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足球

從小培養“通才”而非“專才”:從世界名校的改革趨勢說起

  • 由 核桃程式設計 發表于 足球
  • 2021-10-15
簡介大學通識教育的必要性01 職業生涯的需要現代社會里,個人一生要換好多崗位和職業

赫欽斯是什麼

從小培養“通才”而非“專才”:從世界名校的改革趨勢說起

一般認為,1828年耶魯大學釋出的《耶魯報告》是近代通識教育的奠基性文獻。當時的改革派認為,隨著產業革命的發展,學院的教育方案已經落伍,應該停止“死語言”教學,增設更多實用性課程。

但學校委員會(Committee of the Corporation and the Academical Faculty)否決了這些提議,認為耶魯大學教育的目的是為學生今後的工作和生活奠定廣泛、堅實而深厚的基礎,重要的是訓練和裝備學生的心智(the discipline and the furniture of the mind),精深的專才教育或泛泛的通才教育不在其中。

英國教育家約翰·亨利·紐曼(John Henry Newman)在《大學的理念》一書中也表達了類似的觀點:

大學的重要目標是培養人,讓人更完善,自由教育比職業教育更好。

從小培養“通才”而非“專才”:從世界名校的改革趨勢說起

大學的理念 約翰·亨利·紐曼 / 著

而《哈佛通識教育紅皮書》這本出版於1945年的小書,其序言裡寫著那句著名的話:

“教育的目的是培養完整的人(Whole Man)。”

一般情況下,人們理解的教育的目的是培養“有用的人”,是指掌握了特定的技能,即“要有一技之長”,能創造價值,對社會有貢獻的人。但在哈佛通識教育體系裡,

首先倡導的是視野開闊, 掌握多元知識,要多讀“無用之書”,不要著急成為一個專才。

無論哈佛大學還是耶魯大學,這些名校秉承的教育理念都是:哪怕學生大學畢業,也最好不要著急成為某個領域的專家。它們認為,

比深耕某個領域更重要的是,學生知識的融會貫通能力與可遷移能力的提升。

什麼是融會貫通能力?它是指多元思維,是追根究底、觸類旁通,是知其然並知其所以然。

什麼是可遷移能力?它是指洞察力、探索能力與批判性思維等能力,尤其是批判性思維——會提問,會質疑,會驗證假設,對思考過程再思考。

從小培養“通才”而非“專才”:從世界名校的改革趨勢說起

大學通識教育的必要性

01 職業生涯的需要

現代社會里,個人一生要換好多崗位和職業。很多老的行業會消失,很多新的行業會誕生。即使在同一個行業和企業中,勞動者也有晉升和換崗的機會。例如,現在的某個餐館服務員,未來可能會當餐館經理,甚至創業自己開餐館。當餐館經理和老闆的技能,就遠遠不是一個職業學校可以培養的,需要綜合的管理技能和學習能力,尤其是未來的餐廳可能還會面臨高度智慧化的挑戰。對於這位潛在的“餐館老闆”來說,早早地跳過大學階段,的確會多出幾年工作時間,卻將因此失去以後的上升空間。或許有人說,勞動者工作以後還可以自學,這句話本身沒錯,但有些課程如數學、計算機和外語,在年輕時的學習效果要好得多。其實大多數家長也都明白這一點,上大學不是為了立刻賺很多錢,而是爭取讓整個職業生涯發展得更好。所以即使大學生的起薪並不高,甚至未必能找到對口的工作,卻還是人生的正確選擇。因為從整個職業生涯的收入來看,大學的回報是很高的。而且大學教育所擁有的優勢,隨著人均壽命的延長,以及專業人士職業年限的延長,還將變得越來越大。

02 未來職業的智慧化

有人預測,未來二十年會有大部分的工作會被機器人和人工智慧取代或部分取代,幾乎所有工作都會受到智慧化的影響。比如,司機這個職業未來很可能會被自動駕駛取代。在攜程的服務中心,越來越多簡單的服務請求由聊天機器人自動完成,需要人工處理的問題變得越來越複雜。未來的餐館裡,機器人和點餐軟體將完成大部分點菜和送餐的工作,餐館勞動者要做的是管理、設定和維護這些機器人和軟體。在工廠裡,機器人將完成主要的機械工作,富士康那種流水線組裝工人崗位正在迅速消失,少量留下的工人職位則需要設定、維護和修理機器人。即使是未來的農民,要管理好一個現代化的農場和養殖場,也需要很高的綜合技能和學習能力。

