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足球

停喪文化:人死後不埋葬是最大的不孝,古代人們對此怎麼理解?

  • 由 深耕文化 發表于 足球
  • 2021-11-03
簡介除了短暫的停喪,實際上在我國古代,還有“喪而不葬”的文化,意思就是隻把人放在棺材裡,卻不埋葬,任其風化自然歸於大自然,那麼這種文化究竟為何形成呢

埋人為什麼不能看

停喪文化:人死後不埋葬是最大的不孝,古代人們對此怎麼理解?

關於停喪

停喪,我們一般理解為在出殯前,把遺體安置在家裡,等過了三天以後再埋葬。這在我們的傳統的喪葬文化中已經形成。小時候我還常常問大人,為什麼非要等好幾天以後再埋葬,大人也沒用給我說出個所以然,只是告訴我這是老祖宗留下來的規矩。

在我國眾多的農村,一般停喪都不會超過7天,加上古代防腐技術的落後,如果長時間把屍體留在家裡,會很快腐爛,尤其是在夏天,那種味道更是難聞。所以一般人死後,子孫會在6天后及時埋葬,好入土為安。

停喪文化:人死後不埋葬是最大的不孝,古代人們對此怎麼理解?

除了短暫的停喪,實際上在我國古代,還有“喪而不葬”的文化,意思就是隻把人放在棺材裡,卻不埋葬,任其風化自然歸於大自然,那麼這種文化究竟為何形成呢?我們都講究落葉歸根,這樣是不是對祖先的不孝呢?

喪而不葬的來源

這種“喪而不葬”的文化在北宋就已經形成。那時候的人們因為生活的拮据,很多人都反對人死後厚葬的鋪張浪費,所以為了節儉,一部分人選擇了“喪而不葬”。通常來說,這些人會把屍體放在專門收納棺材的義莊或者寺廟等地,不進行土葬。

停喪文化:人死後不埋葬是最大的不孝,古代人們對此怎麼理解?

等到十年或者二十年以後,棺材裡基本上只剩下骨頭,再進行簡單的填埋。這種“喪而不葬”的文化一直持續到了清朝。之所以出現這種文化習俗,主要是因為古代人們喪葬文化的過於複雜。

在古代,人死後的事宜非常多,古人最為講究風水,所以在喪葬文化裡,不僅埋人要看風水,土葬過程的每一步都要按照風水大師的步驟來,而且不能出一點差錯,不然就會影響家族命運,所以辦一場葬禮要花費巨大的財力。

停喪文化:人死後不埋葬是最大的不孝,古代人們對此怎麼理解?

司馬光在《家範》中曾記載:信時日,卜葬嘗遠,且惜殯攢之費,另停柩其家,亦不設塗甓,至頓置百物於棺上,如几案焉。在人在世的時候,就要讓風水大師給看一處墳地,下葬的時候也要讓其給看一個黃道吉日,而在埋葬的時候,還要有很多衣物和錢財作為鎮棺,擺放的位置都有一定說法。

因此,在古代,舉辦一場葬禮比婚禮還要消耗財力,與其這樣,不如不葬。因此,在宋代,這種“停喪不葬”就流傳了下來,後來慢慢演變成了幾天,才有了“停喪不停雙”“寧給人停喪,不給人成雙”等諸多說法。

停喪文化:人死後不埋葬是最大的不孝,古代人們對此怎麼理解?

停喪的三不孝

這種習俗一直延續到了清朝,清朝李光地身居要職,卻處理家中喪葬二十年,引起了多人不滿。帝師朱軾曾寫:停喪不葬,人子莫大之罪也。在朱軾看來,“停喪不葬”是不孝也。

停喪文化:人死後不埋葬是最大的不孝,古代人們對此怎麼理解?

不孝之一

在古代,很多人常常把棺材直接扔在野外,其實這樣做是非常不尊重先人的,而且放在野外,非常容易被野獸攻擊或者發生火災,從孝道文化中來說,這樣就是不孝,

不孝之二

在宋朝,最長的停喪有二十年,二十年後,這些後輩會把先人的骨頭再次撿起來,這就是不孝,在古人看來,喪葬文化的流程就是要安葬靈魂,這樣反覆處理先人的遺體,就是不孝。

停喪文化:人死後不埋葬是最大的不孝,古代人們對此怎麼理解?

不孝之三

古代人們最為講究“葬者藏也”和“入土為安”的思想,如果“停喪不葬”,這極其不符合我們傳統的喪葬文化,是對先人的大不敬。

停喪被廢除

在康熙雍正年間,這種“喪而不葬”的陋習並沒有被禁止,直到乾隆年間,這種“孝”字當頭的文化才被重視起來。在《大清律例》中就已經有了明文規定:凡有喪之家,必須依禮安葬。若惑於風水,及託故停柩在家,經年暴露不葬者,杖八十。

停喪文化:人死後不埋葬是最大的不孝,古代人們對此怎麼理解?

由於朱軾等人建議,乾隆皇帝曾對此發了一條上諭:膚聞漢人多惑於勘輿之說,購求風水,以致累年停柩,漸至子孫貧乏,數世不得舉葬。愚悖之風,至此為極。嗣後守土之官,必多方勸導,稗得按期埋葬,以安幽靈,以儘子職。

儘管這種民間文化並沒有得到遏制,但是對伺候這種長時間“停喪”的消失起到了促進作用,清朝理學家張伯行也對“停喪不葬”表示了反對態度,並且提出了許多中肯的建議,比如親喪未葬者,不準應試和入官,實際上是說了一些禮節,表示停喪不葬為“非法”行為。

停喪文化:人死後不埋葬是最大的不孝,古代人們對此怎麼理解?

但是這種“停喪”文化在民間一些地域仍然存在,直到慢慢形成了“停喪”幾天。如今,在我們大多數的農村地區,停喪一般只停留3-7天。

現在的“停喪”

隨著時代的發展,這種“停喪”幾天的說法,仍然存在於我們的喪葬文化中,在古代主要是由於交通不便,很多遠在他鄉的親人要趕回來看逝者最後一面,就必須要儘早趕回來,所以為了給這些遠在他鄉的親人留有時間,就有了停喪幾天的說法。

停喪文化:人死後不埋葬是最大的不孝,古代人們對此怎麼理解?

在《紅樓夢》中,秦可卿死的時候,弔唁的人來來往往非常多,其實都是在停喪中對亡者的一種悼念。而且現代的“停喪”中,還有“亡者必須頭朝外腳朝內”的說法,其原因正是因為古代停喪中,很多“假死復活”的人,這些人復活後會驚嚇到別人。

實際上,這些看似迷信的說法都有一定的合理性,在古代,由於醫學的不發達,很多人可能只是休克,便被當做死亡對待,“復活”的可能性還是有的。至於為什麼“停喪不停雙”,實際上是古人的一種數字上的說法,古人認為,好事情要選雙日子,喪事選單日子。

停喪文化:人死後不埋葬是最大的不孝,古代人們對此怎麼理解?

所以這種“停喪不停雙”的說法一直到現在,我們在喪葬文化中仍然適用。隨著社會的進步,現在我們大多數都已經選擇火葬,比起來土葬更加的方便衛生,而且不存在古代的諸多說法,所以這種“大不敬”的“喪而不葬”自然也就不存在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