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足球

晁蓋為何會被腰斬,他死得有價值嗎

  • 由 梓沫老師 發表于 足球
  • 2023-02-03
簡介袁盎告訴漢景帝:“吳國、楚國的佈告中說得很清楚,是當年高皇帝分封子弟為王,現在賊臣晁錯擅自迫害諸侯,削奪他們的封地,所以才造反,他們只要誅殺晁錯,恢復故地就會罷兵

晁蓋武力如何

說到“晁錯”這個人很多人應該知道一二的,他在西漢的政治影響也是非常的大的,他提出的重農抑商政策也得到了不少人的讚揚了,對當時的社會也有一點的影響。

晁錯死得很冤,首惡是漢景帝,但他自己也有責任。

一、受到皇帝賞識

1、亦師亦友

“想當年,劉啟還是太子的時候,晁錯為太子家令,兩人君臣相得,亦師亦友,晁錯也盡心盡責,從小教導景帝“術數”(權謀之術),教他為了江山社稷,可以無所顧忌,可以不擇手段。但誰能想到,晁錯教導景帝的這套理論,最後竟然試在了自己的頭上。”

晁蓋為何會被腰斬,他死得有價值嗎

2、“七國之亂 ”

漢景帝三年(前154)正月,著名的“七國之亂”爆發,吳王劉濞率吳楚詞條等七國諸侯王起兵造反,並發表檄文,宣稱要“清君側,安劉氏”,訊息傳至長安宮中,漢景帝劉啟一下子傻了。 他早猜到吳王劉濞會反,但沒想到一下子竟反了七個諸侯國,而且光吳國的軍隊就有三十幾萬,這讓他不知所措。

3、主張皇帝出征

看這個態勢,其他諸侯國在吳王的鼓動、挑撥、利誘之下,說不定也會反,劉啟不知如何是好。他第一個想到的人,是御史大夫晁錯。這削藩之議,本就是晁錯先提出來的,他肯定會有解決的辦法。

晁錯大言不慚:有辦法,兩個辦法,一文一武,雙拳出擊,兩手都是好辦法。 第一是讓景帝劉啟御駕親征去對付諸侯聯軍,晁錯自己則留守長安。

第二是道歉,不削吳國的藩了。不但不削,而且把吳國邊境臨界的幾個縣,反通通送給吳王,這樣吳王一開心,說不定就退兵不造反了。劉啟對他的辦法很失望 。

晁蓋為何會被腰斬,他死得有價值嗎

二、成為皇帝的替罪羊

能認識到危局必然到來是一種政治智慧,但能積極謀劃、未雨綢繆、及時提出應對危局的完善戰略,卻是一種更大的政治智慧。顯然晁蓋只有第一種智慧

1、欲除袁盎

晁錯與前吳國丞相袁盎關係極壞,兩人互相見面就起身迴避,從來不說話。晁錯當上御史大夫後,以接受吳王劉濞財物的理由要將袁盎治罪,漢景帝將他赦免罷為平民。

七國造反後,晁錯認為機會來了,想趁機以串通吳王謀反罪置袁盎於死地。

2、袁盎反擊

袁盎獲悉晁蓋的計謀後求見老朋友竇嬰,說他要求面見漢景帝說明吳國造反的原因。果然袁盎被召見。袁盎當過吳王相,對吳國的情況一定很熟悉,景帝就想問問他有何好辦法。

袁盎告訴漢景帝:“吳國、楚國的佈告中說得很清楚,是當年高皇帝分封子弟為王,現在賊臣晁錯擅自迫害諸侯,削奪他們的封地,所以才造反,他們只要誅殺晁錯,恢復故地就會罷兵。 既然這樣,現在只有殺了晁錯,赦免除吳、楚七國,恢復他們的故地,那麼就可以兵不血刃平息叛亂。”漢景帝沉默很久才說:“如果真的是這樣,我是不惜為了天下安定而殺一個人的。”

