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足球

仗義每從屠狗輩?我們該如何理解?歷史上的屠狗輩都有哪些人?

  • 由 三國曆史講壇 發表于 足球
  • 2021-09-22
簡介但是知道真相的曹學佺不畏皇權,聽聞此言拍案而起,最終秀才經受不住曹學佺的逼問,將奴才串通自己改口供的事情全都說了出來,曹學佺也因此憤然寫下“仗義每多屠狗輩,負心多是讀書人”

說一個人仗義是什麼意思

仗義每從屠狗輩,負心多是讀書人——曹學佺

自古以來,一個人若是想成就大事業,光靠自己是很難辦到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侷限性,這時候就能夠體現出朋友的重要性了。

交什麼樣的朋友,和哪類人交朋友其實有很大的學問,交朋友有時候甚至能決定自己的命運。

仗義每從屠狗輩?我們該如何理解?歷史上的屠狗輩都有哪些人?

劉禹錫在《陋室銘》中曾說自己正因為朋友都是飽讀詩書的大儒,劉禹錫自己才能在文學方面獲得很高的成就。

可是作為明代“閩中十才子”之首的曹學佺卻發出了“仗義每從屠狗輩”這種截然不同的呼聲。那麼曹學佺為何會這樣說呢?

歷史上有名的仗義屠狗之輩又有哪些呢?讓我們一起從史料中尋找一下吧。

仗義每多屠狗輩的出處

曹學佺自幼家貧,母親在他很小的時候就去世了,父親靠走街串巷賣餅將他撫養長大,幼年的艱苦生活讓曹學佺充分體會了市井小人物們的悲歡離合,也讓他與那些出身貴族的官員不同,曹學佺從做官之日起就一直想為百姓們做一些好事。

曹學佺自幼勤奮好學,於萬曆二十三年中進士,因為人仗義執言,所以多得罪當朝權貴,自此在萬曆朝官場一直浮浮沉沉,仕途不定。

明朝天啟二年,曹學佺被起用為廣西右參議。當時明朝政治腐敗,鄉紳多勾結皇室宗親欺凌百姓,尤其是曹學佺所在的廣西,當地桂林宗室驕奢淫逸,以欺負百姓為樂,實為當地之惡霸。

仗義每從屠狗輩?我們該如何理解?歷史上的屠狗輩都有哪些人?

曹學佺在到任之前就對桂林的皇室們有所耳聞,上任後不久他就親眼目睹了皇室宗親如何視人命如草芥,顛倒黑白。

某天給皇親們養狗的奴才覺得無聊,竟於鬧市之中放出惡犬,任其在人群之中撕咬。

一個秀才因避閃不及被惡犬撲倒,惡犬撲倒秀才之後在其身上放肆撕咬,當時的情況慘不忍睹,圍觀的百姓們既害怕惡犬更害怕權貴,因此沒有人敢上前阻攔,而養狗的奴才不僅沒有上前阻攔惡犬,反而還站在一旁津津有味地看著好戲。

正是危急關頭,人群之中閃出一名屠夫,只見電光火石之間,那屠夫手起刀落一把將惡犬的狗頭斬下,秀才這才撿回了半條命。

見主人心愛的狗被殺了,養狗的奴才們露出如惡犬一般兇狠的面孔,當街將屠夫五花大綁送去官府,要求屠夫給狗償命。

曹學佺看過奴才們交上來的狀子, 又細細詢問事發時的場景,當場宣判屠夫無罪。

養狗的奴才們一聽這樣的結果,覺得自己主子的臉面沒地放,便串通那被咬的秀才改供,要求曹學佺重審此案。

秀才害怕皇家勢力,果然在第二天審訊的時候改了口供。但是知道真相的曹學佺不畏皇權,聽聞此言拍案而起,最終秀才經受不住曹學佺的逼問,將奴才串通自己改口供的事情全都說了出來,曹學佺也因此憤然寫下“仗義每多屠狗輩,負心多是讀書人”。

仗義每從屠狗輩?我們該如何理解?歷史上的屠狗輩都有哪些人?

