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足球

語言本能:3個方面讓你瞭解語言並不是文化的產物,而是一種本能

  • 由 楠悅讀 發表于 足球
  • 2021-12-15
簡介01、語言是一種本能人們認為,嬰兒出生時只有一些通用的學習能力,在這種能力的基礎上,嬰兒透過父母、他人的教導和反饋掌握了各種文化技能,其中也包括語言能力,所以語言完全是後天文化的產物

語言到底是什麼

本文字數4315,預計閱讀時間10分鐘。

閱讀使人充實,分享使人愉悅。文章結尾附有思維導圖,幫你梳理文中脈絡精華。歡迎閱讀,你離知識又近一步。

今天分享的書籍是《語言本能》。

作者史蒂芬·平克,美國著名認知心理學家、語言學家和科普作家,被公認為是繼喬姆斯基之後的語言天才,曾先後在麻省理工學院、哈佛大學等頂尖高校任教,因積極宣傳進化心理學和心智計算理論而聞名於世。平克的研究方向是視覺認知和兒童的語言發展,最為人所知的觀點是“語言是人類的本能”。在這一點上,他反駁了當時認為語言能力為後天產物的主流觀點。其代表作有《語言本能》《心智探奇》《人性中的善良天使》等,這些作品也為他贏得了無數獎項。

《語言本能:人類語言進化的奧秘》成書於1994年,是一本面向大眾的語言學科普著作。書中平克提出人類的語言並不是文化的產物,而是一種本能。從語言是人類生物本能的角度,平克在書中廣泛討論了幾乎所有跟語言相關的問題或迷思,如:語言是否決定一個民族文化的高低,我們是否需要語言才能思考,兒童是如何自發學會語言的…… 針對各個問題,平克以幽默甚至聊天一般的語氣舉出許多生動的例項,論述上更是保持了清晰和強有力的邏輯性。《語言本能》在1999年被《科學美國人》雜誌評選為影響20世紀的100本書之一。

語言本能:3個方面讓你瞭解語言並不是文化的產物,而是一種本能

01、語言是一種本能

人們認為,嬰兒出生時只有一些通用的學習能力,在這種能力的基礎上,嬰兒透過父母、他人的教導和反饋掌握了各種文化技能,其中也包括語言能力,所以語言完全是後天文化的產物。但作者認為語言能力是人類的天生本能。那這一結論的依據是什麼呢?

1、語言的普遍性和複雜性

所謂普遍性,意思是到目前為止,人們發現的所有人類族群中都有語言存在。據估計,現存語言的種類有5000~7000種。在這些語言的使用者中,有一些處於教育、科技都很發達的現代社會,也有一些仍處於以狩獵採集為生、連文字都沒有的部落社會。他們雖然在文化上差距巨大,但是卻都能熟練使用各自的語言交流。如果語言真的是後天文化的產物,欠發達文明與發達文明之間的語言能力應該有較大的差異,但是現實中並沒有太大的差異。

而所謂語言的複雜性,是指語言在表詞達意上展現出的豐富形態。比如,北美印第安人中有一個徹羅基族,他們的語言中擁有精密複雜的代詞系統。比如“我們”這個詞,徹羅基族人能用不同的代詞來區分“我和你”“我和另一個人”“我和其他幾個人”等情況。任何一個語言學家,都會對人類語言的複雜性讚歎不已。同時,這種複雜性不僅超越了種族差異,也超越了文化差異。這充分說明了人類在語言上的強大能力。此外,語言學家威廉·拉波夫,專門去跟各個階層、各個環境的人們談話交流,發現不管是學術專家還是普通勞工,即使後天差異巨大,人類的語言能力也並無什麼本質不同。

語言本能:3個方面讓你瞭解語言並不是文化的產物,而是一種本能

2、兒童的語言發展過程

語言是如何產生的?在重要事件的產生之初,沒人會想到要把它記錄下來。儘管歷史語言學家可以追溯現代語言的發展歷程,但這只不過是把人們使用語言的時間推前了一些而已。我們需要了解的是,人們是如何從無到有地創建出複雜精密的語言的。神奇的是一些特殊群體兒童的語言發展經歷卻給我們展示了語言從無到有、逐漸複雜的過程。

