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足球

中國文化歷史,共同締造新文明,才有一個值得生活的未來

  • 由 翩翩翩 發表于 足球
  • 2021-12-15
簡介2、中國歷史文化與經濟程序中平民的生活狀況其實,重建古代中國人的生活,尤其是史前人類的日常生活,是有一定程度的困難

烏龍球為什麼叫烏龍

中國文化歷史,共同締造新文明,才有一個值得生活的未來

中國五千年的文明史,浩浩湯湯,逶迤而來。立於這歷史的江口,回望,一望無垠,波瀾不驚,歷史的洪流就這樣滾滾而去,又奔騰而至;抬頭前望,萬頃波濤,此起彼伏,滔滔流向天際,茫茫一片!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歷史源遠流長。作為今人,該何去何從?值得深思。古語有訓:

以銅為鑑,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鑑,可以明得失;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

這本《江口望海潮》

主要是圍繞中國的文化與經濟程序、中國文化的當代意義等問題分兩部分進行講述。從古代中國人的生活家常,如廚房、餐桌等著筆,談到生產勞動方式的變化和知識、思想的變革,透過各個時代的生活側面,勾勒出中國經濟、文化的發展歷程,最終落腳於走向世界的現代中國。故而對今人探索研究指明瞭方向。

中國文化歷史,共同締造新文明,才有一個值得生活的未來

作者是

著名歷史學家許倬雲,1930年生,江蘇無錫人,曾執教於匹茲堡大學,先後任香港中文大學、夏威夷大學等講座教授。終身從事教育研究的史學工作,主要作品有《萬古江河》《中國文化的精神》《歷史大脈絡》等。

該書具有一定的學術價值,對於我們初次閱讀者具有開蒙意義。其最打動我的就是作者的初心。

保持初心,是做學問最大的純粹和珍貴

2008年寫這本《江口望海潮》自序的78歲的許教授說:我已入老年,幾十年來一直在學術界工作,總覺得在學術研究與日常知識之間,存在不小落差。大部分學者終身專研的成果,竟可能永遠不為常人所知,而他們力求糾正的錯誤,卻以訛傳訛,長久流傳於“常識”之中。為此,我在六十歲以後,許下一願:我願意盡其綿薄之力,將學術專著的成果傳達於一般讀者。

還說這是一個吃力不討好的工作,嚴肅的專家學者可能不願意如此做,通俗的作者卻又未必能有涉獵專業的機緣。於是,他一個老年的專業研究人員就放下身段,不在乎名利地位,躬身親力了。本書收錄的雜文,也算是許教授“還願”了。

由此看出許教授對此項研著的初心和態度:真誠、嚴謹、謙虛,又帶有歷史責任使命感!令人激賞和歎服!

許教授的寫作採用敘述法,勾勒出歷史發展的線條和輪廓,初始讀來雲山霧罩,越到後面越凸顯作者意圖:即在這些文化的發展、變化、沿革過程中,人類活動貫穿始終,大到一個朝代的誕生、更迭,小到尋常百姓家吃得一餐飯,窗戶下、門下、床底下蟋蟀的活動,無不時而嚴肅教條,時而活潑有趣,生動幽默;時而引經據典,時而如數家珍;思維縱橫馳騁,穿越自如,寫得灑脫自在,令讀者會心。

中國文化歷史,共同締造新文明,才有一個值得生活的未來

1、古代中原的文化代表

歷史是什麼?其實,歷史的根本意義當是指陳一切過去的事物,舉凡宇宙中發生的,都在其中。曾經的滄海桑田,物換星移,即便是亙古不變的變化,都沉寂於歷史的浩瀚之中。而中國歷史的文化與經濟在相互促進相互發展中呈現出它特有的原貌。

故而,自古從先秦到隋唐,中國長期以“中原”為文化與政治的的中心地區,直至在南方逐漸興起後,時有改變。近來考古學發現這些過去未為人知的古代文化,有其燦爛的文物,令人驚豔。這些古代人類群體,能夠掌握高難度工藝,能夠動員大量人力,反映出他們的社會已有複雜的組織。他們分散與中國疆域的各處,有的近在中原之內,有的遠在邊陲。

1)東北紅山文化。

公元前3000多年,東北地區的遼河、大淩河流域,曾有過紅山文化。以遼寧凌源的牛河梁遺址為例,這一遺址群,有多層石塊堆積的積石冢,及其附屬的壇臺,有稱為“女神廟”的祭祀遺址,有號為“金字塔”的土石結構。

