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足球

朱元璋下令:宦官不得干政,為何明朝還是出現了魏忠賢等大奸太監

  • 由 誰能走進我心裡 發表于 足球
  • 2021-09-24
簡介不過明宣宗做了一個事情卻令一直給人詬病,乃至有人認為正是這個原因導致了明朝出現王振、劉瑾、魏忠賢等大太監的

魏宗賢是誰

對於太監,許多人都會嗤之以鼻,太監的發展由來已久,自秦漢時期就有太監了,不過當時是叫宦人,雖然太監群裡裡也不乏高力士、馮寶、蔡倫、鄭和這些好太監,但是由於總體名聲太醜,所以大家對於太監也不免抱有敵意。

朱元璋下令:宦官不得干政,為何明朝還是出現了魏忠賢等大奸太監

鄭和

曾經有位叫唐甄就寫過這麼一首詩來諷刺太監: ‘’望之不似人身,相之不似人面, 聽之不似人聲, 察之不近人情 。‘’ 歷史上第一個臭名昭著的太監當屬秦朝的趙高,正是在他的興風作浪之下,強大的秦朝當幾年就滅亡了,只能令人一筆惋嘆‘’秦人不暇自哀而後人哀之‘’。

明太祖朱元璋為了鞏固皇權,連往日的功臣也不惜下來重手,對於往昔帝王在太監包圍下大權旁落,甚至淪為傀儡的事情,他自然是不能容忍的。為了排除這種隱患,他在開國之後,就命人鑄造了一塊鐵牌,懸掛在宮門上,鐵牌上赫然寫著幾個大字:‘’內臣不得干預政事,犯者斬‘’,希望藉此斬除太監干政的隱患。

明太祖朱元璋

其後,為了讓大臣明白自己的決心,朱元璋還狠下心處罰了一位追隨自己已久的老太監。在洪武十年(1377年),朱元璋在批閱奏摺時,一名伺候在他身旁的老太監,瞧見了公文上的明顯錯誤,於是善意的給予提示,儘管朱元璋知道這名老太監是出於好意,但是剛剛頒佈法令的朱元璋,為了‘’殺雞給猴看‘’,最終還是下旨把這名老太監遣送回原籍,永遠不得入宮。經此一事後,宮裡的太監們再也不敢妄議政事了。

根據《明太祖寶訓目錄》記載,朱元璋曾經對近臣這麼評價過這些宦官:‘’此輩自古以來,求其善良,千百中不一二見。若用以為耳目,即耳目蔽矣,以為腹心,即腹心病矣。馭之之道,但當戒飭,使之畏法,不可使之有功‘’翻譯過來,就是他認為太監裡的好人百裡挑一,不可以對他們重用,否則會矇蔽自己的雙眼,得令他們畏懼自己,不可以讓他們立下功勞。

可惜,規則終究是人定的,既然有人可以制定規則,那麼自然也有人修改規則。對於皇帝定下的規則,能修改也只有皇帝。朱元璋恐怕想不到自己親手製定的規則,在他長逝後就由他的政策就受到了兩位皇帝的修改。

第一位:明成祖——朱棣

最先修改朱元璋政策的是他的兒子朱棣,那麼為何朱棣要違反自己父親制定的國策呢?因為太監對於朱棣奪下皇位可謂功不可沒。在朱棣大軍攻打過長江前,宮裡就有太監不斷向他透露宮中的重要情報,這些情報給予了朱棣極大的幫助,朱棣成功發動靖難之變時,他手下的太監竟然還有能夠帶兵打仗的,其中有一位叫狗兒的太監,不僅參加過了靖難之役,海魚朱能、朱高熙等人一起並肩作戰後,後面更是參與過朱棣征伐漠北的戰事。基於投桃報李的本意,朱棣也放了一定的權利給予這些太監,乃至在朱棣即位期間此句話變成了‘’內臣不得擅自做主‘’。