比如,19世紀下半葉,由於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和美國資本的湧入,夏威夷島上的甘蔗種植園大規模發展起來。甘蔗種植是勞動密集型產業,需要大量的勞動力,而且過程非常辛苦,當地人並不願意從事這一工作,於是美國從太平洋沿岸的日本、中國、菲律賓、韓國等國家招聘了大量勞工。這些說著不同語言的勞工聚集在甘蔗種植園中,為了能夠彼此交流,很快就發展出了一種臨時語言,叫皮欽語。

這種皮欽語從英語和其他語言中借用了大量詞彙,但是並沒有形成固定的語法,單詞的排列會比較隨意。但這種皮欽語最終演變成了一種真正的語言,稱為“夏威夷克里奧爾語”,而這一過程是在種植園勞工後代中自發完成的。雖然他們父母使用的皮欽語呈現的是支離破碎、片段式的語言形式,但是他們自己使用的語言已經發展出完備的語法和複雜的結構,時態、助動詞、單詞字首字尾等都已具備。

比如在表達“我已經買了咖啡”這個意思時,使用皮欽語的父母可能只會用“我咖啡買”這樣的幾個單詞拼湊在一起,而他們的子女則會說出使用完成時態且符合語法的完整句子。

這個例子表明了,在無人指導的情況下,兒童完全可以自發創造出複雜、規範的語言。兒童語言的獲得並不是模仿的結果,人類天生就具有一定的語言能力。既然說語言能力是天生的,那能否找到人類語言能力的生理基礎呢?

語言本能:3個方面讓你瞭解語言並不是文化的產物,而是一種本能

3、遺傳或者腦損傷會導致語言功能障礙

直到今天,人們有限的研究手段還無法發現控制語言的具體基因和器官。不過,研究人員確實發現,一些先天上的缺陷和後天的腦部損傷,會導致語言功能的損壞。

有一種叫做“特定型語言障礙”的疾病,此病的患者在兒童期間語言能力發展受阻,發音困難,語法表達上也有問題。不過,他們在其他方面的表現一切正常。這種疾病被認為是一種遺傳疾病,若是家族中有人患上此病,後代中的發病率也會大大增加。在英國就有這樣一個家族,由於祖母患上了這種語言障礙,她的23個孫輩中,有11個也同樣得了此病。

除了先天缺陷外,後天的損傷也會導致語言功能的損壞,比如中風的常見併發症——布洛卡氏失語症。這種失語症的患者左腦額葉下方的神經迴路遭到破壞,雖然其他方面能力正常,但在語法的使用和分析上會出現障礙。比如,當別人問你:鱷魚被河馬殺死了,最後是誰死了?正常人經過語法分析,會發現這是一個被動句,所以很容易就得出答案。但這種失語症患者的語法分析能力受損,所以無法給出答案。由這些案例可見,語言能力確實有其生理上的基礎。

語言本能:3個方面讓你瞭解語言並不是文化的產物,而是一種本能

02、語言決定思維嗎

在英國作家喬治·奧威爾的名作《1984》中,專制政權為了控制人民的思想、消除政治異端,推行了一種全新的語言——“新話”。這種語言雖然建立在英語的基礎上,但是大量的詞彙和用法都被取消了。

比如,“justice”(正義)、“science”(科學)、“religion”(宗教),而“free”(自由)一詞雖然保留了下來,但只能表示“沒有”“免費”的意思。在“新話”發明者看來,思想是依存在語言上的,也就是說,如果語言中沒有了“自由”一詞,人們的思想也就沒有了“自由”的概念,也就不會去反抗專制統治了。

學術上有一種觀點,認為語言會影響人們的思維,講不同語言的人看待世界的方式是不一樣的。這個觀點叫做“沃爾夫假說”。

比如我們在學習英語時,老師常常會強調“漢語思維”和“英語思維”的不同,如果想要說一口地道的英語,英語思維是必不可少的。在支援這種觀點的語言學家看來,有大量的證據都在支援這個觀點。比如,各個語種用來表示顏色的詞彙數量是不同的,英語中的色彩詞彙至少有11個,而生活在玻利維亞低地雨林的提斯曼人語言中只有黑白紅3個通用的色彩詞彙。在英語中都歸為“藍色”的顏色,俄語中就分為“天藍色”和“深藍色”。在越南語、泰語裡面,藍色和綠色是用同一個詞來表示的。如此看來,人類對顏色的認知似乎確實是被所使用的語言限制住了。但可惜的是,沃爾夫的證據經不起進一步推敲。人類的眼睛構造是相同的,對可見光的感知也大同小異。一種顏色在不同人眼中並無差別,只是在表達時,不同語言對此採用了不同的詞彙。