這樣的未來,對於工人、服務員和農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們需要理解複雜的系統,擅長解決問題和自我學習,甚至需要掌握計算機演算法和程式設計能力。以這些能力需求而言,我們現在的高中教育和職業教育是遠遠不夠的。事實上,隨著工廠智慧化和複雜程度的上升,就連一直標榜職業教育的德國,如今也在開始反思,認為高階工人僅僅有職業教育可能是不夠的。只有具備更好的綜合能力,一線的服務和生產人員才有可能為創新和改進做出貢獻,未來有機會被提拔成管理和研發人員。或許還有人會說,畢竟現在還有不少低技能的機械性工作需要人力參與,但我們討論教育政策,必須具有二十年以上的前瞻性,因為現在的孩子距離他們的職業黃金期至少還有二十年時間。

03 複雜社會的需要

不僅工作變得越來越複雜,我們整個社會也越來越複雜。各種消費產品、各種藥品、各種真假新聞和各種理財產品層出不窮。每個人每天面臨各種選擇,商品、投資和職業都需要我們做出選擇。當各種選擇都變得越來越複雜時,個人如果不能深入理解整個社會的執行,就會錯失很多機會,還會踩坑、被割韭菜甚至被騙。高中教育的課程,已經不能適應現代社會的要求,我覺得所有的人都應該學習基礎的經濟學包括金融理財,才不會成為股市中的“韭菜”。人們還應當學習基本的統計學和背後的邏輯學,才不會被假新聞誤導。學習內容當然還應當包括計算機科學的基本原理,因為我們生活在一個計算機無處不在的社會。除此之外,還需要包括基礎的法律、心理和倫理學課程。以上課程我都認為是一個複雜社會生存的標配,應該成為大學的必修課程。

04 家庭成員、朋友和公民

大學教育不僅可以自己受益,也可以讓周邊的人和社會受益。一個知識豐富且對世界和社會有更好理解的人,會是一個更好的朋友或更好的伴侶,也是更好的父親或母親,還會是一個更有素質的網民和更好的公民。有經濟學家統計,大學教育對社會(他人)的回報和對自己的回報在一個數量級。

從小培養“通才”而非“專才”:從世界名校的改革趨勢說起

通識教育與批判性思維的必要性

讓孩子從輕課開始接觸和嘗試通識教育,至少有 3 個好處或3個必要性。

第一個必要性:凡事略懂一點,生活更好一點。

這是一種生活樂趣。現在的孩子視野非常開闊,接受新事物、新資訊的能力非常強。如果不拓展知識面,可能會很難融入集體。有時,廣博有趣的知識與表達成為一種“社交工具”。從這個維度看,通識教育的作用之一是教會孩子如何緩解壓力、如何與人聊天、如何被人接納。

第二個必要性:培養新 T 型人才,應對未來複雜世界的挑戰。

拓寬孩子知識的廣度、加深孩子思維的深度有助於他們應對未來複雜世界的挑戰。《創新的十個面孔》中矽谷科技企業裡的超級精英們,幾乎清一色是跨界、多元的 T 型人才。

第三個必要性:通識素養正成為升學的核心競爭力。

無論中外知名大學還是優秀的中小學,甚至國內的小升初、中高考作文,以及名校面試,都要求學生具有儘可能寬的知識面、儘可能強的可遷移能力。

而批判性思考對通識教育則很重要。

首先,要不要通識教育,到目前為止還是一個沒有達成廣泛共識的問題。對這個問題的回答,本身就需要批判性思考的檢驗。

其次,批判性思考是人格完善的一部分,人格完善又是通識教育的關鍵內容。依據康德的理解,批判性思考甚至跟啟蒙聯絡在一起。在《實用人類學》裡,康德談到導向智慧的三條“永恆不變的命令”:

1。自己思維。

2。(在與人們的交流中)站在每個他人的地位上思維。

3。任何時候都與自身一致地思維。[2]

思維的任何錯誤都會讓第三條命令無法執行:自相矛盾是邏輯不一致,不相干是意圖與表達不一致,推不出是意圖和現實不一致。對思考進行批判,這本身就要求自己思維;與此同時,還要求站在每個他人的地位上思維,以便讓自己的思維結果能為他人所接受。這樣,人就能“從他自己咎由自取的受監護狀態中走出”,這是啟蒙,也是“人內心中最重要的革命”。

再次,當經典教育不可避免地成為通識教育的一個核心內容時,與之相伴地,批判性思考就成為通識教育的一個常規訓練。

芝加哥大學校長赫欽斯(Robert Hutchins)在1928年提出,教育的最主要目的是挖掘共同的人性要素,為不同職業人群提供共同的精神基礎。他建議大學以教授“永恆學科”為主,把重點放在西方文明的偉大經典上。1942年,他的本科教改方案在芝加哥大學獲得透過,使通識教育在芝加哥大學的地位遠勝於在其他研究型大學。