積石冢出土的文物有紅山文化最為著稱的玉石刻件,如“豬龍”( 或“熊龍”)、雲紋玉件、飛鳥、玉璧、玉玦等,無不雕刻精緻。

2)山東龍山文化。

在山東半島,考古上的大汶口文化(公元前4100-前2600年)和龍山文化(公元前2600-前1500年)都有可觀之處。大汶口文化值得注意的是出土的陶罐上出現刻紋,可能是文字,同一個形體的“字”出現在各處,有的數百里之遙,這就不是一般的刻紋,而是約定俗成的符號了。

中國文化歷史,共同締造新文明,才有一個值得生活的未來

龍山文化的遺址,出土的蛋殼黑陶,黑色光亮,其薄透光。根據這一黑陶傳統引發著名的夷夏東西之說。山東龍山文化的臨朐朱封墓地遺址,有三座大墓,規模宏大結構複雜,隨葬文物包括精細陶器、玉飾、骨匕、獐牙、豬下頜骨、及鱷魚皮件、鱷魚骨板等物件蛋殼陶製的高腳杯則放置在彩繪的邊箱內,顯然是特別珍貴的禮儀器。

3)蘇浙良渚文化。

在江蘇與浙江,良渚文化有其燦爛的成就。有其密集分佈的遺址,人工堆砌的土山,高達數十尺。有的土山頂上有規格嚴整的壇臺,甚至有五色土壤按四方與中央的部位鋪敷,也有的土山是排列整齊的墓葬群。還有一個大型的基址,應是舉行禮儀性活動的場地。

其玉石琮與壁,是其最有特色的文物。而且玉件上,常有精細的雕紋。其中有一件神面圖案,大小不過常人的拇指指甲,卻可刻到細節,竟可與後世微雕工藝媲美。

中國文化歷史,共同締造新文明,才有一個值得生活的未來

2、中國歷史文化與經濟程序中平民的生活狀況

其實,重建古代中國人的生活,尤其是史前人類的日常生活,是有一定程度的困難。因為,一,從考古學取得的資料,其實並不完整。二、文獻留下的資料,經過記憶的傳承記錄、整理、編撰,其中已多有遺漏、誤傳與闡釋的扭曲。三、中國眾民,地區性的差異不少,時空維度的落差,無法求其一致與同步。四、由於很多訊息以社會上層人士的居多,有關常民百姓生活的資料,往往相對不足,也會導致重建古人生活的偏頗。

故而作者取自秦漢統一帝國前夕即先秦時期的平民的飲食、居住、衣著、歲時行事以及生命儀式為主,重建古人的生活,以此來看其當時經濟的發展狀況。

1)衣

衣著種類繁多,從上到下,先說冠帽一類的首服。以《禮經》記載,至少有冠冕巾幘諸種。是有爵位的人的官式服裝,冠是所有人都共享的首服。男孩在經冠禮後才有自己正式的名字,號為成人。士大夫致死不能無冠,孔子的弟子子路,戰敗將死時,還注意繫緊冠纓。平時的冠以黑色為準,遇喪事則用素色。

衣和裳,是身服的主體。古人服裝,上衣下裳。“下裳”並不是女性的裙子,而是以幅部條繞下體,前三後四,兩側重疊,前面的中央部分,方正平整。

衣服的材料以毛皮麻葛與絲織品為主。一般人家以麻葛織紡的“布”。冬天穿毛衣,一般人家用散絲蓄在衣服襯裡。衣服的顏色不染色的不是素帛,即是黃,最易染色的是黑色。此外紅、綠、藍黃等可以用植物性的染色素染色。紫色最貴只有貴人能用。

中國文化歷史,共同締造新文明,才有一個值得生活的未來

中國是蠶絲的起源地,而用得起這些綾羅綢緞的都是上層社會的人。據《週記·考工記》,治絲用溫熱鹼水,浸泡七日,白天日曬,夜間懸掛井上,七日七夜,是謂水湅,以灰鹼去蠟,以日漂白。只此一事,足可見絲業技術的水平即工人的辛苦,更不論那織繡的手工了。

2)食

人們能夠保持穩定而又足夠的食物來源,主要透過農耕,栽培植物;畜牧,豢養動物,食肉飲奶;養殖水產;某些沒有經過人工但卻知道其性質以及足夠供應的來源;還有就是不是人類自己動手生產的食物例如蜂蜜。以及貝類生物等。

後來得知澱粉作物都能釀酒,新石器時代有了相當多的食糧來源,以穀類釀酒自然可能,從考古遺址中發現大量的酒具。即龍山文化遺址中出現的蛋殼陶器酒杯等。

隨著各種食物原材料的豐富,烹飪技術也逐步成熟。從剛開始的單一煮、烤、煨、蒸到後續發展的爆炒、切割、調味、醃製,重點在於調和諸味,《左轉·昭公二十年》有一段議論:“公曰:‘和與同異乎?’對曰:‘異,和如羹焉,水、火、醯、醧、鹽、梅,以烹魚肉,燀之以薪,宰夫和之,齊之以味,濟其不及,以洩其過,君子食之,以平其心。’”,可見烹飪之理。