這種高估語言影響力的看法倒也可以理解,因為思維無法被人看到,只有使用語言才能傳達給他人。不過,這並不意味著沒有語言就無法思考。已經有很多研究人員發現了非語言的思維方式。心理學家凱倫·韋恩就對還不會說話的嬰兒做了一系列實驗,證明他們已經有心算的能力了。

比如,有這麼一個實驗,實驗人員先在嬰兒面前放一隻米老鼠,嬰兒看了一會就失去了興趣,目光轉向了別處。接著,實驗人員在米老鼠和嬰兒之間加了一塊幕布,在保證嬰兒看到的情況下,伸出手往幕布後又放了一隻米老鼠。當把幕布撤掉,嬰兒發現後面是兩隻米老鼠時,嬰兒就沒有太大興趣。但如果幕布撤掉後只有一隻米老鼠,他就會更長時間地盯著米老鼠看,好奇為什麼明明加了一隻米老鼠之後還是一隻呢?嬰兒雖然還不會說話,但一點不影響他們思考,心算出一加一應該等於二。

其實,即便是沒有語言的動物,思考依然能夠存在。比如生活在非洲的長尾黑顎猴,它們不僅能夠知道自己的親屬關係,還能分辨出其他同類的親屬關係。當研究人員在一群長尾黑顎猴附近偷偷播放某隻幼猴的叫聲時,幾乎所有黑顎猴都立刻看向了這隻幼猴的母親。那麼,大腦有沒有一套機制能夠將各種形式的思考統一起來呢?

語言本能:3個方面讓你瞭解語言並不是文化的產物,而是一種本能

有,作者將這套機制稱為“心語”,可以看成一套特殊的符號系統。大腦將從外界接受到的各類資訊轉化為心語中的符號,經計算處理後,這些符號通常會再轉換成語言資訊,輸出給他人。為了保證這一過程的順利,心語中的每個符號必須對應著唯一的意思,而且這些符號構成的邏輯結構必須明確。這套機制又被稱為“心智計算理論”,是當今認知科學的基礎,科學家們正在加緊破解大腦中這套機制的具體運作方式。

那麼,為什麼大腦放著現成的語言不用,非要用心語呢?在書中,作者以英語為例,給出了英語不適合作為心語的幾個理由。第一個理由就是英語中存在大量的歧義現象。比如“arm”這個單詞,它既有“手臂”的意思,也有“武器”的意思。一個詞語既然能對應不同的意思,就說明思維和語言並不相同,這種語言也就不能作為心語。第二個理由是語言中的“共指”現象。什麼是共指呢?比如你跟朋友提到了自己某個能力很強的同事,開始時你會說“那個能力很強的同事”,在後面可能就直接用“他”來代替了。“那個能力很強的同事”和“他”這兩個片語看起來不同,但其實都是指同一個人。

此外,英語中還有“同義”現象,指語序不同的句子卻可以表達同一個意思。比如“小明打了小亮”和“小亮被小明打了”,雖然詞語順序不同,但它們表達的意思是一樣的,只不過是主動語態和被動語態的區別。這些問題其實並不限於英語,所有的語言或多或少存在類似的缺陷,不適合作為心語。各種語言使用者的心語有可能是簡化、改造過後的母語,不過,更有可能的是存在一種跨語言的普遍心語。所以,掌握一門語言的過程其實就是學習心語與語言之間互相轉化的過程。

語言本能:3個方面讓你瞭解語言並不是文化的產物,而是一種本能

03、兒童如何學習語言

首先我們來看下兒童學習語言的各個階段。在語言學習上,兒童可以說是無師自通的天才。學習母語的過程,其實開始的比你想象得還要早,甚至在你還沒出生時就開始了。

心理學家曾經做過一個測試,給剛出生幾天的法國寶寶播放法語和俄語材料,寶寶們在聽到法語時會有較大的吮吸奶嘴的興趣,在聽到俄語時則不會有類似反應。即使將聲音材料中的母音和子音遮蔽,只剩下韻律時,寶寶們依然偏愛法語。這表明他們剛一出生就有了與法語韻律相關的知識,而之所以會這樣,應該是母親說話的聲音透過身體傳到了子宮,他們在出生前就開始學習了。