從小培養“通才”而非“專才”:從世界名校的改革趨勢說起

培養“T 型少年”的3大建議

這個世界上的“有用之人”可以分為以下 3 種:I man,X man, T man。

»

I man

就是“有一技之長,但也只有一技之長”的人,能力不錯, 但瓶頸明顯。

»

X man

是指掌握兩門專業知識,且這些知識之間有明顯交叉和結合點的人。

»

T man

是指面向未來的人才型別。而通識教育,便是培養 T型少年及新 T 型人才的根本。

在讓孩子從小接受通識教育方面,我有以下 3 點建議。

1)告訴孩子,年少就該廣讀書,床頭常備經典書

文學、歷史、哲學、音樂、建築、美術、經濟學、社會學、人類學、心理學、物理學、生物學、科學史、科學哲學等各種題材的書, 都要多翻多看。我們不要等到孩子能完全讀懂一本書,才買給他或者讓他看另一本;也不要低估孩子的深度閱讀能力,孩子的領悟能力超乎我們的想象。

在我看來,讀書本來就未必需要全部讀完或讀懂。

為孩子選書時,除了注重廣博,還要重視名著經典。

這裡的經典也包括一些當代著作,譬如《哈利波特》《墳場之書》等。名著之所以成為名著、能夠源遠流長,是因為它們傳達著人類的憧憬和理想, 凝聚著人類美好的感情和廣泛的智慧。孩子在閱讀一部部名著時, 相當於在和一位位智者對話,在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打交道。

對孩子來說,閱讀名著能夠幫助他們培養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讓他們懂得更多的人生哲理;有助於孩子學習知識、開闊眼界、瞭解歷史。更重要的是,閱讀量大的孩子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流時,能靈活地調整自己的行為方式,表現出積極的態度, 尊重彼此的文化,理解彼此的觀點。

2)一定要避免因為盲目求廣而忽視了對美的感受力

永遠要提醒自己,不要把通識教育單純地理解為興趣廣泛,而給孩子報太多“興趣班”或強迫孩子學習太多通識課。正確的做法是,

將通識課作為知識背景音,或者作為引導孩子廣泛閱讀的資料源,甚至是親子溝通的素材庫,引導孩子自由地探索自己的興趣。

和孩子一起找到學習自驅力與創新自信力,激發孩子主動支配而不是被動接受自己人生的潛能,這是我們為人父母或為人師表最重要的天職。在這個過程中,尊重孩子,讓孩子感受到自由和樂趣, 是非常重要的。

“(一個人)要成為一個偉大或優秀的藝術家,除了技巧訓練, 他還需要對生活有著相當寬廣的體驗和理解。剝奪孩子的通識教育,就等於減少他在藝術方面成長和成功的機會。”《哈佛通識教育紅皮書》中這樣說。我建議,少一些技巧訓練、技能提升, 多帶孩子去聽聽音樂會、看看畫展、欣賞欣賞大自然吧。

3)重視孩子實踐能力和公共表達能力的提升

如果說名著和通識課給孩子們的輕啟蒙像甜點,開闊了孩子們的眼界,讓他們知道了世界的樣子與運轉規律,並啟迪了他們的思維方式,那麼線下的創新實踐,則真正地引導孩子們探索世界,提升同理心及解決問題的能力,並最終影響他們世界觀的建構、公民意識與全人品格的塑造。

作為家長,一定要讓孩子從小多多爭取演講與辯論等公共表達及講出自己故事的機會。從學習的閉環來說,教是最好的學;從通識教育的角度而言,哈佛大學與清華大學的通識課都非常注重學術討論,旨在讓孩子將所讀、所學、所思、所行透過講故事的方式表達出來,進而內化為可遷移能力的重要一步,甚至是關鍵一步。

從日常自我介紹到社團活動,再到升學、留學面試,公共表達成為家常便飯,演講能力非常重要。但我要提醒大家的是,

不要陷入技能的訓練,應該讓孩子在認識自己和感知世界的基礎上,找到表達的內在驅動力和要講的故事核心。

透過“閱讀→思考→討論→實踐→公共表達”,我們的孩子可以真正學會如何學習、如何探索世界和與人溝通,以及如何表達自我。

所謂“見天地、見眾生、見自己”,這樣的獲得感與成就感經過日積月累,是了不得的。

宣告:文章來源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或其他問題,請及時聯絡處理,我們將立即更正和刪除相關內容。

歡迎關注公眾號【核桃程式設計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