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足球

一片止痛藥賣了350億美元,救命藥變毒品,奪走20萬人生命

  • 由 創業最前線 發表于 足球
  • 2021-11-03
簡介根據《華爾街日報》的報道,普渡製藥公司如今正面臨1600起訴訟,大部分訴訟直指薩克勒家族透過欺騙性營銷手段,銷售上癮的、可能致命的止痛藥奧施康定大肆斂財,涉及到的索賠金額高達100億美元

吃奧施康定注意什麼

一片止痛藥賣了350億美元,救命藥變毒品,奪走20萬人生命

作者 | 尹太白

出品 | 創業最前線

全美最富有的家族之一薩克勒家族(SacklerFamily),不久前被指控引發了美國阿片類藥物危機,並捲入到1600餘起訴訟中。

根據美國疾控中心的資料顯示,2017年有7。2萬人死於藥物過量,其中有49068人是因阿片類藥物而喪命,此外,還有超過200萬人嚴重依賴或濫用阿片類處方止痛藥。

美國正處於阿片類藥物流行的陣痛之中,所有的矛頭都對準了開啟“潘多拉魔盒”的幕後推手——美國製藥巨頭普渡製藥(PurduePharma)以及它背後的薩克勒家族。

其實在2015年之前,這個家族並未引起外界過多的關注。

2015年福布斯美國富豪家族榜揭榜,這個家族憑藉坐擁140億美金的資產一舉挺進榜單前20強。

漸漸地,人們才發現,薩克勒家族是靠著虛假且過度營銷阿片類止痛藥奧施(OxyContin),才迅速積累起了百億美元的鉅額財富,而奧施康定也並不是疼痛患者的救世主,而是將他們直接拖入地獄的黑手。

一片止痛藥賣了350億美元,救命藥變毒品,奪走20萬人生命

但情況為時已晚

,自1996年奧施康定上市以來,有700萬美國人使用後上癮,超過20萬人死於過度服藥,平均每天導致130人死亡,每一粒奧施康定上都沾滿了患者的鮮血。

一片止痛藥賣了350億美元,救命藥變毒品,奪走20萬人生命

靠一片止痛藥發家

一片止痛藥賣了350億美元,救命藥變毒品,奪走20萬人生命

薩克勒家族三兄弟,亞瑟、莫蒂默與雷蒙德分別出生於1913年、1916年與1920年。

三兄弟的父母是貧困的猶太移民,父親來自烏克蘭,母親在一戰爆發後從波蘭來到紐約。一家人在布魯克林開了一間小雜貨鋪艱苦度日。

幸運的是,薩克勒三兄弟天資聰穎,身上又流淌著猶太人的血液,三兄弟不但成績優秀而且早早就顯露了高超的商業頭腦,尤其是後來被稱為“現代醫療營銷教父”的亞瑟,他很早就開始幫人策劃醫療廣告文案來賺取報酬交學費。

一片止痛藥賣了350億美元,救命藥變毒品,奪走20萬人生命

大學時,三兄弟一同選擇了攻讀最難學的醫學專業,畢業後,都成為了精神科醫生。在當時,治療精神疾病主要依靠電擊療法,但三兄弟一致認為,藥物完全可以代替令人膽寒的電擊療法。

1952年,亞瑟買下曼哈頓一家瀕臨倒閉的小型製藥廠,這也是普渡製藥的前身。

亞瑟擔任投資人,兩個弟弟出任藥廠的聯合董事,負責具體的經營活動。緊接著,三個人又琢磨起生產藥物的事。

藥廠剛成立時,國家對於精神疾病類藥物管制很嚴,他們只能生產一些無足輕重的藥品,比如瀉藥和耳垢清除劑。

與此同時,亞瑟的營銷天賦漸漸開始顯現出來,他曾幫助輝瑞公司在處方藥領域站穩腳跟,還寫過一篇科學論文,助推安定成為首個過億美元級別的藥品。

事實上,亞瑟的成就並不在於他創造了多高的廣告盈利,而在於他顛覆性的營銷方法和手段——

不對患者做廣告,而是直接針對醫生。

作為醫生,亞瑟意識到醫生其實更容易相信資料和同行,於是他用科學研究來佐證藥品療效,非常巧妙的包裝成嚴謹的論文放置在醫學期刊上,令很多臨床醫生以為這是科學研究成果。