朱元璋下令:宦官不得干政,為何明朝還是出現了魏忠賢等大奸太監

在朱棣時期,太監可以監軍、出使外國,擔當使者、鎮守邊境、還可以刺探臣民等等,比如王安就擔當過監軍、馬婧就鎮守過交趾、甘肅等地。朱棣時期最有名的自然是鄭和,鄭和曾經奉命率官兵二萬 七千餘人駕數十巨船‘’歷東南諸蕃, 以通西洋‘’乃至在史書留下千古美名。而且由於明初綱紀較為整肅,鄭和為人正直不阿, 他在對外溝通、促進經濟、文化交流方面有著不可磨滅的貢獻。

第二位:明宣宗——朱瞻基

明宣宗雖然在位不長,他與其父親的統治加在一起不過短短11年而已,但是這11年卻是明朝少有的清明之治,其間內外修睦國泰民安,沒有大規模戰事發生,人們安居樂業,乃至史學家們稱之為功績堪比文景,對於這一段時間,歷史上稱呼為‘’仁宣之治‘’。

朱元璋下令:宦官不得干政,為何明朝還是出現了魏忠賢等大奸太監

明宣宗——朱瞻基

總的來說,明宣宗是一個好皇帝,他不近酒色、也不喜殺伐、而且任用賢臣,除了玩一下蛐蛐也沒其他什麼劣跡,但是人總會有自己的小愛好,而且他玩蛐蛐也沒到耽誤國事的地步,只是文官們對他過於求全責備了。不過明宣宗做了一個事情卻令一直給人詬病,乃至有人認為正是這個原因導致了明朝出現王振、劉瑾、魏忠賢等大太監的。

那麼明宣宗做了什麼事情呢?那就是教太監讀書。有人認為明宣宗的本意可能只是希望這些陪伴在他身邊的人能懂一點文化,不至於給文官嘲笑都不自知。但真實的原因恐怕是他想借這些宦官來與文臣抗衡。

有人可能會有疑問,皇帝不是權力最大的嗎?皇帝的權利分為兩個部分:票擬權、批紅權。票擬可以理解為內閣大臣對奏章擬定的處理意見,然後附上奏章之上送給皇帝預覽。而批紅則是對這些奏章同意的權利。一直以來票擬的權利都在文臣手裡,而批紅卻不一直在皇帝手裡,有時候皇帝會把這個權利交給信任的太監,而這也是太監能夠干政的重要原因。

民間常有這麼一句話:不怕壞人耍流氓,就怕流氓有文化。一個有文化的壞太監可比沒文化的厲害多了,從明朝後續的發展來看,朱瞻基的這一舉措確實培養了不少極品太監。

朱瞻基在宮內設立‘’內書堂‘’,開學之初就收取了十歲以下的學生二三百人,由司禮監秉筆任校長,學長由德高望重的長者擔任,請翰林院的學士來教導學生,可以說教學資源絕對是頂級的,當時讀書的宦官課本是《百家姓》、《神童詩》、《千字文》等書籍,當這些原木目不識丁的太監,一個個博古通今後,他們在政治鬥爭中簡直如虎添翼,再加上他們不要臉的本性,那一批礙於面子的文官哪裡是他們的對手。

朱元璋下令:宦官不得干政,為何明朝還是出現了魏忠賢等大奸太監

劉瑾劇照

在明武宗——朱厚照時期,曾經有人冒著生命危險呈上了一份揭發劉瑾各種罪行的匿名信件,但是朱厚照卻不相信信上的內容,反而把信件給了劉瑾,還開玩笑的對劉瑾說;‘’這些事情,愛卿可曾做過一二?‘’嚇得劉瑾冷汗直流,連跪跪下來否認。等明武宗離開後,劉瑾大發雷霆,命朝廷300多麼高階官員在烈日下跪到奉先門外,一個個拷問追究事主。那些弱不禁風的高階官員們從早晨跪到天黑,乃至不少人活活曬死。到了天黑之後,未死的人再被囚進錦衣衛詔獄,可謂恐怖至極。到了明朝末期,魏忠賢更是被人稱為‘’九千歲‘’,氣焰無比的囂張,任何敢違抗他心意的官員都得不到好下場。

一心想杜絕宦官干政的朱元璋,最後怎麼也想不到,因為臭名昭著而留在史書的太監,人數最多的朝代,恰恰是明朝。這多少令人覺得噓唏不已,只能說‘’有意栽花花不發,無心插柳柳成蔭‘’。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