3、晁錯腰斬

過了十多天,遵照漢景帝的授意,丞相陶青等人彈劾晁錯企圖離間皇帝與群臣、百姓間的關係,要將城邑贈送給吳國,沒有臣子禮節,大逆不道,要求將晁錯腰斬,父母、妻子、同胞兄弟姐妹全家不老幼全部處斬。

漢景帝批准了這一自己謀劃的建議,命人將晁錯欺騙用車載到東市,身著朝服腰斬。

漢景帝誅殺了御史大夫晁錯,試圖以此來安撫打著“誅晁錯,清君側”旗號的劉濞等人。但是晁錯是被誅殺了,吳王等諸侯王們並不罷兵,而是繼續舉兵西進。

於是無奈的漢景帝派周亞夫為大將軍,率領十萬軍隊東下征討叛軍。最終用武力平定了七國之亂

三、晁蓋之死的歷史價值

晁錯屬於謀士、智囊一類,而並不是能承擔實際事務和參與決策的政治家;漢景帝卻將他火箭一樣提拔為最高等級官員,三公之一的御史大夫,將不勝任者提拔到一個重要崗位,對個人、對國家都是一個悲劇

1、有政治眼光

晁錯之死對於當時政局的穩定是有極大的影響的。雖然後來是太尉周亞夫帶領大軍平息了這次反叛,可是如果沒有晁錯的死,估計結果又要有些變化了。

總體來說,晁錯有著一定的政治目光,他知道藩王是個威脅,卻沒有想好怎麼應對藩王的威脅。最後導致自己被自己的政治主張所害,可謂是讓人唏噓不已。

建議者不應該負責,決策者才需要負責,因為建議不好你完全可以不採納;反過來,既然採納了建議,責任就應該由決策者承擔。

只有這樣才能鼓勵建議者積極進言,決策者才能在不同的建議中分析、比較、選擇。當年漢文帝回答晁錯的上書時,對這一點說得非常明白、透徹。

2、捨車保帥

漢景帝與晁錯相識多年,且對晁錯言聽計從,十分寵信,卻在面臨七國叛亂,自己皇位可能不保的時候,就驚慌失措,原形畢露,立即將他用殘酷的腰斬處死,而且還處死了他的全家老小。

以此遠超出反叛者期望的行為來博得他們的歡心,這充分暴露了漢景帝極端自私、兇殘、懦弱、推卸責任的一面,用弱者一方的鮮血來掩飾自己決策的失誤,來博取強者的歡心。

晁蓋為何會被腰斬,他死得有價值嗎

對於漢景帝來說,晁錯實際上只是一個隨時可以被犧牲掉的小角色,一個甚至連寵物也不如的工具。

3、晁錯的責任

晁錯本人的性格不隨和,嚴厲剛直,做事不留餘地,眼中只有皇帝而無其他人,與同事的關係極為惡劣。 剛正不阿的丞相申屠嘉對他就極為厭惡,甚至想找個藉口殺掉他,後來還被他氣得吐血而亡。

晁錯認為平叛的百萬大軍由臣下率領很危險,建議漢景帝御駕親征,而自己留守長安,這種建議不要說漢景帝聽了未必高興,這是讓他身居險地,大臣們包括平叛前線總指揮周亞夫及其他將領們聽到也不會高興。

與袁盎的關係不好也就罷了,但晁錯卻想利用七國之亂的機會,羅織罪名殺掉袁盎,結果激起對方反彈,自己和全家反遭其害。 從這個意義上講,晁錯有咎由自取的因素,因此眾人也樂得他落得如此下場,沒人替他抱不平,這也是漢文帝當年並不重用晁錯的原因所在。

漢景帝過分倚重晁錯,冒失削藩,卻在諸侯叛亂後驚慌失措,殺晁錯諉過,與其父漢文帝寬厚仁慈、從容鎮定、謹慎小心、勇於負責、謀定而後動比起來,漢景帝在人品、才具、胸懷上真是差得一天一地;甚至和明初、清初同樣削藩的建文帝、康熙帝比較,至少在人品與胸懷上他也是遠遠不如。

Top