中國文化歷史,共同締造新文明,才有一個值得生活的未來

3)住

古代的居住可分為房屋及聚落兩個方面。在農業初始時,定居生活相應而生。河北磁山遺址的房屋只是一些圓形或橢圓形的半地穴,穴深約及人的肩部,面積約六七平米,地面並未加工平整,有陣列臺階步入內室,穴壁有若干柱洞,撐起屋頂,覆蓋蘆葦拌草塗泥。

中國文化歷史,共同締造新文明,才有一個值得生活的未來

半坡遺址已出現聚落。聚落有壕溝包圍,若干房屋合為小群,屋外有儲糧的灰坑。諸屋群中間有廣場,村外是墓地。整個格局,井然有序。其人口約百十餘人。到新時期晚期出現“夯土”,有了土胚房。房屋格局擴大,還有不同形式的分間房屋,兩間、四間、有灶臺、似“散村”的形態。

房屋結構到河姆渡時期出現土木結構。河姆渡的幹欄式建築,是三排大致平行的木屋,由木柱、圓木、木板構成。其中一列長屋,長二十餘米,深七米,有走廊,屋下架空,儲放雜物,鋪設樓板,還使用相當精準的榫卯套接,開了中國式建築的先河。

後續樓臺、瓦頂、斗拱設計,房屋有堂有室,有窗有欞,有模有樣的住屋已是常民的生活條件了。

中國文化歷史,共同締造新文明,才有一個值得生活的未來

3、中國文化的當代意義

歷史的發展總是不懼時間的煙塵,以一副捨我其誰的姿態勇往直前。出於對歷史的尊重和深度思考,許教授深究中國文化的當代意義究竟是什麼?歸根結底還是對人的關注,畢竟,究其然,歷史是人創造的!

首先是現代人面臨的困境:

1)市場經濟的世俗化社會驅走了價值的神聖性。

2)都市化帶來了小區的離散與個人的失落。

3)科技文明壓縮了宗教信仰。

4)世界化的文化多元性排擠了過去單一單一文化體系中“視所當然”的堅信。

其次,我們必須面對的課題:

1)我們與宇宙秩序之前的調適。

2)個人的自由與群體規範的共存。

3)快樂的定義。

4)有沒有“進步”。

再次,我們可以發展的觀念:

1)天人、人我之間的互相依存。

2)重新檢視“科學主義”,以及科學的客觀性,正視主觀,正視“心靈”。

3)進取VS寧靜。

最後,現代人可以建構的行為趨向:

1)發展潛力,成全自己,也成全別人:已欲立而立人,已欲達而達人。

2)重建人群的互動,使個人不再是Lonely crowd中疏離的孤獨者。

3)從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重構誠信相待的道德元素。

綜上,許教授還提出需要人在神前謙卑,可以減少人類的傲慢與妄動;人與自然一體,可以有助於建立和諧的順天觀念;儒家的人文思想,可以轉化為現代人的人間倫理;福慧雙修與生順歿寧,可以成為人生有意義的基礎。

在許教授的《江口望海潮》這本書中,我們看到的不僅是歷史文化的沉渣泛起,更是其喧囂而上撲面而來的文化氣息,儘管一鱗片爪,但也可以管中窺豹了!

正如許教授說的“我衷心盼望,在將來的新世界中,人類共同價值的前提,是肯定‘人’‘存在’的根本意義,是肯定和諧與共生的社會秩序,是植基於新科技知識上的人類心靈境界不斷提升,而不是沉淪於貪慾與愚昧……我衷心祈求,

我們已發展了數千年的文化,不是從此禮壞樂崩,而是又綻現一番魚躍鳶飛的美麗新世界。

下一場的人類戲劇,不能聽天由命,任其自然產生,因為不予努力,終將沒有收成。

我們勠力同心,共同著手締造新文明,才可能有一個值得生活的未來。”

這是作者的呼籲吶喊,也是我們終生的期盼!

對於想了解中國古代歷史發展沿革,古代人們的生活起居,及各種多元文化的演變、互動、交融、發展,以及中國文化當代意義的各種思考等等;甚至想對現今已經91歲高齡的許倬雲教授多些瞭解的讀者朋友們,請開啟這本《江口望海潮》吧,肯定對你的研究瞭解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中國文化歷史,共同締造新文明,才有一個值得生活的未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