曾任普渡公司廣告公關業務負責人的約翰·卡利爾表示,薩克勒的廣告看上去非常嚴肅,就像是醫生與醫生之間的交流一樣。

憑藉著亞瑟的營銷天賦,普渡製藥慢慢做出了一些成就,接手生產抗菌藥品,普渡製藥在業界開始慢慢嶄露頭角。

1987年,亞瑟去世,享年73歲。如果說亞瑟讓普渡製藥變得小有成就,那後來呈火箭式增長則是兩個弟弟苦心經營的結果。

亞瑟去世,莫蒂默與雷蒙德買下他的股份,也就是在那個時候,兩兄弟開始讓普渡製藥涉足止痛藥領域。

雖然亞瑟並沒有親身參與奧施康定的營銷,但此後普渡製藥研發的任何一種藥品無不是嚴格遵循著亞瑟制定的營銷方案。

八年後,老三雷蒙德的兒子理查德·薩克勒以羥考酮為基礎,研發出了奧施康定,

1995年,美國食物及藥品管理局批准奧施康定上市。

1996年奧施康定正式上市,一舉登上最暢銷的阿片類藥物的寶座,當時有媒體報道稱,到2001年,奧施康定的銷售額就已佔到普渡製藥總收入的80%。

一片止痛藥賣了350億美元,救命藥變毒品,奪走20萬人生命

穿著晚禮服的“毒販”

普渡製藥生產併發行的止痛藥奧施康定雖然很貴,但憑藉“12小時止痛效果”、“比其他止痛藥更安全”的宣傳噱頭俘獲了很多患者。

藥品上市後不久,很多患者向醫生埋怨道:這個藥的止痛效果根本不能持續12小時。

為了掩蓋“12小時止痛效果”的虛假宣傳,薩克勒家族的成員便僱傭很多銷售代表建議並鼓勵醫生加大患者單次服藥的計量,也就是說,吃1粒不管用,那就嘗試著一次吃2粒,吃3粒,並且向醫生明確表示,奧施康定不會導致濫用,患者的成癮風險不足1%。

實際上,奧施康定在向美國食物及藥品管理局申請上市時,普渡製藥從來沒有對奧施康定會不會導致成癮或濫用進行過臨床研究。

在此後數十年間,普渡製藥的虛假營銷手段將奧施康定標榜成一種不可或缺且安全的止痛藥產品,導致醫生們越來越頻繁地向患者開出使用奧施康定的藥單,甚至還將奧施康定作為了泰諾的替代品。

短短几年之內,

奧施康定的銷售讓普渡製藥從中獲利數十億美元。

其實,奧施康定的有效成分為羥考酮,與海洛因的成分相似,止疼強度是嗎啡的兩倍,非常容易導致上癮,大劑量服用奧施康定的行為對於患者來說非常危險,患者每次服用奧施康定的劑量越多,依賴性便會越強,致死的可能性也會越高。

由於成分與海洛因相似,奧施康定藥片在研磨、稀釋後,基本上可以作為海洛因的替代品。

據《紐約時報》報道,人們嚼服奧施康定,或者碾成粉末後用鼻子吸入、用針注射,都會使人產生像服食海洛因一樣的感覺。

黑色產業鏈迅速形成。很多人把藥片以1毫克1美元的價格賣到黑市牟取暴利,此外,還有不少醫生靠開奧施康定給患者來賺錢。

隨著這種神操作被越來越多的青少年和癮君子發現,奧施康定的濫用程度開始呈現指數式增長。

由於普渡製藥是薩克勒家族100%控股,屬於私營製藥公司,所以薩克勒家族有權決定藥物的銷售情況,但對於發生的一切,薩克勒家族選擇視而不見,不僅如此,他們還一直在有計劃地拓展奧施康定在全球的市場份額,並且使用藥品折扣卡來促進奧施康定的銷量,據不完全統計,普渡製藥的銷售收入已經超過了350億美元。

