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足球

年輕人為何那麼“喪”

  • 由 網慧天下科技 發表于 足球
  • 2021-11-15
簡介喪文化符合大部分年輕群體的生活狀態和精神訴求,人們似乎已經習慣把它當成一種自我標榜和“擋箭牌”,每當面對不想做、不想面對的困境時,與其“迎難而上”,不如否定當下、否定自己來得輕鬆合理,與其說是人們在宣揚這種文化,不如說在快節奏的社會環境下,

鮑比希爾是什麼人

年輕人為何那麼“喪”

“好喪啊”、“什麼都不想做”、“我和一條鹹魚沒什麼區別”……這是現代年輕人的朋友圈日常用語,不知道從哪一天開始,人們不再喜歡給自己“灌雞湯”了,而是喜歡用自嘲的方式將“毒雞湯”反向輸出。

比如“鹹魚總有翻身的一天”、“比你優秀的人比你還努力”等這些自我激勵的話,到了如今的年輕人口中,都變成了“鹹魚總有翻身的一天,但翻身後還是鹹魚”、“比你優秀的人還在努力,你努力還有什麼用”……

越來越多的影視作品中,包含“喪文化”的人物形象和臺詞也逐漸成為當下年輕人社會生活中的代號和標籤,“喪文化”究竟是什麼?

“喪文化”的興起

如果你經常使用社交軟體,那麼以下傳說中的“四大喪神”你一定不會不知道。

首先是微信表情包裡佔有最大庫存的pepe蛙和長腿鹹魚,其次就是兩部動漫中的人物:《馬男波傑克》的主角波傑克,以及《King of the Hill》(《鄉巴佬希爾一家的幸福生活》)主角漢克·希爾的兒子,鮑比希爾。

這四個不同形象的共同特徵就是:頹廢、悲觀、還有那麼一點絕望。其中,《馬男波傑克》作為豆瓣評分五季全部9。2分以上的一部電視劇作品,其截圖更是被奉為喪文化的“經典語錄”。無論是在各大公眾號、微博上,你總能看見這些截圖被大面積地傳播和使用,人們也漸漸地從這些語錄、文字中,找到了一些生活中的對應之處,形成了自我認同感。

網路喪文化的主流人群是80後和90後,結合當下他們面臨的社會現實來看,喪文化就顯得“有跡可循”了。

大多數的八零九零後揹負著巨大的壓力,他們感到喪的原因主要包括單身、房價、工作等。在年齡增長面前,一些必須要面對的巨大經濟壓力,以及社會環境下,一些生活困境所產生的焦慮和無力感,使新一代的年輕人選擇了這樣的一種表達方式去宣洩一種生活上的空虛和不滿。

在新媒體時代,傳播門檻越來越低,一些媒體、公眾平臺以及身邊的朋友、家人潛移默化的傳播和影響中,少數人的“喪”漸漸擴散成年輕一代普遍的心理狀態。特別是年輕一代,每日沉浸在網路環境之下,各種帶有“喪”的色彩的表情包和段子充斥其中,漸漸似乎形成了一種“流行”。放眼網路平臺,人人都在說自己“喪”。

喪文化符合大部分年輕群體的生活狀態和精神訴求,人們似乎已經習慣把它當成一種自我標榜和“擋箭牌”,每當面對不想做、不想面對的困境時,與其“迎難而上”,不如否定當下、否定自己來得輕鬆合理,與其說是人們在宣揚這種文化,不如說在快節奏的社會環境下,“喪文化”成了一種逃避現實、否定現實的合理化方式。

“喪文化”截圖傳播的背後,是青年人對這個世界的溫柔抵抗

除去上面提到的《馬男波傑克》以及《King of the Hill》外,許多影視劇中也有很多“喪文化”的影子。

2013年上映的《不求上進的玉子》講述了廢宅的人生觀,可現實也是如此,很多當代年輕人正是在打遊戲、看漫畫、睡懶覺中逃避人生,靜靜等待自己的“人生轉機”。

2016年的夏天,微博上一張“葛優躺”的表情包爆紅網路。這張圖片來源於1993年的電視劇《我愛我家》,葛優所飾演的紀春生無所事事,在賈家蹭吃蹭喝,圖片上的他一臉生無可戀地癱躺在沙發上。一時間,“葛優躺”就成為了網路熱詞。人們紛紛表示,“葛優躺”就是最舒服的生活方式。

2016年年末,一部《東京女子圖鑑》刷爆朋友圈,女主角綾在生活、工作、愛情中遇到的困境和迷茫,在不同階段的人生經歷和對生活的感悟都讓無數“北上廣”女性都在這部劇中找到了自己的影子。雖然臺詞句句扎心,可對女性成長的描繪卻細膩真實。

2017年評分最高的英美劇,豆瓣9。0分的《去他媽的世界》,以兩位青少年的角度,講述了他們對這個世界的反抗。“我們在變好,世界卻覺得我們在沉淪。”似乎是90後、00後對這個世界對他們的偏見和標籤予以的回擊。

2018年,李誕因為一句“人間不值得”走紅網路,接連上了好幾個綜藝。他的“通透”和對人生的見解,也被無數年輕人所追捧。

其實縱觀這些影視、綜藝上的呈現,我們不難發現,包含“喪文化”的影視作品很受年輕群體喜愛。而這些被流傳推廣的語錄或者截圖,不過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的真實寫照。“不想積極上進,但求一夜暴富”對成功的渴望和對落後的恐慌把一部分人逼成了年少有為,也有這樣的一群人,在物質的追求與內心的迷茫之間掙扎,一邊自嘲一邊做夢。

洞察“喪文化”背後,其實是年輕人宣洩負面情緒的一種形式,而影視、表情包、段子不過是他們表達情緒的一種媒介。

“喪”文化之所以能成為一種網路流行亞文化,是因為它形成了一套自己獨特的話術和行為集體,雖然看似悲觀、頹廢,但在頹廢之中也展露出一些同壓力重重的生活進行對抗的樂觀心態。

“就這樣吧”“算了還可以”“我已經是個廢物”這些資訊,其實它並不是真的表示字面上的意思,而是一種心態。不少年輕人表示,喪式表達能讓自己找到一個宣洩口,但雖“喪”卻充滿正能量,說完了之後,其實還是對生活充滿嚮往的。

世事總是無常,人生總是難斷,我們以戲謔地態度調侃這讓人抓狂的生活,用一些幽默風趣的“毒雞湯”讓我們平緩地接受一些人生殘酷的真相。

在喪文化的傳播中,網路新媒體為轉型期中國社會發展所面臨的衝突提供了話語狂歡的場域。面對巨大的生活壓力,喪文化作為緩解壓力、釋放情緒的工具受到年輕人的歡迎。但我們也必須明白,“喪”或許可以暫時充當年輕人的麻醉藥,但終究不能解決本質問題。無論是影視作品,或者是網路紅人身上的標籤,在資訊的浪潮中,年輕人都要保持清醒、學會辨別。畢竟,“喪”過之後,仍要面對明天。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