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足球

閱讀是奢侈品 卻又人人用得起

  • 由 央廣網 發表于 足球
  • 2021-10-28
簡介不久前釋出的《2019中國圖書市場報告》顯示,數字閱讀成主流閱讀方式,中國線上圖書使用者看電子書的時間佔比已達到47

夸克聽書怎麼自動下一章

北京某寫字樓下的快餐店,中午迎來人流高峰。一個男人邊排隊邊讀微博段子,不時傻笑。

對面小區裡的三室一廳,午後打掃完畢。小阿姨摘下圍裙坐到餐桌旁,翻翻滿是“×菜這樣吃最營養”的朋友圈。

這家的老大中考在即,下午最後一節數學課,15歲少年偷看夾在課本里的漫畫。離這間教室直線距離400米的學校門衛室,20歲的保安播放著“我命由我不由天”的網路有聲小說。

他回趟家鄉需要坐8個小時高鐵,每天都有數趟列車往返於小城與首都之間。一個出差的公務員坐在其中一列,她剛剛用平板電腦看了一部電影,隨手打開了影評網站。

車窗外天色漸晚,忽然,網頁微信彈出一條新訊息,居於南方小城的母親發來一篇“綻放女人生命最美色彩”的公眾號文章。

社會生活的變遷織經線,電子介質的更迭織緯線,一張網把現代人的時間切割成無數碎片。有的卡在地鐵裡,有的浮在會場裡,有的飄在補習班裡……時間和體力被用來投資某種理想化的人生收益,一條條不得不走的路連著一件件必須要做的事,偶有空隙,才是精神能棲息片刻的機會。

社會越發達文明,精神食糧的貨架越豐富,人們選擇的自由度越高。有人看電影,有人打遊戲,有人運動有人聽歌,還有一種古老而常新的方式是,閱讀。

世界上已知最古老的文字是古埃及象形文字、中國殷墟發現的甲骨文和蘇美爾人的楔形文字。一開始,人們就是記錄一下生產生活,讚美一下神明。後來,羊皮、紙草和竹簡能裝下的事兒越來越多,王朝興替、宗教源起、科學發現、詩歌戲劇都有了文字載體。歷史上很多統治者恐懼“文字”,因為它總是與知識、智慧和審美相關,而擁有這些的民眾,常常又渴望自由。它的力量如此巨大,以至於有人試著燒掉書籍去毀滅自由和文明的可能性,但以後要怎麼燒呢,“雲”是燒不掉的。在人類社會很長的一段時間裡,識字與否與個體身份密切關聯,不是誰都有機會接受教育,閱讀能力是一件奢侈品。透過抽象符號獲得具體認知與感受,是不屬於大多數人的體驗。

新中國成立初期,全國人口中80%是文盲。2015年,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計,中國的文盲率已降至3。6%,遠低於世界水平——別說讀漢字了,在義務教育普及率近乎百分之百的情況下,大多數年輕人還能讀懂“Nice to meet you”。

“很高興認識你”,文字的世界。能閱讀的內容這麼多,鋪滿了紙頁和電子顯示屏。經典有範兒,潮流有標題,長文有圖,短文有影片——各顯神通地招攬著閱讀者。新的問題又來了,有人眉頭緊鎖地發問:碎片化閱讀真的有益嗎?

我猜想在憂慮者眼中,200字的微博是碳酸飲料,圖文並茂的公眾號文章是麻辣燙,每天5分鐘看漫畫版世界歷史或15分鐘讀完一本經典是泡麵和烤雞架子,網路連載小說是炸雞漢堡……它們口感不錯,省時省錢,但營養密度低,長期攝入還會帶來健康風險。