多年來,薩克勒家族成員和普渡製藥高管一直試圖推卸責任,掩蓋他們在促使阿片類藥物流行中扮演的角色。當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阿片類藥物濫用開始蔓延時,時任普渡製藥總裁的理查德·薩克勒則將全部責任推給了上癮者。

2001年,理查德在一封電子郵件中寫道,“我們必須盡一切可能打擊濫用藥物者。他們是罪魁禍首,也是問題所在。”

阿片類藥物的濫用導致民憤四起,2007年,美國聯邦法院就對普渡製藥公司及其3名高管提出刑事指控,稱其歪曲並隱瞞了奧施康定的危險性。

普渡製藥大方承認了在藥品銷售過程中存在“

有意欺騙和誤導

”,並隨後支付了6。345億美元的罰款。

在此之後,包括薩克勒家族在內的公司董事會曾與聯邦政府簽署了一份公司誠信協議,承諾未來不會違反法律。

2007年之後,薩克勒家族成員陸續從公司辭職,雖然表面上與普渡製藥再無瓜葛,但他們背地裡仍然掌控著公司的決策權。

檢方後來發現,

普渡製藥依舊在非法銷售和推廣奧施康定的使用。

儘管普渡製藥一直官司纏身,但薩克勒家族成員卻毫髮無損,並且一直以“局外人”的角色控制著公司的日常運營,甚至還搖身一變,偽裝成了樂善好施的慈善家,除了捐贈博物館,薩克勒家族還積極捐贈大學,贊助醫學研究。

在世界各地,都有以他們家族名字命名的博物館和畫廊,其中就包括紐約的大都會博物館,北京的塞克勒博物館,法國盧浮宮的塞克勒館和倫敦皇家塞克勒館。

一片止痛藥賣了350億美元,救命藥變毒品,奪走20萬人生命

“我們不需要毒梟的捐贈!”

一片止痛藥賣了350億美元,救命藥變毒品,奪走20萬人生命

面對輿情激起,2010年4月,獲得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批准,普渡製藥研製的新奧施康定上市。

新奧施康定難以研磨,從而減少了用鼻子吸入,或用針注射而導致的藥物濫用情況,結果奧施康定的處方量因此下降了近40%,普渡製藥損失了超過數十億美元的收益。

但大資本家薩克勒家族怎麼可能眼睜睜地看著這數十億真金白銀白白流走呢?

為了維護自己的利益,他們繼而把目光對準了海外市場,不惜一切代價搶佔亞洲、非洲、拉美洲等地的止痛藥市場份額,這些地區的營收加在一起大致跟美國本土的業務規模相當。

今年1月,馬薩諸塞州總檢察長莫拉希利對普渡製藥公司和薩克勒家族的八名成員提起訴訟,稱薩克勒家族做出的錯誤選擇導致了阿片類藥物的大量流行,讓20多萬條鮮活的生命戛然而止。

但普渡製藥公司堅稱,這些指控具有“誤導性”。

根據《華爾街日報》的報道,普渡製藥公司如今正面臨1600起訴訟,大部分訴訟直指薩克勒家族透過欺騙性營銷手段,銷售上癮的、可能致命的止痛藥奧施康定大肆斂財,涉及到的索賠金額高達100億美元。

薩克勒家族是與藝術文化圈走得最近的一個家族,他們很早就為自己樹立起文化贊助人的形象,甚至很多歐美頂級博物館的展廳都會以該家族的名字命名。

但美國公眾認為薩克勒斯家族做捐贈的真正目的是提升他們的知名度,並且分散公眾對他們不道德斂財行為的注意力。

面對巨大的負面壓力,不久前英國泰特美術館宣佈,未來將不再接受來自一家捲入美國阿片類藥物危機的家族的慈善捐贈。

多家著名的美術館和博物館也在同一天表示,“我們不需要來自毒梟的捐贈!”

創立普渡藥廠的薩克勒三兄弟都是醫生,但他們一生最為人所知的“成就”卻並非治病救人。

23年來,薩克勒家族為了利益視生命而不顧,這是無論做多少慈善,捐贈多少錢都不能掩蓋和彌補的罪行。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