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足球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從不孝的幾大行為看中國的孝文化

  • 由 指數空間 發表于 足球
  • 2021-12-14
簡介“百善孝為先,萬惡淫為首”,中國自古以來便倡導孝文化,孝道一直是中國的傳統美德,孟子曾說過:“不孝有三,無後為大

現代不孝的幾大特徵

“百善孝為先,萬惡淫為首”,中國自古以來便倡導孝文化,孝道一直是中國的傳統美德,孟子曾說過:“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此處的三和三人成虎,狡兔三窟中的三一樣是形容數量的虛詞,並非實指。事實上,孟子說的不孝行為不僅僅是三個,而是五

個,下面為大家一一解答。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從不孝的幾大行為看中國的孝文化

不孝的五大行為

在《孟子》的《離婁句下》中記載:

“世俗所謂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顧父母之養,一不孝也;博養好飲酒,不顧父母之養,二不孝也;好貨財,私妻子,不顧父母之養,三不孝也;從耳目之欲,以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鬥很,以危父母,五不孝也。”

這就是孟子所謂的五不孝。

不孝一:四肢懶惰,不贍養父母。

不孝二:沉迷飲酒,不照顧父母。

不孝三:貪戀財物,只

照顧妻兒。

不孝四:放縱慾望,使父母蒙羞。

不孝五:好勇鬥狠,使父母危險。

這是孟子提出的五項不孝行為,而“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是對這五項行為的總結和概括,家庭的傳承,後代是基礎,沒有了後代,又如何可以傳承孝文化呢?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從不孝的幾大行為看中國的孝文化

中國的孝文化

中國一直是推崇孝道的民族,從舜帝開始便尊崇孝道文化,到周朝時,更是把孝道當作國策,春秋戰國時期,諸多思想體系的完善,為孝道提供了基本的規範,孔子的《孝經》為孝道提供了理論基礎。秦朝雖是法家治天下,仍以孝道為先,到了漢朝時更是“以孝治天下”,“孝”更是選拔官員的重要標準。

到了唐朝時,唐玄宗親自為《孝經》註釋。到了清朝康熙時,舉辦的“千叟宴”也是尊重孝道文化的表現形式。無論是各朝各代,孝文化一直在不斷地發揚和傳承,深入人心,成為我們的基本道德守則。

近代社會的某些運動以及社會的高速發展,導致孝道文化有所斷層,出現了很多親情缺認、友情缺位、愛情缺真的現象,因此,孝道文化更應該被提倡和發揚。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從不孝的幾大行為看中國的孝文化

孝文化的意義

其一、塑造良好文化氛圍,傳播優良文化

孝道自封建時代開始,便一直是中國民族的傳統美德,傳承幾千年,是我們得以立足的根本。在人口老齡化的今天更值得被傳播和傳承。文化是一個民族發展傳承的根基,孝文化更是最基礎的文化構成。

其二、增強社會穩定團結,凝聚和諧文化

孝道文化不僅僅是對自己的家人,而是要對整個社會都要尊老愛幼。《孟子》中曾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孝文化會讓我們更博愛,有利於提高大家的行為習慣,規範自己的言行,增強社會穩定,促進和諧發展。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從不孝的幾大行為看中國的孝文化

其三、提高道德文化素養,促進家庭和諧

“家和萬事興”,家是一個人的根本,是讓人安心的地方,是可以停靠的港灣,是奮鬥的原動力,孝道文化再提高個人道德修養的同時,還有利於促進家庭和諧進步。父母養我們長大,我們陪他們到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