代的彙編,而將成為透過事件力求得出規律性的人文科學。可以說14世紀的馬格里布人伊本·赫爾敦是近代史學和社會學的奠基人之一。”

作者:

丁明仁

原載

《阿拉伯世界》

伊本·赫爾敦的才華——讀《歷史緒論》札記

伊本·赫爾敦的才華——讀《歷史緒論》札記

伊本·赫爾敦的才華——讀《歷史緒論》札記

伊本·赫爾敦的才華——讀《歷史緒論》札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