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足球

漢武帝時期,為何會出現內朝和外朝的現象?

  • 由 煙雨朦朧的世界 發表于 足球
  • 2021-10-27
簡介圖片來源於網路內朝官大體上分兩個系統,一是皇帝的賓客、近侍之臣,這些人本來地位低下,但因為接近皇帝,被皇帝信任,於是便掛上侍中的頭銜參與皇帝對軍國大事的謀議,成為權力核心人物,二是皇帝的文武心腹大臣,武官如大司馬、前後左右將軍,文官如太中大

內朝是什麼意思

漢武帝時期,為何會出現內朝和外朝的現象?

漢初的官僚系統無中、外之分,到漢武帝時期,才出現中朝、外朝的區別。中朝亦稱內朝。這種變化,正如錢大昕所說:"然中外電之分,漢初蓋未之有,武帝始以嚴助,主父偃輩入直承明,與參謀議,而其秩尚卑。衛青、霍去病雖貴幸,亦未乾丞相、御史職事。至昭、宣之世,大將軍權兼中外,又置前後左右將軍,在內朝預政事而由庶僚加侍中、給事中者,皆自託為腹心之臣矣。此西京朝局之變,史家未明言之,讀者可推驗而得也。"這就是說,自漢武帝始,朝局有了變化,開始出現了中朝。

漢武帝時期,為何會出現內朝和外朝的現象?

圖片來源於網路

在議論國家大事時有中、外兩部分人,中即天子之賓客,外,指公卿大夫。《漢書·劉輔傳》注引孟康之說,明確了中朝官與外朝官的分界:“中朝,內朝也。大司馬、左右前後將軍、侍中、常侍、散騎、諸吏為中朝;丞相以下至六百石為外朝也。”中朝官的形成,與當時朝延多事有關,但更重要的是為削弱丞相的權力,加強皇權的結果。漢武帝為了加強自己的專制權力,便重用身邊的文武侍從,與他們商議和決定軍國大事,丞相與諸卿的權力大大縮小了。

漢武帝時期,為何會出現內朝和外朝的現象?

圖片來源於網路

西漢初年,丞相多由功臣擔任,為最高行政長官,協助天子,治理國家,有比較多的權力。具體說來,有以下幾項:選用官吏之權案治百官與執行誅罰之權,主持郡國上計與考課之權,領導百官朝議與奏事之權,對皇帝的詔令有封駁與諫諍之權等等。當然,丞相的這些權力並不是固定不變的,因為不同的皇帝,或同一皇帝的不同情緒而使這些權力不斷髮生變化。

例如有時丞相認為需要請示皇帝的事,皇帝卻認為沒有必要;有時認為沒有必要請示而擅自處理了的事,又會引起皇帝大怒,認為丞相超越了權力,儘管如此,應當說漢武帝以前的丞相還是有比較重要的權力的,但是,到漢武帝時期,悉相的地位發生了很大變化,權力大大下降了。

漢武帝時期,為何會出現內朝和外朝的現象?

圖片來源於網路

先前,居相位者多為封侯,至漢武帝時公孫弘為丞相,弘起自布衣,任丞相後封為平津候,以後先丞相後封侯成為定製,丞相成了皇帝的奴牌。悉相所為如果皇帝不滿意,輕者斥責,重則處死。在漢武帝時期,自公孫弘以後有六位丞相,即李蔡、嚴青翟、趙周、石慶、公孫賀、劉屈顰,李蔡、嚴青翟獲罪自殺,趙周、公孫賀、劉屈下獄處死,只有石慶,因“醇謹”、“無能”、“無他大略”,在當了九年丞相後死去。這說明,不僅丞相的權力被漢武帝大大削弱,而且這個位極人臣的職位也十分令人畏懼,丞相所統領的外朝百官的權力被皇帝剝奪後賜予了內朝官。

漢武帝時期,為何會出現內朝和外朝的現象?

圖片來源於網路

內朝官大體上分兩個系統,一是皇帝的賓客、近侍之臣,這些人本來地位低下,但因為接近皇帝,被皇帝信任,於是便掛上侍中的頭銜參與皇帝對軍國大事的謀議,成為權力核心人物,二是皇帝的文武心腹大臣,武官如大司馬、前後左右將軍,文官如太中大夫、光祿大夫及尚書令等,他們加上侍中或給事中的頭銜,成為內朝官的一分子,參與軍國大事的謀議。

漢武帝時期,為何會出現內朝和外朝的現象?

圖片來源於網路

漢武帝時期,具有重要決策權力的內朝官,主要是第一部分人。特別是尚書的權力日漸增強,尚書令成為最顯赫的官史,尚書本是秦時少府屬官,在宮內掌管文書,區建立後,依然如故,到漢武帝時,增用者為中書者令,於是尚書與中書的權力逐漸膨脹起來總之,漢武帝重用內朝官,以後逐漸形成尚書檯,尚書分曹辦事,排擠了以丞相為首的外朝官,這在中國官制史上是一個重要變化,這種變化,是皇帝的不斷專制造成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