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足球

相差40歲的黃昏戀:保姆拿出陪睡記錄,85歲大爺才知道被騙

  • 由 第一心理 發表于 足球
  • 2021-12-05
簡介一位85歲獨居的老大爺就上了這種當,差點連房子都賣了去跟一個騙他錢財的騙子結婚

四十以後屬於黃昏戀嗎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

黃昏戀的心理基調剖析

人老了,就不能談戀愛了嗎?人老了,80、90歲再婚就是老不正經嗎?“愛情”到底是個什麼鬼東西,居然能讓垂暮之年的老人重新煥發生機?

關於黃昏戀,一直以來社會對它的包容度都並不太夠。

因為包容度不夠,所有容易使敢於戀愛的老年人,卻不敢堂堂正正地告訴旁人、告訴子女:

我重新戀愛,要重新結婚了。

因為老人們深知一旦告知公眾,第一時間招致的,不會是祝福,而可能是指指戳戳、議論紛紛甚至有來自子女們的公然羞辱。

這是一般性社會現象,更是導致老人們寧可忍受孤獨寂寞,也不敢不想重提結婚的原因。

但事實上,愛情這回事,是無關年齡與生理機能的。

相差40歲的黃昏戀:保姆拿出陪睡記錄,85歲大爺才知道被騙

本質上,它是男女之間的精神意識共鳴,是男女經過接觸後,相互認可、相互理解並互助的過程。

所以,兩個老年人之間發生愛情,想結婚再體驗一次新生活,從心理角度而言,是非常正常且有益於身體健康的。

老年人們缺什麼 壞人們就籌謀什麼

經歷過人生半世,子女們都長大了。如果身邊還有老伴兒,兩個人相濡以沫度過餘生每一天,那倒也算幸福美滿。

對於那些喪偶獨居、獨自拉扯兒女長大的老人來說,當子女們一個個飛離巢穴後,這些老年人的孤獨、寂寞、清冷、無人噓寒問暖,才是最讓他們難以下嚥的。

但老人們往往又是通情達理的,他們不願意兒女牽掛自己,為了讓兒女們好好工作,他們總是在電話裡報喜不報憂,讓兒女們不操心。年輕人也就真的相信了,真就自己在外快活不操心老人在家一個人怎麼過!

相差40歲的黃昏戀:保姆拿出陪睡記錄,85歲大爺才知道被騙

日子長了,老人們被寂寞孤獨輾軋久了,心態上開始變得既封閉又脆弱,既渴望愛與溫暖又失去了辨析真愛與溫情的能力。所以,一些騙子就瞄準了這些善良而獨居的老年人,以當保姆、保健品推銷員、賣保險等身份和方式,誘騙老人的情感和錢財。

一位85歲獨居的老大爺就上了這種當,差點連房子都賣了去跟一個騙他錢財的騙子結婚。

最初,一名40歲的婦女給這位老大爺當保姆照料起居,因為老大爺的女兒平時也不怎麼來看望和關注老人生活,所以就讓這個保姆鑽了空子。

這名保姆在獲取老大爺信任後,開始跟老大爺談起了戀愛,並先後以各種名義向老大爺借了20萬,更騙老大爺說這是跟他借的,更拿出借條讓老大爺相信。

相差40歲的黃昏戀:保姆拿出陪睡記錄,85歲大爺才知道被騙

隨後,備受照顧也被保姆誠心感動的85歲老大爺,在保姆的攛掇下,決定把房子賣了重新買房,並在房產證上加上保姆的名字,因為這樣博保姆才同意跟他結婚。

老大爺的女兒無意間聽說此事後,懷疑這名保姆在騙自己的父親,堅決不同意父親賣掉房子並報了警。經過警方調查後發現,這名保姆的確是有詐騙嫌疑,之前謊稱借老爺的那20萬,不是被花掉,就是被轉移到其他地方。

當老大爺的女兒質問時,這名保姆竟然說這是老大爺給她的陪睡費用,是自己應得的。她還拿出了陪睡記錄,上面清楚記錄著她陪睡老大爺的時間、次數。

證據確鑿之下,老大爺這才相信自己是中了保姆的情感詐騙圈套,羞愧難當。

老大爺的女兒也意識到自己從前對父親的照顧關心不夠,才讓父親陷入孤獨寂寞,從而使騙子有機可乘。

相差40歲的黃昏戀:保姆拿出陪睡記錄,85歲大爺才知道被騙

防黃昏戀式詐騙 任何人都不能掉以輕心

人人都會老去,人人都會有感到寂寞空虛的時候。

當我們的父母老去,當父母獨自生活的時候,身為兒女不僅要從衣食住行上逐一關心到位,更要經常陪伴,要在精神上、意識上給予老人,尤其是獨居老人以溫暖貼心的關懷,給予他們心靈慰藉。

對於老年人來說,如果連自己最親近的家人都不得親近,那麼獨居的他們,就會逐漸陷入孤獨、孤僻、敏感之中。

久而久之,會與社會脫節,並逐步失去對人和社會現象的辨識力與反應程度。而壞人騙子們也就是利用老年人在生理、心理、社會結構上的這些缺陷,瞅準時機實施詐騙行為。

相差40歲的黃昏戀:保姆拿出陪睡記錄,85歲大爺才知道被騙

所以,防黃昏戀式詐騙,要從關心愛護老年人開始,從關心他們的心理、精神健康開始。不要等到騙子得手後,才後悔莫及。

- The End -

作者 | 神奇小小

編輯 | 一粒米

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群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

參考資料:Rotenberg, K。 J。 (1995)。 The Socialisation of Trust: Parents’ and Children’s Interpersonal Trus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ehavioral Development, 18(4), 713–726。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