靈魂不怕長肉,文字也不含卡路里,閱讀最正確的開啟方式就是自由選擇。電子儲存和呈現介質削去了閱讀的時空限制,它的世界理應更加寬廣。不久前釋出的《2019中國圖書市場報告》顯示,數字閱讀成主流閱讀方式,中國線上圖書使用者看電子書的時間佔比已達到47。9%,紙質閱讀為24。1%,聽書時間佔17。5%。與此同時,一本書常常同時有紙書和電子書兩個出版形式,稱之為“紙電同步”。一隻揹包塞不下一個圖書館,卻足夠放下一本電子書,幾千冊是最基本的容量,別說出一趟差,人生旅途也夠應付了。一頓工作餐讀不完《史記》,卻剛好能聽聽老教授的一堂歷史課,下午被老闆罵一頓,或許心境還留著史觀賦予的通達。醫院排隊掛號刷個微博,課間休息翻翻體育新聞欄目。閱讀不必非得學到些什麼,有助於什麼,也可以漫無目的,找個樂子。

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書中自有黃金屋”“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都是把“閱讀”當成了“生產工具”,它當然永恆具有生產工具的屬性,但它也可以什麼都不“促進”,什麼都不“改變”。

剛剛過去的2019年發生過一件趣聞,說的是某公司有一項“量子波動閱讀”大法,一旦掌握,1-5分鐘能閱讀10萬字,還能複述,小朋友學了,智商能提高到250。哇,一部唐詩300首,吃一根雪糕的時間就讀完了,還能背誦,寫作能力巨幅提升。很多父母都信了,花錢報班,技術層面的荒誕暫且不提,想想目的層面,得有多麼功利。在這樣的閱讀過程中,誰故穿庭樹作飛花,誰疑是銀河落九天,都不重要,美不重要,樂趣不重要,那個與作者隔著時空相視而笑的瞬間不重要。如此閱讀,還不如花無數個1分鐘、5分鐘去讀“碎片”,哪怕是一個微信群裡忽然出現的笑話。

我不是在鼓吹分散注意力、放棄嚴肅和忘掉經典,更不是在為閱讀內容生產劣幣驅逐良幣的情況辯白。只是覺得,從王謝堂前到百姓人家,閱讀走了太久,從受限到自由,閱讀還要走很久。在非教育領域等特殊場合,沒有人有資格規定他人應該讀什麼,因為沒有一個靈魂堪稱樣板。

閱讀面前,人人平等。讀什麼內容,並無高下,觸動人心的程度不能用尺子丈量,如果閱讀不是爬梯,那它也不該是誰身上的名貴標籤。

近年來,中國開展過幾次國民閱讀調查,結果顯示,成年人讀書不多,一年也就幾本。我不覺得需要太悲觀,經典作品長盛不衰,資料可以反映。新出版物略有減少,但總體銷量穩定。不讀“一本書”,就不讀“專欄”“文獻”“段子”“部落格”和“朋友圈”了嗎?加班996,考研724,帶娃365,在無數個時空的罅隙裡,哪怕是最微型的閱讀,也能讓人擁有一點自我。無數個這樣微小的時刻,共同構成了一種獲取資訊的日常。

在寫字樓下的快餐店,男人收藏了一個微博笑話,準備下班講給女朋友聽。他們一週沒有見面了,那個笑話是讓氣氛輕鬆起來的開場白。

小阿姨刷著朋友圈,忽然看到一篇關於留守兒童的新聞報道,她小學二年級輟學,文中一些字不認識。那天之後,她和僱主3歲的小女兒一起,重新學習漢字。

讀漫畫的少年被科技元素迷住了,為了改進故事裡的一臺機器,他開始閱讀文獻,鑽進物理學的世界。學校門衛室不過4平方米,聽著打怪小說的年輕保安卻做著保護世界的英雄夢。有一次聽說別的學校發生傷害學生的事件,他捏緊了拳頭。

高鐵上的女人讀到一篇不錯的影評,忽然感覺很平靜,好像抓住一個暫時與生活和解的契機。她告訴母親少看“雞湯”,並推薦了一個不錯的健康科普平臺。第二天父親打來電話,他扔掉了之前購買的大量“保健品”。

2019年,曾獲諾貝爾物理學獎的默裡·蓋爾曼逝世,他被稱為“夸克之父”。在構成物質的基本單元中,夸克的空間尺寸是最小的。它們能互相結合,形成強子。強子中最穩定的質子和中子又構成原子核。

碎片雖小,但彼此相連。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