漢高祖身邊的仗義之輩

樊噲是漢高祖劉邦的妹夫,出身寒微,後來跟隨劉邦四處討伐征戰,平定各路反叛諸侯王。

相比漢高祖劉邦身邊的蕭何,韓信,張良等人,樊噲的知名度可能並沒有那麼高。但是早在劉邦成為漢高祖之前。

樊噲曾經在項羽準備的宴會上救過劉邦一命,可以說沒有樊噲當時的冷靜果敢就沒有劉邦後來的天下。

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鴻門宴的故事,司馬遷曾在《史記·項羽本紀》中記載這一故事。項羽請亞父范增透過好友張良邀請劉邦前來自己的軍營喝酒。

在酒桌上,項羽提出早已準備好的計劃,讓自己的侄子項莊在酒會上為劉邦舞劍助興。項莊看準時機鋒芒畢露朝劉邦所在方向刺去,幸而當時范增拔劍與項莊同舞,時時有意擋在劉邦身前,這才使得項莊沒有下手的機會,劉邦暫時倖免遇難。

劉邦當時身邊只有張良一個文臣陪同,若真的動起手來,他與劉邦都不是項羽的對手,更何況他們身處項羽大營,四周都是項羽的人。

張良見情況不妙,藉口離開了酒會,出來尋找救兵。剛一出門,便遇上了正在門外苦苦等候的樊噲。

仗義每從屠狗輩?我們該如何理解?歷史上的屠狗輩都有哪些人?

樊噲一見到張良就趕忙詢問裡面的情況,張良將項莊舞劍的事情告訴了樊噲。樊噲聽聞,於是不顧門口侍衛的阻攔衝進營帳,來到項羽面前。

項羽見到樊噲怒目而視的樣子,一時間竟有些緊張,在座位上按住自己的劍問樊噲“客何為者”。

樊噲見到這位傳說中的西楚霸王卻並不感到恐懼,反而對項羽的每個提問都對答如流,給肉便食肉,給酒便飲酒,絲毫沒有膽怯的神情。

項羽很欣賞他在酒會上從容不迫的表現,並沒有為難樊噲,又見項莊屢屢不能得手,於是暫時放棄刺殺劉邦。

後來劉邦恐生變故,假借上廁所招呼樊噲和他一起出來。就在劉邦百般猶豫要不要在臨走前向項羽請辭時,樊噲這樣說:“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何辭為?”

劉邦這才下定決心離開了項羽的營地。可以說如果沒有樊噲在鴻門宴上的表現,劉邦恐怕很難從項羽的手中安全脫身。

仗義每從屠狗輩?我們該如何理解?歷史上的屠狗輩都有哪些人?

三國演義中那位不可小覷的屠夫!

張飛原是河北涿郡的屠夫,在遇到劉備之前。一直以殺豬為業。

一日張飛在飯館吃飯的時候偶然看到二十八歲的劉備對著招軍榜文慨然長嘆,豪爽的張飛聽聞劉備是漢室宗親,欲破賊安民,但心有餘而力不足,張飛便說自己頗有財產,願意傾其所有招募鄉勇,與劉備共同成就一番大事業,劉備得知張飛的好意心中很高興。

二人正在喝酒的時候,又遇到一個身長九尺,髯長二尺,面如重棗,唇若塗脂,丹鳳眼,臥蠶眉的大漢推著一輛車子,正停在店門口歇息。

此人正是關羽關雲長,因本處鄉紳倚勢凌人被他殺了,這才逃難於江湖,聽說此處發榜招軍,特來應募。

張飛,劉備聞之大喜,張飛提議到自己莊後桃園與二人結拜為兄弟,今後共圖大事。

次日張飛在桃園中備下烏牛白馬祭禮等項與劉備關羽一起焚香說誓,後來又將莊園的資產變賣與劉關二人一同投軍。

可以說沒有張飛這個莽撞人的撮合,劉備關羽可能不會如此果斷地決定共謀大事,同時張飛又為三人合作提供了啟動資金,不得不說張飛張翼德在三國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容小覷。

仗義每從屠狗輩?我們該如何理解?歷史上的屠狗輩都有哪些人?

“仗義每從屠狗輩,負心多是讀書人”這句話是有特定條件的,不能給人貼標籤,對所有屠狗輩和讀書人一概而論。

屠狗之輩很可能是兇殘暴戾之人,讀書人也可能會在關鍵時候挺身而出維護世間正義,這要根據所面臨的情況結交的人進行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與其說朋友是成長路上的輔助,不如說朋友更像是一面時刻提醒我們的鏡子,在沮喪時給予鼓勵,在驕傲時提醒我們的不足,希望每個人都能早日找到這樣的朋友,也希望大家都能在與朋友的相處中共同成長,共同進步。

仗義每從屠狗輩?我們該如何理解?歷史上的屠狗輩都有哪些人?

引用:《陋室銘》,《史記》,《三國演義》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