剛出生的嬰兒在語音的分辨上是非常敏感的,比如成年西班牙人是無法區分“ba”和“pa”兩個音的,但是他們的嬰兒能輕鬆辨別。不過,這種現象到嬰兒10個月大時就消失了,他們在辨音上開始變得跟父母一樣了。他們一定是以母語為標準,將各種發音進行了分類,有些不同的音被合併了,有些依然獨立存在。在不斷接收語音資訊的同時,嬰兒也逐漸摸索著自己的發音之路。

在3個月大時,他們還只會發出哭聲、笑聲以及一些咕噥聲。但到5個月時,他們已經喜歡上了製造各種類似於母音和子音的聲音。在練習兩三個月後,他們就能發出像“ba”這種真正的音節了。在1歲左右,就會像“嗒”和“滴”這種音節的轉換了,開始咿咿呀呀說個不停。雖然發出的聲音似乎都毫無意義,但這對於嬰兒非常關鍵,他們其實是透過聆聽自己發音的方式,學習如何使用發聲器官。在發音技能基本掌握後,嬰兒在一歲左右也開始理解單詞的含義。

像看見蘋果能說出“apple”,看見小貓能說出“cat”,因此這一階段被稱為“獨詞句階段”,持續時間約為幾個月。緊接著的是開始於18個月左右的“雙詞句階段”。在這一階段,嬰兒的詞彙量迅速擴大,也開始學習語法,能夠說出“I sit”這樣兩個單詞構成的句子。而到大約2歲半到3歲半時,嬰兒的語言能力突然出現了爆發,能夠流利地說出符合語法的句子,並且使用的語法也越來越複雜。

作者說,兒童十分需要在讀音和拼寫規則方面的指導。因為與爆發式發展的口語不同,閱讀和拼寫的能力並不是天生的,需要經過後天的教育和艱苦的練習才能掌握。那麼後天經驗是如何與先天設定相互配合,使得一個3歲大的孩子能夠掌握一門特定語言的呢?

語言本能:3個方面讓你瞭解語言並不是文化的產物,而是一種本能

1、聲音環境

許多地方都流傳著關於“野孩”的故事,這些孩子從小就與人類隔絕,在野生的環境中長大成人,其中包括羅馬城的最終建立者羅慕路斯和雷穆斯,以及英國作家吉卜林筆下的“狼孩”莫戈裡。據說他們從小被母狼撫養長大,因為沒有接觸過人類的語言,他們大多都喪失了語言能力。雖然這類故事的真實性值得懷疑,不過其中有關語言這一點還是對的:語言學習是不能缺少合適的聲音環境的。在一些虐童事件中,有些孩子從小就被狠心的父母關進閣樓,無法接觸到任何語言,最終的結果是這些孩子都變成了啞巴。

2、母親式語型

母親式語型有時也被稱為“媽媽語”,指的是人們在和幼兒交流時使用的那種誇張、拖長的說話方式,比如“看這隻狗狗!看見狗狗了嗎?”這類語句中的母音發音更加誇張飽滿,有利於嬰兒區分出各個母音,而且語句的內容通常與當前事情有關,嬰兒更容易猜到句子的意思。

3、父母的迴應

對語言學習來說,日常的練習非常重要。但這一經驗在兒童的語法學習上不太奏效。兒童在與父母交流時,即便說出的句子有語法錯誤,父母也能聽懂他們的意思,並且通常不會去糾正他們的語法錯誤。在這樣一個缺乏反饋的環境裡,兒童是怎麼領悟到正確語法的呢?作者認為這還是要靠語言本能,就是說兒童的大腦中天生配置了基本的語法機制。在面臨幾種不同的語法結構時,他們會採取最安全的策略,先選擇與父母相同的那種結構,然後進行試驗和修正,最後總結出相關的規則。

語言本能:3個方面讓你瞭解語言並不是文化的產物,而是一種本能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