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足球

注意!這種病比帕金森還高發,但很少人得到治療

  • 由 羊城派 發表于 足球
  • 2021-10-19
簡介6月26日,記者從中山一院神經外科瞭解到,該院近日成功實施特發性震顫局麻電生理檢測下丘腦腹中間核腦深部電刺激手術(DBS,腦起搏器手術),一名63歲的男患者植入電極後震顫症狀得到有效控制

阿爾馬爾能治好震顫嗎

文/羊城派記者 豐西西

通訊員 彭福祥

寫字、抓筷子時,手會不受控地抖動,漸漸地,喝水、拿東西等都會受到影響,這種情況不一定是帕金森,而是一種名叫特發性震顫的疾病。醫生說,這種疾病的發病率比帕金森還高,但得到治療的患者卻遠不及帕金森。

6月26日,記者從中山一院神經外科瞭解到,該院近日成功實施特發性震顫局麻電生理檢測下丘腦腹中間核腦深部電刺激手術(DBS,腦起搏器手術),一名63歲的男患者植入電極後震顫症狀得到有效控制。

專家表示,DBS療法能夠治療特發性震顫,還能有效治療帕金森病和癲癇以及肌張力障礙等疾病。

注意!這種病比帕金森還高發,但很少人得到治療

資料圖/視覺中國

案例:植入“神奇”腦起搏器 63歲男子告別震顫

今年63歲的老張(化名),在八、九年前在寫字、抓筷子時,手部會不受控制地抖動,慢慢地,連喝水、搬拿物品等都會受到這不經意“抖動”的影響,震顫、抖動地頻率越來越高,老張的工作、社交、日常生活都無法正常開展,原本生性樂觀、熱情開朗的老張一下子變得沉默寡言。

這幾年間,老張奔波在各大醫院中,終於在2017年,老張被確診患的是“特發性震顫”,一度使用“阿爾馬爾、撲米酮”進行抗震顫治療,療效尚可,但服藥後出現明顯血壓升高現象(本無高血壓病史),停藥後,震顫便反覆發作。

近1年來,患者雙上肢震顫症狀越發加重,震顫的幅度、頻率也是猛地加重,老張的生活越發不堪重負。

2018年5月,在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神經內科陳玲教授和神經外科劉金龍教授的評估和建議下,老張接受了腦深部電刺激手術。這是中山一院首例特發性震顫局麻電生理監測下丘腦腹中間核腦深部電刺激手術(腦起搏器手術)。

手術過程順利,植入電極位置精準,術後症狀得到明顯改善,震顫的症狀得到了及時的控制,老張的生活又回到了往日的平靜。

注意!這種病比帕金森還高發,但很少人得到治療

資料圖/視覺中國

專家:特發性震顫多發於4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

特發性震顫又稱原發性震顫,是一種常見的運動障礙性疾病。國外研究表明,特發性震顫發病率約為1%,發病年齡多見於4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家族性患者比散發性患者起病早,起病年齡多在20歲前。

患者臨床上表現為上肢遠端的姿勢性或動作性震顫,頻率約為4-12Hz,也會伴有頭部、口面部或聲音震顫。30%-50%的患者有家族病患史。

劉金龍指出,特發性震顫的確切病因目前未知,但這種病卻是可以透過藥物或者手術進行治療的。“患者出現明顯的功能障礙後需要及時治療,否則會影響生活自理能力。”

劉金龍表示,0。5%-1。1%的特發性震顫患者需要治療,這些需要治療的患者中,50%的人可以用藥物控制,另一半的患者如果藥物治療效果不好,可以選擇注射肉毒素、毀損手術、DBS手術等進行治療。“從安全和療效角度,我建議做DBS。”

劉金龍指出,目前的DBS手術是在影像學基礎上,用電生理來驗證效果,患者在局麻狀態下接觸手術,手術結束時,醫生就會外接一個刺激器,明確病人的術後療效,“在手術檯上,我們就能夠調整起搏器的引數(電壓、頻率和脈寬),實現精準治療。”

注意!這種病比帕金森還高發,但很少人得到治療

資料圖/視覺中國

劉金龍強調,DBS手術的關鍵點在於植入腦部電極位置的準確性。在手術前需要根據CT和MR影像反覆計算確認手術計劃的靶點,在術中需要利用X光機以及電生理測試進行植入電極的位置確認,在術後需要將術後CT影像和術前CT影像以及手術計劃靶點對照確認。

目前,該套手術方案以及療法均處於國際領先水平。

劉金龍教授指出,腦深部電刺激(DBS)療法不僅能夠治療特發性震顫,而且還能有效治療帕金森病和癲癇以及肌張力障礙等疾病。

(更多新聞資訊,請關注羊城派 pai.ycwb.com)

責編|呂航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