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足球

讀《橫斷山 不橫斷》秋分摟一把農耕入懷

  • 由 紅叔H 發表于 足球
  • 2021-10-08
簡介“農家三寶”和“立家四柱”是雲南農耕文化的四梁八柱,搭建了貧困人口眾多雲南的溫飽與小康之橋,更展現了三迤大地的美麗之姿和豐饒之基

什麼是滇南藥物

讀《橫斷山 不橫斷》秋分摟一把農耕入懷

稻花香裡說豐年。口罩裡的鼻子多久沒聞過青草與田野鑽入肺腑的原味了?

瓜果飄香滿枝頭。踮起腳根摘下的瓜糯之韻,多久沒滑爽地經過味蕾了?

藍天白雲下困居窘籠,手機上翻看大地美圖映畫。好吧,認識一下我們的雲南,看看農耕文化的那些事兒吧。

今天是9月22日,農曆秋分,又是中國農民豐收節紀念日。應個景,我重新閱讀了一本舊書,《橫斷山 不橫斷一一追尋雲南千年農耕的足跡》,作者是雲南農業大學的教授張海翔。

讀《橫斷山 不橫斷》秋分摟一把農耕入懷

作者在這本書中,從劍川海門口史前遺址的考古發現入手,追溯了雲南農耕文化的源流,說明了雲南是中華文化的發祥地之一,同時緊扣雲南農耕文化這一主線,闡發了孕育雲南農耕文化的自然人文環境,介紹了雲南農耕文化當中的一些特色。

眼下研究雲南農耕文化的專家和書籍並不多,因而這本書的研究就顯得更為可貴,題材新穎,立論中公。最值得稱道的是作者在書中介紹了遠方泊來融入農耕文化的“農家三寶”即玉米、菸草、馬鈴薯的前世今生。而云南農耕文化得以特色立足中華的,則是雲南廣袤土地奇蹟般孕育的獨大產業,我願稱之為“立家四柱”,那就是雲南農墾文化起源與傳播的代表稻作,雲南農耕文化的千年古韻普洱茶,雲南農耕文化結晶的瑰寶三七,雲南農耕文化綻放的奇葩花卉。“農家三寶”和“立家四柱”是雲南農耕文化的四梁八柱,搭建了貧困人口眾多雲南的溫飽與小康之橋,更展現了三迤大地的美麗之姿和豐饒之基。農耕文化奠定了七彩雲南的旅遊基石,吸引著成千上萬的遊客來滇。

作者的研究表明,雲南是稻作的發源地之一,稻穀在雲南從最低海拔40米的河口縣,到最高海拔2600米的維西縣攀天閣均有廣泛種植。日本學者渡部忠世說,“在稻米往東傳播的過程中,歷史淹沒了中國與日本稻作文化的性質,而揭示它的鑰匙就藏於雲南山地。”雲南稻作先民經過漫長歲月的艱苦耕耘和積累,創造了豐富的稻作文化,這種極富特質的文化不僅表現在物質生活層面,也充分表現在生產過程當中形成的谷魂信仰,服飾,衣食,建築,娛樂,祭祀,尤其是哈尼梯田文化等豐富多彩的精神活動上面。目前,紅河哈尼梯田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值得一觀。

讀《橫斷山 不橫斷》秋分摟一把農耕入懷

有一首古歌這樣吟唱,“在哈尼族的房屋裡,沒有了火塘就不像家,火塘裡沒有了冒泡的茶水,就像吃肉沒有了鹽、稻田裡少了水、男人沒了婆娘。”普洱茶與雲南的先民就這樣共生共存數千年,目前雲南129個縣中有100多個縣種植茶葉,涉茶人口達1000多萬人,一片樹葉致富一家人,雲南普洱茶廣佈全國市場,以綠色有機的高品質滿足了眾多消費者的口福。

這是一棵神奇的植物!三七,兩個陣列成的名字,對其隱喻的猜測如同哥德巴赫猜想,令人著迷。大名鼎鼎的雲南白藥有它,治療心腦血管疾病有它,北參南七滋補不可缺。中科院院士朱有勇主導、助萬千農民脫貧的林下三七有機種植示範,如今在邊地村寨正續寫農耕新篇。

花卉更不用多言,雲南鮮切花佔全國市場七成,正裝扮著美麗中國。從種糧、種菜到種花,滇中農民變花農,土房變別墅,滋潤得象盛開的花兒。

而菸草在雲南的異軍突起則充滿了傳奇。20世紀40年代,雲煙的奠基人徐天騮先生以一個農學家特有的眼光,向當時的雲南省主席龍雲建言,竭力主張龍雲想辦法透過特殊途徑弄到國外優質煙種,以解決雲南捲菸工業面臨的危機。龍雲將30兩黃金交給了幫助中國抗戰的美國飛虎隊陳納德將軍,請求在美國購買菸種。陳買回來的煙種就是“大金元”。1962年,在雲南石林的一個煙田裡,意外發現了一株煙花格外鮮豔。經專家考證,確認正是美國大金元的變異株,並被命名為“路美邑煙”。1975年,獲選為全國優質菸葉第1名,被正式命名為“紅花大金元”。隨著改革開放的步伐,農田變煙田,農村成為雲煙第一車間,積蓄的雲煙靠天地人和迎來了大爆發的良機,打響了雲南綠色經濟的大旗,“紅塔山”出了名,農民賺了錢。

讀《橫斷山 不橫斷》秋分摟一把農耕入懷

讀《橫斷山 不橫斷》秋分摟一把農耕入懷

千百年了,雲南農耕的絲絲縷縷,沒有死滅,茶馬古道沒有絕音。作者說,千年的雲南農耕不僅是一種技術或文化,更是一種揮之不去的情懷。今天我們紀念中國農民豐收節,最主要的也是為了傳遞善待綠色地球的莊嚴承諾。

1851年,一個西雅圖的印第安部落首領曾經說過這麼一段話:“我們懂得地球不屬於人類,而人類屬於地球,我們懂得世間萬物都緊密相連,就像血緣把一個家庭連在一起。降臨大地上的一切,同樣也降臨到它的兒女身上,生命之網並非人類所編織,它不過是這個網中的一個結”。

感恩自然,感恩大地。

讀《橫斷山 不橫斷》秋分摟一把農耕入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